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6 10:0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鼎盛:康乾盛世
1、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奏折制度
(2)军机处
(3)文字狱
(1)奏折制度
要和皇上说件事!
(1)内容: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
(2)特点:迅速、机密
(3)作用:①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②提高决策效率。
③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学思之窗: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奏折制度如何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军机处——中枢秘书机构
“清代既是征服王朝,又是继承明代的专制王朝,双重严峻的特性使清代成为中国最专制的一个朝代,臣子不再是国家的公务员,而是皇帝的奴隶”。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衰》
养心殿
军机处
内阁
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在皇帝监督下工作
日夜轮班,商议军情
跪受笔录
位极人臣

“奴才”
君主专制到达顶峰!
承旨遵办
军机处
材料二: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一:军机处结构简练,只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两层;每日奏折多者五、六 十件,年终十二月二十五日为末一日,奏折多至百余件者,皆于当天办完,没有耽搁过一日者。紧急事当时交下,随撰随进;军机值庐, 不准任何人窥探打听。
——摘编自赵奇《军机处—清王朝中央秘书处》
根据材料一,说明军机处的特点。
简、速、密
性质?
根据材料二,结合教材,指出军机处和内阁的分工。与明朝大学士相比,军机大臣的工作情况有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内阁:一般文书
军机处:机要文书
清风不识字案:这是满清最最有名的文字狱,翰林院徐俊不小心,将陛下写成地下,雍正大怒,在其家中搜出诗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3)文字狱
享年89岁,中国实际掌权最久、最长寿的皇帝,曾七下江南、大兴文字狱,自称文治武功“十全老人”。
乾隆帝戎装图
“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乾隆《御制十全记》
(越南)
(尼泊尔)
(西南土司)
(漠西蒙古)
(维吾尔)
(林爽文起义)
“槽点”颇多的皇帝
值得肯定的是,清前中期的统治者在维护疆域统一方面,皆施以重力!
阅读教材,概括清朝开拓和巩固疆域的具体成就。(东南、东北、西北、西南)
2、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奠定
地域 成就 具体表现
东南 统一台湾
东北 抗击沙俄
西北 稳定新疆
西南 管辖西藏
改土归流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投降。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康熙前期,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平定准噶尔部和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强化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
册封宗教领袖: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共同治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清朝专设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池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南海诸岛
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清朝行政区划:
包括18个省,
5个将军辖区,
2个办事大臣辖区
时间 名称 地点
乾隆三十九年 (1774) 清水教起义 山东
乾隆四十六年 (1781) 苏四十三、 田五起义 甘肃
乾隆五十一年 (1786) 林爽文起义 台湾
乾隆五十九年 (1794) 苗民起义 黔湘
乾嘉年间 (1795-1804) 白莲教起义 川陕豫鄂
嘉庆十八年 (1813) 癸酉之变 北京
——据白寿彝版《中国通史》整理
清·乾嘉年间 民变大事记
1、人口压力和社会动乱
年份 《清实录》人口数
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 2010万
乾隆六年 (1741年) 1.4亿
嘉庆二十五年 (1820年) 3.5亿
道光二十年 (1840年) 4.1亿
咸丰元年 (1851年) 4.3亿
清朝人口数量统计表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帝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清朝)摊丁入亩:
将百姓赋税中以人丁为单位征收的数额固定下来
二、危机
1793年,乾隆接见马戛尔尼
英国国书:(1)开放宁波、舟山、天津为贸易口岸;(2)得到舟山附近一个岛屿,以便储存货物;(3)得到邻近广州的一块地方,以便转运。
英国礼单
天体远行仪、地球仪、望远镜;
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座钟;
榴弹炮、卡宾枪、连发手枪、巨型战舰模型;
……
2、西方列强的潜在威胁
诚意十足的礼单!
“跪礼之争”
广州十三行(清)
间年外域有人来,
宁可求全关不开。
人事天时诚极盛,
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吾实未见中国禁止外人在北方各埠贸易之规定明文。其所云云,不过华人欲掩其真正动机,而不欲宣诸口者。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有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马戛尔尼
与前代相比,康乾之时确实有一种盛世气象。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之后,整整100多年是休养生息的承平时期。但是,如果说汉唐盛世曾经是阳春天气的话,那么康乾盛世不过是晚秋晴日。
——陈旭麓
【本课总结】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鼎盛
(康乾盛世)
危机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奏折制度、军机处、文字狱)
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奠定(东南、东北、西北、西南)
内: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
外:西方列强的潜在威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