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课件(69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课件(69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11-16 18:1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2022微课制作基础培训
通用版
初步认知
1.微课的
微课究竟是什么?
是教学视频?
是在线教学视频?
是包含视频的一节课?
有配套的在线教学环节?
有线下的配套教学活动?
焦建利教授对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5-10分钟)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微课”的定义与内涵
微课越来越热!
黎加厚教授宣称:
微课(程)设计
是21世纪教师技能




引子
微课
各级征集评比
会议研讨
科研课题
教学论文
教学实验
微课长什么样?
微课制作容易吗?
怎样做出好微课?
4,000余个视频
2亿次浏览量/年
3万间教室使用
一个人的教学震动了世界(2011)
我怎么也解释不清的知识点,可汗通过短短10分钟的视频,就让孩子们融会贯通。简直难以置信!
可汗的TED演讲
视频重塑教育
可汗式“微课”的特点可汗学院给学习带来变革
这是我第一次笑着做导数题。
相较于一个满脸苦相的中年妇女站在黑板前,或者一个理科高龄男老师干巴巴地念幻灯片的网络课程,哈佛毕业的可汗本人在另一台电脑前边画边讲,让我感觉平等而且被服务着。
没有任何一个活生生的教师会坐在我身边,不厌其烦地将同一个问题重复讲二三十遍。
他是个特别会讲课的人,借中美贸易来讲浮动汇率,十分钟就说明白了。
通俗易懂
风趣幽默
自我调控学习步调
形式贴近用户心理
真有那么神吗?
我自己孩子的亲身体会
早上我用手机下载看了四遍,真的被吸引住了。独特的音乐配上合适的动画,即使不说一句话,孩子都会很有兴趣的学下去。
一位老师在课堂中使用微课的体会
之前,我是用投影仪给孩子们讲这节课,孩子反映一般。后来我直接播放了这节微课,小朋友们个个瞪大了眼睛,注意力很集中。
学习也能感到是一种享受?
能把实验性和理论性那么强的知识讲解得那么生动、唯美,实在是很有创意。孩子们就像在观看电影一样轻松和愉快地接受着知识,沉浸感特别强。
现在的学生已不甘做知识的“容器”,不再对教师的说教、课本上的内容奉若神明。作为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改变教法,积极适应学生。
能用于哪些教学环节
2.微课
新课讲授型微课
实验操作型微课
我把部分不好做或材料少的实验做成微课,同学们很有兴趣,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
专题拓展型
故事讲授型
制作实操
3. 微课
通过案例学微课制作-1
通过案例学制作1-1
PPT+录制旁白
通过案例学制作1-2
PPT+背景音乐
通过案例学制作2-1
CS录制微课
通过案例学制作2-2
CS视频剪辑
通过案例学制作2-3
CS+背景音乐
降噪
渐入渐出
通过案例学制作2-4
CS生成视频
通过案例学制作3-1
CS加入视频媒体
通过案例学微课制作-3
通过案例学制作3-2
CS加入变焦效果
通过案例学制作3-3
CS加入标注效果
通过案例学微课制作-4
通过案例学制作3-4
加入转场效果
微课开发需要熟练掌握三种应用
PPT
搜索引擎
录屏软件
推荐最稳定、好用的支架:
(价格:40-100元不等)
使用高品质耳麦
推荐:罗技H600 无线耳麦(260元)
做出好的微课
4. 如何
如何做出好的微课
如何做出微课
微课设计与制作需要“过五关”
超越传统讲授
“好”的标准是:
PPT设计指导思想
用视觉方式呈现知识逻辑
或:知识的视觉表达
把文字的抽象思维方式
变为直观的、形象的思维方式
以提高知识传递效率
实例1:文字的知识表达效果
原则一
少用文字,多用表图影
用视觉方式表达知识逻辑
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其宗旨是以民间的方式广泛动员海内外财力资源,建立希望工程基金,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希望工程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祖国的未来,快来给失学儿童捐款吧!
文字的信息传递效果
图像的信息传递效果
并能感染人的情绪
图像传递丰富的直觉信息
一张好图片
胜过千言万语
画面将我们引向情感
又将我们从情感引向思想
传媒理论大师 爱森斯坦:
画面将我们引向情感
又将我们从情感引向思想
——传媒理论大师 爱森斯坦
用视觉方式吸引注意、更有效地传递信息
改造目标:
实例1:用图片增强视觉吸引力
应该向广大教师
而不是最时髦的理论
推荐最合适的技术
而不是最新的技术;
推荐最合适的理论
用视觉方式吸引注意、更有效地传递信息
改造目标:
实例2:用图片增强视觉吸引力
数学让人感到枯燥
数学给人们的印象是抽象和枯燥的,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望而生畏。
数学是否本来就该是干巴巴的,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呢?
数学能变得有趣吗?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天性?




信息传递效率的排序
不如
不如
不如
持续视线牵引
视觉没有兴奋点,容易分神
大脑需要优先寻找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难以关注学习内容;
两大常见问题
视觉失去焦点,以听觉为主,效率较低
解决之道
经验数据:画面静止时间不宜超过10秒
实现视线牵引效果
画面长时静止
创造动感
尽可能在画面中
视听不同步
语音讲解
内容的出现要匹配
动画设置基本原则
实现视听一致效果
解决之道
微课开发的最佳策略:
团队
生理的脑
认知的脑
情绪的脑
社会的脑
生存与安全
情绪与情感
交流与合作
理解与记忆
《基于脑的课堂教学框架设计与实践应用》——李金钊 著
网络教学艺术:运用认知科学与脑科学成果
认知的脑
脑对于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信息与情景反应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脑的理解和记忆来说,
>>
理解
意义
对脑而言什么是有意义的信息?
背景和模式
情绪
相关性
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和冲击
引发积极或消极的情绪
与原有知识具有相关性
能聚合成一个大的信息模式
大脑天生就是意义建构者
运用认知科学与脑科学成果
微课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角形三条中线真能交于一点吗?
揭示意义
—三角形中线性质
情绪的脑
脑处理不同类别信息的优先级是不同的
影响生存的信息优先
产生情绪的信息次之
新认知学习的信息
运用认知科学与脑科学成果
情绪的脑
在正常状态下,脑会优先加工
情绪事件
感觉丘脑
杏仁核
感觉皮质
绕行路
快速路
刺激
反应
知识记忆容易被遗忘,而情绪记忆具有强烈、持久的特点,在记忆中具有优势地位。
情绪记忆理论
情绪
运用认知科学与脑科学成果
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情境教学法
是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构成要素
能吸引学习者投入高度的注意力
能维持更为强烈、持久的记忆
情绪的脑
脑意义建构的三要素:背景模式、相关性、情绪
对学习情境的“感觉”会决定其投入注意力程度
主管情绪的杏仁核会在回忆时唤起愉快的感觉
运用认知科学与脑科学成果
造成认知冲突的问题
表演式教学风格
令人震憾的场景
讲一个好故事
激发学生情绪的几种方法
微课要真正做到“超越”
决不能简单复制
而需要将重点放在
传统的知识讲解
如何激发学生情绪上
设计制作时应始终关注
学生看微课时
情绪如何
运用认知科学与脑科学成果
已建立的认知结构
与外部环境产生矛盾
学习新知
形成新的认知平衡
认知失衡
紧张 感
认知 需要
通过创建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情绪
微课—比面授更丰富灵活的演绎空间
采用表演式教学风格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