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巩固练习(2)(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巩固练习(2)(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6 14:5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巩固练习(2)
一、单选题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D.“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下列情境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
A.考试时校外鞭炮声
B.上课时老师讲课声音
C.图书馆几位同学热烈讨论问题的声音
D.睡觉时蚊子发出的嗡嗡声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  )
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 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
C.振幅逐渐变小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
5.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的贾湖骨笛是以鹤类鸟的翅膀骨头制成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乐器(如图所示),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关于骨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来越慢 B.吹奏的笛声是由笛子振动发出的
C.吹奏的笛声一定属于噪声 D.按住不同的笛孔发出声音的音调会改变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锡市划定禁止燃放鞭炮的区域,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B.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C.模仿秀演员能模仿其他演员唱歌的关键是模仿其音色
D.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7.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的
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无关
8.如图所示,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①声音具有能量;②声音能传播信息:③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正确的说法(  )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④
9.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都不会变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B.观看节目《朗读者》时,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C.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11.目前的智能音箱通过连接网络,可以让用户以自然语言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出行路况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智能音箱发声需要物体的振动
C.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D.人们可以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不同歌手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12.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只要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1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声音的音调比乙高
B.丙声音的响度比甲大
C.甲声源发声时振动幅度比乙大
D.甲声源发声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与丙相同
14.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情景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乙图:通过乒乓球的摆动来说明音叉在振动
C.丙图: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丁图: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
15.云南北迁亚洲象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之间通过频率______(填“大于”或“小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
16.近几年通过环境治理,城乡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振动产生的。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逐渐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7.如图,小明业余时间喜欢弹吉它。他先调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吉它声音的________ ;他用力击打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吉它声音的______。
18.我市制定了《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声响度不得超过45__________(填单位);同时交警部门在考场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9.2021年9月18日在“9 18”纪念日举行防空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如图所示的是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读作35_______(填单位)。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_______(要求带单位)以上的声音对人耳有损伤。
20.(1)如图甲所示, 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以________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若使音叉发出更大的 声音,泡沫塑料球被弹开的距离也变得更大。 此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有关。在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_。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_________弹起(会/不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D
6.C
7.B
8.B
9.A
10.C
11.C
12.A
13.C
14.A
15.小于 信息
16.传播过程中 无规则 降低
17.音调 响度
18.dB 声源
19.信息 响度 分贝 变大 90dB
20.振动 声波 振幅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能量 不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