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统编版 (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统编版 (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6 21:3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练2教师卷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诸侯可称先祖“受命”,天命不再是周天子的专利。《管子》中记载齐桓公说:“九合诸候,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
A.等级制度彻底颠覆 B.中央集权趋势凸显
C.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D.神权政治色彩淡化
2.下图所示文物,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该现象是( )
A.灌溉工程的修建 B.商业中心的繁荣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货币的广泛流通
3.孔子作《春秋》,“诸候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据此可知,春秋时期华夷区分的核心标准是( )
A.种族 B.地域 C.文化 D.血缘
4.某先贤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一主张体现了( )
A.法家的集权思想 B.道家的无为思想 C.墨家的非攻思想 D.儒家的民本思想
5.春秋战国时期,始终存在一种极大的可能性,“即发展出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生活,当时庞大而繁荣的市场中心随处可见,赚钱盈利和契约互惠的市民心态非常流行”。这主要得益于当时( )
A.生产技术的创新 B.土地私有制确立
C.货币制度的变革 D.城市管理的松弛
6.孔子从仁本教育观出发,形成了“爱人”与以人为重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内容上呈现人本主义色彩,在教育方法上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以人影响人的方式去“爱人”、教人和治人。这种教育观的终极指向是( )
A.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B.服务于德治社会的建设
C.恢复等级森严的礼乐制 D.倡导教育体系的道德化
7.据《荀子·王制篇》记载,住在中原地区的人可以享用到东、南、西、北四边的特产;临近水泽的居民有足够的木材用,而山区的居民有足够的鱼吃。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战争对边疆经济影响较小
C.经商谋利成为主流思想 D.地区间产品贩运流转活跃
8.有关史书记载秦国“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礼崩乐坏 B.商鞅变法 C.百家争鸣 D.秦的统一
9.中华文明提倡“天人合一”,即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下列主张中,与这一核心思想吻合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仁政治民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道法自然,逍遥自得
10.《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什么文学风格( )
A.浪漫主义文学 B.婉约派文学 C.豪放派文学 D.现实主义文学
11.儒家最为经典的一句话莫过于“仁者爱人”,但是儒家所提倡的爱人是有等级的,有差别的爱,“墨学十义”中最有名的一点也与爱有关,那便是“兼爱”,这是一种无差别的爱。造成儒墨这一不同的根源是两者( )
A.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异
C.对世界本源的认识不同 D.学术观点的完全相左
12.历史上,秦人用数百年的时间逐步融人并认同华夏民族。楚人经历与秦人基本相同的心理历程,在战国晚期由“蛮夷"进入华夏。吴人、越人也有与此类似的情形,时间上比秦人、楚人略晚。这说明( )
A.春秋时秦人已融入华夏民族 B.战国时夷夏观念逐渐消失
C.华夏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D.吴越文明落后于秦楚文明
13.从春秋末年起,各国诸侯开始纷纷招募有识之士,这些人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游说于各国;而各诸侯国统治者也深谙“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A.人才流动频繁 B.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C.法家受到重视 D.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14.据史料记载,战国后期,东方的齐国多为八口之家;中原地区的魏国则多为五口之家;西方的秦国平均每个家庭为4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各国( )
A.宗法关系的强弱 B.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
C.社会转型的深度 D.铁犁牛耕普及的广度
15.“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的驰骋了。”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巨大变化”最本质指的是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
②“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③“新的指导原则”在当时主要指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
④“自由的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律性。以下主张体现孔子“仁”的精神内涵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相爱、交相利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7.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
A.使秦国推行残酷的刑法 B.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C.增加了秦国的财政收入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18.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族原来自称“华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民族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指( )
A.少数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式建立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各个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同
19.1972年在云南玉溪地区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出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牛虎铜案(如下图)。该铜案为古滇国祭祀之器,以大牛为主体,牛四脚为案足,牛背作案盘面。另有猛虎扑于牛尾,一小牛立于大牛腹下,以示对小牛犊的保护。根据以上牛虎铜案的信息,可以说明( )
A.古滇国民众的生活特征 B.当地与中原交往密切
C.青铜冶铸技术日臻成熟 D.铁犁牛耕推广至云南
20.历史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为清朝人所绘《孟子圣迹图》,表现的是孟子向梁惠王谈论君主应该有一颗仁义之心的情景,题为《扩充仁心》,据此可推知的历史信息是( )
A.战国时期的儒家与道家之争 B.孟子主张人性恶需施仁政
C.孟子的治国思想是以德治国 D.“仁者无敌”征服了梁惠王
21.公元前6世纪中期,楚国国君熊通攻占了陈国的-块土地,按照周制,他应该把这块新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叔伯兄弟,而他却直接派自己人去开拓和经营这块土地。于是,这块土地上的产出,便可以尽归楚王所有。这块没有被分封出去的土地,便悬(古代通“县”字)挂在了那里,称之为“县”。县的出现( )
A.反映了分封制必将走向瓦解 B.体现了周天子专制权威被削弱
C.是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D.有利于强化君主对地方的控制
22.《论语·八州》中记录了孔子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遵守礼仪有什么用?”这反映出孔子( )
A.主张真诚地关爱他人 B.认为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重视以行动去践行礼 D.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23.“……提到战争,人们往往与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等情况联系在一起……但我们应该看到,战争的积极意义占据主导地位。战争打破了各族间原有的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可知,春秋时期的战争实质上( )
A.周室衰微,大国争霸 B.列国纷争,诸侯兼并
C.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进步 D.是华夏文明的扩展
24.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 )
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 B.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C.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 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早年以“儒”为业,兴办私学,授徒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 孟子将孔子的思想系统化并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提出了“人唯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不忍人之政”的仁政论,“尽心、知性、知天”的天道观,“由博返约”的认识论,“养吾浩然正气”的人格论,其主要学说体现在《孟子》一书中。荀子一方面强调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圣人、君主对人民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重教化,不重刑罚,并不能维持社会统治秩序。因而他的思想不局限于个体的仁义孝悌,而且强调集体的礼法纲常,主张礼法并重。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部分内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发展的过程。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将中华文明史放到全球视野下考察,对中国古代史进行如下的阶段划分。
中华文明的奠基期 第一阶段 邦国并立时期 文明晤光初现
第二阶段 夏商西周 文明中心产生和发展
第三阶段 春秋战国 文明突破
——摘编自周国林《全球视野下中华文明演进的阶段划分与道路选择》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阶段,并结合所学先秦史知识进行说明。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天命不再是周天子的专利”、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可知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宗法分封制、礼乐制度遭到破坏,C项正确;“彻底颠覆”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中统治阶级仍然相信天命、具有神权色彩,只不过不再是周王的专利,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文物是铁农具和牛耕,C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灌溉工程无关,排除A项;图示是铁犁牛耕,不是商业中心的繁荣,也不是货币的广泛流通,排除B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可知,材料强调文德对蛮夷的教化作用,说明春秋时期华夷区分的核心标准是文化,C项正确;种族、地域、血缘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材料“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体现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即是以制度(可理解为道中的规律)治国,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B项正确;法家的集权思想是指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排除A项;墨家的非攻思想,反对不义战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儒家的民本思想,主张仁或仁政,爱民,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当时庞大而繁荣的市场中心随处可见,赚钱盈利和契约互惠的市民心态非常流行”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生产技术革新,因此城市内商品经济取得较大发展,A项正确;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货币不统一,并未变革,排除C项;材料强调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孔子从仁本教育观出发,形成了‘爱人’与以人为重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内容上呈现人本主义色彩,在教育方法上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以人影响人的方式去‘爱人’、教人和治人。”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教育思想本质上是为了服务于现实统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故这种教育观的终极指向是为了服务于德治社会的建设,B项正确;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这有利于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但并非教育观的终极指向,排除A项;孔子虽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但孔子的教育观最终是为了服务于现实社会,排除C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倡导教育体系的道德化,但这并非孔子教育观的终极指向,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东、南、西、北四边的特产流入中原,水区和山区的生活资料相互流通,这说明当时地区间产品贩运流转活跃,D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商业发展,而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商业发展,排除A项;战争对边疆经济的影响与材料所述现象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战国时期,中原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故排除B项;战国时期,经济主流思想是重农,不是经商,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依据材料“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实行军功爵制,民众闻战相贺,是因为可以上战场取得战功,以此来赢得爵位,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秦国的民众状况,不能得出礼崩乐坏,排除A项;百家争鸣是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秦国,并未实现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这和道家的“道法自然,逍遥自得”相吻合,D项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孔子对仁的解释,排除A项;“民贵君轻,仁政治民”是孟子的主张,与“天人合一”无关,排除B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属于法家思想,强调的是变革,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风格,D项正确;楚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排除A项;宋词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排除B项;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陆游,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主张爱无差的思想,反映了百姓渴求得到平等待遇;而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的利益,站在统治阶级角度,主张君主要以德治民,主张爱有差。因此造成两者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A项正确;墨家和儒家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所处社会背景相同,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世界本源的认识,排除C项;墨家的兼爱思想和儒家的“仁者爱人”的思想有相同之处,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依据材料“秦人用数百年的时间逐步融人并认同华夏民族……吴人、越人也有与此类似的情形,时间上比秦人、楚人略晚”,可以看出中原华夏文明对周边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C项正确;春秋时秦人并未融入华夏民族,排除A项;战国时期夷夏观念并没有消失,排除B项;无数据对比,不能得出吴越文明落后于秦楚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各国诸侯开始纷纷招募有识之士,这些人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游说于各国”“得士者强,失士者亡”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凭借真才实学得到诸侯国统治者重用人才流动频繁,A项正确;材料内容未涉及“百家争鸣”,排除B项;材料内容未涉及“法家”,排除C项;材料内容未涉及“华夏认同”,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商鞅变法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族,废井田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导致在三国之中家庭平均人口最少,C项正确;A、B、D三项是三国的共同之处,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材料“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出现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铁型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生产力发展,①正确:材料“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是指周天子的权威遭到诸侯的调整,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②项正确;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未体现“与时俱进”,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③项错误:“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的驰骋”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打大动荡和大变革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④项正确。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③错误,排除A项;③错误,排除B项;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项正确;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排除B项;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意思是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强调的是“礼”,排除C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荀子的思想,体现了民本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17.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鞅变法改革原有家庭制度,废除大家庭制,实行分户别居,把家庭单位分到最细小的程度,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C项正确;材料重在说明经济方面的措施,与严刑酷法的推行无关,排除A项;材料说明父子等分户别居,没有否定血缘宗法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在军事方面的措施,因此无法得出军事战斗力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原各族原来自称“华夏”,把其他的戎、狄、蛮、夷排除在外,但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华夏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A项正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式建立是秦朝,排除B项;C项与主旨无关,排除C项;各民族发展水平并不会相同,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虎铜案本身是祭器,反映其有祭祀活动,以牛作为器皿主体,体现牛在古滇国的重要地位,老虎扑牛可以说明猛兽对古滇国民众生活产生了影响,A项正确;提高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与中原相关的直接性表述,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以单个的牛虎铜案判断青铜技术的成熟与否过于武断,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牛虎铜案中并未出现铁犁,排除D项。故选A项。
20.C
【详解】根据材料“孟子向梁惠王谈论君主应该有一颗仁义之心的情景”并结合所学,可知孟子主张仁政,希望君主有仁、义之心,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道家思想,排除A项;荀子主张性恶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明梁惠王是否接受了孟子的主张,且孟子的主张不适应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社会现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国君新夺取的土地没有分封给亲族子弟,而是自己管理,土地上所得归于自己,这有利于强化君主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提到县刚刚出现,对分封制有冲击,但无法得出分封制必将瓦解,排除A项;春秋时期还未建立起专制制度,周天子不是专制君主,排除B项;小农经济是农民土地私有制,而新攻占的土地归君主所有,排除C项。故选D项。
22.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人要有仁爱之心,真诚地关爱他人,A项正确;孟子主张仁政,排除B项;材料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不是重视以行动去践行礼,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排除D项。故选A项。
23.D
【详解】根据材料“但我们应该看到,战争的积极意义占据主导地位。战争打破了各族间原有的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及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战争促进了中原华夏与周围的少数民族之间交融,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有利于华夏文明的扩展,D项正确。周室衰微,大国争霸不属于材料的积极意义,排除A项;列国纷争,诸侯兼并不属于材料的积极意义,排除B项。战争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排除C项。故选D项。
24.B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经过争霸和兼并战争,推动了民族融合和交流,周边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族的壮大时期,并非开始形成,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是在谈论华夏族群是否是礼仪之邦,且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华夏族群就已经成为礼仪之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阶级关系变动”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25.(1)思想主张:“仁”、礼;德治;“有教无类”等。
(2)过程:春秋时期产生,战国时期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儒家内容。
【详解】(1)根据材料“孔子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可得出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即主张德治;根据材料“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可得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兴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即强调受教育的人应没有等级区别,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根据材料“孟子将孔子的思想系统化并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学,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主张以德治国,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发展儒学,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根据材料“荀子一方面强调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圣人、君主对人民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重教化”可知,战国时期荀子进一步发展儒学,丰富了儒家内容。
26.第三阶段:春秋战国,文明突破。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等生产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学术上百家争鸣,思想文化活跃繁荣。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兼并不断,各国纷纷进行变法,以期富国强兵,立于不败之地。各诸侯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相互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趋势。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出现重大历史变革,可称得上是文明突破的历史阶段。
【详解】根据设问要求任选一个时间段,围绕先秦知识进行回答即可。若选择第三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为围绕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即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等生产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学术上百家争鸣,思想文化活跃繁荣。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兼并不断,各国纷纷进行变法,以期富国强兵,立于不败之地。各诸侯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相互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趋势。最后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出现重大历史变革,可称得上是文明突破的历史阶段。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