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必二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
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设计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起步时期”、“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初创时期”和“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完善期”,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前的历史背景及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的关键作用;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党和政府科学依法有序防疫,效果显著,赢得了世界尊重,为人类提供了有效防治疫病的中国经验,体现了中国担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内涵。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当代公民必须敬畏自然、相信科学,珍爱生命,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指引下,携手同行,共克时艰,牢牢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由此渗透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的培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课为统编版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二模块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5课,也是该单元的最后一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同“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关系密切,是对过往疫病防治经验和中西医学成就的继承与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不仅对保障人类生命健康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还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对民众的社会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课一方面在叙事逻辑上与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有所关联,另一方面又极为贴近当代民众尤其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中,本课被分为了两个子目,一是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主要介绍了中国和西方国家建立起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时代背景和中、西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具体内容;二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 (三)教学目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由此可知,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应知道现代医疗体系的建设状况,明确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并认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由此笔者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文字、图片、教材等资料,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阅读材料与图片,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阅读材料与图片,感悟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党中央各项措施体现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 2、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的背景; 知道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和发展对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1.《中外历史纲要》教材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几乎没有介绍,又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较少,受限于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的缺失,对本课内容所涉及的一些如“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等名词知之甚少,在讲解时需要以贴近学生的方式进行概念解析。 2.经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洗礼,学生对中西方医疗卫生体系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具体举措有所了解,尤其是对疫情之下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运作有实际的亲身经验与体会,特别是对有关防控措施及医疗保障相关的内容,这是学生学习本课时可供利用的重要资源。 3.但回归到学生学习特点与学科特点,学生虽然对疫情之下的各类时事热点有所了解,可能尚未对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学生尚未尝试用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尚未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价值观念。 策略:
四、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文字材料 教科书 学案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笔者将通过搜集和运用各种史料,营造出工业革命后和二战后世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感知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必要性;通过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展示中国现代医疗体系建立和发展的显著特点;通过学生自主归纳展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中国防疫措施,感知当代国家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在疫情下的运作情况;通过展示中西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对比情况,归纳中西方医疗体系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感悟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特点及凸显的人文关怀,体会中国在重大公共性突发事件中体现出的制度优势及大国担当精神。从我做起,做一名合格的世界公民,牢固树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同学们,我们今天坐在教室里或走在大街上,会注意到很多人戴着口罩进行防范。中国人最开始会用这些防范措施来保障自身安全是在什么时候呢? 教师介绍: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随后一场大瘟疫席卷整个东北。这场大瘟疫持续了6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在这场大瘟疫当中,伍连德先生临危受命,承担起治理此次疫情的重大任务,最后被成功治理。伍连德先生是中国许多公共卫生治理措施的第一人,例如:在中国提出戴口罩第一人,也是提出让医护人员穿上隔离防护服的第一人,在中国最先提出集体火化感染者尸体的医生…… 展示图片《当时的东北医护人员都带上了伍氏口罩》 教师设问:同学们,为什么在当时众多的中国人当中,伍连德先生能率先提出如此多的公共卫生治理措施呢? 预设:联系伍连德先生的求学经历,最早的公共卫生治理措施有可能是从西方国家学习而来的。 教师设问:西方最早的医疗卫生体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呢? 展示数据《1801—1841年伦敦人口数》。 教师设问:从上图中,你能得出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预设:1801年—1841年,伦敦人口数增长迅速。与此同时,人口死亡率也在飙升。 教师追问:为什么人口死亡率增长速度如此之快? 展示图片:《20世纪50年代的伦敦街头》 预设:工业革命后的西方环境污染严重。 讲述:疫病的流行让人类饱受痛苦,尤其是当下正处疫情之下的我们,更能切身感受到疫病带来的人口死亡与社会混乱之弊;但正如清末民初伍连德抗击东北肺鼠疫事件一样,疫病的流行又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使人们意识到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在国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客观上促进了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进步。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其对人类生活与生命健康又起到什么重要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到今天的学习: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阅读史料,感受伍连德先生读中国近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作出的突出贡献,思考西方现代医疗体系建立的背景。 由清末民初一次疫情治理事件引入,感受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之前治理的困难;通过追问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
近代中国医疗与公共卫生的起步期(1910——1949) 教师设问:通过预习我们可以知道,西方医疗卫生体系要比中国的创立时间早很多,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直到1949年才初步创立起来,在这期间阻碍中国现代医疗体系创立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呢? 展示史料: 预设:政治上:当时的中国政治环境动荡,连年的战争导致政令发布后得不到实施;经济上:社会经济凋敝,投入到医疗卫生事业的经费不足;社会观念上,国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教师过渡:受限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近代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举步维艰。 结合教材和学案内容,思考:1910年—1949年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为什么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当时面临的国内社会整体环境如何?
二、当代医疗卫生体系初创时期 (1949——1978) 教师过渡:刚建立的新中国面临的人民健康状况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通过一组图片来感受一下。 展示图片《可怕的血吸虫病》 (资料补充:)1949年4月至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某部在渡江战役和水上练兵时,大批指战员因感染血吸虫病,丧失了战斗力。仅据当时驻守在江、浙、沪流行区两个军7个师的统计,感染者为33891人。这引起了党中央的注意,并着手开始防治工作。1950年,湖南省政府就委托湘雅医学院陈祜鑫等7人,在岳阳市南郊建立“湘雅医学院地方病防治实验委员会岳阳实验所”(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前身),对洞庭湖区的血吸虫病进行研究和防治。 当时的中国,战乱刚结束,百业待兴,传染性和地方性疾病广泛流行,广大群众的生命和健康笼罩在“瘟神”威胁的阴影之中。 播放视频:《治理血吸虫病》 教师设问: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和视频内容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危害中国人民生命健康的血吸虫病治理结果如何? 预设:建立了血吸虫病防实验所,得到了较好的治理。 教师追问: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医疗 教师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初步创立。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进入到改革开放阶段,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阅读课文和材料,回顾所学,感受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峻健康问题。 1、达成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三、当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完善时期 (1978——今) 教师讲述: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具体发展完善在哪些方面呢?我们不妨通过几组数据来直观感受一下。 展示图片: 教师设问:观察《不同年份医疗卫生机构数统计图》,从图中能得出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教师过渡:1950——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体现的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新中国之后建立、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发展完善。 教师追问:为什么进入到90年代后,我国医疗机构卫生数量会进入到相对停滞的阶段呢?请大家思考可能的原因。 展示《不同年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统计图》和《不同年份卫生人员数量统计图》。 预设:从图中可以看出,进入到90年代,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和卫生人员数都在不断增加。在医疗机构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能是医疗机构规模在扩大,这反映的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教师追问:进入到80年代,我国卫生人员数相对来说增长幅度也在放缓,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出示图片《现代药店》 预设:改革开放的决策带来的是我国经济基础的加强,再加上党和政府的重视,有许多疾病可以通过自行去药店购买所需的药品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医治。 出示图片《“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候选人宣传海报》 教师设问:2019年1月初,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这其中有没有中国人呢? 师生共同讲述:2000年以来,世卫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青蒿素联合疗法之余的疟疾病患已达数十亿例。屠呦呦的团队对世界作出的贡献之大,也证明了中国现代药品供应体系处在不断完善之中。 播放视频《我国医保参保人数》,感受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特点。 教师过渡: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的生活,当全球共同面对同一道难题时,中国当代医疗卫生体系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疫情常态化防控,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学们知道疫情防控治疗的正确流程吗? 教师总结:回顾整个中国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归纳为三个阶段。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你能结合生活实例说说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吗?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强化了全民的健康意识。 展示《中国语西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历程图》,引导学生交流感悟。 教师总结: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起步较西方较晚,进入到新中国时期,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完善。在此次治理新冠疫情中,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前的我们以西方国家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为标杆,而中国一直没有停止追赶,甚至在一些方面中国能够做的更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尽显。 课后拓展:结合《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与发展情况表》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认识。 分析和解读数据、图片等,归纳中国现代卫生体系在发展时期的主要表现。 1.达成成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三、当代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时期 (2009——今) 1、教师设问:假设你的身边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你知道防控治疗的流程吗?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教师追问: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当时的我们慌了手脚,这么多的感染者应该去哪医治?哪里来这么多的医生、护士和医疗用品呢?那么高昂的费用又由谁来承担? 2、播放视频,学生思考:我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在防疫抗灾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3、展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新冠防控治疗流程,教师总结我国现代医疗体系的构成及作用。 教师展示《当代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发展进程图》; 出示史料: 材料 应该指出的是,现代公共卫生在中国的发展和壮大,由于历史的原因,走了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在西方,公共卫生体系是欧美各国政府在工业化,殖民化的进程中为海外扩张需要和应对工业革命的副作用而构建的;在中国,公共卫生体系是中国政府在建设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进程中保障军民健康、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应对细菌战而构建的。 ——摘编自黄建始《中国公共卫生》(第一卷) 教师设问:西方国家的医疗卫生建设开始于什么时候?和中国相比,西方国家的医疗体系建设进程如何? 5、出示《中国与西方现代医疗体系发展历程图》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6、展示中共十九大“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论述,进而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安排,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把人民的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充分保障人民健康权利的优先地位的体现,实质上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以人民为本的体现。 7、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认识;鼓励学生从新的视角(如从社会性质、政治制度等视角)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 理解材料(史实)跟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历史解释(论点)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从不同的视角解释历史问题。 3、通过回顾本课所讲授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观念,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学生切身体会的疫情防控方案,过渡到下一个主题的探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如何发挥作用? 1、提出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对史实进行 价值判断,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认识到:史料(事实依据)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 能够以客观的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3、通过本课学习,了解 到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及其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