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 教案(共3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 教案(共3个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6 23:0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了解“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的读书方法,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交流读书心得,流畅表达。
2.学习用比喻的方式表述读书感悟,能按一定的语义逻辑将一段顺序混乱的语句整理成通顺连贯的话。
3.欣赏唐初欧体碑帖,感受书法的方正、刚劲之美;能结合字形结体特点,把字写得平正端庄。
4.诵读《观书有感》二首,了解古诗大意,从“问渠那得清如许”悟读书日新之功,从“此日中流自在行”悟努力顿悟之效。
【教学重点】
1.梳理感悟读书方法,并用以指导读书实践。
2.熟读《观书有感》二首,了解诗作大意,感悟读书的“日新之功”“顿悟之效”。
【教学难点】
欣赏感悟唐初书法的形体平正端庄之美,通过实践感受书写平正险劲之法。
【教与学的策略分析】
通过交流培养阅读兴趣,书法兴趣,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实践仿写,会根据示例,写出自己的“第一次”,并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享读书之法
1.梳理读书之法。
本单元学习的三篇课文分别是《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在这三篇课文中,你了解了哪些读书方法?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
学生自主交流,并相互补充。
2.交流读书经验。
(1)创设情境。
(2)讨论交流:交流的话题是什么?小伙伴们分别给出怎样的建议?
小结:怎样才能找到好书?一是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二是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
(3)自主交流。
你怎样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找自己喜欢的作者,然后找到他的作品。
——网络查询通过 APP评分对比,比如豆瓣亚马逊等评分。
——阅读查看书评,根据官方评论找到质量上好的书。
——突破熟悉的读书习惯,如在文学之外,再找科学的、绘画的、艺术的……
二、教学“词句段运用”
1.找到自己心仪的好书有很多办法,但找书不是目的,读书也不是目的,读有所获、读有所思才是最好的阅读状态。
(1)读一读。
爱读书的人都把书比喻成什么?(长生果、营养品、朋友、随时想去的故地……)为什么这样比?
(2)说一说。
书还能比喻成什么?
同桌互说,指名交流。
2.学习排列句子顺序。
(1)读一读。
(2)想一想:这5句话合起来主要讲了什么?(阅读和表达的关系)
(3)排一排:先说一说哪些句子关系最紧密,再说说应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先说阅读是什么,再说写作是什么,最后合起来说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4)抄一抄:先按排好的顺序读一读,再抄写下来,注意行文格式。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三、课堂总结
说说本节课学习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结合阅读需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一本好书,读一读,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书法,是我国极为古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楷书,又称正书、真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被称作楷书。楷书始于东汉,盛于唐。唐代楷书书体成熟,名家辈出,如初唐欧阳询、禇遂良,中唐颜真卿,晚唐柳公权等。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学习唐初楷书名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出示拓片投影。
二、欣赏交流,把握要点
1.观察:整体上看,《九成宫醴泉铭》呈现怎样的特点?
2.交流:整体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
3.以“德、玄”为例,观察讨论字的形体与用笔的特点。
4.讨论交流。
用笔方整,笔力刚劲,字形竖长。
5.小结:读一读“书写提示”,梳理提示的要点。
(1)用笔方整,笔力刚劲。
(2)字形竖长,结构严谨。
(3)平正端庄,险劲生动。
三、书写体验,感悟要领
1.自主读帖,用心体会欧体书写的特点。
2.尝试练习。
3.评价反馈。
4.再次练习。
5.展示交流。
四、布置作业
临写片段,装裱后在班级展示。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朱熹所说的“读书三到”吗?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因为——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二、诵读体悟
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此试练一下自己,用心统率自己的眼和口,诵读朱熹的二首《观书有感》。
出示《观书有感》二首。
1.自主练习朗读。
反馈正音:鉴(jiàn) 徘徊(pái huái)
艨艟(méng chōng) 枉(wǎng)费
2.互读。
3.释义
(1)鉴:镜子。“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渠:这里指方塘之水。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清:清澈。如许:如此,像这样。
(2)艨艟:原为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三、讨论
这两首诗总题为《观书有感》,但并无一字提到读书,你觉得是为什么?
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但没有直说,而是从自然界捕捉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进一步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诗人看到了“方塘”的“源头”,也就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
第二首诗也是借助形象说理。它以泛舟为例,表达与学习有关的道理。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浮了起来。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漂行在水
四、练习背诵
五、布置作业
背诵《观书有感》,有兴趣的可以用书法作品或制作成书签张贴于书房。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