统编版(2019)选必1 第六单元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选必1 第六单元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6 17:1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课堂导入】
英国社区活动
罗斯福签署《社会保障法》
左图是英国的社区活动,右图是罗斯福签署《社会保障法》。两者反映了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情况。那么,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如何?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古希腊时期——村社自治
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代希腊、罗马。在古希腊,城邦国家中最多的居民是乡村农民,即使是工商业发达的雅典,自由农民仍然是公民的大多数。在雅典,公民被划分为10个地域性的部落,每个部落管辖3个三一区,三一区之下是基层村社。雅典城邦官员的选举和议事会主席团的划分等,多以部落为单位。因此,基层治理的单位是村社。《教师教学用书》P248
(1)基层单位:村社
(2)治理机构:全体男性公民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
(3)基本职权: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包括登记公民、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等。
【史料阅读】: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
——亚里士多德著,日知等译《雅典政制》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1)庄园自治
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制度;基督教垄断思想
①基层单位:庄园
②管理者:庄园主或管家
③职责: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法庭审判
中古时期,西欧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各个日耳曼部族由部落社会进入国家阶段。早期这些国家的基础仍然是部落,后来随着封君封臣制的出现和发展,出现了封建主和庄园。当时,各个封建主的领地是地方政权,享有独立的权力;庄园则成为中古西欧最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同时,也是基层的社会治理组织。庄园有教堂,也有法庭。庄园的主人几乎能决定庄园的所有事务。因此,分权和自治成为中古时期欧洲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庄园治理的主要特点。《教师教学用书》P249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①背景: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经过与国王领主的斗争(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
(2)城市自治
中世纪城市图景
②基层单位:行会与商会
为了对付封建主的侵扰,保护辛苦学得的手艺免遭逃亡农奴的竞争,捍卫同行业者的共同利益,也为了垄断本行业生产和经营,避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城市手工业者按行业组成特殊的团体——行会。
为了确保商业贸易的独占权和其他权益,城市商人也联合起来组建自己的团体——商人公会,简称商会,商会在规范城市商品交易、防止无序的恶性竞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孟广林 《世界中世纪史》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2)城市自治
③管理者:行会与商会的上层分子
职权:
A、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
B、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巴黎商人行会的会长拥有广泛的权力,他的司法审判权不但及于商会成员,而且及于全体巴黎市民,他负责城防建设,监督道路桥梁的修筑,主持城市警务及粮食供应,并征收赋税,可见他的政治作用之大。
——齐世荣主编《西欧封建社会》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3)基督教会
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它是西欧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古以来,婚丧嫁娶是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图片出自1330年前后海德堡的一册手抄本,它反映了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开的场面。
出 生
在教父主持下接受洗礼
临 终
由教父主持涂香油仪式,以求灵魂能够升入天堂
时期 基层单位 社会功能
古希腊
中古时期
自治城市 (行会或商会)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村社
庄园
基督教会
实行自治,村社大会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法庭审判,裁决纠纷
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
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基层自治并不是基层居民平等参与,封建主、庄园主或城市上层人士是基层自治的主导者。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3、近代社会
①政治因素:随欧洲民族国家的出现,中央集权加强,教会的权力逐渐被排除在世俗社会治理之外,国家把基层治理纳入政府管理范围。
②经济因素:封建庄园逐渐解体,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被市场化的资本主义农业取代;
③阶级因素:在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打破了行会治理模式。
④城市因素: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更多的工业城市,推动了城市格局的变化,同时,国家的社会治理也在不断加强。
⑤历史因素:在继承基层治理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国家加强监管,并根据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模式对基层治理进行改造。
(1)背景:
西班牙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3、近代社会
(2)表现——自治制度(自主学习P105、106)
英国 美国 法国
确立
基层组织
自治权力
特点
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自治市
政府和议会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自主开支;接受选民监督。
建国后,基本保持地方自治的传统。
乡镇
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法国大革命后形成
自治市镇
市长和市议会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自治传统浓厚
中央集权影响较大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3、近代社会
(2)表现——社区组织
美国社区图书馆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区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区有以下特点: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2)形成
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
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1)原因:
①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凸显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
②各国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
失业
贫困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5、现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社区自治
①内部: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各国政府都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
(1)原因:
②外部:联合国对社区建设的推动
(2)表现:
1)二战后:
①自我管理: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
②功能广泛: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5、现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社区自治
(2)表现:
(3)作用: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②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提高了社区管理水平。
③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节省了政府开支。
2)20世纪80年代:
①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②社区承担更多的政府功能
③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
娱乐·社区游乐园
医疗·社区医院
民意·参与地方决策
【学思之窗】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和运用最佳方式来达到这些标准,并将提供服务和战略责任加以区分。地方政府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 ——英国《竞争求质量》白皮书(1991年)p105
【历史纵横】 社区管理的市场化改革
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效率,各国纷纷在社区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办法,还把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很多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社会的有效分工。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p106
如何看待:地方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引入市场化手段,体现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区和居民积极性,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可以提高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改革和效率。
【问题探究】
阅读材料,指出八九十年代来社区管理的新变化?你怎么看待这种基层治理方式?
变化:政府不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而是引入企业管理办法,实行市场化改革。
1、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
(1)基层治理以基层自治为主要特点,自主权逐渐扩大;
(2)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相结合,即对内的民主治理和对外的独立自主;
(3)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4)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市场化等方向发展;
(5)各国基层治理的方式根据国情有所不同。
2、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作用
①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②保障人民权益,巩固民主政治
③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民生活
④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
17世纪初
英国颁布济贫法(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颁布济贫制度。
19世纪80年代
1935年
二战之后
《伊丽莎白济贫法》对贫困人口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体现了政府帮助与惩罚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对懒惰、流浪乞讨等“不值得被救济的人”给予严厉的惩罚,对他们实行强制劳动;另一方面为失业者寻找就业机会、安排孤儿当学徒、帮助“值得救济的穷人”。劳动救济是英国济贫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如提供原材料让贫民居家劳动,产品由雇主拿到市场出售,贫民赚取少量的工资维持生活等。济贫管理机构也对值得救济的人们提供救济金,为穷人提供住处、衣物,为患病者提供医疗救济。 ——梁发芾《英国史上济贫法及其局限》
英国为什么开展社会救济?
①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各国社会治理能力及范围扩大;②17世纪初的英国,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展,大量失地农民流入城市。工业处于萌芽阶段,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有限,造成了庞大的贫困失业大军。
③加上人口增加、农业歉收、饥荒和对外扩张等一系列因素,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④原有的社会救济制度开始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1、历程:
17世纪初
英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颁布济贫制度。
19世纪80年代
1935年
二战之后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但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较差,工人运动日益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见识的资本家认为要获得长远利益,有必要适当改善工人的待遇。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统治者认为,要防止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还需要用温和的手段缓解工人的对抗情绪,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
《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1889年
《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4年
《疾病社会保险法》
1883年
保障法令
稳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1、历程:
17世纪初
英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颁布济贫制度。
19世纪80年代
1935年
二战之后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签署《社会保障法》
◎美国社保卡
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奠定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格局,它使美国开始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1935年以前美国的社会保险是自助和个人负责,1935年《社会保障法》颁布以后使得国家在人民福利方面担当重要角色,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成为社会安定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同时也部分地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缓和了阶级矛盾。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1、历程:
17世纪初
英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颁布济贫制度。
19世纪80年代
1935年
二战之后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①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欧美国家逐步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1946年,瑞典议会通过基本退休金法案,规定凡67岁(后改为65岁)以上公民均可按月领取退休金,数额为退休前15个最高收入年份平均数的60%……全民医保开始于1955年,内容主要有医药保证和病休津贴、婴孩、病孩家长津贴等……高等学校实行免费教育,并提供奖学金和学生贷款(无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福利国家】《纲要下》
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1、历程:
(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评价:
①积极性: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局限性: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③实质:维护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
(法国)仅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支出,就占2005法国财政总支出的六成左右。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
(美国)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
1、根据1977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
2、特点:
①国家支付社会保险金,
②个人受保情况与其贡献和地位相关联。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制度
1.建立: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2.发展:
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②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制度
3.作用: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史料阅读】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规范社保基金管理,发展商业保险。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我国社会主义保障制度建立并完善的原因。
原因:
①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等国的有益经验;
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③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开展的意义。
①提高了农民收入;
②缓解了农村贫困状况;
③增强了地方财政自给能力;
④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
古希腊
西欧封建社会
近代
(工业革命后)
现代
(二战后)
村社自治
庄园自治
城市自治
基督教会
自治市镇

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社区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
现代社会
保障制度
17世纪初
济贫制度
19世纪80年代社会保险制度
1935年
社会保障制度
二战以后
福利国家
英国济贫法

欧洲济贫制度
德国初步建立
社会保险制度
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
社会保障制度
基本建立
资本主义
国家
社会主义
国家
苏联:根据1977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20世纪
80年代后
社区承担了
更多的政府功能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