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项目 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化学反应选择与反应条件优化
1.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与合成甲醇的高效催化剂。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减排 B.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C.有利于碳资源循环利用 D.该高效催化剂提高了的平衡转化率
2.对于甲醇的合成反应:,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发生改变的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将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增大一倍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及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
B.实际生产中选择的压强越高越好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D.平衡常数:
4.工业上以CO和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在容积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在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如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转化率:
B.上述三种温度之间关系为
C.a点状态下再通入0.5 mol CO和,平衡不移动
D.c点状态下再通入1 mol CO和,新平衡中的体积分数减小
5.将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转化为甲醇是变废为宝的好办法。一定条件下,每转化44g放出的热量为49.0kJ,转化为甲醇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此条件下均为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3min内,用和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相等,均为
B.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D.降低温度,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6.甲醇是一种重要的试剂,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在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氢气和1mol二氧化碳,测得混合气体中甲醇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为了降低合成甲醇的成本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解释温度低于时,甲醇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的原因:_________。
(3)氢气在Q点的转化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氢气在W点的转化率;其他条件相同时,甲醇在Q点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__甲醇在M点的正反应速率。
(4)图2表示氢气的转化率与投料比的关系,请在图2中画出压强分别为和(其他条件相同)时对应的变化曲线并标出相应的条件。
7.用生成甲醇的反应为。在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下图是表示三种投料[和分别为1mol、3mol;lmol、4mol和1mol、6mol]下,反应温度对的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
(1)曲线c对应的投料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时,曲线a对应的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下同);若反应至10min时达到平衡,则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3)500℃时,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则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500℃。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8.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可能发生的反应如下:
Ⅰ.
Ⅱ.
Ⅲ.
(1)=______。
(2)一定比例的合成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12小时。体系中甲醇的产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温度为470K时,图中P点________(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490K之后,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原因除了升高温度使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以外,还有________。
②一定能提高甲醇产率的措施是________。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入大量催化剂
(3)图2为一定比例的条件下甲醇生成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①490K时,根据曲线a、c判断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是_______[填“(a)”或“(b)”]。
(a)
(b)
②490K时,曲线a与曲线b相比,CO的存在使甲醇生成速率增大,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结合反应Ⅰ、Ⅱ分析原因: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用生产甲醇,有利于减排,故A项正确;根据质量守恒知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故B项正确;与合成甲醇,甲醇在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有利于碳资源循环利用,故C项正确;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对的平衡转化率没有影响,故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平衡常数均会发生改变,A、B项不符合题意;平衡常数与压强无关,改变压强,平衡常数不变,C项符合题意;将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增大一倍,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原平衡常数的平方,只要不等于1,则平衡常数会发生改变,D项不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A项,相同压强下,降低温度,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项,实际生产中选择的压强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压强越高对设备的要求越高,错误;C项,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平衡不移动,不能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错误;D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正确。
4.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当时, CO的转化率:,且大于时对应CO的转化率,当在温度为时,随着的增大,CO的转化率增大,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所以的平衡转化率:,故A正确;根据,因为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由图可以看出,当相等时,时CO平衡转化率>时CO平衡转化率>时CO平衡转化率,故,故B错误;a点时,CO的转化率为50%,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为1 mol ,的物质的量为1.5 mol,由此计算平衡常数为,通过计算再通入0.5 mol CO和的浓度商,所以平衡不移动,故C正确;c点状态下再通入1mol CO和,在等温等容的条件下,投料比不变,相当于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的体积分数减小,故D正确。
5.答案:B
解析:和在3min时的浓度相等,则0~3min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二者不同,A项错误;由图象可知,的浓度的变化量之比为3:1:1,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还有1mol,再根据每转化44g(1mol)放出的热量为49.0kJ,可得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项正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C项错误;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项错误。
6.答案:(1)放热;;增加的充入量(合理即可)
(2)温度低于时,反应未达到平衡,反应正向进行,甲醇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
(3)小于;小于
(4)
解析:(1)时,升高温度,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为了降低合成甲醇的成本,应该尽可能地使平衡向右移动,可增加的充入量。
(3)温度低于时,反应未达到平衡,反应正向进行,W点达到平衡,因此氢气在Q点的转化率小于在W点的转化率。Q点和M点,甲醇的体积分数相等,则Q点体系中各物质浓度与M点相同,但M点温度高于Q点,因此甲醇在Q点的正反应速率小于在M点的正反应速率。
(4)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增大,增大投料比,氢气的转化率减小,据此作图。
7.答案:(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可以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2);
(3)高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解析:(1)氢气与物质的量的比值越大,的平衡转化率越高,故曲线c对应的投料为。
(2)曲线a对应的投料为,当温度为时,的平衡转化率为60%,利用“三段式”法计算:
则平衡常数。0~10min内反应速率。
(3)用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而时,,故。
8.答案:(1)-48.9
(2)①不处于升高温度使反应Ⅲ的平衡正向移动;催化剂活性降低;②A
(3)①(b);②CO促进反应Ⅱ逆向移动,使反应Ⅰ中和的量增加,水蒸气的量减少,反应Ⅰ正向进行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反应Ⅱ一反应Ⅲ,则。
(2)①在490K之前,甲醇的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反应还没有达到平衡,甲醇的产率一直增大;在490K之后,甲醇的产率下降,从题图可知,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且由于温度升高,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此外反应Ⅲ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Ⅲ正向移动,甲醇的产率降低。②要提高甲醇的产率,即使反应Ⅰ正向移动。增大压强,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而且反应Ⅲ递向移动,有利于提高甲醇的产率,A项符合题意;升高温度,由题图可知,甲醇的产率不一定增加,B项不符合题意;加入大量催化剂,催化剂不改变平衡不会影响甲醇的产率,C项不符合题意。
(3)①490K时,比较甲醇的生成速率,a曲线大于c曲线,即甲醇主要来源于和反应,故490K时,合成甲醇的机理为(b)。②490K时,曲线a与曲线b相比,CO的存在使甲醇生成速率增大,对反应Ⅱ,CO是生成物,CO促使反应Ⅱ逆向移动,和的量增加,水蒸气的量减少,反应Ⅰ正向进行,故CO的存在使甲醇生成速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