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16 15:0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
【复习目标】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燃烧和爆炸的区别和联系,认识生活常见的与燃烧有关的标志图
3、明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4、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基础知识】
1、燃烧与灭火:
①燃烧的条件:(1) (2) (3)
②灭火的三种原理:(1)降低温度(2)隔绝氧气(3)移走可燃物。
③燃烧,化学爆炸及缓慢氧化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它们都是氧化反应,区别:反应的程度不同,化学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2、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 、 的气体。密度 空气, 溶于水。二氧化碳在一定压强和低温条件下能形成白色固体,俗名“ ”。常用于制冷剂。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于灭火。
②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它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
又变为紫色。原因:CO2+H2O=H2CO3 H2CO3=CO2 +H2O
③二氧化碳 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二氧化碳又变澄清。
原因:Ca(OH)2+CO2=CaCO3 + H20
原因:CaCO3+CO2+H2O=Ca(HCO3)2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发生装置:因为大理石是 ,盐酸是 ,且反应 加热,故选用 发生装置.装置中长颈漏斗在使用时应注意: ,目的是 ,其可用 代替,代替后的优点是 。
③气体收集方法: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 法收集;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可采用 法收集。
④验证方法: ,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4)实验步骤:
①组装仪器:顺序 。
②检查气密性:
③装药品:先装 后装 。
④收集气体:收集时,导管应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原因:便于将集气瓶底部的空气排除。
⑤拆卸仪器:顺序
【考点汇集】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例1、下图有关CO2实验,其中只能证明CO2的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分析:可以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包括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化学性质包括不可燃不助燃,能与水和石灰水反应,进行分析.
解析:A、二氧化碳倾倒后右端下沉,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A正确;B、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产的二氧化碳使右面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助燃不可燃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验证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D、瓶子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D错误.
答案:A
考点2: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
例2、某小组的同学为了的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装
置.
(1)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2)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室制取CO2, (填“能”或“不能”)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理由是: .
(4)该小组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时,发现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的现象,为和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出了下列4种装置,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相关的报
①如你选择装置(1)来完成该活动,请简述出现的现象:
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②小华同学质疑上述设计,认为上述均无法证明与氢氧化钠确已反应,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
③为了回答小华同学的质疑,请你在上述的基础上,补充设计一个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可图示说明)
解析:(1)由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属于固液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发生装置选A;又因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选B;又因为二氧化碳需要干燥,所以干燥剂选浓硫酸D.
(2)CaCO3和HCl反应属于盐和酸生成新盐CaCl2和新酸H2CO3的过程;H2CO3不稳定又分解为H2O、CO2;
(3)此步涉及了浓盐酸的挥发性,致使制作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4)①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时,由于其生成物是碳酸钠和水,外观看不出有什么现象.但是从物理压强的角度,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气压减小,液面上升;
②考虑要全面,由于二氧化碳也溶于水,也可以出现类似的现象;
③用水做类似装置(1)相同的装置的实验,看看最终液面上升的高低;
(5)可以取同样大小温度计试管,一个不通二氧化碳,另一个通入二氧化碳,看经过相同的时间,试管内的温度.
答案:(1)ADB(1分)
(2)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3)不能,因为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使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1分)
(4)①液体几乎充满试管.(1分).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气压减小,液面上升.(1分)
②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可能也产生相同的现象.(1分)
③采用与此题装置(1)相同的装置,用水代替氢氧化钠进行相同的实验.(1分)
【当堂检测】
一、基础题
1.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A.没有与氧气接触 B.无水酒精是液体
C.没有达到着火点 D.酒精没有可燃性
2.通常火灾是用水扑灭,原理是( )
A.水能冲淡可燃物周围的空气
B.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水遇火蒸发而吸热,有利于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到着火点以下
D.水容易获取,价格便宜
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
4.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5.小红和小瑛为了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设计了如图的装置,采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向甲吹气
B.由甲吸气
C.向乙吹气
D.由乙吸气
6.小刚同学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他应首先做的是( )
A.迅速做人工呼吸
B.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C.拨打急救电话120
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二、提升练习
1.下列是我们已经做过的化学,通过,我们能获得很多知识和技能,相信你能够按要求快乐顺利地填写下列空格.
(1)①可说明甲烷具有 性.(2)②既可说明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 .
(3)③既可说明水是由 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4)④既可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 比红磷低.
(5)⑤可说明能 。
2.
(1)如图中,A是的溶解性.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 的变化来间接感知.
(2)如图中,B是研究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就是利用 的变化引起了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使 (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的.
(3)如图中,C是磷的燃烧条件,它是通过控制是否与氧接触和控制 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某市发生天然气事故.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 性,所以泄漏后与 接触,遇明火发生;
(2)引发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