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海水制碱
【学习目标】
1、掌握纯碱等盐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2、会熟练书写纯碱的化学性质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
3、记住某些盐的水溶性。
4、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重点、难点】
纯碱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应用
【基础知识预习】
(一)纯碱的化学性质:
1、碳酸钠俗称 、 ,其化学式为 ,是一种 色固体,它 (难易)溶于水。
2、写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以及反应的现象 。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以及反应的现象 。
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以及反应的现象 。
3、纯碱的化学性质: ; ;
; 。
【课堂练习】
1、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把盐酸滴在草木灰上,产生大量气泡,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实验现象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
A、Na2CO3 B、K2CO3 C、KNO3 D、KOH
2、现有下列试剂①澄清石灰水 ②食醋 ③食盐水 ④纯碱溶液 ⑤烧碱溶液 ,其中检验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必须用到的是( )
A、②⑤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二)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如果有 , ,或
那么反应就能够发生。
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大多数盐溶解在水里是以 形式存在的,因此,酸、碱、盐在水里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是 的过程。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 ,两种离子之间若能结合成 、 或 ,反应就能发生;否则,反应就不会发生。
4、盐的溶解性
(1) 、 、 、 均易溶于水。
(2)盐酸盐(含有Cl-)只有 不溶于水。
(3)硫酸盐(SO42-)只有 不溶, 、 微溶于水(简记为“一不溶二微溶”)。
(4)碳酸盐(CO32-)只有 、 、 溶于水,其余均不溶于水。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CaCO3 和HCl B、 NaCl 和 KNO3 C、 HCl 和Cu(OH)2 D、FeCl3和NaOH
2、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水中,既有沉淀又有气体产生的是 ( )
A、 HNO3 Na 2SO4 BaCl2 B、 BaCl2 Na 2CO3 H 2SO4
C、 KNO3 Na 2CO3 HCl D、 NaCl HCl AgNO3
【课堂活动】
活动一: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实验1:将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2:将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3:将氢氧化钡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4:将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5:将氯化钡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活动二:认识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课堂检测】
1、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下列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加入稀盐酸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酚酞试液
2、能准确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是( )
A、加入盐酸有可燃性气体产生 B、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C、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盐酸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3、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时间长了有一些白色固体,这些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氧化钠 B、碳酸钠 C、氯化钠 D、碳酸钙
4、利用家庭生活用品可以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食盐、食醋、纯碱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B、鉴别食盐和纯碱
C、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制取二氧化碳
5、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作漂洗剂。前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即可得氢氧化钾。
(1)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有 种
(2)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如果要得到氢氧化钾溶液,还要经过 操作。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实验探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