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名师教学评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名师教学评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6 17:3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名师教学评价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___①___,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___②___,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忆力测试显示,___③___,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无论生产、生活还是娱乐,当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时,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暴露时间短,会产生焦虑与精神压力;暴露时间长,___①___,甚至失聪。听力损失程度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然而,当噪声级达到一定高度时,__②__,均会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害。而单从听力保护角度来说,即使是乐音,__③__,时间过久,也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十分独特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异彩纷呈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互为一体,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繁荣昌盛,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5.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近年来,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④2000年国内网上的阅读率仅为3.9%,⑤2012年上升到41.7%,⑥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达到了2.95亿。⑦截止目前,⑧我国已经有接近20%的网民养成了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⑩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
教学策略:本环节采用练习教学法,指导学生完成跟本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适时检验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得失,以体现“以学定教”的策略。
设计意图:针对语文学习的实际运用、针对考试必考点,重点训练。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概括、领会理解的能力。
答案提示
1.解析:本段话题是有氧运动对记忆力的改善作用。可知进入老年阶段,记忆力开始衰退,仍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来改善,所以①应为记忆力虽然已经开始衰退。②根据后文可知,这30名被试人员被分成两组,根据文中并无其他提示和日常测试的一般要求,所以具有随机性,所以应填写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③根据语境可知另一组是有氧运动组,成绩有显著提高。
答案:①记忆力已经开始衰退
②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
③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2.解析:①根据后文“甚至失聪”可知,听力会造成损失。②根据语境前文音量和暴露时长,后文均会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害可知,噪声级达到一定高度,无论暴露时间长短,都会有永久损害。③根据语境前文强调时间长短、噪声级高度,可知后面即使是乐音,音量过大、时间过久都会有损害。
答案:①则会造成听力损失
②无论暴露时间长短
③如果音量过大
3.解析:画横线的句子“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由于……使”,因为介词误用造成主语缺失,首先排除选项A;选项B,句子简化后是“技艺,增加了意味”,主语有问题,排除B;选项C和D句式相同,此时只需甄别“承揽”和“传承”哪一个更合适一些,“承揽”指当事人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传承”侧重于传授和继承,而句中更强调印章艺术是工匠代代相传的,所以使用“传承”更合适一些,排除C。
答案D
4.解析:原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不是……而是”“不仅……而且”,据此排除C、D两项;文段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命脉,因此,应为“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A项“因素”赘余,排除A。
答案B
5.(1)语句①修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
(2)语句③修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
(3)语句⑦修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
(4)语句⑨修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