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累与运用
1.依次填人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句是( )
(1)适逢深秋时节,________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________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
①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②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③叶,相触在云里;根,紧握在地下。④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1)句横线后面的句子是景物描写,“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都是四字,音节整齐。如果选②,“山红林染”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四字音节,与后文前后和谐一致。而以“独立洲头俯瞰”领起,使“瞰”与“染”、“览”正好押韵,不仅音节整齐和谐一致,而且内容层次清晰。(2)句先从内容上看,横线前面分明是写树根,后面分明是写树叶;从形式看,横线前后两个句子的韵脚分别是“起”、“意”,而④句韵脚是“里”,正好押韵。
答案 D
2.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叙述角度前后不同,前句是“山顶上”,后句是“宝塔”,文意不够贯通。③句法单调、板滞,不如④用“这些活”与上句宾语(即“这些活”指代的内容)相接,自然、紧凑。
答案 D
3.在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________。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临终托孤之处,(乙)________。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形势雄壮。
b.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乙a.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
b.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
A.甲a 乙b B.甲a 乙a
C.甲b 乙a D.甲b 乙b
解析 甲处b与“白帝城”话题一致,同一主语。乙处若要与前后连贯,只能选a—“城内”。
答案 C
4.下面四句话,分别强调“年龄经历”和“处所”的一组是 ( )
①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一代青年终于走进了大学校园,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从军营哨卡。
②一代青年,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终于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从军营哨卡走进了大学校园。
③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从军营哨卡,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一代青年终于走进了大学校园。
④一代青年终于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从军营哨卡走进了大学校园,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
A.③和④ B.②和①
C.④和① D.②和③
解析 ④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从修饰限制“青年”的定语中剥离出来放在句末表强调;①将状语“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从军营哨卡”放在句末表强调。
答案 C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狗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④句交代时间,“草原带和森林带”具有总括性,应作为首句。后面按内容分为两类,一类写草原②,一类写森林①③⑤。到底先写草原还是先写森林呢?首句(第④句)已经给了两个提示点,一是“继续南下”,说明应先选北坡后选南坡;二是“草原带和森林带”,根据前后排序照应性原则,应先选草原,后选森林。写森林三句又该如何排序呢?根据第④句提示“南下”、“进入”、“森林带”可知,①句是远看森林,③句“遮天蔽日”提示该句是刚进入森林所见,⑤句则是进入森林后所听。
答案 ④②①③⑤。
6.下面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则关于“文明”的公益广告,请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以“感恩”为主题写一则公益广告。
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十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有时候,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点体谅;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多一点关爱;有时候,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点温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明”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中央电视台的这则广告语用排比句式,通过“距离”“宽度”“厚度”等对其进行描述,将其形象化了。“感恩”不像“文明”那么抽象,但应该体现在行动中,因此在组织答案时,要写出感恩的具体做法。
答案 有时候,感恩只是心底的一句感谢;有时候,感恩只是节日里的一个问候电话;也有时候,感恩只是把他人送给自己的微笑转送给更多的人;我相信,其实感恩就在于我们的那份心意。
7.按照下面句子的结构(……甚或……固然……,可是……),另写一个句子。(50字左右,语意连贯)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句子仿写能力。考生应注意观察所提供例句的句式特点(本题例句是转折关系的复句),仿写时要特别注意题干规定的句子结构“……甚或……固然……,可是……”。同时,所写句子要符合语法规则,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
答案 这些年的楼市发展甚或城市建设固然有开发商的贡献,可是有几个开发商的财富里没有失地农民、城市居民的血和泪?
8.下面是一首《祖国颂》的长诗节选。读后仿照相应的句子,把空缺的句子补齐,要求想象合理,比喻恰当,整体结构一致。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①________,为你唱起一千支一万支歌;如果我是一粒种子,也要播撒在你温暖的土地上,②________;③________,也要融进你广袤的胸怀,去催动繁荣富强的浩海瀚波。我深深地恋着你呵,我亲爱的祖国,伟大的祖国。
答案 ①也要飞翔在你明亮的天空 ②为你捧出一束沉甸甸的花朵 ③如果我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创新迁移
9.从下面课文中任选一篇,运用对称的表达形式,写一则课文评价语。
示例:《雷雨》:雷雨冲刷冷酷虚伪,电火吞噬孽债情仇。
《边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边城》:湘西景美,边城情深。
《赤壁赋》:赤壁赏江月,苏子叹人生。
10.用“中国的书法”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书法家就是运用这支笔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使中国的书法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
中国的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能够成为民族美感的工具,是因为书法家用这支笔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
11.从下列16个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画线处。
参差不齐 甚嚣尘上 簇堆 拥挤 同时 劳累 出没 传送
错落有致 尘土飞扬 琳琅 喧哗 一同 忙碌 游动 传递
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__①__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__②__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__③__,人马__④__,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戴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__⑤__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__⑥__。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__⑦__。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犄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菜,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__⑧__。
答案 ①参差不齐 ②尘土飞扬 ③簇堆 ④拥挤 ⑤同时 ⑥忙碌 ⑦出没 ⑧传递
/
/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解析 C项采用了拟人的修辞,但不合事理逻辑,既然是“面对风暴的欺凌”,江河就不可能是“寂然无语”。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他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
解析 A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写乡村宁静之景,与西湖边璀璨的华灯络绎的游人这种热闹之景不符。B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写梅的。D项,“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写夫妻之间的。
答案 C
3.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哪一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 ( )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该似的。
A.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B.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
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D.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
解析 上面一段文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运用了拟人,如:“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另外,本段文字主要是表现松树的那种“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故综合这两方面考察,选C。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比喻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解析 B句脚步“踩在棉花上”应当是松软无力的感觉,不能形容“轻快”,不当。
答案 B
5.下列诗词句中,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对比)
C.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对偶)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借喻)
解析 “绿肥红瘦”是借代手法
答案 D
创新迁移
6.从“微笑”、“诚实”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并在语意上形成递进关系。
阳光是一位热情的向导,不仅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也给我们温暖与力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微笑是一位真诚的朋友,不仅让我们拥有愉快的心情,也给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诚实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不仅给我们生活的依靠,也让我们更加坚毅和刚强。(运用拟人手法,写出递进关系,文意通畅即可)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文中加线句中所用的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教育对象或受教育者,“万像同毁”比喻教育对象未成才,“万龙点晴”比喻使教育对象成才。
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立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吕诗中“雨后霜前着意红”和范诗中“辛苦孤花破小寒”客观描摹木芙蓉,突出了它的自然属性,木芙蓉在霜后盛开,历经小寒,突出了耐寒的特点。“怨”、“无言”、“一生”、“辛苦”、“着意”等正是拟人手法运用的体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木芙蓉的精神品格。
答案 耐寒 拟人
/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措辞得体的一项是 ( )
A.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悼。
B.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解析 B项,“赏识”用在上对下;C项,应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语体,与语境不符;D项,根据内容,应是对话,该用口语语体,而“身体欠佳”是书面语体。
答案 A
2.从语体风格来看,下列句子中,有一句与其它三句不同,这一句是 ( )
A.实行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给违反纪律的党员以应有的批评或处分。
B.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明天起,下午两点钟进幼儿园,每天可以在家午睡。
C.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D.对于确属坚持错误意见和无理要求的人,要给以批评教育。
解析 B项是口语,其它为政论语体。
答案 B
3.下列各句加点的敬词使用正确的是 ( )
A.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山区中学就教十余年。
B.今日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
C.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
D.明早你在舍下等候,我准时前往请教。
解析 A项,从外地到这里常用“执教”,强调自己从事某项工作应为“从教”;B项,“先贤”指死去的名人;D项,“舍下”称自己的住处。
答案 C
4.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要求的是 ( )
A.争分夺秒,多拉快跑 (某铁路道口)
B.生产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某火葬场近邻)
C.失败是成功之母(某考场)
D.陡坡,慢!(某盘山公路下山方向)
解析 A项,道口处强调的应是安全,不应是速度;B项,易伤害死者亲属的感情;C项,是特定场合扫兴的话。
答案 D
5.下列句子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
A.请问您老人家今年多大了?
B.现将先生的大作付梓,以就正于读者。
C.老先生说得很有道理,领教领教!
D.如此真心实意,这礼物我只好笑纳了。
解析 A项,“多大了”应为“高寿”;B项,“就正于读者”不合适,应用于自称;D项,“笑纳”用于请别人接受自己的礼物。
答案 C
6.为了让某新生迅速找到正在会议室开会的班主任老师,有必要向他作点介绍,但介绍应尽可能简洁。找出简介中可以删去的两处。 ( )
你们的班主任①在会议室开会,那位②西装革履、③身高一米七左右、④带眼镜、⑤留络腮胡子的⑥男教师就是。
A.①⑥ B.②③
C.③⑥ D.④⑤
解析 根据中国内地的习惯,应是坐着开会,所以身高对识别人物没有意义,另外“留络腮胡子”肯定是男教师,但男教师不一定都有络腮胡子,⑤比⑥更有区别意义。
答案 C
7.下面一段话缺一句主持人的插话,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
元月27日的外国文艺节目由杨小姐主持。中央乐团一名指挥介绍说,老约翰的父亲原本不想让儿子搞音乐,而自小偏爱音乐的儿子违逆父命仍搞了音乐,且成就斐然。后来他有了儿子——小约翰,他也同样不让儿子从事音乐学习和创作,要让他当一名银行职员,小约翰仍然没有听父亲……讲到这里,杨小姐接过话筒说——
A.这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这真是“己所不欲,‘偏’施于人”……
C.这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D.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 A项,“这”指代前面的事情,“勿施于人”与叙述内容不搭配;C项,是一种褒扬,有幸灾乐祸之嫌,不得体;D项,引用的诗句与前文的事情不贴切。
答案 B
创新迁移
8.学校现在开展校园广播“温馨提示语”征集活动,在起床、晨读、午餐、放学等时段配上动听的音乐播放,希望用充满关爱和温情的提示语提示同学们遵守作息时间。请任选两个时段各拟一句温馨提示语,注意亲切生动,符合时段特点和校园环境氛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起床:度过了漆黑的夜晚,迎来了又一个美丽的早晨,同学们快快起床吧,让我们伴着初升的阳光,展开笑颜迎接新的一天!
晨读:阳光、清风,鸟语、花香,早晨的风光是美丽的,早晨的记忆是清新的,同学们,捧起书本读书吧,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
放学: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让我们带上老师的叮咛,伴着同学的祝福,想着父母的期盼,踏上熟悉的回家之路吧!注意安全,一路顺风……
9.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南粤电视台“教育访谈”栏目为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拟邀请岭南中学校长蔡子敬下周三晚上8时到电视台2号演播厅,就岭南中学荣获“学生社团活动先进学校”称号一事接受访谈。电视台记者邓刚受电视台委托,打电话向蔡子敬发出口头邀请,希望他在本周五之前确认是否接受访谈。不巧的是,蔡子敬不在。
下面是邓刚给蔡子敬的电话留言,请你补写出空缺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我是南粤电视台记者邓刚。祝贺贵校荣获 “学生社团活动先进学校”称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手机号码是133××××××××。
非常感谢!
答案 蔡校长,您好!我们邀请您下周三晚上8时到电视台,就贵校荣获“学生社团先进学校”称号一事接受访谈。请您在本周五之前和我联系,确定能否接受访谈。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恰当得体,90字以内。
在某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中,两位羌族歌手歌唱得美,歌唱得分很高,在知识问答环节中却得了零分。观众席中开始有人窃笑。这时,主持人指着羌族歌手胸前漂亮的银饰问评委:“就像这对来自大山深处的歌手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一样,我们对他们的文化也未必知道。我现场替他们给评委出一道题,请问:佩戴在兄弟俩脖子上的这个银质的小壶是干什么用的?”评委们踊跃回答,有说定情物的,有说装烟丝的,事实上这是一只装盐巴用的小盒子。主持人向余秋雨发难:“我们现场评委能得多少分啊?”余秋雨笑答:“当然是零分了。”主持人接过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完,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答案 示例:就像他们答不出我们的题目一样,在这之前,我也不知道羌族还有这么优美的歌声。其实不论他们来自哪里,音乐是可以毫无障碍地抵达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这就是我们举办歌手大奖赛的目的。
11.以下是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张欣同学写给某公司的求职信,从语言使用得体的要求看,存在五处不当,请按要求予以修改。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您能在百忙中拜读我的求职信,我感到很荣幸。谢谢!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计算机系本科生,酷爱IT行业,曾获天津市大学生计算机“华苑杯”创新成果大赛一等奖,偶然在有关材料上看到关于你们公司的情况介绍,十分羡慕公司的优良环境和优厚待遇,钦佩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超前意识,十分愿意为公司贡献我的学识和能力。您可不能拒绝我哟!
此致
敬礼!
××大学张欣
2011年2月13日
应删的两处是:(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应修改的三处是:
(1)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应删的两处是:(1)偶然 (2)和优厚待遇
应修改的三处是:(1) “拜读”改为“翻阅”或者“阅读”之类
(2) “你们公司”改为“贵公司”
(3)“您可不能拒绝我哟”改为“期盼佳音”“希望能给我一个机会”“希望能成为贵公司一员”等等。
/
/ 积累与运用
1.1972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来华商谈尼克松访华,需要发布一个公告,因措辞而陷入僵局。中方认为,因为尼克松总统首先表示出有访华的意愿,我方才提出邀请;美方认为,应该邀请在前。如果在下面文句中加上两个字就能打破僵局,显示双方都主动,这两个字是什么?加在哪里?
尼克松总统要求访华,我们真诚邀请总统访华,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句首加上“获悉”二字。
2.保单中一般会有下列条款:保险责任、责任免除、受益人的指定和变更、保险金的申请等。但保险人却很少想到用投保人的思维方式开门见山地回答这些问题,吸引投保人的注意力。一份条理清楚、一目了然、通过与投保人对话形式出现的保单自然看起来更可读、可信。以下是传统保单中的一段话:
损害发生时是公司雇员的申请人应即时提出索赔申请,否则将会导致申请人丧失本条款项下的保障。
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可改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您可能无法获得本条款项下的赔偿,如果您在损害发生时是公司雇员,并且您没有在损害发生时提交事故报告。
3.日常交际中,注重用语礼貌、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________您________”。
(2)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先生________”。
答案 (1)恭候 光临 (2)雅正
4.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讨口彩是利用语言的谐音和一些事物的特性,人为地加以创意,从而获得新的寓意,来寄托人们的某些良好的心理意愿。除夕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鱼,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吉利。新年里家家吃年糕,也深含一个吉利主题:“________。”年节里小孩子不慎将碗打碎,大人赶紧说一句:“岁岁平安。”汤圆和月饼之所以总受欢迎,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的含义。
讨口彩的反面就是形形色色的语言禁忌。如亲人间不能分食一个梨,就是为了避免“________”。人们讨厌“4”这个数字,因它同“死”谐音,出租车司机上牌照或家里安电话都不愿意要带“4”的号码。钟与“________”同音,所以绝对不能送给别人作为礼物。
答案 一年高似一年 团团圆圆 分离(梨) 终
5.幽默在谈话中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当你身处尴尬之境时,它会帮你脱窘;当你上台演讲时,它会提升你的形象。下面有两处语境,请你分别为当事者说一句幽默风趣的话。
(1)一位运动员投篮,连投五次都没有投进。教练道:“笨蛋!瞧我的!”教练连投五次,也一个未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练气愤地说。(不超过18个字)
(2)获第2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简·惠景,她在影片《约翰尼·贝林达》中出色地扮演了一位又聋又哑的母亲。在颁奖晚会上主持人要她谈获奖感受,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答案 (1)看见了吗?你刚才就是这样投的!
(2)我因在影片中一言不发而获奖,此时此刻我想我还是缄口不言。
6.下面是张丰的留言条,请从语言得体角度找出应删改之处。
小王同志:
您好!丢失支票,(a)事关重大,使我(b)寝食不安。(c)公司上下也焦灼万分。多亏您(d)高风亮节, (e)及时送回。今天,我(f)于百忙之中(g)专程(h)去致谢,不巧,又未能见面,实在(i)遗憾。我(j)由衷地感谢您,并希望您能(k)再接再厉。略备薄礼,聊表谢意,尚望(l)笑纳。
××公司 张丰
年 月 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d.说不上“高风亮节”;f.不得体;k.不得体。
答案 d f k
创新迁移
7.《孔雀东南飞》被明人胡应麟称为是“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它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的忠贞与反抗精神。假若刘兰芝当选为当年“感动世界”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漫漫长夜里,刘兰芝以自身的美丽、坚强与宿命相抗衡,那清池中层层的涟漪是坚贞爱情迸发出的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举身赴清池”这种凤凰涅槃式的悲壮,在那一瞬间穿越生与死,绽放爱与恨!这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8.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两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音犹在耳畔。还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再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能写出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还要能结合该例进行分析,且语言准确、流畅。
答案 (示例)①一“缕”轻风。就这么一“缕”,那本来无形无影的轻风就变得如丝般纤柔,如纱般轻灵了。
②一“抹”晚霞。夕阳西下,那渐渐褪去的晚霞,仿佛是哪位仙人拿着画笔,只那么轻轻一“抹”,就给天边涂上了美丽的色彩。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皖南皮影戏是一种流行于安徽宣城,江苏溧阳、高淳,浙江安吉、长兴等周边地区的地方戏剧种。________。逢年过节,一个村子都要通宵达旦,有时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能出现几个皮影戏班搭台对擂演唱的场面。
①皮影戏演出形式极其简便,所有道具用一根扁担挑着即走。②皮影戏艺人农忙时种田,农闲时便走乡串村演出,既养家糊口,又丰富民间业余生活。③那时,无论庙台、场院,还是能容纳千人的稻场都有皮影艺人的身影,当地人对皮影戏是不陌生的。④皮影戏分为青苗戏、谷梅戏、接年戏、拜年戏等。
A.④②①③ B.④①②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解析 ④先解释皮影戏戏种,然后②写到皮影戏的演出,①进一步介绍皮影戏的演出形式,因其演出形式极简便故出现③中到处活跃皮影戏身影的场面。
答案 A
1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 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2)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