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后练习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后练习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6 06:1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选择题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第1~2题。
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
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地壳、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六个圈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3~4题。
3.与地幔相邻的地球圈层是(  )
A.地壳、地核 B.大气圈、水圈
C.生物圈、水圈 D.地壳、大气圈
4.关于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B.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5.火山喷发的岩浆(  )
A.来自地壳
B.来自地核
C.上升中经过莫霍面
D.上升中经过古登堡面
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 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图甲)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图乙),完成第6~8题。
 
甲 乙
6.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7.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小
B.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C.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D.①圈层厚度海洋大于陆地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第9~10题。
9.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10.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顶部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第11~12题。
11.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12.图中①②曲线不能在海水中传播的是(  )
A.① B.②
C.①②   D.无法判断
13.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面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下有石油储存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③
二、非选择题
14.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内部圈层c、d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界面是________,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________(深、浅),请简要说明判断理由。(10分)
(2)c和d顶部的地球圈层名称是________,其位于________层之上,d以下的圈层界面名称是________。(6分)
(3)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十亿吨的大油田。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________,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4分)
15.2020年5月6日,印尼班达海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110千米。右图示意班达海震中所在位置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m、n分别代表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界面,则:m为________;n为________。这两个界面是通过研究________而被发现的。(6分)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__(圈层),地震引发的________(次生灾害)会威胁周边国家和地区。(4分)
(3)此次地震,甲、乙两地最先测得________(横波、纵波),两地分别测得的震级________。(4分)
A.小于7.2级 B.甲震级小于乙
C.均为7.2级 D.无法确定
(4)震前准备是个人和家庭开展地震自救最为重要的一环。震前准备应包括什么?(6分)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选择题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第1~2题。
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
【答案】1.A 2.A
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地壳、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六个圈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3~4题。
3.与地幔相邻的地球圈层是(  )
A.地壳、地核 B.大气圈、水圈
C.生物圈、水圈 D.地壳、大气圈
4.关于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B.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答案】3.A 4.C
5.火山喷发的岩浆(  )
A.来自地壳
B.来自地核
C.上升中经过莫霍面
D.上升中经过古登堡面
【答案】C
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 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图甲)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图乙),完成第6~8题。
 
甲 乙
6.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7.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小
B.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C.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D.①圈层厚度海洋大于陆地
【答案】6.B 7.C 8.B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第9~10题。
9.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10.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顶部
【答案】9.C 10.C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第11~12题。
11.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12.图中①②曲线不能在海水中传播的是(  )
A.① B.②
C.①②   D.无法判断
【答案】11.B 12.A
13.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面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下有石油储存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③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4.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内部圈层c、d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界面是________,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________(深、浅),请简要说明判断理由。(10分)
(2)c和d顶部的地球圈层名称是________,其位于________层之上,d以下的圈层界面名称是________。(6分)
(3)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十亿吨的大油田。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________,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4分)
【答案】(1)地壳 地幔 莫霍面  深  陆壳比洋壳厚。
(2)岩石圈 软流  古登堡面
(3)横波(S波)  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所以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
15.2020年5月6日,印尼班达海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110千米。右图示意班达海震中所在位置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m、n分别代表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界面,则:m为________;n为________。这两个界面是通过研究________而被发现的。(6分)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__(圈层),地震引发的________(次生灾害)会威胁周边国家和地区。(4分)
(3)此次地震,甲、乙两地最先测得________(横波、纵波),两地分别测得的震级________。(4分)
A.小于7.2级 B.甲震级小于乙
C.均为7.2级 D.无法确定
(4)震前准备是个人和家庭开展地震自救最为重要的一环。震前准备应包括什么?(6分)
【答案】(1)莫霍面 古登堡面 地震波
(2)地幔 海啸
(3)纵波 C
(4)准备应急救援包;经常参加地震撤离演习;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树立防震意识;牢记地震撤离路线;熟悉附近应急避难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