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16 13:5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一、单选题
1.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A.水蒸气 B.CO C.CH4 D.CO2
2.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5.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
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6.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7.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
A.密度 B.可燃性 C.溶解性 D.能否与水反应
8.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9.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处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是CO
B.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通入CO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C.该实验可以观察到B处固体从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D.该模拟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
10.用下图装置进行CO2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证明是CO2使石蕊变红 B.②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C.③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D.①②③只能验证CO2化学性质
11.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关于身边化学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用作灭火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C.生石灰有强烈的吸水性,用作食品干燥剂
D.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
12.利用甲酸( 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下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 HCOOH
B.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装置丁既可检验CO2,又可收集CO
D.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产生CO气体速率减小
二、填空题
13.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填空:
(1)6月9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致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知空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氧气、还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稀有气体等。按要求填空:
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 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制造氮肥,还可做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上述“温室气体”是指 ______;温室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填序号,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冰水混合物;洁净的空气;可口可乐;液氮;五氧化二磷;水蒸气。
15.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
(2)改正错误后,装置中b处的酒精灯应最先点燃,目的是_______。
(3)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潜水需要携带的是___________;
(2)用来填充探空气球的安全气体是___________;
(3)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实验前应首先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字母,下同),选择此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请写出反应的现象:_________。
(4)若要干燥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在F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填名称),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
(5)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检验CO2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6)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如果要制取氨气你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
18.小樱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CO2,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气密性检查:关闭a打开b,缓慢抽拉空的注射器,当观察到D中______,表明气密性良好。
(3)制备并探究CO2的性质:
①打开a,关闭b,推动装有稀盐酸的注射器活塞。一段时间后,发现A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说明______。
②然后打开b,关闭a,点燃C中的酒精喷灯,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
③为证明C中CO2没有完全反应,试剂X可能是______,对应的现象是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C
6.D
7.B
8.B
9.C
10.B
11.D
12.A
13.(1) 用锅盖盖灭 (2)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3) 清除可燃物
14.(1) 混合物 N2 CO2 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等
(2) ②③ ①④⑤⑥
15. (1) B中短管进气错误 (2)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16.(1)O2
(2)He
(3)CO2
17.(1) 锥形瓶 酒精灯
(2)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 B 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
(4) 浓硫酸 m
(5)AE
18.(1)铁架台
(2)长导管内液面上升
(3)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