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原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70分)
单项选择题(70分,每题2分)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29日20时05分,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58°24'W)埃塞伊萨国际机场,出席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该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专机抵达埃塞伊萨国际机场时,下列城市即将迎来日出的是( )
A.洛杉矶(约118°22'W) B.卡拉奇(约67°02'E)
C.巴西利亚(约47°56'W) D.达卡(约90°24'E)
2.下列光照图符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举办期间全球昼夜状况的是( )
A. B. C. D.
悬日是指日落(日出)时太阳正好悬挂在街道正上方的美丽画面。下图为广州塔春分日的夕阳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拍摄该照片时,拍摄者位于广州塔的( )
A.正西 B.东北 C.正东 D.西南
4.在同样的方位,能够看到夕阳悬日的时期为( )
A.春分日和秋分日 B.夏至日至冬至日
C.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D.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
图Ⅰ示意太原市(约112.5°E)某中学校园局部平面,O为旗杆,OM为某日某时旗杆日影,该校学生发现日落时,日影的指向随日期推移而移动。图Ⅱ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轨道。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所示时刻至北京时间12:30,旗杆日影( )。
A.逐渐变短,顺时针移动 B.逐渐变长,逆时针移动
C.先变长后变短,顺时针移动 D.先变短后变长,逆时针移动
6.日落时杆影指向由体育馆向教学楼方向移动的时段为( )。
A.丁—甲—乙 B.甲—乙—丙
C.乙—丙—丁 D.丙—丁—甲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悄然肆虐神州大地,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科学救治,在抗击疫情上取得了胜利。北京时间2020年3月30日16:00钟南山等国内专家与意大利等国专家进行视频连线,向多国介绍中国在抗击疫情的经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国内外专家进行视频连线交流时,意大利罗马(东一区)的区时为( )
A.3月30日9:00 B.3月30日23:00
C.3月30日10:00 D.3月21日01:00
8.国内外专家进行视频连线交流时,下列城市与北京日期不同的是 ( )
A.安克雷奇(149°W) B.圣保罗(46.5°W)
C.莫斯科(37.5°E) D.巴黎(2°E)
9.下图为两条河流下游图,图中河流中的圆圈为一小岛。图中小岛最终可能与陆地连接的岸堤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沿回归线所作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丙处山地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
11.关于丙山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背斜隆起 B.差异侵蚀 C.板块挤压 D.板块张裂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中甲类岩石形成于地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岩石类型,正确的是( )
A.甲—沉积岩 B.乙—喷出岩 C.丙—变质岩 D.丁—侵入岩
13.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③—熔化 B.④—外力作用 C.⑤—地壳上升 D.⑥—固结成岩作用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花岗岩形成物质来源于地壳 B.页岩致密坚硬
C.沉积物是冰川堆积形成的 D.石灰岩大多形成于温暖的浅海
15.有关溶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洞形成比断层早 B.溶洞所在岩层受到过挤压
C.溶洞内典型地貌是石林 D.溶洞是地表凹陷形成的
在极干旱地区(远离山区)的一些干涸湖底,土状沉积物常因干涸而裂开,在外力作用下裂隙会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与盛行风向平行的垄脊和沟槽,称雅丹地貌。下图为某地雅丹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动力是( )
A.流水 B.海浪 C.冰川 D.风力
17.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正东风
18.推测形成土状沉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搬运 D.流水搬运
黄土及其下的砂岩是陕北地区绝大多数地貌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围谷,是一种三面合围的谷地,是陕北常见的一种沟谷型丹霞地貌(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地砂岩层非常平缓,说明砂岩层形成时期,该地( )
A.侵蚀环境稳定 B.风化作用强烈
C.搬运作用强烈 D.沉积环境稳定
20.在围谷形成中期,沟谷形成多个阶梯,最可能是因为( )
A.径流季节变化 B.地壳间歇抬升
C.气温季节变化 D.植被演化交替
河南焦作的云台山红石峡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构成石峡的红色岩石是在距今12亿年前后的海滨沙滩环境下形成的。读红石峡谷横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构成红石峡的红色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喷出岩 D.变质岩
22.红石峡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地壳下降→海水侵蚀 D.地壳下降→岩浆侵入→海水侵蚀
冲积扇的形成是河流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重要过程。地貌旋回说将地貌演化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三个阶段。根据冲积扇所在的环境不同,可以将它细分为旱扇和湿扇,湿扇位于湿润区,所在区域降水较多,因此扇上的河流都是常年存在的,而旱扇是暂时性河流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常只见干涸的河道。图1为旱扇和湿扇的示意图,图2为地貌演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关于湿扇和旱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旱扇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B.旱扇沉积物中砾石磨圆度较好
C.冲积扇面积变化较大的为旱扇 D.旱扇规模取决于河流的水量
24.图中最可能形成大量冲积扇的阶段为( )
A.幼年期 B.壮年期 C.老年期 D.三个阶段都可能
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 B.该图中画出了7个气压带
C.①③表示低气压带,②④表示高气压带 D.在⑥风带的影响下,气候干燥
26.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B.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C.昼长上海大于广州 D.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27.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分布无关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8.图示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9.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30.对下面四幅图代表的气候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B.②是温带季风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C.③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D.④在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分布
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1.该气候类型特征是
A.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2.该地可能位于
A.美国 B.意大利 C.澳大利亚 D.埃及
甲图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3.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线路从甲图中①地飞到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
A.先向正北,后向正南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一直朝向正东方向
勇者超人住在28°S、 67°W。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神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回答下题。
34.勇者超人“遁地”出来之后到达的地方地理坐标是( )
A. 62°N,67°E B. 62°N,113°E C. 28°N,113°E D. 28°N,67°E
35.若不考虑地形起伏,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朝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走100千米。最后此人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西北 D.出发点以东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41.甲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为白昼;乙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每空2分,共14分)
(1)图甲中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C点的昼长是_________小时。
(2)图甲中A处地方时为_____点,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月_____日_____时。
(3)图甲所示这一天,对应图乙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此后的三个月中,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_移动,上海的昼夜变化状况是_________。
42.科罗拉多大峡谷穿过美国科罗拉多高原,大峡谷山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水平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大峡谷地区的岩石,按成因来分属于____岩。(2分)
(2)景观l中,①位置以____(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为主,②位置以____(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为主。(4分)
(3)景观2中,石拱门的形成以风化和____(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为主.描述景观所在地的气候特征____。(4分)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汤原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一、(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A A A A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D B D A B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D B C B B C B B
31 32 33 34 35
B C B C B
二、填空题(共30分)
41.(每空2分,共14分)
(1) A 16
(2) 6 6 22 10
(3) ① 南 昼渐短,夜渐长
42.(每空2分,共10分)
(1)沉积
(2) 流水沉积 流水侵蚀
(3) 风力侵蚀 干燥、气温日较差大
43.(共6分)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太阳辐射强;(2分)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2分)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