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新课标】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7 09:2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张骞通西域后传入。
西汉时期
发明时间:
改进时间:
蔡伦
作用:
纸成为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张仲景
成就:
编写《伤寒杂病论》
“医圣”
成就:
①发明“麻沸散”
②创编“五禽戏”
西汉司马迁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干年史事,记录王侯将相活动。

15









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史学发展影响深远,
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
造纸术
的发明
东汉
改进者:
意义: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医学
成就
春秋战国
东汉末期
名医:
扁鹊
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医学文献:
《黄帝内经》
名医:
意义 :
奠定了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称号:
名医:
华佗
成就:
史学巨著《史记》
西汉
作者:
体例:
内容:
评价:
宗教
道教
太平道
创立者:
张角
时间:
东汉末年
兴起原因:
为穷苦人的精神寄托
五斗米道
创立者:
张陵
时间:
兴起原因:
为穷苦人的精神寄托
东汉末年
佛教
产生时间:
地点:
创立人:
传播原因:
传入时间:
古印度
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主张众生平等
影响:
丰富了中国文化,在各方面影响深远。
温故知新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离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2.能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3.了解三国时期各政权的经济发展。
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认识三国鼎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阶段。
2、时空观念:通过《官渡之战示意图》和《赤壁之战示意图》,加深学生对这两场战役的了解。通过《三国鼎立形势图》,便于学生掌握三国的相对位置、发展经济的方式,认识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打下基础。
3、史料实证:通过图片“翻车”了解三国时期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通过曹操诗词《蒿里行》了解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4、历史解释:通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意义的学习,认识这两场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三国鼎立”及影响的分析,理解“三国鼎立”在实现国家统一所起的重大作用。通过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的史事及意义的描述,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5、家国情怀:通过诸葛亮为建蜀、治蜀鞠躬尽瘁的史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为国献身的精神。
陈留
194年曹操控制地区
洛阳
长安
许都
徐州
寿春
南阳
200年曹操控制地区
洛阳
194年曹操控制地区
200年曹操控制地区
对比上面两图,说说194年和200年曹操控制地区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说明什么?
答:变化:
曹操控制地区越来越多。
说明:
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
曹 操
袁 绍
匈 奴
鲜 卑
孙 策
刘 表
刘 璋
马 腾
洛阳
许都
辽东
幽州
并州
冀州
青州
河内
长安
金城
城都
汉中
张鲁
南阳
荆州
兖州
徐州
寿春
合肥
丹阳
吴郡
会稽
挟天子以令诸候
阅读课文P80正文第一段和左图,说出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
答: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
①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候;招揽各种人才。
②农业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许都
洛阳
长安
徐州

并州
幽州
冀州
官渡之战
袁 绍
曹 操
黄 河
袁绍
曹操
官渡之战
Χ
阅读课文P80正文第二段和上面资料,说出战役名称、时间、目的、交战双方、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相关史事
当时袁绍拥兵10万,战马万匹,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两军在官渡相持时,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告之袁军粮草辎重屯于乌巢。曹操便率精兵偷袭乌巢,烧掉袁军粮草,进而大破袁军。最后袁绍只带800名残兵逃过黄河。
官渡
鸿 沟
济 水
河 水
濮 水
乌巢
白马
延津
黎阳
答:①名称:
200年
③目的:
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④交战双方:
曹操
和袁绍
⑥结果:
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主力。
②时间:
官渡之战
⑤经过:
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
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
并对手,称雄北方。200年,双方在
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
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
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阅读左边资料,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胜袁绍的原因?
官渡之战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曹操胜利原因:
曹操战术得当:
①声东击西、各个击破;
②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袁军军粮。,
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答:历史意义:
渤海
黄海


曹 操 势 力
刘备
孙权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长 江
阅读左图和课本P81正文第一、二段和P82第一段回答:
1、赤壁之战的爆发在哪一年?交战双方哪些军队?
答:左图是:
答:⑴赤壁之战时间: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示意图


夏口
汉 水
柴桑
赤壁
樊口
江陵
长坂
襄阳
樊城
新野
刘备
曹操
208年
答:曹操目的:
左图是什么战争?
2、曹操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⑵交战双方:
孙刘联军对抗曹军
孙权
统一全国
刘备军队




第一阶段:
赤壁之战示意图


夏口
汉 水
柴桑
赤壁
樊口
江陵
长坂
襄阳
樊城
新野
4、经过:
3、双方军力对比如何?
答:军力对比:
曹军:20余万;孙刘联军:5万
① 刘备从樊城退往夏口
② 曹军占领荆州




刘备军队
2
0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单位:万人
曹军
孙刘联军
5万
20多万
4、经过:
第二 阶段:
第一阶段:
① 刘备从樊城退往夏口
② 曹军占领荆州
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刘备派诸葛亮 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今山东省人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诸葛亮早年在隆中隐居。
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
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
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于221年称帝,建立蜀汉政权,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刘备死后,继任者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在任时,勤勉谨慎,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234年病逝于五丈原 。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
4、经过:
第二 阶段:
第一阶段:
① 刘备从樊城退往夏口
② 曹军占领荆州
刘备派诸葛亮 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今山东省人 ,三国时期
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诸葛亮早年在隆中隐居。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于221年称帝,建立蜀汉政权,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刘备死后,继任者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在任时,勤勉谨慎,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234年病逝于五丈原 。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相关史事P81
三顾茅庐”
刘备的身边有
猛将关羽、张飞
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诸葛亮是旷世英才,就三次亲自登门求见恳请他出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三顾茅庐”的佳话。
“隆中对”
5、经过:
第二 阶段:
第一阶段:
① 刘备从樊城退往夏口
② 曹军占领荆州
刘备派诸葛亮 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诸葛亮
三顾茅庐”
相关史事P81
三顾茅庐”
刘备的身边有
猛将关羽、张飞
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诸葛亮是旷世英才,就三次亲自登门求见恳请他出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三顾茅庐”的佳话。
“隆中对”
关羽,字云长,今山西人。东汉末年
与张飞从刘备起兵。刘备得徐州后,使关
羽行太守事。200年,曹操东进,关羽兵
败暂委身于曹,官渡之战中,因刺袁绍大
将颜良,封汉寿亭侯。不久辞归刘备。
208年,曹入荆州,关羽随刘备至夏口。及曹操败于赤壁,刘备收江南诸郡,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刘备西定益州,使关羽镇守荆州。215年,关羽尽逐孙权所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219年,拜为前将军,在与曹军作战中,因围樊城,淹七军,斩庞德等威震华夏。后因吴袭取江陵,关羽败走麦城而被吴军俘杀。
关羽
张飞,字益德,今河北保定人,三国时
期蜀汉名将。184年,与刘备、关羽组织义
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后随刘备辗转
各地。196年被任命为中郎将。200年杀徐州
刺史车胄。208年于长坂坡据曹军于当阳桥。
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赵云进军西川,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巴郡太守严颜。在巴西之战中,击败魏国名将张郃。在武都之战中,兵败而还。刘备称帝后,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张飞因为暴而无恩,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
张飞
赤壁之战示意图


夏口
汉 水
柴桑
赤壁
樊口
江陵
长坂
襄阳
樊城
新野
刘备军队




4、经过:
① 刘备从樊城退往夏口
第一阶段:
② 曹军占领荆州
第二 阶段:
刘备派诸葛亮 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第三 阶段:
火烧赤壁。
黄盖
周瑜
5、结果:
曹军大败而北撤。
赤壁之战示意图


夏口
汉 水
柴桑
赤壁
樊口
江陵
长坂
襄阳
樊城
新野
刘备军队




6、说出火烧赤壁的提出者、指挥者、具体的计谋和实施经过?
黄盖
周瑜
①指挥者:
周瑜
②提出者:
黄盖
③ 计谋内容:
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
④实施经过:
黄盖:
送“降书”
率船驶向曹营
点火
冲进曹营船队。
烧毁船舰、营寨、
曹军:
无防备
烧死士兵
北撤。
孙刘联军
7、试分析赤壁之战曹军失败的原因?
① 曹军远道奔走,兵士疲惫;
② 兵士不服水土,疾病流行;
③ 不习水战;
④ 战术不当,将船舰连接在一起;
⑤ 骄傲;
⑥ 轻信他人。
答:曹军失败原因:
⑵ 对手战术得当。
⑴ 自身原因:
① 诈降骗过曹军;
② 采用火攻;
疾病流行
将船舰相连
8、赤壁之战有什么历史意义?
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刘 备
孙 权
曹 操
渤海


南 海
刘 璋
张 鲁
马 腾


土 燮[xiè]
曹 操
答:历史意义:
问题思考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说说你的想法。

因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为了使读者对赤壁之战更感兴趣,会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而史书记载的是史实,虽说准确,但有些枯燥,所以作者就加上自己的一些想象,使它变成一部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虽然是历史演义,但虚构成分极多,属于文学作品,应该以文学的角度欣赏,切不可将其与历史混淆。
答:
福建、广东和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孙权
士燮
刘璋
张 鲁
曹 操
西 域 长 史 府
马 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
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1、赤壁之战后,曹操重点经营哪里,取得什么成就?刘备占领了哪些地方?孙权取得哪些地区?
答:
①经营关中,扫平关中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区和四川、云贵地区。
②刘备占领的地方:
刘备
刘 备
③孙权取得的地区:


洛阳
成都
建业
赤壁
官渡
荆州
鲜 卑
渤海


南 海



蜀汉

229年
220年
221年
三国鼎立形势图
曹丕


刘备
2、从左图中可以看出,三国鼎立是指哪三国?
答:
指魏、蜀汉、吴三国。
3、东汉灭亡的标志是什么?东汉一共存在多少年?
汉献帝被迫禅位于曹丕
曹丕废掉汉献帝,建魏。
4、魏是谁建立的?哪一年建立的?都城在哪里?
答:东汉灭亡的标志:
答:建立者:
曹丕
建立时间:
220年
都城:
洛阳
东汉存在时间:
195年
洛阳
成都
建业
赤壁
官渡
荆州
鲜 卑
渤海


南 海



蜀汉

229年
220年
221年
三国鼎立形势图
曹丕


刘备
5、蜀汉的建立者是谁?何时建立的?都城在哪里?
答:建立者
刘备
6、吴是谁建立的?哪一年建立的?都城在哪里?
答:建立者:
孙权
建立时间:
229年
都城:
洛阳
221年
建立时间:
都城:
建业(南京)
洛阳
成都
建业
荆州
鲜 卑
渤海


南 海



蜀汉

229年
220年
221年
三国鼎立形势图
曹丕


刘备
7、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标志:
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
8、在图中A和B处填上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A:
B: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9、思考: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意义:
使东汉末年的割据状态走向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打下基础。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
发江东,造船业发达,
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
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
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
陆与台湾的联系。蜀汉在
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
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魏国的马钧改进前代汲水工具,制成提水工具翻车。翻车可以连续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便利灌溉;遇到涝灾,也可以用来排水。翻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一种灌溉工具。
翻车
1、在左边资料中重视农业生产的是哪个国家?为发展农业生产和,他兴修什么工程?
三国时期的发展状况
答:重视农业生产的国家:
曹魏
兴修的工程:
水利工程
2、说出发明翻车的国家、改进者、作用、意义?
答:①国家:
马钧
魏国。
②改进者:
③作用:
灌溉、排涝。
④意义:
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曹魏重视农业
生产,大力兴修水
利。孙吴开发江东,
造船业发达,发展
了海外贸易。230年,
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
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
联系。蜀汉在丞相诸
葛亮的治理下,发展
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3、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的是哪个国家?
三国时期的发展状况
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意义:



建业
淮 水
汉 水
江 水
灨 水
湘 水


南 海


答: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的是:
孙吴。
4、夷洲是今天什么地方?说出孙吴与夷洲交往的史事和意义?
②史事: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答:①夷洲是
今天台湾省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
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
了海外贸易。230年,
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
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
联系。蜀汉在丞相诸
葛亮的治理下,发展
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三国时期的发展状况
诸葛亮
5、说出蜀汉谁任丞相时治理西南取得较好的成绩?成效哪些?
答:①蜀汉治理西南的丞相是:
诸葛亮
②成效:
经济发展,民族关系改善,西南开发加速。
三国鼎立形势图
动手:根据三国鼎立形势图画出三国相对位置图。
课堂练习
知识拓展P84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时人称
“卧龙”。刘备三顾茅庐
请他出山后,诸葛亮辅佐
刘备,筹划军政大事,后被任为丞相。刘备死后,蜀国的大小政事都由他来主持。他忠于职守,公正无私,治蜀有方。他多次出师伐魏,终未成功,最后在行军途中病逝,正如他说的“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读知识拓展,说出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他的名言是什么?
答:①评价:
忠于职守,公正无私、治蜀有方。
②格言: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吴国建立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歼灭袁绍主力
200年
曹操和袁绍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和孙权刘备联军
孙权刘备以少胜多,使曹操兵败北撤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漠奠定了基础
魏国建立
蜀国建立
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开发
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三国鼎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曹丕
洛阳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21年
刘备
成都
229年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孙权
建业(南京)
经济状况
魏国
吴国
蜀国
对台湾的关系
史事
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意义:
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收获检测
课后活动P84
1.朗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译文:
尸骨曝露于荒野无人收埋,千里之间荒无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仅有一人幸存,想起来就让人心感悲伤。
答:①景象:
《蒿里行》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调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
②因为: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乱不断。
课后活动P84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步出夏门行》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他实现了吗?原因是什么?
答:①壮心指:

译文:
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陵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进取的心也永不止息。
随着刘备、孙权势力的上升和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失败,最终形成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
愿望没有实现。
③原因:
课后活动P84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一是战术运用。这两场战役中,兵力少的一方战术运用得当,准备充分;而兵力多的一方出现战术失误,轻率出战,对战争形势没有很好地掌控。
二是主帅心态。这两场战役中,兵力少的一方,主帅能够谨慎、沉者应对战争;而兵力多的一方,主帅骄做自大,轻视对手。
答:主要因素:
课堂练习
1.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
A.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B.重视农业,实行屯田
C.采纳许攸建议,火烧袁绍全部粮草
D.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A
课堂练习
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商鞅变法一一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一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张骞出使西域一一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官渡之战一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课堂练习
3.下图描绘的内容反映出了一个成语故事,它最有可能是( )
A.三顾茅庐
B.投鞭断流
C.釜底抽薪
D.退避三舍
A
课堂练习
4.“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诗中所言之事与下列哪位人物直接相关( )
A.袁绍 B.曹操
C.诸葛亮 D.周瑜
C
课堂练习
5.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三四万士兵的曹操;8年后,曹操20余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5万人左右的孙刘联军,其相同的原因是( )
A.骄傲轻敌 B.天意为之
C.借助东风 D.不习水战
A
课堂练习
6、下列成语典故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纸上谈兵 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③三顾茅庐 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B
7.近来,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
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④曹操军不习水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课堂练习
D
8.易中天的著作《品三国》,曾经登上各书店销售量的第一名。“三国”真正形成的标志是( )
A.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的胜利
C.赤壁之战孙、刘击败曹操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课堂练习
D
9.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230年,三国时期东吴政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联系。台湾在三国时被称为( )
A.大都 B.夷洲
C.硫球 D.天京
课堂练习
B
课后练习
夏建立
商建立
西周建立
国人暴动
西周灭亡
东周建立
商鞅变法
修都江堰
秦的统一
大泽乡起义
秦的灭亡
西汉的建立
漠北战役
西汉灭亡
东汉建立
黄巾起义
张骞第一次通西域
张骞第二次通西域
西汉对西域的管理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魏建立
蜀建立
吴建立
卫温到夷洲
1、写出下面历史事件相对应的时间。
2、说出从原始社会到三国时期的生产力发展变化。
课后练习
3、背第16课的知识点。
4、预习第17课。
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