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一分钟》说课稿 (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6《一分钟》说课稿 (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6 15: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分钟》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分钟》讲述了小学生元元“贪睡一分钟, 迟到二十分钟”的事。全文共 6个自然段,依次讲述了因为元元贪睡一分钟, 于是在十字路口遇上了红灯;因为遇上了红灯,延误了时间,于是就赶不上汽车,最后只好走着去学校,结果上学迟到了二十分钟。课文渗透了让学生学习管理时间的意识。本课的第二、三自然段结构相同,都先陈述事情经过,然后以元元叹了口气 说的话“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结尾。这与第一自然段文末句子“再睡一分钟吧, 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形成对比,有助于学生习得语言,体悟主人公沮丧、后悔的心情。课文中的两幅插图,也形象再现了事情的起因和结果。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只知一分钟很短,却不知有时一分钟也会感觉很长。所以得从他们的切身感受入手,懂得“分秒必争”的道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 如何让他们兴趣盎然的去读文字,在读中去感悟人物心理,应该是需要老师创设情境的。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刚想”等词语的意思,尝试积累运用。会写“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3、借助“要是......就......”的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会管理时间。
四、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体会主人公沮丧、后悔的心情。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会管理时间。
五、教学难点:
借助“要是......就......”的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根据低年级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设计了开火车认读词语环节,并与学生进行谈话:一分钟你还能做什么。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揭开了本节课的序幕。
2、接着随机识记“钟”字:“钟”是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我结合图片给学生拓展古代的钟是金属做的,所以“钟”的偏旁是金字旁。学生在观察和教师范写后学会书写“钟”字。写字评价环节意在让学生对自己的书写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在评价中学会自评、学会反思。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生字,拓展“钟”的右边部件的发读音跟“钟”相同,为形声字,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形声字的构字方式及认读方法的直接经验。
(二)整体感知
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我先出示元元的插图,让学生和元元打招呼,再引出元元的心事,让学生观察课文中元元多睡一分钟以及最后迟到二十分钟的两幅插图。故事的复述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文章主要内容,为重点段落精读感悟做好准备。
(三)研读课文
首先,我在上述复述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元元只多睡了,为什么会迟到二十分钟?”让学生再读课文,读完后圈出元元上学经过的地方。“带着问题读并寻找相关信息,圈点勾画”是阅读中提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方法。分步设计,先明确路线,再思考哪些地方多花了时间,使学生在提取信息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其次,引导学生品味2-6自然段,然后说说自己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自然段我抓住 “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来体会元元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叹息和心情,并指导朗读,读出伤心的语气。第三自然段我主要抓住“跑、才”等词语来体会元元又一次的叹息“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并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焦急、后悔的语气。第四自然段,要注意抓住“等呀等”、 “一直”来体会元元的焦急心情,学习“等啊等”这个词语时,让学生说一说类似的词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读第5、6自然段,要抓住“非常后悔”,引导学生想象:元元此刻会怎么想?如果你是元元,你会对自己说句什么话?在品读2-6自然段的时候,通过寻找关键信息、抓内在联系,借助句式“因为元元......所以......”、“要是.....就......”的句式,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根据课文表达方式相似的特点,迁移学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此难点突破。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抓具体语句来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想象、品味,感受元元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从而感悟要“珍惜时间,分秒必争”的道理。
(四)总结拓展
1、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在自主学习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在平时生活中学会合理管理时间。
2、拓展《明日歌》,在音乐声中感受我们要珍惜时间,今日事今日毕。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专家提出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