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累与运用
1.下面词语中,两个音节韵母相同的一个词是 ( )
A.经营 B.坦荡
C.神圣 D.现象
解析 A项,韵母都是ing;B项,韵母分别是an/ang;C项,韵母分别是en/eng;D项,韵母分别是an/ang。
答案 A
2.下面词语中,两个音节声母不全是l的一个词是 ( )
A.力量 B.老练
C.理论 D.奴隶
解析 D项,声母分别是n/l。
答案 D
3.下面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 )
A.感情—情感 B.请求—哀求
C.君子—小人 D.是—不是
答案 C
4.下面句子中的“着、了、过”有的用错了,有的该用而没用,请改正它们的用法。
①在一个村子里住一对老夫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马上拉妈妈的手到小卖部里去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妈妈拉自己的儿子上楼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们正吃饭着的时候外边下起雨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看见老师正在操场跑步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哥哥跟弟弟正在房间里拼命吵架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我昨天感冒了,老流了鼻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以前我几乎每年的冬天都得了感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我很小就发现了我喜欢中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吵架过后,他请求了我原谅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大学学习时打乒乓球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中国以后我一次也没有回日本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长这么大从没有谈恋爱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②③中的动词(住、拉、拉)后该加上“着”;④⑤⑥中的“着”应直接放在动词(吃、跑、吵)后面;⑦⑧⑨⑩几句中的动词(流、得、发现、请求)后不应有“了”;???中的“过”应该直接放在动词(打、回、谈)的后面。
创新迁移
5.在下面的数词和名词之间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______鞭炮 一______斜阳 一______风景
一______胡子 一______篱笆 一______红旗
一______炊烟 一______新月 一______好意
答案 串 抹 道 脸 个 面 缕 弯 番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北岛的诗歌《回答》中的诗句,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分别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删或改换词语):
(1)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2)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7.下列各项中,词语选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华君武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近20年来,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了700多幅漫画。2010年6月13日上午9时,华君武先生因______衰竭在北京溘然长逝。
②张育林后来留校做了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院长、装备指挥技术学院院长,现又升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由科技______变成了科技界的年轻领导。
③中国元素活动区内的______位置将摆放虎座鸟架鼓,它以红、黄、金、蓝等色绘出虎的斑纹和凤的羽毛,造型逼真,彩绘绚丽,是艺术佳作。
A.心力 翘首 显眼 B.心力 翘楚 显眼
C.心律 翘首 现眼 D.心律 翘楚 现眼
解析 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心力:心肌收缩的力量。“心律”不会衰竭,衰竭的应是“心力”。翘首:抬起头来望。翘楚:比喻杰出的人才。现眼:出丑,丢脸,贬义词。显眼:明显而容易被人看到,引人注目,中性词。
答案 B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评判历史人物。他居然将前代的杀手、同时代的违法者塑造成了英雄。______,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刺客们不是经常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石上吗?
②华佗不但擅长内科,还善于做外科手术。他______了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可在做外科手术时用它减轻病人的痛苦。
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若将人才、资金都______在本土上,就必然要被边缘化;反之,如果只任人才、资金流出而不注意引进,也必然要贫困化。
A.兴许 配制 恪守 B.或许 配制 固守
C.或许 配置 恪守 D.兴许 配置 固守
解析 兴许:副词,多用于口语。或许:多用于书面语。根据语境,“或许”用在此处更恰当。配制:把两种以上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合在一起制造,为配合主体而制作(陪衬事物)。配置:配备布置,多指物品排放或组合,也可用于兵力。恪守:严格遵守,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固守:指坚决地守卫或主观固执地遵循,多用于对具体事物的守卫。
答案 B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前一阵子各地疯狂______的房价成为来京的代表委员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②治理足坛腐败是个系统工程,不能指望反腐工作组短期一整,一切问题就都能解决。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才能______足坛的假、赌、黑。
③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______整个社会的事情,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A.提升 遏止 而是 B.攀升 遏止 还是
C.攀升 阻止 而是 D.提升 阻止 还是
解析 提升:提高(职位、等级等);攀升:(价格等)不断上升。阻止:使不能前进,使停止行动;遏止:极力阻止,语意较“阻止”重。而是:前面多与“不是”搭配;还是:前面多与“不管是”“不只是”“不论是”等搭配。
答案 B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的消极面逐步______,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动向。
②科学研究是没有______的,因此各学科的所谓“经典理论”都不应成为“禁区”。
③取民俸却不能为民分忧,______你就一点也不感到惭愧吗?
A.凸现 界线 莫非 B.出现 界限 莫非
C.凸现 界限 难道 D.出现 界线 难道
解析 凸现:清楚地显现,强调矛盾的突出;出现:显露出来,产生出来。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界线:指两个地区的分界线。莫非:多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揣测的语气;难道:多用于反问句中,表反问语气。
答案 C
1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针对部分地方政府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急于推进城市化建设等现象,社会各界的批评不绝于耳。专家指出,权利主体的树立,________需要权力者转变观念,但________开发商野蛮拆迁之风,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法律制度等为权利主体撑腰,________其合法权益。
A.诚然 纠正 捍卫 B.固然 匡正 保障
C.纵然 校正 维护 D.虽然 改正 保护
解析 “固然”即“诚然”“虽然”,但“纵然”是即使的意思,表假设,句中先承认“需要权力者转变观念”,再引起下文转折,用“纵然”不妥。“匡正”指纠正、改正,与“风气”“纲纪”搭配,语意较重,“纠正”“改正”常与“错误”搭配,语气较轻;“校正”指进行校对,加以改正,不能与“风气”搭配。“保障”“捍卫”“维护”“保护”均可与“权益”搭配,但“捍卫”重在力度,“维护”“保护”重在行动,而“保障”还有“保证做到”使权益不受侵害的意思。
答案 B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对文明的深刻________著称于世。
②事实上,______的批评肯定会有损公信力,夸张的赞许则会滑向敷衍或虚伪。
③昨天下午,校长们陆续抵达家园国际酒店,记者______采访了其中几位校长。
④由于龙卷风在凌晨时分突然袭击佛州,许多人在睡梦中______噩梦。
A.醒悟 轻率 伺机 遭受 B.省悟 草率 伺机 遭遇
C.省悟 轻率 俟机 遭遇 D.醒悟 草率 俟机 遭受
解析 醒悟:多指对事物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省悟:多指对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的认识,由错误到正确。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伺机:窥探时机;俟机:等待机会。遭受:受到(不幸或损害);遭遇:碰上,遇到(敌人、不幸或不顺利的事等)。
答案 C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________;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行。
②北京市________采取了调高13个重点区域停车费、市属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等多项措施,________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③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地要________完善抗旱应急预案,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水资源调度工作,抗旱保苗,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A.曼延 尽管……也…… 修订
B.曼延 即使……也…… 修订
C.蔓延 尽管……也…… 修正
D.蔓延 即使……也…… 修正
解析 “曼延”:连绵不断。“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四周扩展。“尽管……也……”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转折兼让步。“即使……也……”表示假设兼让步。“修订”:修改订正。“修正”:改正,搭配对象往往是“不妥之处”。
答案 A
/
/
积累与运用
1.从句式变化的角度选出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 ( )
①沛公安在?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贤哉,回也!
⑤行者休于树。 ⑥石之铿然有声者。
⑦古之人不余欺也。 ⑧甚矣,汝之不惠!
A.①⑤/②⑧/③⑦/④⑥ B.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C.①⑧/②⑥/③⑤/④⑦ D.①⑦/②⑤/③⑥/④⑧
解析 ①⑦是宾语前置;②⑥是定语后置;③⑤介词结构后置;④⑧主谓倒装。
答案 B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
例句:秦师遂东
A.晋灵公不君
B.晋军函陵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籍吏民,封府库
解析 A、B、D项与例句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的意思;“君”:“君”受副词“不”的修饰,可知为动词,“君”是“行君道”的意思;“军”:驻扎;“籍”:登记户口。C项“手”:亲手,名词作状语。
答案 C
3.下面用“是”表判断的句子有 (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D.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
E.海瑞言俱是
F.是年谢庄办团练
解析 C、D项中的“是”表判断。A项中的“是”是代词,“这样”的意思。B项中的“是”是代词,当“这、这里”解。E项中的“是”是形容词,当“正确、对”讲。F项中的“是”解释为“这”。
答案 CD
4.下面不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句子有 ( )
A.时人莫之许也
B.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C.忌不自信
D.古之人不余欺也
E.非宅是也,唯邻是也
F.有奇字素无备者
解析 A、B、C、D项都是否定句式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E项是用“唯……是”的结构使宾语前置。F项是定语后置句。
答案 EF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现象。
①试使山东各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
③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不平常;十分,很)
④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⑤颜色(古义:脸色、容颜;今义:颜料或色彩)
⑥私人(古义:心腹之人;今义:非公家的)
⑦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水陆运输的总称)
⑧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仇视愤恨)
⑨果然(古义:饱的样子;今义:与事实相符)
⑩约束(古义:规约、盟约;今义:限制、管束)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汝岂得自由 自由:行为举止不受拘束。
B.思厥先祖父 祖父:祖辈父辈。
C.邻家有贤女, 可怜体无比 可怜:可爱。
D.孤苦伶仃,至于成立 成立:成人自立。
解析 自由:自作主张。
答案 A
创新迁移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其”是语气词,表示推测的语气,可以译为“大概”;“李将军之谓”是用“之”提宾的倒装句,即“谓李将军”。理解了这两处大致就能翻译正确。
答案 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及”、“尽”两词,意思是“到……时”、“竭尽”。
答案 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他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三国志·魏书卷十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今”要理解为“现在”,“西”是方位名词作状语,“伐”是“夸耀”。
答案 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4)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刘向《说苑·政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使”要理解为“假使”,并且要知道“安”引导一个反问句。
答案 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5)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后汉书·循吏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就”是“到”的意思。
答案 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人们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①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疆(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②“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生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吕氏春秋》)
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说他能用强弓。
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弓(的强度)不少于九石,除非大王,谁能使用它呢?
【参考译文】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说他能用强弓。他曾经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的强度)。把(他用过的弓)给群臣看,群臣就都试着拉弓,拉弯一半就不再拉了,都说:“此弓(的强度)不少于九石,除非大王,谁能使用它呢?”宣王的实际情况是,用过的弓都不过三石,然而(他)终生认为自己能拉九石(的强度),这岂不是可悲的!
9.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凇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然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
(选自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
B.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
C.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
D.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
解析 A项“兄弟”,古代男女通用,此处指姊妹,因作者与贞甫是连襟关系;B项“相信”,即“信任我”,“相”偏指一方,表示对我怎么样;C项“修饰”,语境指仪表修饰和品德修养;D项“考订”,考证修订,古今意义相同。
答案 D
/
/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蹊(qī)跷 扺(zhǐ)掌 别出机杼(zhù)
B.假(jiǎ)期 黝(yǒu)黑 引吭(háng)高歌
C.痉挛(luán) 桎梏(gù) 望风披靡(mí)
D.日晷(guǐ) 鳜(guì)鱼 箪食(shí)壶浆
解析 B项“假”读jià;C项“靡”读mǐ;D项“食”读sì。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畏葸(xǐ) 渲(xuàn)染 矫(jiāo)揉造作
B.倾轧(zhá) 倩(qiàn)影 忐忑(tè)不安
C.沮(jǔ)丧 涎(xián)水 否(pǐ)极泰来
D.体恤(xù) 猥(wèi)亵 罄(qìng)竹难书
解析 A项“矫”读jiǎo;B项“轧”读yà;D项“猥”读wěi。
答案 C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角jiǎo 号角 角落 头角 群雄角逐
B.笼lóng 笼子 牢笼 笼屉 烟笼雾锁
C.量liáng 衡量 量杯 测量 量体裁衣
D.削xuē 剥削 削减 瘦削 日削月割
解析 A项“群雄角逐”中的“角”读jué;B项“烟笼雾锁”的“笼”读lǒng; C项“量体裁衣”中的“量”读liàng。
答案 D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假期(qī) 校(jiào)对 差(chā)强人意
B.血泊(pō) 纰(pí)缪 相形见绌(chù)
C.勾(gōu)当 温馨(xīn) 蹉(cuō)跎岁月
D.轶(yì)事 比较(jiǎo) 咄(duō)咄怪事
解析 B项“纰”读pī;C项“勾”读gòu;D项“较”读jiào。
答案 A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哺(pǔ)育 对峙(zhì) 面面相觑(qù)
B.模(mú)样 歼(qiān)灭 广袤(mào)无垠
C.场(cháng)院 拓(tuò)片 一暴(pù)十寒
D.答(dā)应 症(zhēng)结 惝(chǎng)恍迷离
解析 A项“哺”读bǔ;B项“歼”读jiān ;C项“拓”读tà。
答案 D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龃龉(wú) 椽(yuàn)笔 济(jǐ)济一堂
B.悲恸(tòng) 楔(xiē)子 犯而不校(jiào)
C.莞(wǎn)尔 骸(hé)骨 同仇敌忾(kài)
D.狙(zù)击 杳(yǎo)然 振聋发聩(kuì)
解析 A项“龉”读yǔ,“椽”读chuán ; C项“骸”读hái;D项“狙”读jū。
答案 B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场(chǎng)所 逮(dài)捕 疾风劲(jìng)草
B.应(yìng)届 贿赂(lù) 飒(sà)爽英姿
C.功绩(jì) 星宿(sù) 揆情度(duó)理
D.谈吐(tù) 麇 (qún)集 短小精悍(hàn)
解析 B项“应”读yīng;C项“宿”读xiù;D项“吐”读tǔ。
答案 A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号háo 号叫 号丧 号哭 号啕大哭
B.强qiáng 强制 强迫 强化 强词夺理
C.帖tiè 字帖 碑帖 画帖 俯首帖耳
D.累lěi 累计 连累 累赘 危如累卵
解析 B项“强迫”“强词夺理”的“强”读qiǎng;C项“俯首帖耳”(也作“俯首贴耳”)的“帖”读tiē;D项“累赘”的“累”读léi。
答案 A
创新迁移
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中押韵的“曛、纷、君”,韵母全对的一组是 ( )
A.韵母都是un
B.韵母分别为en、en、un
C.韵母分别是un、en、un,调都是一声
D.韵母都是en,声调都是二声
答案 C
10.对汉字注音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A.“奢、色、适、伺”这些字的声母都是 “sh”
B.“曦、携、暇、羡”这些字的声母都是“x”
C.“夜、杳、仍、荫”这些字的声母都是“y”
D.“帘、捐、艰、虐”这些字的韵母都是“ian”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