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2-10 16:3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地球与地图》复习 复习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纬线、 经纬度划分方法。
2、理解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实质,东西半球划分。
3、熟练判读东西南北经纬度及东西南北半球。
4、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一、地球1、地球概况
⑴形状、大小
⑵经线(概念、经度、重要经线及其界线意义)
⑶纬线(概念、经度、重要纬线及其界线意义)
⑷经纬网与半球划分
2、地球运动
⑴自转(转轴、方向、速度、周期、意义)
⑵公转(转轴、方向、速度、周期、轨道、意义)地球的形状和大 小1、地球是一个 部位略扁的
不规则的球体。(证据)
2、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相差
很少,只差了 千米。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 米。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千米。两极2163714万 经线和经度1、经线的形状:
(1)所有的经线都是 ;
(2)所有经线的长度 ;
(3)经线指示 方向。
2、经度:
(1)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叫做 ;
(2)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 度;
(3) 以东的为东经,用 表示;
(4) 以西的为西经,用 表示;
(5)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经度数值
逐渐 。
3、东西半球的划分
以 和 两条经线为界。
即:20 oW—180 o—160 oE为 半球,
20 oW—0 o—160 oE为 半球半圆都相等南北本初子午线 180增大EW西东西经20o东经160o纬线和纬度1、纬线的形状:
(1)所有的纬线都是 ;
(2)所有纬线的长度 ;
(3)纬线指示 方向。
2、纬度:
(1)赤道的纬度是 度;
(1)南北两极的纬度是 度;
(2)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 。
(3) 北半球是北纬,用 表示;
(4) 南半球是南纬,用 表示。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 为低纬度;
(2) 为中纬度;
(3) 为高纬度。圆不相等东西090增大NS00--300300--600600--900三、经线、纬线:四、经度、纬度:
NS WE东半球西半球160°E20°W160°E160°E160°E20°W20°W180°0°
180°0°东西半球和 东西经度的关系? 特殊的纬线:
(一)特殊的纬线:
1、赤道:(纬度0°)最长的纬线圈(4万km),划分南北纬度和
南北半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地转偏向力为0(即运动物体不偏转),
终年昼夜平分。
2、南北回归线:(23°26`N和23 ° 26 ` S)
太阳直射的最北和最南界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3、30°与60°度纬线:低、中、高纬度带的分界线。
4、南北极圈:(66 ° 34 `N 和66 ° 34 `S)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
5、南北极点:(90 ° N90 °S)
只有纬度;无角速度和线速度(为零)。地转偏向力最大(方向偏转最大)
1、本初子午线: (0 ° )人为划定。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零时区的中央经线;世界时即 零度经线的地方时。
2、20 °W、160 °E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东半球(20 °W-0 ° -160 °E)
西半球(20 °W-18 0 ° -160 °E)20 °W160 °E160 °E东半球西半球(二)特殊的经线经纬网图的判读练习:1、直线式:一般表示赤道附近地区。
2、弧线式:多用于中高纬度地区:
3、俯视图经纬网:两极上空。.....ABCDE0 °10 °20 °30 °180 °160 °70 °50 °90 °W0 °180 °0 °
C:?西经160o
?北纬70oD:西经 45o
南纬45oESWNENESWNWSP1??2???12360°
70°
180°
AB??A(90 ° E、75 ° N) B(75° W、70 ° N)A在B的 方向。东北N地球的五带1、根据 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
五带: 、 、 、 、 ;
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 ;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
3、热带有 现象;寒带有 现象。 太阳热量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极昼极夜五带和低中高纬度带的关系?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 现象。 自西向东一天逆时针顺时针昼夜交替东经西经东经西经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现象;
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 的交角。 自西向东一年季节变化66.50二、地图 1、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⑵地图上的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叫做图例。
表示城市、村庄、山脉、河流等文字,以及山高、水深等数字,就叫做注记。
2、常见的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地图上的比例尺1、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
2、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内容越 ;
3、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内容就越 。小小详细大简略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0 50 千米1:500000
1:50000000
1:5000000A的比例尺最大地图上的方向1、看地图,辩方向。面对地图,通是 ;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 定方向,指向标的
箭头指向 方;
技巧:先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的箭头朝上,然后再按照
“上 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 定方向,经线指
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北方经纬线南北东西练习:判断方向甲:A在B的东南方向乙:从A到B再到C:向东南再向西南丙:先向东北,后向东。丁:A在B的东北方向。等高线地形图★地形部位:
山顶、陡崖、鞍部、
盆地、山谷、山脊★陆地五种地形:
平原、高原、盆地、
山地、丘陵 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在地图上,把 连成的线;
用 、 表示地面起伏形态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等深线)的疏密表示坡度陡缓:
密集-坡陡;稀疏-坡缓。
3、等高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同一幅图中一般是相等的,但也有变距等高距地图)
4、判断地势起伏: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方向的短线。
(垂直于等高线指向坡度降低方向。)
5、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等高线 等深线6、各种地形等高线的特点:
600500200100山峰洼地A1234A1234300100200300100200山脊、山脊线山谷、山谷线山脊山谷洼地
(盆地)山顶练习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以下是我国的哪一个地形区: 理由是 、 、 。四川盆地陡崖(峭壁)等高线的特点: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三)地形剖面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1)确定水平和垂直比例尺
(2)确定基线高程
(3)作基线的平行线
(4)量出交点的距离并标出并做基线垂线。
(5)将各垂线的端点连接起来。
2、作用:
显示某一方向线上地势的起伏形态和坡度的陡缓。
(1)确定水平和
垂直比例尺
(2)确定基线高程
(3)作基线的平行线
(4)量出交点的距离
并标出并做
基线垂线。
(5)将各垂线的端点
连接起来。
?1、知识串连:
(1)经线 A、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2)纬线 B、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地轴 C、地球自转轴
(4)南极 D、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5)北极 E、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2、判断:
(1)南极和北极是穿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2)地球上也存在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
(3)过地球上任一点只经线和纬线各一条穿过。
(4)地球仪上长度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5)我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
(6)本初子午线在西半球。
(7)与50°E经线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130°E经线。课堂练习:3、选择
(1)某人从赤道以北40km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km,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
(2)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0°经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西经20°以东为西半球 D、所有纬线均不等长
(3)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
以南为温带,这点的地理纬度是
?? A、23°26′N,180°?????? ?B、66°34′N,160°E
? C、23°26′S,180°????? ? D、66°34′S,20°W
(4)地球上的南北回归线是
???? A、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B、低纬与高纬的分界线
??? ?C、阳光直射与斜射的界线?? D、极昼与极夜的分界线1、查看地图,90°E、30°S的地方位于:
A、太平洋上 B、北冰洋上
C、印度洋上 D、大西洋上
2、中国属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
3、纬度0°,经度90°的地方在地球上最多有 个。
4、读下图回答问题:
(1) A点的经纬度是 、 ,
它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 。
(2)B点的经纬度是 、 ,
它属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
(3)从S点出发,无论朝哪个方向
走都是正 方。 课后作业:(三)图例和注记
1、图例: 的符号(记住常用图例,通用。)
2、注记: 的文字和 数字等。
3、方法:横写 ;竖写 。河流名称 。三、在地图上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一)地面高度的度量:
1、海拔(又称绝对高度)指高出 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指 高出 的垂直距离。AB15080学习是快乐的!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