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青蛙写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青蛙写诗》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6 15:3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青蛙写诗》是义务教育部编版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目标之一就是以儿童的视觉为角度,以童话体裁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为主题,在儿童的视觉之中,让孩子们感受充满快乐、充满情趣的美好生活,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言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不强,而本课识字量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依据儿童心理特点,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抓住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同时依据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形象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在教学中体现三个结合:把阅读和巩固识字相结合,阅读和培养语感相结合,阅读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结合。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诗歌、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过程方法: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歌,
培养学生根据问题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等标点符号,
培养学生的形象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语言的生动有趣,
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识记逗号、句号、省略号,并初步学习运用;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歌;
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发展语言,规范表达,学会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方法:导入法,读书指导法,启发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法学法
教师:导入法,读书指导法,启发法,演示法,练习法。
学生:自读自悟,同桌合作。
教学准备
老师:希沃多媒体课件、荷叶图片、青蛙图片、青蛙头饰。
学生:书本、铅笔。
本课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诗情导入
1. 创设小青蛙“呱呱”场景;借助下雨初步让学生体会下雨时,青蛙的喜悦之情;
2.导入课题;
3.知道认识 “写”和“冖”,并认识“宝盖头”和“穴宝盖”;
4.指导认识“诗”字,并用诗组词。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诗的兴趣!同时随文认识生字“写、诗”,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二、同桌合作,初读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与同桌互读要求;
2.同桌推荐来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着“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原则,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与同桌合作学习,最后班内汇报学习成果,使学生体会到自学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走进雨景,激发诗情
1.听雨声,读雨声;
播放雨声,指导读“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思考,雨点儿会落在哪里?
3.指导书写“雨”字;利用 生字小老师指导,书写“雨”字,同桌互赏;
4.微课认识“点“字;“及“灬”;
5.感受青蛙的诗情;读出青蛙写诗的快乐。
【设计意图】:利用不同的雨点儿,激发学生的兴趣,置身情境,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认识了生字“点”,会写了“雨”, 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给予“笑脸”鼓励,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品读诗歌,认识标点
1.课堂情景短剧,师生角色扮演;
借助小蝌蚪了解逗号;借助水泡泡了解句号;借助一串水珠了解省略号。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3.借助水泡泡,了解一串。
【设计意图】:从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出发,利用课堂小剧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水泡泡能当句号,一串水珠能当省略号。把识字与理解诗文结合起来,同时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加上适度的拓展与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启迪了孩子的灵性。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个性读诗,感悟诗情
1. 指名读第5小节;
2.给青蛙的诗当个小翻译;
同桌互相分享。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表达和分享的欲望,将重心下移,学生成为参与者而不是被授课者。
六、赏读全诗,感受快乐
1.教师范读;
2.全班齐读;
3.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读中悟情,熟读成诵。
七、拓展延伸,趣味无穷
其他小动物会作出什么诗呢?
同桌互相分享。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是师生交互作用并生成智慧的动态过程,不能沦为以教师、明星学生为主角的“教案剧”表演。基于此,我设计了“其他动物写诗”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尽情分享,并将“个人分享”与“全体分享”相结合,使课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开放。这一拓展性作业是对文本的开放式延伸,旨在为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课堂的“生命活力”延至课外。
作业设计
想想其他小动物会写出什么诗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今天,我进行了《青蛙写诗》第一课时的讲授。本课时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首先,要把握学生特点,构建快乐课堂。在标点符号的教学上运用了情景教学,是由事先训练过的孩子与我一同进行,但在后期会改为举手的孩子上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的符号和事物来对青蛙进行帮助。
其次,在生字“写”的教学过程中,对部首的教学过于关注,而忽视了“写”字本身的教学。
最后,在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下,极大的调动的学生的积极性,平时的生本教学也十分注重,在课堂上呈现的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