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选修)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C A B C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C D D D C C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B C A B C D A B
二、 (非选择题 共40分)
31、(1) 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2) C、A、B 各点相等
(3) 6 3
(4) 7/8
32、(1)①为河谷(峡谷);②为三角洲。河谷形成过程:河流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在流水侵蚀和搬运的作用下形成河谷。三角洲形成过程:河流携带泥沙,在河流人海口处,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所携带泥沙在此沉积形成。
(2)③处为断层构造。判定依据:断层面两侧岩层不连续;断层带上岩石破碎;发育有陡崖、沟谷等;可能有泉水出露。
33、(1)甲:反气旋(高压);乙:气旋(低压)。季节:冬季。 气候特点:寒冷干燥。
(2)甲地大于乙地。成因:甲处深居内陆地区,是高压中心,天气晴朗,云层水汽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表气温较高,夜晚地表降温快,大气逆辐射弱,地表气温较低。
(3)类型:③为暖锋,④为冷锋。 状况: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下雨天气。盱眙县第二高级中学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选修) 2022.11
试卷说明:考试时间 60 分钟,总分 100 分。
第 I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 3 名
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 400km 的中国空间站。2021 年 11 月 7 日 20 时 28 分,神州十三
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王亚平的出舱标志着中国女航
天员首次实现“太空漫步”(下图)。2022 年 4 月 16 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1. 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具有的主要功能有( )
①隔绝高温 ②提供氧气 ③防强辐射 ④减轻失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 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线速度大小变化是( )
A. B.
C. D.
3. 驻留期间,酒泉(39°N,98°E)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淮安电视塔(33°N,121°E)两
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持续不断变大 D. 始终保持不变
王教授某日乘坐飞机从悉尼到西安,飞机着陆时正值日落。表 1 为该航班信息。据此回
答 4~5 题。
表 1
航班号 机型 出发城市 起飞时间 降落时间 到达城市
9:20 17:45
HU7994 A330 悉尼(150°E,35°S) 西安(109°E,35°N)
当地区时 北京时间
4.王教授乘坐的航班实际飞行时间约为( )
A.6小时 25 分钟 B.8 小时 25 分钟 C.10 小时 25 分钟 D.12 小时 25 分钟
5.当天悉尼的日出时间约为当地时间( )
A.5:01 B.5:59 C.6:01 D.6:59
珠穆朗玛峰(27°59′14″N, 86°55′26″E)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脉中。
2020 年12 月 8 日,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测定的高程为 8848.86 米。表2
为我国三次登顶珠峰的时间及所测高程表。据此完成6-8题。
表 2
登顶时间(北京时间) 珠峰高程
第一次 1975 年 5 月 27 日 14:30 8848.13 米(雪面高)
第二次 2005 年 5 月 22 日 11:08 8844.43 米(岩面高)
第三次 2020 年 5 月 27 日 11:00 8848.86 米(雪面高)
6.我国登山队员三次登顶的时间都选择在 5 月,主要是因为 5 月珠峰峰顶( )
A.气温较高 B.风雪强度小 C.光照较强 D.能见度较高
7.三次测量高程不等说明珠峰身高随时在变化,造成其变化的原因是( )
①板块张裂 ②地震活动 ③全球变暖 ④风化侵蚀 ⑤地壳抬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8.我国登山队员第三次登顶并在峰顶停留了约 150 分钟,在此期间( )
A.海口(110°10′E)太阳高度不断变大
B.洛杉矶(118°22′W)进入到新的一天
C.东京(139°41′E)旗杆日影逐渐变短
D.罗马(12°29′E)与北京始终在同一天
图 2 为“2022 年元旦 17:00(北京时间)拍摄的我
国某地街景照片”。读图回答 9-10 题。
9.根据材料可以推测( )
A.车辆行驶的方向 B.当地的经度、纬度
C.当地白昼的时长 D.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10.元旦前后几天,世界各地华人不可能观察到其所在
地( ) 图 2
A.白昼渐长,正午物影渐短
B.白昼渐短,正午物影渐短
C.白昼渐长,正午物影渐长
D.白昼渐短,正午物影渐长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
11.下列岩石中,属于 A类岩石的是( )
A.石灰岩 B.玄武岩 C.石英岩 D.砾岩
12.下列选项中,属于 C类岩石特征的是( )
A.具有片理构造 B.由流纹特征 C.常含有化石 D.质地坚硬
13.图中形成 A类岩石的地质作用①为( )
A.变质作用 B.外力作用 C.岩浆活动 D.重熔再生
图 4 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为沉积物,②~⑧为岩石。读图回答 14-15 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地质构造 ②
③
B.图中乙处对应的地表形态为 乙
④
甲
山谷 丙 ⑤
C.岩石⑧中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⑥
⑦
D.图中岩层由老到新依次是⑦
⑧
⑥④③②⑤⑧①
图 4
15.下图中①代表的沉积物和②⑤⑧所代表岩石类型之间的转化关系符合( )
A B C D
某地质勘探队在局部区域实施钻探作业过
程中获得图5资料,图中露天煤矿的煤层含有植
图 5
物化石。读图完成16-17题。
16. 该地的构造地貌为 ( )
A. 背斜谷 B. 向斜谷 C. 背斜山
D. 向斜山
17. 图中四个拟建的露天煤矿开采点中,环境、
安全隐患较小,开采条件最佳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
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 25 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
段。据此完成下面 18-19 题。
18.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19.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
贵州布依族的传统民居石板房多数是“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该地盛产的
某种石材层理分明、易剥离成片状,工匠用工具撬开一层层的片石用作房屋的墙体或瓦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地用于制作石板房瓦片的岩石是( )
A.大理岩 B.花岗岩
C.页岩 D.玄武岩
21.作为瓦片和墙面,石板能够有效阻挡雨水的侵袭,但多年后仍需要更换,原因可能为( )
A.雨水侵蚀性较强 B.原有石板易风化
C.石板抗腐蚀性差 D.新石板美观舒适
在世界某些地区,冷空气在行进过程中因遇山地或高原产生聚集,往往形成高压,而临近
的温暖海面上空则为暖低压控制, 巨大的气压差导致冷空气经低矮隘道向下倾落,犹如从山
坡上滚落的石块一样越滚越快,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这种风被称为布拉风。图 8 为
“高加索地区地图”。据此回答 22-23 题。
图 8
22.下列大气运动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布拉风的是( )
A. B.
C. D.
23.根据材料,判断图 8 中易出现布拉风的地区是( )
A. 黑海南岸 B. 黑海北岸 C. 里海东岸 D. 里海西岸
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图 9 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
间。读图完成 24-25 题。
24.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
A.西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北部
25.斯利那加每年 3 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
那加的近地面大气环流状况为( )
A.盛行西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北信风
图 9
上图为某四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C.③-热带季风气候 D.④-地中海气候
27.下列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正确的是( )
A.①-南北纬 30-40°大陆东岸 B.②-南北纬 40-60°大陆东岸
C.③-南北纬 10°之间 D.④-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
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
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欧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中国西北 D.马来群岛
29.“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赤道无风带 B.雨、烟受重力作用 C.地转偏向力为零 D.受人为因素干扰
30.推测“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赤道,太阳高度较大 B.地处热带,全年气候炎热
C.地处雨林,土壤比较贫瘠 D.地处低纬,没有四季变化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31.(14 分)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表示______(节气)的光照情况,判断依据是________。(4 分)
(2)A、B、C 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图上各点角速度变化规律。__(4 分)
(3)C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点钟。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点钟。(4 分)
(4)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日期占全球的范围是________。(2 分)
32.(12 分)读某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②
(1)、说出图中①、②两地河流地貌的类型,并分别说明其形成过程。(8 分)
(2)、说出图中③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在野外考察时识别该地质构造的依据。(4 分)
33.(14 分)读亚洲中纬度局部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甲、乙两个天气系统类型,并说明甲天气系统势力强盛的季节及其形成的气候
特点。(4 分)
(2)、判断图示甲、乙两地中地表昼夜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成因。(4 分)
(3)、说出影响③④两地的天气系统类型,简述④地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