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1节分子的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1节分子的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6 15:3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
分子的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1. 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通过实验了解扩散现象,观察并能解释布朗运动。知道扩散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3.知道决定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
4.知道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变化规律,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是电磁力。
5.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学习目标
引入
如果我们把地球的大小与一个苹果的大小相比,那就相当于将直径为1 cm 的球与分子相比。
可见,分子是极其微小的。
我们曾经研究过物体的运动,那么,构成物体的微小分子会怎样运动呢?
一、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
在研究物体的热运动性质和规律时,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分子。
1)定义:
2)分子的两种模型
固体和液体
气体
2)数值:NA=6.02×1023mol-1。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
是微观世界的一个重要常数,是联系微观物理量和宏观物理量的桥梁.
3)意义:
1)定义:
4.计算:宏观量与微观量的关系
微观量
m0—分子质量
V0—分子体积
d—分子直径
V—物体体积
Vmol—摩尔体积
m—物体的质量
Mmol—摩尔质量
ρ—物体的密度
宏观量
分子质量:
分子平均占有的体积体积:
1mol物质的体积:
物体所含分子数:
气体分子间距离(立方体模型):
固体或液体分子的直径(球体模型):
二、分子热运动
定义: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引起扩散的原因: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思考与猜想:气体和液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1.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
长年堆放煤炭的墙壁,墙壁内部含有煤炭分子 ;将金片和铅片压在一起,金和铅会互相扩散。
铅块
金块
实验前
金块
铅块
叠放在一起
金块
铅块
五年后
实验三:
将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现象:
墨水在热水中扩散远比在冷水中速度要快。
结论:
在两种物质一定的情况下,扩散现象发生的显著程度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实验探究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扩散现象在科学技术中有很多应用。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就是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分子的扩散来完成的。
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明,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
2.布朗运动
实验装置
在显微镜下追踪一个小炭粒的运动,每隔30s把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接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类似图所示的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可以看出,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实际上,就是在短短的30s内,微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
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当时布朗观察的是悬浮在水中的花粉。他起初认为,花粉的运动不是外界因素引起的而是花粉自发的运动。
布朗用当时保存了上百年的植物标本,取其微粒进行实验,他还用了一些没有生命的无机物粉末进行实验。
结果是,不管哪一种微粒只要足够小,就会发生这种运动;微粒越小,运动就越明显。这说明微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命现象。
布朗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在某一瞬间,微粒在某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较强;在下一瞬间,微粒受到另一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的影响因素:颗粒的大小和温度
颗粒越大
同时撞击它的分子数多
受力平均效果相互平衡
颗粒越小
同时撞击它的分子数少
受力平均效果极易不相互平衡
1、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微粒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微粒:指微小的颗粒(不是分子)如灰尘、小炭粒、花粉等等
2、特点:微粒越小,运动就越明显。
3、原因:大量液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颗 粒受到分子撞击的不平衡性。
4、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温度和颗粒的大小
我们无法直接看见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但是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的区别
产生条件 影响快慢因素 现象的本质
扩散现象 物质(气液固)的相互接触 温度的大小 分子的运动
布朗运动 微粒在液体(气体)中悬浮 温度和微粒的大小 微粒的运动
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
在扩散现象中,我们会发现,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观察布朗运动时也会发现,温度越高,悬浮微粒的运动就越明显。这些事实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这种运动越激烈。因此,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①无规则性
②永不停息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不是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如:压紧的铅块结合在一起,它们不易被拉开)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
(一)分子力
F
0
r
(二)分子力及引力和斥力的大小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
正值表示F斥
横轴表示分子间的距离
负值表示F引
1.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图
r0
0
F
F斥
F引
F分
r
2、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
F引
F引
F斥
F斥
r0
(1)当r=r0(10-10m)时,F引=F斥,分子力F分=0,
处于平衡状态.
(2)当r>r0时,随r 的增加,F引、F斥都减小,F斥比F引减小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F引
F引
F斥
F斥
r>r0
(4)当r>10r0(10-9m)时,分子力等于0.
F斥
F引
r0
F分
r
F
总结:(随r逐渐减小)
F引、F斥都增大, F分(表现为引力)先增大到某一值然后减小到零, F分再反向增大(表现为斥力).
(3)当r<r0时,随r的减小,F引、F斥都增大,F斥比F引增大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增大.
F引
F引
F斥
F斥
r<r0
10r0
四 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1.基本内容:
3.统计规律:
这种由大量偶然事件的整体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叫做统计规律。
单个分子的运动无规律
大量分子整体运动有规律
2.分子动理论:
以基本内容为出发点,把物质的热学性质和规律看作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这样建立的理论叫作分子动理论。
本课小结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二.分子热运动
分子间的作用力随距离r的变化
四.分子动理论
1.内容
2.遵循统计规律
阿伏伽德罗常数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布朗运动与扩散原因
当堂检测
1.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密度为1.0×103 kg/m3,取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试估算(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1 200 mL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N。
(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

2.[多选]下列有关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B.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C.扩散现象在固体和固体之间是不能发生的
D.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
【解析】A对,B错: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但两者本质不同,扩散是物质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是宏观颗粒的运动。
C错: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可发生。
D对:两种运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所以都与温度有关。
AD
3.做布朗运动实验时得到的观测记录如图所示。图中记录的是 (  )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解析:A错: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而非分子的运动。
B、C错,D对:图中每个拐点记录的是微粒每隔一段时间所处的位置,而每段时间内微粒做的也是无规则运动,而不是直线运动。
D
4.下列关于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均是分子的热运动
B.热运动是温度高的物体中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热运动是单个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D.热运动是大量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解析】A错: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为分子的热运动。
B错:物体中的分子在温度高和温度低时都做热运动,只不过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C错,D对:热运动是大量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对单个分子的运动分析是没有意义的。
D
5.[多选]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是(  )
A.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
B.钢绳不易被拉断
C.水不容易被压缩
D.空气容易被压缩
【解析】 A、B、C对: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钢绳不易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而水不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水分子间距小,轻微压缩就会使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D错:空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大,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ABC
6.若两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则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也就是说分子间既无引力又无斥力
B.分子间距离大于r0,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C.分子间距离小于r0,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分子间斥力变大,引力变小
D.在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范围内,不管r>r0,还是r【解析】A错:分子引力、斥力同时存在,当r等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B错:当r大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从无穷远减小至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C错:不管r>r0,还是rD对:在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范围内,不管r>r0,还是rD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