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三、第三章综合练习A卷
一、单选题
1.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乙中“④”对应图甲中的( )
A.a B.b C.d D.e
2.我国在缺碘地区推广加碘食盐,这是为了预防( )。
A.糖尿病 B.贫血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佝偻病
3.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4.“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的病人,这种病人的神经系统最有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5.看电影是良好的休闲方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刚进电影院时,感觉伸手不见五指的原因是瞳孔较大
B.黑暗中不小心碰到其他物体迅速收腿是非条件反射
C.光线进入眼睛的次序是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D.电影情节使人感动得流泪,这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
6.夏季,樱桃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
A.听说樱桃上市而分泌唾液 B.吃着樱桃感觉酸而分泌唾液
C.看到樱桃而分泌唾液 D.看到“樱桃”两字而分泌唾液
7.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的某种激素。这种激素是(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激素
8.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菜青虫取食白菜 B.雄性孔雀开屏
C.黑猩猩钓取白蚁 D.公鸡清晨报鸣
9.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激素是人体各种腺体分泌的特殊物质
B.激素在血液里含量极少
C.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
D.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10.人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下图表示的是某种植物体内影响叶张开或闭合的物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
B.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
C.该植物的“生物钟”属于感性运动
D.使叶张开和闭合的物质可能是一种激素
11.人进入青春期时,促进性成熟的激素和分泌该激素的腺体分别是( )
A.生长激素、脑垂体 B.甲状腺素、甲状腺
C.肾上腺素、肾上腺 D.性激素、性腺
12.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A.直立生长 B.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螺旋式弯曲生长
13.1922年初,班廷与贝斯特从羊的胰脏中提取出一种物质,注射到因割掉胰脏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发现该狗的病症减轻。现在,这种提取物大量生产,并用于治疗人类糖尿病,这种提取物是( )
A.血细胞 B.血浆 C.消化液 D.激素
14.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
B.失去雏鸟的红雀一连几星期给池塘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里吃奶
15.小柯养了一只小狗,取名叫东东。小柯为了让小狗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每次给小狗喂食前都先叫几声“东东”,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后,在没有喂食的情况下,只要叫声“东东”,小狗就会跑过来,说明小柯的训练已经成功。小狗能“听懂”人们的召唤,这种现象属于( )
A.本能 B.先天性行为
C.后天学习行为 D.语言交流
二、填空题
16.人体 %以上的热量是通过 散发出去的。
17.在一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男子组800决赛,只见发令枪一响,枪口冒出一股白烟并能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1)当听到发令枪响时,小明立即起跑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2)人听到发令枪响立即起跑,这属于 反射。
18.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0.5小时测定1次血糖浓度,所得结果如图l曲线所示。请据图回答:
(1)分析曲线图,判断甲、乙两人中不正常的是 ,可能是患有的病是 。
(2)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甲的血糖浓度迅速下降,这与分泌的 有关。
(3)如图2是人体产生胰岛素的反射过程,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
19.请完成植物的向水性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观察
实验器材 油菜种子、玻璃皿、盘子、脱脂棉、深色棉布、水
实验设计 与原理 在植物的 制作一个人工水源,观察植 物的根系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步骤与 过程
1.取适量的脱脂棉吸足水分,放在盘子中间,用玻璃皿盖住,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取适量饱满油菜种子,围绕着玻璃皿零散摆放在盘子周围 3.取深色棉布覆盖在盘子上,等待油菜种子发芽 4.观察
实验现象
一周后,我们发现油菜种子发芽生根,根大多 伸向盘子 有水的方向
实验结果与分析 以上的实验现象证实: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我们认为植物根的向水生长的特征有利于
其他思考 有些植物喜干,它们也具有向水性吗
20.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制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3)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战”)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 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 。
(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 调节。
21. 2021年10月23日, 秋高气爽,乐清市第三届“英华杯”青少年舞龙舞狮大赛在英华学校举行,比赛龙腾虎跃,精彩纷呈,圆满成功。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秋高气爽”指的是 (填“天气”或“气候”)
(2)“舞龙舞狮”属于 行为(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
(3)表演中表演者大汗淋漓,产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4)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有了尿意但憋住了,这说明 。
22.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醉酒者驾驶不稳,神志不清,还可能会“闯红灯”,更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的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图中的[ ] 造成的。
(2)下面是甲、乙二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的受伤情况:
甲:眼睛失明,医生检查其眼球正常,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中的[ ] 或[ ] 。
乙: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中的[ ] 。以下能正确表示他感觉痛的传导通路的是 。
A.A→B→C→D→E B.A→B→C→F→⑤
C.E→D→C→B→A D.E→D→C→F→⑤
(3)过量饮酒对神经系统的健康有害,酒后驾车还会出现交通事故,甚至丧命。请你为机动车司机们写一条劝告语: 。
三、实验探究题
23.为了证明“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抑制剂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同学制定了下列实验设计方案,步骤如下:
a、取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1号、2号;
b、在两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10条发育状况不同的蝌蚪;
c、向1号玻璃缸投放含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向2号缸中投放含甲状腺抑制剂的饲料;
d、每天分别向各缸中投放一些饲料;
e、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并测量蝌蚪的体长发育情况.
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些明显设计缺陷或不妥,请你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1)方案中存在着引起实验误差的不妥之处,b过程的不妥之处应改为 ,d过程的不妥之处应改为 。
2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分成等量的6组,分别插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4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生根为止,计算每根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根数量
实验日期 生长素浓度
2×10-1(克/升) 2×10-2(克/升) 2×10-3(克/升) 2×10-4(克/升) 2×10-5(克/升)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 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
25.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将胚芽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甲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从琼脂甲上取下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一侧,结果出现的现象是 .
(2)乙是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将其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一侧,结果出现的现象是 。
(3)这一实验是荷兰科学家 最先进行的。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
(4)能否省略琼脂乙的实验 ,理由是 。
26.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根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2×10-1g/L 2×10-2g/L 2×10-3g/L 2×10-4g/L 2×10-5g/L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1)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 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高时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
27.如图甲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过程部分)示意图,图乙是在同坐标图上绘制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请回答
(1)当AB段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使其分泌胰岛素,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
(2)饭后1小时(AB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 。糖尿病患者B点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 。
(3)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胰岛素浓度随之升高。图乙中,代表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选填“C”或"D”)
四、解答题
28.人体患病毒性感冒容易导致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 (填结构名称);
(2)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 ;患病初期,人体 (填图中某生理过程)而形成“寒战”,有助于体温上升到38.5℃。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4)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哪些反应来增加散热使血温回到正常值?
29.连线
人吃酸梅时分泌唾液
马戏团的小狗会做算术题 A.生来就有的反射(非条件反射)
吃过酸梅的人看见酸梅就分泌唾液 B.后天形成的反射(条件反射)
新生儿出生后就会吮吸母乳.
30.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一所示),请分析图一、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分泌唾液的活动,这说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叫做 ,图二中①是 .
(2)反复经过B过程后,图一中的C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一反射类型属于 ,其感受器位于狗耳的 内,对应图二中的结构是 (填数字),该反射的完成必须有⑥ 的参与.
答案解析部分
1.B
图乙中“④”代表传出神经,对应b传出神经。
故选B。
2.C
我国在缺碘地区推广加碘食盐,这是为了预防地方戏甲状腺肿。
故答案为:C
3.C
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其中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C符合题意。
故选:C
4.C
植物人只有呼吸和心跳,其大脑的基础循环是存在的,即脑干没有受损;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5.A
A、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刚进电影院时眼前一片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物体,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眼球的瞳孔变大的缘故,A错误。
B、黑暗中不小心碰到其他物体迅速收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是人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B正确。
C、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视觉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C正确。
D、被电影情节感动的流泪,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A
6.B
:ACD、听说樱桃上市而分泌唾液、看到樱桃而分泌唾液、看到“樱桃”两字而分泌唾液,都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因此都属于复杂反射,不是简单反射,ACD不正确;
B、吃着樱桃感觉酸而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B正确.
故选:B.
7.C
A.性激素,是指由动物体的性腺,以及胎盘、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等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具有促进性器官成熟、副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错误。
B.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错误。
C.生长激素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少年儿童晚上早睡有助于生长发育。其原因之一是人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垂体能分泌较多生长激素,正确。
D.肾上腺激素是肾上腺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于人体几乎全部细胞,主要促促进生长发育,错误。
故选C。
8.C
A、菜青虫取食白菜属于先天性行为,A错误.B、雄性孔雀开屏属于先天性行为,B错误.C、黑猩猩钓取白蚁属于学习行为,C正确.D、公鸡清晨报鸣 属于先天性行为,D错误.故选:C
9.A
A、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B、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作用,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B
A、由图可知,从4-16时,使叶片张开的物质增多,使叶片闭合的物质减少,所以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片张开,晚上叶片闭合,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从4-16时,使叶片张开的物质增多,所以该植物白天叶片张开,从16时开始,使叶片张开的物质减少,使叶片闭合的物质增多,因此到了夜晚叶片闭合,B错误,符合题意;
C、感性运动是指植物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该植物的“生物钟”属于感性运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叶张开和闭合的物质可能是一种激素,一种让叶片安眠,一种让叶片兴奋,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D
人进入青春期,促进性成熟的激素和分泌该激素的腺体分别是性激素和性腺。
故答案为:D
12.B
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每次植株都在小孔向着光源时接受光照,且植株向盒开口的这一侧接受光照,所以植株弯向盒开口方法生长。
故答案为:B
13.D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因此,1922年初,班廷与贝斯特从羊的胰脏中提取出一种物质,注射到割掉胰脏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发现该狗的病症减轻。现在,这种提取物被大量生产,并用于治疗人类糖尿病,这种提取物是激素。
故答案为:D
14.C
解:A、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是先天性行为;
B、失去雏鸟的红雀一连几星期给池塘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里吃奶,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C。
15.C
小狗能“听懂”人们的召唤,不是动物的本能,不是生来就有的行为,而是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所以是后天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C
16.90;皮肤
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皮肤,其散热方式是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故答案为:90%;皮肤
17.(1)反射弧
(2)条件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起跑的反射神经结构为反射弧;
(2)人听到枪声立即起跑,是由大脑皮层的后天学习而得到的复杂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1)反射弧;(2)条件。
18.(1)乙;糖尿病
(2)胰岛素
(3)效应器
(1)分析曲线图可知,乙的血糖浓度为0.14%,高于正常值0.1%,可能是患有糖尿病。
(2)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葡萄糖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而使得血糖浓度升高,但其胰岛素分泌会增多,使血糖浓度迅速下降。
(3)图2表示人体产生胰岛素的反射过程,胰岛可接收来自神经中枢的冲动并分泌较多胰岛素,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故答案为:(1)乙;糖尿病;(2)胰岛素;(3)效应器
19.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向水性;单侧;油菜种子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中央;植物吸收到更足的水分
实验目的 观察 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实验器材 油菜种子、不透光的纸盒四个,剪刀、胶带、花盆四个。
实验设计与原理 在植物的 单侧 制作一个人工水源,观察植物的根系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步骤与过程 1. 取适量的脱脂棉吸足水分,放在盘子中间,用玻璃皿盖住,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2. 取适量饱满油菜籽,围绕着玻璃皿零散摆放在盘子周围。 3. 取深色棉布覆盖在盘子上,等待油菜籽发芽。 4. 观察大豆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
实验现象 一周后,我们发现油菜籽发芽生根,根都伸向 盘子中间 有水的地方。
实验结果与分析 以上的实验现象证实:植物的根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我们认为植物根的向水生长的特征有利于植物吸收到更足的水分。
其他思考 有些植物喜干,它们也具有向水性吗?
故答案为:1.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2.单侧 ;3.大豆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 4.盘子中间 ;5.植物吸收到更足的水分。
20.(1)产热和散热
(2)下丘脑
(3)神经;效应器
(4)激素(或体液)
(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2)受体刺激脑干中的热受体,脑干中的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3)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体温,当外界的温度低时,外界的刺激人体会作出反应,而体温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是属于神经调节,皮肤感受到冷的刺激,通过神经传到脑,再通过神经传出到骨骼肌,骨骼肌就会颤抖,骨骼肌属于效应器;
(4)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的舒张,肾上腺激素能参与调节属于激素调节。
故答案为:(1)产热和散热;(2)下丘脑;(3)神经,效应器;(4)激素或者体液。
21.(1)气候
(2)后天学习
(3)等于
(4)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或者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1)“秋高气爽”是指气候;
(2)“舞龙舞狮”需要后天学习才能进行,所以是后天学习行为;
(3)表演者虽大汗淋漓,但体温仍维持正常体温,所以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4)有了尿意但憋住了,这是因为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到大脑的控制。
故答案为:(1)气候;(2)后天学习行为;(3)等于;(4) 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或者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
22.(1)⑥;小脑
(2)④;视神经;⑤;大脑皮层;D;传出神经(或E 效应器);B
(3)常思家中人,莫恋杯中物
(1)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走路不稳是小脑损伤导致;
(2)甲: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可以接收光线的刺激,通过视神经将刺激传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作出处理通过视神经传出,眼球正常,说明可能是视神经或者神经中枢大脑出现损伤;乙:神经传到的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都是正常,而无法对信息的作出处理,没有缩手,可能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损伤导致,感觉痛的传导通路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大脑;
(3)饮酒会对神经有所伤害,所以切记不能酒驾。
故答案为:(1) ⑥ ,小脑;(2) ④ , 视神经 ,⑤,大脑皮层,D, 传出神经(或E 效应器) ,B;(3) 常思家中人,莫恋杯中物 。
23.(1)各放入10条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投放等量的饲料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只有实验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b过程的不妥之处应改为发育相同的蝌蚪,d过程的不妥之处应改为等量的饲料。
故答案为:各放入10条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投放等量的饲料
24.(1)起对照作用
(2)2×10-5克/升
(3)不利于
(4)不正确;因为还没有用更低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实验
(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2)表中数据显示,2×10-1克/升时,每天每根枝条生出的根的平均数量为0,当浓度为2×10-5克/升每天每枝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最多。
(3)生长素浓度过大时,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实验中生长素浓度最低为2×10-5克/升,没有用浓度更低的生长素做实验,所以得出结论 “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 这个结论不正确。
故答案为:(1) 起对照作用 (2)2×10-5克/升 (3)不利于 (4)不正确; 因为还没有用更低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实验
25.(1)胚芽向左弯曲生长
(2)胚芽既不弯曲也不生长
(3)温特;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胚芽生长的物质
(4)不能;进行对照实验,结论才准确。
1.首先要肯定琼脂甲含有生长激素,琼脂乙没有含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第二要确定的是失去了尖端的胚芽是不会生长的。
那么把琼脂甲放在了失去了尖端的胚芽右侧,则右侧快速生长,所以最后向左弯曲生长。
2.琼脂乙不含生长激素,所以放在失去了尖端的胚芽右侧后,胚芽是不能生长的,当然也不会弯曲。
3.这一实验是温特最早开始做的,对比甲乙两组实验,可见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胚芽生长的物质。
4.控制变量,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得出结论。所以不能省略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1.胚芽向左弯曲生长;2.胚芽既不弯曲也不生长 ;3.温特 ,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胚芽生长的物质;4.不能,进行对照实验,结论才准确。
26.(1)起对照作用
(2)2×10-5克/升
(3)不利于
(4)不正确;还没有用更低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实验
1.科学实验控制变量,实现有效的对比。所以这里设置清水组为了形成对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2.4行数据中,浓度为2×10-5克/升时,植物生根最多,因此,这个浓度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3.4行数据中的第一行,浓度最高,而没有生根,可见浓度过高不利于植物生长。
4.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没有更低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实验,所以无法得知。
故答案为:1.起对照作用; 2.2×10-5克/升 ; 3.不利于; 4.不正确;还没有用更低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实验。
27.(1)效应器
(2)消化道吸收了葡萄糖;胰岛素分泌不足
(3)D
(1)血糖含量升高,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沿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胰岛),胰岛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含量降低,所以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2)食物中的糖类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葡萄糖后,被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所以饭后1小时,血糖含量会升高;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升高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3)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含量也升高,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素含量也降低,所以图乙曲线中,C代表血糖含量的变化,D代表胰岛素含量的变化。
答案:(1) 效应器(2) 消化道吸收了葡萄糖 ; 胰岛素分泌不足(3) D
28.(1)神经中枢
(2)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骨骼肌收缩
(3)等于
(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2)体温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骨骼肌收缩战栗可以增加产热;
(3)体温恒定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因此高温持续期间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4)增加散热的方式有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等。
故答案为:(1)神经中枢;(2)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骨骼肌收缩;(3)等于;(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
29.
人吃酸梅时分泌唾液,是人对酸性物质刺激的一种反应,是与生俱来的,属于非条件反射;
马戏团的小狗会做算术题,是经过人类训练后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
吃过酸梅的人看见酸梅就分泌唾液,没有吃到酸梅,仅仅是看到就做出的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新生儿出生后就会吮吸母乳,是与生俱来的,没有经过训练的,属于非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
30.(1)反射;反射弧;效应器
(2)条件反射;耳蜗;⑤;听觉中枢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是反射弧;由图可知,1是效应器;
(2)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是经过长期训练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声音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耳蜗;图2中5是感受器;该反射的外界刺激是铃声,所以一定有听觉中枢的参与;
故答案为:(1)反射;反射弧;效应器;(2)条件反射;耳蜗; ⑤ ;听觉中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