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921-2021
建党一百年
1949-2049
建国一百年
1840-1949
中国近代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
人民—党—国家
1840-1912
晚清政府?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课标要求】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材目录】
明确要求、提炼核心、确定主题
列强侵华:屈辱史
人民反抗:抗争史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救亡图存:探索史
两次鸦片战争
背景:
国家:
事件:
条约:
特权:
影响:
(1840-1860)
列强侵略的加剧
(1860-1900)
列强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人民反抗
政府:
民众:
性质、意义: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时空坐标】
划分阶段、突出主干、形成结构
救亡图存
派别、主张、影响
一、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一幕 鼾睡:炮口下的震撼(1840-1860)
鸦片战争形势
【专题整理】
历史剧表演:三元里
编剧:林渲(兼导演)、杨美佳子、梁乐希、金莹、王楚嫣
A
B
C
D
演员:林渲、林佳阳、章子浩、李晨峰
中国官兵甲(感动):谢谢乡亲们,我等定为大清国尽职尽责。
中国民众甲(严肃):那我去通知乡亲们,准备抗击黄毛夷,杀他们个屁滚尿流。
尔自谓船炮无敌,何不于林制府任内攻犯广东?此次由奸相受尔笼络,主款撤防,故尔得乘虚深入。若再犯内河,我百姓若不云集十万众,各出草筏,沉沙石,整枪炮,截尔首尾,火尔艘舰,歼尔丑类者,我等非大清国之子民。
——广东义民痛斥英夷檄文
课堂探究1
官、民、夷(洋)的关系?
夷
官
民
画出三者关系示意图,并以鸦片战争为例简要说明。
英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破坏了中国主权,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开展正义的反侵略斗争,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和阶级矛盾的激化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第二幕 惊醒:数千年未有之变局(1860-1900)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挽邓世昌联
一、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专题整理】
A
B
C
D
历史剧表演:黄海海战
编剧:梁当当(兼导演)
演员:梁当当、王子涣、叶晋豪、黄之汛、何承霖
邓世昌:“好!那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鲜血铸就中华之路!
邓世昌:“鸦片战争之耻辱,今日之战败,我不会忘记!官兵不会忘记,大清民族更不会忘记!
课堂探究2
“塞防论”与“海防论”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里,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读图,指出“塞防论”与“海防论”出现的背景,并简述中国军民为维护新疆和台湾主权进行的斗争?说明了什么?
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1年,中俄《改定条约》,收回伊犁
1884年,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
台湾:
1884年,中法战争中台湾军民多次击退法军;
1885年,台湾建省;
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维新运动的序幕;
1895年后,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背景:列强侵略的加剧;清政府财政困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说明:国家主权意识的提升。
第三幕 觉醒:世纪之交的新陈代谢(1900-1901)
【专题整理】
一、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历史剧表演
世纪之交的新陈代谢
编剧:王焱萍;导演:高子建
《辛丑条约》部分内容
演员:金亦心、何旻洋、应超、汪群博、郑惠之
小六子(哭):狗日的卖国贼!狗日的洋鬼子!都不是好东西!害我小六子也做了帮凶了!
师(思考):小六子的路在何方?中国的路在何方?
课堂探究3
新旧力量的聚散
庚子辛丑之间,陈旧一面的解体,同时又促成了新的民族觉醒:“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中外历史纲要(下)》P78
列强:八国联军侵华
清政府:先是向列强“宣战”,后又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实行新政;南方各省督抚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协议。
中国民众: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兴起的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但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资产阶级维新派因维新运动失败逐渐消退;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运动逐渐兴起。
列举庚子辛丑年间(1900-1901)中国社会新旧力量的表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二十大报告解读
学习反思
1.1853年,马克思写道:“在英国的武力面前,清王朝的权威倒下,成为碎片;天朝永恒的迷信破碎了;与文明世界隔绝的野蛮和密封被侵犯了,而开放则达成了。”该观点揭示了( )
A.清政府与世界发展潮流背道而驰 B.清朝中央权力的不断下移
C.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 D.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本性
2.在2022年3月27日召开的“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座谈会上,学者们回顾了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台湾的风雨历程,为今日维护国家统一、领土主权完整提供了有意义的历史启示。下面几段材料可归属于这次研讨范围的是( )
①材料一:元人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记:至元(年号)间,立巡检司。
②材料二: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领县三。
③材料三:刘永福据守,抗不奉诏,重重布置,百姓咸恃以无恐。
④材料四: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缔结的一系列有关战后国际秩序的条约和协定。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C
D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