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古诗三首
第2课时
第四单元
古诗
听写生字
梅
泛
溪
减
xī
fàn
méi
jiǎn
请你把不会写的生字再多写几遍哦!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背诵古诗。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探究过程
合作探究
学生结合注释、插图自读古诗。
学生借助古诗注释和插图,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题目和诗歌的大意。
全班交流整首诗的诗意,教师相机补充资料。
结合古诗注释、插图和相关资料:说说《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这两首诗的题目和诗歌的大意。
探究任务
请你结合注释、插图自读古诗,四人一组,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意。
探究活动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借助古诗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迟日①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唐]杜甫
探究活动
①[迟日]春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注释
借助古诗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惠崇①春江晚景
[宋]苏轼
探究活动
①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②[芦芽]芦苇的嫩芽。
③[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注释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②短,
正是河豚③欲上时。
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唐]杜甫
成果展示
春日。
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古诗的一种,一首诗有四句。
泥土湿润,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
借助古诗注释和教师补充,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绿色的竹林,掩映着几枝粉红的桃花。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最先感知到春天江水已经变暖。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成果展示
芦苇的嫩芽。
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这是苏轼为惠崇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岸边长满初生的蒌蒿和刚刚发出嫩芽的芦苇。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借助古诗注释和教师补充,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指春天河豚入江产卵,溯江而上。
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想象画面,用合适的感情朗读诗歌。
·老师提出相关问题,明确要求: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的心情,尝试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
·结合补充资料,小组交流。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合作探究
探究过程
探究任务
合作探究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在第一、二句当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圈出来。
诗人描写了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自己读读这两句诗,关注这几种景物,你仿佛看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明媚的阳光洒下来,山河一片秀丽。清风吹过,花草纷纷摇摆,散发出芬芳的味道。
合作探究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心情愉悦。
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闻到如此芬芳的气味,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合作探究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心情愉悦。
让我们愉悦地读一读吧!速度可以缓慢一点,句末读得充分而饱满,展示画面的明快与艳丽。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合作探究
后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圈出来。
写了泥、燕子、沙、鸳鸯。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合作探究
读读这两句诗,关注这些景物,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沙滩被晒得暖暖的,鸳鸯在上面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泥土变湿变软,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上面飞来飞去,正在衔泥筑巢呢!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合作探究
假如你就是这只小燕子,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开心,因为我可以衔泥做温暖的窝。
很舒服,因为可以在阳光下自由飞翔。
读出燕子快乐的心情。
提示:读“融”时语调上扬,语速加快。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合作探究
远处池塘边,鸳鸯在静静地睡觉,这时要怎么读呢?
语调轻柔,速度稍慢,读出悠然闲适的感觉。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合作探究
动景
静景
探究活动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唐]杜甫
带着你的理解,一起来读读古诗!
探究活动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圈出来。
这些景物都在哪呢?
江岸
江面
水边
水中
探究活动
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探究活动
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景物有动有静,植物都是静的,而鸭子、河豚是动的。凑在一起,显得生机盎然。
探究活动
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景物色彩分明,桃花红,竹子绿,蒌蒿和芦芽也是翠绿的,江水则是碧清的。
探究活动
第一句可读得声断意连,“三两枝”速度放慢,体现桃花的错落有致。
第二句“春江水暖”略微拖长,读出温暖的感觉。
第三句语速加快,读出对大地一片生机的喜爱。
第四句读慢些,语调上扬,给人想象的空间。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探究活动
王雪涛
任伯年
齐白石
探究活动
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春风吹过,竹子沙沙作响,桃花灿烂地笑着,有的还在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影子呢!
鸭子在水面上悠然地游着,时不时啄啄水面,可爱极了。
蒌蒿遍地都是,芦苇抽出嫩芽,看过去一片碧绿。仿佛还能听见河豚逆流而上的声浪。
探究活动
惠崇的《春江晚景》图已经失传,但通过苏轼的这首诗,我们能够想象出画上的场景,这便是诗中有画。
但是,诗歌中有些内容是画中没有的,而是诗人想象的。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水的温度,鸭的知觉,河豚欲上都是诗人想象的。
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记载,长江一带人食河豚,用蒌蒿、荻笋、菘菜烹煮。荻笋就是芦芽。
探究活动
江里的鱼很多,为什么苏轼偏偏想到了河豚呢?蒌蒿、芦芽和河豚有什么关系呢?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是个美食爱好家。想想当他看到了蒌蒿、芦芽,想到了河豚的味道,会是怎样的心情?
兴奋
情境背诵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带着你的理解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吧。
燕
融
鸳
鸯
惠
崇
芦
芽
书写指导
融
左下框内只有一横。
左右结构
书写指导
燕
融
鸳
鸯
惠
崇
芦
芽
燕
上半部分是“廿”,第四笔是短横。中部紧凑,下部四点间距匀称
上中下结构
燕
融
鸳
鸯
惠
崇
芦
芽
书写指导
上下结构
鸳
左上角只有一点。
燕
融
鸳
鸯
惠
崇
芦
芽
书写指导
崇
惠
上下结构
注意不要漏掉中间的提和点。
不要忘写中间的宝盖头,也不要多写一个“山”。
课堂小结
惠崇春江晚景
江岸:竹、桃花
江面:春江、鸭
水边:蒌蒿、芦芽
水中:河豚
绝句
迟日 江山
春风 花草
泥 燕子 动
沙 鸳鸯 静
春光明丽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感受别样的春色
钱塘湖春行(节选)
[唐]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写了花、草、绿杨阴、白沙堤。
各色各样的花朵夹杂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新生的草儿,刚好把马蹄盖住。杨柳一片翠绿,掩映着一条长长的白色沙堤。
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课后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
2.默写《绝句》。
再见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