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章末核心素养提升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章末核心素养提升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7 10:5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七章章末素养提升
知识框架
运动和力

力的概念
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作用效果
三要素: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表示方法: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使物体的_______发生改变
使物体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
形状
运动状态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科学知识梳理
运动和力

弹力
弹力的产生、定义
常用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制成原理、构造、使用方法)
重力
定义:由于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三要素
大小:_______
方向:___________
地球的吸引
G=mg
竖直向下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滑动摩擦力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_______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_______
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阻碍

运动和力
运动和力的关系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同向
大小:F合=F1+F2
方向:与F1和F2的方向相同
反向
大小:F合=F1-F2(F1>F2)
方向:与较大的力F1方向相同
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体
等大
反向
共线
运动和力
运动和力的关系
惯性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决定因素:_______ 
物体质量
牛顿第一定律
条件:物体不受任何外力
物体运动状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不受力: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受平衡力: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加速运动
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减速运动
合力与运动方向不共线:曲线运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 作用对象  分别作用在______个物体上  作用在________个物体上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可以存在
力的作用效果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一般产生不同的效果  两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使物体保持平衡
力的 示意图
重点突破
一、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条件 合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 物体所处状态 运动状态改变情况
不受力、受平衡力  ____状态或__________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__________
受非平衡力 相同 速度增大,并且做直线运动 相反 速度减小,仍做直线运动  不一致 运动方向改变,做曲线运动 二、力与运动的关系
静止
匀速直线
不变
图解 现象或结论
 结论:弹簧测力计正确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的位置,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弹簧与外壳是否摩擦过大;
(2)测量力时,要让力的方向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数时,指针与弹簧测力计哪条刻度线近就读取哪条刻度线的值
三、图说小实验
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说明: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若一个力产生的________与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________相同,这一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这里运用到了____________法。
 结论: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同,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如果方向相反,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
效果
效果
等效替代
大小之和
大小之差
现象:当猛然抽出纸条时,杯子在原位置保持不动;迅速击打硬纸板,鸡蛋落入杯中;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继续运动而飞离小车。
说明:由于惯性,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____________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科学方法概览
物理研究方法 该方法在本章的应用
等效替代法 合力的概念
建立理想模型法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控制变量法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转换法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理想实验法 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科学应用示例
夯基专训—易错概念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对错误的说法分析指正。
(  )1.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体吸引铁钉等
(  )2.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使物体自身受到的力。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
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  )3.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4.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比其中任何一个分力都小。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包含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而一对平衡力的方向相反
(  )6.运动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运动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保持为零,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物体只是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则处于非平衡状态
(  )7.小学生用卷笔刀削铅笔时,铅笔与卷笔刀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卷笔刀削铅笔时,铅笔和卷笔刀之间的摩擦属于滑动摩擦
(  )8.汽车运动速度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距离越远,这是因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  )9.离开枪膛的子弹仍能继续高速运动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力。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物体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离开枪膛的子弹仍能继续高速运动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  )10.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外力作用,还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
(  )11.用手指水平轻轻推在书桌上的物理书,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撤去手指的推力,书停止运动。这一现象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原因是书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如果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而不需要力来维持
提能专训—重点考点剖析
考点一 力
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学习时要联系实际,体会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通过实验或实例来分析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力的存在。
例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有力的作用
B.成语“以卵击石”中蛋撞击石头的同时石头也撞击蛋
C.不接触的物体间不会有力的作用
D.“风吹草低见牛羊”风给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
C
考点二 弹力 重力 摩擦力
此类型的题目需要掌握弹力、重力和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详见实验专训)、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中考必考的内容。
例2 下列关于重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上抛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的作用
B.汽车在斜坡上行驶,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水往低处流,是水受重力作用的缘故
D
例3 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A
例4 请在图中画出小明匀速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的阻力)。
[答案]如图所示
考点三 二力平衡
判断平衡力、平衡状态及二力平衡的条件等是中考常考知识点,在中考中常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偶尔也会以作图题、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例5  手握圆柱形水杯,手和水杯都在空中静止,杯底所在的平面是水平面,如图所示。下列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手对水杯的压力和水杯对手的压力
B.水杯的重力与手对水杯的压力
C.水杯的重力与手对水杯的静摩擦力
D.水杯对手的静摩擦力与手对水杯的静摩擦力
C
考点四 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
本考点考查的主要内容有: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的实验的操作过程、研究方法、现象的描述、推论的阐述(详见实验专训),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运用惯性知识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多以选择题、填空题或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惯性是物体自身的一种属性,所以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
例6 小汽车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行车时司乘人员要系上安全带,座椅靠背上方还要安装头枕,关于安全带和头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安全带能防止突然加速造成的人体伤害
B.头枕是防止乘客在睡觉时由于汽车颠簸而造成的人体伤害
C.安全带能防止汽车被追尾时造成的伤害,头枕能防止与前车相碰时造成的伤害
D.安全带能防止突然刹车(或与前车相撞)时造成的伤害,头枕能防止被追尾时造成的伤害
D
考点五 运动和力
本考点主要考查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
考查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①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7 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转弯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不可能向上运动
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A
例8 用2 N的拉力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将拉力增加到5 N,则此时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木块做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2
加速
实验专训—重点实验突破
实验一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例9 实验小组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到压力的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通过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这些猜想: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__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__________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要验证猜想②,应该选择__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匀速
二力平衡
甲、丙
接触面越粗糙
(3)要验证猜想③,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靠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实验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例10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华所在的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实验方案:
(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______________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甲、乙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_____方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匀速直线运动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较小,可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所在的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明的实验优于小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填字母)。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A
(4)用图丙中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选择的卡片质量应该较_____。
(5)运用图丙装置探究大小不相等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时,是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来改变两个力的大小,同时要控制两个力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要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时,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后,小明用剪刀将卡片剪为两半,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力能否平衡。

悬挂的钩码数量
同体
反向
共线
将小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
实验三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例11 在“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活动中,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
速度
不受任何阻力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