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4,航天员开始出舱时,当地地方时最接近()
高二地理(B)
A.8时
B.9时
C.10时
D,11时
学校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5,返回舱对着陆场依颗性降低的原因是()
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一
A,着陆场场站面积大,着陆难度小
B.着陆场地形平坦,搜寻条件好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
C,返回舱返回地面方式彻底改变
D.返回舱返回地面时间更加灵活
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困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田。据此宪成下面小题。
班级
目要求的。
海洋
垂直气流
八角金盘为灌木戏小乔木,四车常青,叶片硕火,叶形优美,浓绿光死,有校高的观赏价
陆地
水平气流
值。下田1为湖北省成宁市莱学校(114.04E,29.56N)枚学楼平面图,A、B两处为救学楼
花坛内种植的入角金盘,花坛内其他处主要是苹坪,实际发现,A处长势较差,B处长势校好,
姓名
图2为二分二至日地球位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教学楼
学号
A匪
室
花坛
图
3罪
6.图4中()
A,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彩响而上升
南教学楼
C,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7.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教学娄平面图
二分二至回出球位
A.非洲赤道以北的动物向南迁徙
B.长江中下游伏早天气
图1
图2
C.北半球刷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1.推测八角金盘的生长习性最可能是()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浸洋或河床)超出一短洪水位以上,
A,喜阴
B,耐寒
C.耐早
D.喜光
里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田5为发源于太行山的拒马河的河流阶地示意国。据此宪武
2,在我国,八角金盘适合种植的地区是()
下面小题。
A.东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背藏高原
D,西北地区
3.根据右图判断,该学校一年中昼长夜短,昼渐长的时期是()
4.①-②
B.②-③
C.⑧④
D.④-①
三级
1992年,我国找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为了满足神舟系列我人航天器返回轮返回的要求,
设定了四王子旗着陆场和东风着陆场作为主、刚着陆场。近年来,返回舱对着陆场的依赖性明
阶地
二级
亚降低。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年十三号瓶人飞船完成长达半年的我国第
阶地
一级
二次天宫空间站之旅,在东风着陆场(4137'3·N,10004'28·E)成功着陆。1小时
阶地
后,航天员开始出舱。田3是我国找人航天着陆杨分布示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河漫滩
◆◆
120
河床
名称:东风特肠
名你:四王子狱
强图5
行以:名200010
啸汤
8.图示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竞垂直下降、流水侵蚀
B.地莞垂直上升、流水侵蚀
1901
10
C,地克垂宜下降、流水沉积
D、地壳垂直上升、流水沉积
锅林邪脚咒感
9.早期人类活动都远在河流阶地。其主要原因是《)
西.明和沿特
A、交通便利B,洪涝较少
C、土接肥沃
D、气候湿润
01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如图6所示)位于广东省部关东北侧的仁化县(地处南岭山脉南到,
图3
地形复杂,以山地、丘破为主〕,构成丹霞地锐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釣7至9千万年前晚
离二地迎(B)第1西(共3页)2022—2023学年上学期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B卷
参 考 答 案
A 2.B 3.D 4.C 5.D 6.A 7.B
8.B 9.C 10.A 11.C 12.D 13.B 14.C
15.D 16.A
17.(16分)【答案】
(1) 亚热带季风 地中海气候(2分)
(2)新潟夏季气温偏高,降水较多,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流经的日本暖流影响(4分)。旧金山夏季气温偏低,降水偏少,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4分)。
(3)冬季新瀉的气温低于旧金山。冬季新瀉受来自高纬内陆的西北风影响,而旧金山受来自低纬太平洋的西南风影响。(6分)
18.(18分)【答案】(1)纬度低,热量充足;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量大;垂直高差大,垂直分异明显。(6分)
(2)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大;支流数量多;雨季时,河流含沙量大。(任意答出3点6分)
(3)东南信风增强,南赤道暖流增强;大西洋西部水温上升,蒸发加剧,空气湿度增加;向大气输送热量增多;降水增多;海气相互作用更加活跃。(任意答出3点,得6分)
19.(18分)【答案】
(1) 中间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每空1分,共2分)
(2) 谷地 断层 B C(每空1分,共4分)
(3)巫山(分水岭)以石灰岩为主,抗侵蚀能力较弱,易被流水侵蚀;巫山西侧河流河床(水位)高于东侧;东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更强。(6分)
(4)水域面积减少,大部分区域由水生环境演变为陆生环境;水生生物减少(分布范围减小),陆生生物增多(分布范围变大);土壤逐渐形成、增厚。(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