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6 19:5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核心素养 目标定位]
1.语言目标:积累词语基本知识,掌握文中的重要语句。
2.思维目标: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论证思路。
3.审美目标:培养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工匠精神”。
4.文化目标:激发自己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
[情境导引 任务驱动]
坚定、踏实、精益求精,把每一件工作都当成事业来做,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用心跟它进行交流。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工匠精神,匠心独运,走好我们的每一步,实现精彩人生!
微任务1:自主合作探究,夯基础增素养
通过完成“字音、字形、词语”等题目,增加语言素养积淀。
[通读——理解与梳理]
微任务2:描绘思维导图,理清作者思路
1.根据课文内容,恰当填充下面横线处的内容。
答:①__企业和国家__  ②__主动探寻__
[深读——阅读与鉴赏]
微任务3:把握文章论证观点
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__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__
3.文中“工匠精神”的含义有哪些?
答:__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的极致追求;专注,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具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__
微任务4:分析段落论证思路
4.请简要概括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答:__本段共6句话,按意思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解释“匠”的含义;其次,指出人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有所不同;最后,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的意义。__
【方法支架】
微任务5:把握文章论证方法
5.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答:__道理论证。作者通过引用他人的话,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体现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__
【方法支架】
常见的论证方法
论证 方法 特 点 作 用
举例 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使说理有事实依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权威性。
对比 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比喻 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识,化深奥为浅显。
类比 论证 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物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通过相同属性的类比,推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
因果 论证 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以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使文章逻辑性强,思辨性强,无可辩驳。
续表
论证 方法 特 点 作 用
引用 论证 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公式、定理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 使论证显得有高度,有深度,也有可信度。
归谬法 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这个论题是正确的,由此导出更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 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幽默感的表达效果。
6.作者在证明观点时还运用了引证法,结合文本分析引证法的作用。
答:__①开篇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当代意义;引用《说文》中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引用鲁迅的话,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匠”自古有之。②运用引证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进行分析,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引证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__
微任务6:探究问题,提出见解
7.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为什么?
答:__有必要。①工匠精神与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不谋而合。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会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有市场,企业才会有发展。②国家崇尚工匠精神,可以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③坚守工匠精神,可以体现劳动价值,树立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国家力量凝神铸魂。④坚守工匠精神,可以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__
[联读——比较与探究]
微任务7:拓展比较阅读,联系挖掘探究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特征
杨冬梅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我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看望参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和运营的工作人员代表时,他强调,大兴国际机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世界眼光、战略眼光,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现代水平的大国工匠风范。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倡导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逐渐形成热潮。最近,随着杭州全国首个“工匠日”的设立,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工匠馆”的开馆,工匠精神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般认为,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但是,这只是对工匠精神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还缺乏对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特殊性的研究。实际上,新时代的中国工匠精神,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工匠精神的内涵,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既是对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外国工匠精神的学习借鉴;既是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而产生,又是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它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激励广大职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工匠精神的继承发扬与学习借鉴
在中国,“工匠”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即社会分工中开始独立存在专门从事手工业的群体后才出现的,此时工匠主要代指从事木匠的群体。随着历史的发展,东汉时期“工匠”一词的含义已经基本覆盖全体的手工业者。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包括以下特点:首先,创新精神。美丽的丝绸、精美的陶瓷,以及数不清的发明创造,无不体现着古代中国工匠无比的智慧和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其次,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工匠出神入化技艺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职业态度的由衷赞美。再次,敬业精神。中国传统十分强调“敬”这一观念。对于古代工匠群体而言,他们十分尊敬自己从事的职业劳动,因此形成了内涵十分丰富的“敬业”观念。
正是因为根植于中华传统的丰厚土壤之中,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中那种德艺兼修、物我合一的境界,始终为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
工业化时代生产的特点是标准化和通用化,因此,工业化时代更多地强调工人对标准和规范的遵循和坚守。而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成为可能。这一变化强调了为满足个性化需求而进行的创新和创造。
为适应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需要,保持产品在国际上强大的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坚守。例如,“德国制造”之所以具有强大的优势,一方面在于他们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另一方面在于德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又如,日本的“匠人精神”是从国家高层到民间都在提倡的一种精神,其精髓在于“踏踏实实,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许多日本企业延续百年的不二法门。
西方国家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领跑者,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的榜样。时至今日,西方国家工匠精神中很多先进的理念、制度、文化仍然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为满足对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需要而产生
在新时代提倡工匠精神,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同时也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弘扬工匠精神,是为了造就一支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以满足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而要完成这一目标,急需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而要切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其次,弘扬工匠精神,是适应国际竞争,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的需要。近年来,许多国家提出了各种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因此,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出大批大国工匠,全面提升职工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
再次,弘扬工匠精神,是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生产的需要。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从工业化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变。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千篇一律的工业化生产不同的是,如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新蓝海。因此,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重提工匠精神,也就具有了某种历史必然性。
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构成有机整体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说明,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关联性,三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价值,劳动创造了世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消除了劳动的异化现象,劳动才能真正放射出“太阳”般的光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才真正成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精神是位于哲学层面的,它是支撑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劳模精神,还是工匠精神,都是基于劳动光荣的理念而产生的,是劳动精神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不同实现形式。
就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关系而言,劳模精神的主体是劳模,工匠精神的主体是职工。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和工匠精神相比,劳模精神是一种高层次的道德追求。劳模精神除了强调卓越的技能,同时还强调高尚的道德情操,劳模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对全社会起到了引领作用。工匠精神更多地强调技术上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它是对广大职工的一种时代要求,更强调职工的个体完善。另一方面,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素质,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总之,要发挥好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的作用,必须处理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关系,使三者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模、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更大的力量。
8.本文中的“工匠精神”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的“工匠精神”含义一样吗?谈谈你的感受。
答:__提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主要是从个人、企业、国家层面提出的概念,其核心包括外在化的要求和内在化的追求,而本文的侧重点在于精神层面的东西。__
微任务8:相关主题文本阅读
1.主题佳句碎片阅读
2.主题资料延伸阅读
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时代符号
李红军
2019年4月3日,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决定,自2019年起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工匠日”。这是全国首个经地方人大审议通过设立的“工匠日”。“今年杭州市‘两会’上,11名代表联名建议将9月26日设为‘工匠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郑荣胜介绍说,1937年9月26日通车的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铁两用桥钱塘江大桥,使用至今,正是杭州工匠精神的象征。“‘工匠日’的设立,将进一步营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浓厚氛围。”(2019年4月4日《人民日报》)
杭州市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将每年的9月26日设为“工匠日”,这在当下中国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何谓“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力争极致的精神,体现了心无旁骛、心如止水的境界,也代表了德技双馨的团队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国工匠层出不穷,他们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执着专一的敬业精神,赢得了世人的尊崇,如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钟表修复师王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211厂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西区局静安分局一线线务员徐珺,北京工美集团握拉菲首饰有限公司錾刻师孟剑锋等。这些大国工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称为“大国工匠”可谓实至名归。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大国工匠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却没有一个专门的“节日”来体现他们的杰出贡献。虽然工匠们默默奉献,视功名如过眼云烟,但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忘记他们,应该给他们以尊崇的地位。我们的社会要形成一种尊崇劳模的氛围,就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代际传承,并使之成为一种时代符号,这是一种历史的抉择。
工匠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我们要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工匠的杰出贡献。航天科技需要工匠,深海探索需要工匠,历史考古需要工匠,可以说,没有大国工匠们的支撑,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工匠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的折射,泱泱大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要让“工匠精神”代际传承就必须有一种庄严的仪式,善待大国工匠就是善待中国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杭州市率先在全国设立首个“工匠日”有着非同寻常的时代意义。
【深度点评】本文针对杭州市设立“工匠日”这个新闻,把“工匠日”与工匠精神联系起来。通过对工匠精神的阐释,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国工匠的贡献的阐释,表达了对工匠们应有的尊崇,明确了大国工匠们与中国梦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设立“工匠日”在当下中国非同寻常的时代意义。善待大国工匠就是善待中国的未来,我们不仅要尊崇大国工匠,更要让“工匠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一 铭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事物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但是,我想说: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就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乃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造出高纯度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接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事物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深度点评】本文从现实写起提出观点,然后从反面论证“速成”的危害性,接着又写到古代的匠人精神和现代的工匠高凤林、顾秋亮,有力地证明了“别让速成毁了匠心”的论点。整篇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气势,呼吁我们,别让速成毁了匠心,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要有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微思考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结合“敬业、乐业”,谈谈你将如何贯彻“工匠精神”。
答:__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凡职业都要达到孔子说的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并不懈努力追求,最终获得成功。作为学生的我们,对待学业更要入脑、走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负韶华,在学业上有所收获。__
【拓展阅读】
1963年7月,北京大学毕业的樊锦诗怀着保护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樊锦诗扎根大漠,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为敦煌莫高窟这一人类宝贵的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做出了杰出贡献,把自己的青春、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如今,80岁的樊锦诗作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退休不退岗、退休不褪色,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的倡导者和模范践行者。
2018年12月,樊锦诗同志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73岁樊锦诗,一生敦煌情未了
73岁的樊锦诗,1.55米的身高。体重从来也没有超过100斤。在西北风沙经年累月的吹刮下,她的掌心留下格外明显的白色干纹。当我忍不住用手指去轻触她褶皱的手背,她低嚅着:“这就是老太婆的手。”
一张摄于1965年的照片,照片中的樊锦诗排在队伍的最前边,距她来敦煌不过两年,26岁的年纪,脸庞笑靥如花。拍摄这张照片是为纪念敦煌文物研究所有了第一辆汽车,大家最后一次徒步进城。
对延绵千里、纵横千年的敦煌石窟而言,48年仅是苍茫瞬间,却足以让一个坚守者从少年变成老者。
樊锦诗,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驻守敦煌48年。与她一起对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做出贡献的坚守者名单很长,樊锦诗之前有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霍熙亮、李承仙、施萍亭……当然,还不断会有后来者接上。
他们用毕生的生命所做的一件事,就是与毁灭抗争,让敦煌石窟保存得长久一些。
艰苦的第一天
敦煌莫高窟又叫千佛洞,孤处沙漠戈壁之中,东面是三危山,西面是鸣沙山。北面最近的村舍也在30里戈壁滩以外。
樊锦诗祖籍杭州,出生于北京,成长于上海,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
1962年毕业实习,樊锦诗和其他3名同学被委派前往敦煌文物研究所实习。第2年,她大学毕业,常书鸿写信到北大要人。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樊锦诗内心犹豫过,但最终还是去了。她把父亲写给学校的抗议信偷偷藏了起来,就因为担心别人说自己明里一套,暗里一套。“那个时代的人思想就是单纯,不过我觉得单纯也挺好的。”樊锦诗说。
但是一旦要来这里长久生活,就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最大的落差是没水没电。房子和家具都是土块垒的,门是透风的,房顶是用报纸糊的,晚上睡着觉,老鼠就能从房顶掉到炕上。
“由于房间里没有卫生设备,深夜要到外边上厕所,刚迈出门,就看到黑乎乎的一只耳朵在摇。我想,是狼吧?心头一紧,急忙回屋把门拴上,一夜没睡好。凌晨实在憋不住,想想狼也该走了,起床一看,是头驴。”来这里的头一个晚上,让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樊锦诗苦不堪言。
“一上洞窟就忘了生活,觉得震撼、惊奇,古人这么厉害,留下这么好的画。一下洞,看到周围灰秃秃的光景,心里又觉得荒凉。”尤其是到了秋天,风一吹,树叶就簌簌往下落,道路两边是树林,树林两边是山坡,山坡更远处是无穷尽的沙漠戈壁。
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成立于1943年,是常书鸿先生着手筹建的。筹建之初,所址设在千佛洞旁中寺内。至明朝后期封闭嘉峪关,千佛洞已荒置近五百年,荒凉破败异常。所里除几个工作人员之外,唯一的人烟是上寺一老一少两个喇嘛,下寺一个道人。
老一辈“敦煌人”终日与石窟菩萨为伴,上洞临摹、下洞种菜、孤单行路。
这里物资昂贵,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他们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借来的木轮老牛车,来回七八十里到敦煌县城去买工作和生活用品。春天,他们在上寺旁边的田地里耕作劳动,自给自足。冬天,他们在莫高窟前的宕泉河里破冰取水。为了解决照明,他们还自己动手投入水电站的修建中,尽管只看到灯泡发亮瞬间,随即熄灭,却也为他们带来长久的欢乐。
“我来的时候,研究所的队伍已经扩大至40余人。常书鸿和段文杰这些老一辈敦煌人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坚持下来,他们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樊锦诗说。
“一开始,我只承诺老彭在这里待3年,3年后就去武汉跟他结婚。后来遇上‘文革’,根本无从谈论工作调动的事情。等‘文革’结束,段文杰先生总是劝我不要离开,而我对这里也产生了感情,不愿意再离开。”
于是,她只深刻记得来这里的第一天,是失落的,是艰苦的,是需要憋着不上厕所眼巴巴盯着天花板过一夜的。随后48年里的每一天,只是庸常岁月中极为普通的一天,就像只要风吹,鸣沙山上的沙就会飞扬一样。
理想的坚守者
为什么来敦煌,面对别人无数次追问,樊锦诗总是说,是那个单纯的时代环境造就了他们这一群人。“不单单是我,我们那代人都这样。”
张大千震惊于精美的石窟艺术,于1941年和1942年先后两次来敦煌,潜心临摹洞窟内壁画,随后,前来采风的人很多,留守的人很少,他们的行为不难理解。
常书鸿先生,留学巴黎学习绘画,倾倒在西洋文化之中。他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首次看到《敦煌图录》时的“惊鸿一瞥”,从此许诺,舍弃一切侍奉艺术。他的半生坚守由此找到动因。
我总觉得,樊锦诗,除了那个单纯的时代环境,除了受老一辈“敦煌人”的精神感召,总还有些别的原因。
直到看到她办公桌上那两本重达10斤的8开本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才找到一些答案:她一直希望能在考古方面做出一些成绩。
1962年,樊锦诗随宿白先生到敦煌莫高窟实习。宿先生是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创立者。他提出运用考古学全面记录的方法记录下石窟全貌,为石窟保存科学的档案资料。
“我来这里的任务就是运用老师传授的知识,完成老师交代的考古任务。报告写不好,我始终没有很好完成本职工作,所以一直觉得很歉疚。”
拖了几十年,现在《敦煌石窟考古全集》第一卷终于顺利出炉。“这份多卷本考古报告拟记录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在内的三处石窟,逐窟记录洞窟位置、窟立外面、洞窟结构、洞窟塑像和壁画、保存状况、附属题记、碑刻铭记等,这次完成的是第一卷,之后还需要编撰100卷左右,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樊锦诗说,刚来的时候开展过一些工作,后来因为“文革”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们才又将编写石窟考古报告工作提上日程。但当时限于考古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始终难有推进。
进入90年代,等一切条件都成熟了,敦煌研究院院长这一行政职务又占去了她太多时间。想要匀点时间给钟爱的专业,就要想尽办法从“海绵”里挤。
“考古工作非常枯燥,不是数据就是公式,所以要静下心来做。我有时候好像坐不下来,到夏天院里的事就更多。我只希望能先把头开好,把第一本先做出来,就算自己老了,今后这项工作也能在研究院继续下去。”
2006年,第一卷考古报告初稿完成,樊锦诗拿到北京交给90岁高龄的宿白先生过目,先生觉得不行,干脆就又重做,如此又反复修改了几次,直到今年才正式出版。
就像很多人是为艺术献身敦煌,樊锦诗很多时候是在为自己的考古专业、学者理想坚持。
现在的敦煌,有淡、旺季之分。赶上旺季,南来北往游客熙熙攘攘,一入冬,淡季来临,敦煌又好像复归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那种寂寥。樊锦诗说,尽管现在身处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自己的内心一直还算安静的,心里始终有一颗向学向静的心。
保护的新课题
常书鸿先生曾在书中描述他初到千佛洞看到的景象:窟前还放牧着牛羊,洞窟被当作淘金沙人夜宿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做饭烧水,并随意毁坏树木。洞窟中流沙堆积,脱落的壁画夹杂在断垣残壁中随处皆是。洞窟无人管理,无人修缮,无人研究,无人宣传,继续遭受大自然和人为毁损的厄运。
常书鸿来时只带了5个人,他们担负起保护和研究的双重任务。其间清除流沙、修建洞窟间的临时栈道、安装洞窟窟门、制定洞窟管理规则、对莫高窟崖体进行加固。后来,敦煌研究所又传到段文杰先生手上。
等到1996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时,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已经过了最初的看守式保护和抢救式保护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保护课题不断摆在樊锦诗面前。
1998年之后,敦煌的旅游急剧升温,为了一睹千年石窟的艺术魅力,游人像潮水一样一拨拨涌来,这无疑加剧了对石窟壁画和彩塑的破坏。
樊锦诗非常矛盾,“我觉得敦煌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遗产,我们应该给大家服务好,给他们看。可是这些洞窟最少600年,最多有1 600年,而且这些壁画是用泥巴在石头上涂的,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你说它还经得起过多的参观吗?”
樊锦诗的担心是有确凿根据的。“我们找到同样地方1908年的照片和2002年的照片进行对比,不看还好,看了之后就觉得担心,本来很清晰的但现在有点模糊了,有的地方已起斑驳了。”这给她一个警示:敦煌在不知不觉中老去。
于是,樊锦诗大胆提出“数字敦煌”构想。在2003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樊锦诗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一份《关于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提案,2007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复了这个项目,选址在保护区外,整个项目包括依托先进数字技术打造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和治沙、安防、崖体加固及栈道改造3个子项目。
樊锦诗这样解释她提出的概念:“准确地说,数字敦煌有两层含义,一是将数字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二是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相关资料,通过数字处理,汇集成电子档案。”
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樊锦诗对促进敦煌文物的保护事业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学术大师季羡林在2000年敦煌百年庆典上极力称赞樊锦诗,他用了一个词:功德无量。
现在,敦煌石窟正加速走入大众视野。曾经的屈辱、荒凉、颓败成了人们反复提及的历史,映衬现在敦煌石窟的有序与欣欣向荣。但我们同样难以忘怀那些为敦煌的研究、保护、扬名开疆辟土的老一辈“敦煌人”的坚守。
去莫高窟采访,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片墓地。那是一片低矮的坡地,正对着莫高窟的标志——9层楼。这寸草不生的坡上埋着10多个人,常书鸿、毕可、龙时英、窦占彪、段文杰、贺世哲……他们生前,以自己的方式守护敦煌;死后,依然守望着莫高窟。
“我死了,肯定是要埋在这里的。”年过7旬的樊锦诗早已看破生死,毫不忌讳。
敦煌这块土地接纳了太多的“痴人”,有大痴、小痴,有出于公心,有出于私利,但可以称之为坚守者的人不多。坚守的意义不在于每一天都过得多么轰轰烈烈,而在于平凡的每一天,堆砌出的是沉甸甸的一生。
[相关“整本书阅读”书目]
(一)整本荐读
1.曹顺妮《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机械工业出版社)
2.〔美〕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浙江人民出版社)
3.〔日〕柳宗悦《工匠自我修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二)好文荐读
1.刘泉《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
2.李金华《“工匠精神”的理性思辨》
3.曾传兴《注重“工匠精神”培养》
微任务9:自选情境任务, 实践迁移运用
【对接高考写作】
9.请从以下六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参照示例,以课文为材料写一则素材运用。
示例: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纷繁复杂,能在这样的社会中潜心手艺、甘于清苦、追求卓越、传承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大国非遗工匠。要想练成绝技,需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需要有长达几十年对技艺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当今,仍然坚持这种工作态度,除了时间成本,还要有经济方面的支撑,他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追求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的作品。也许身边很多人心躁如汤煮,津津乐道于热点与风口,但他们却坚守本分,让“匠物”化腐朽为神奇。也因此,他们的“匠心”在时间的淬炼下坚定,“匠魂”在不懈的攀爬中沉淀。从大国非遗工匠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技艺,更是植根于民族精神基础上的“工匠精神”。如今,我们的文化建设亟须这种工匠精神。
答:__略__
【情境任务清单】
10.请自由选择以下一项情境任务,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并展示实践成果。
(1)《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中的四字词语运用得非常多,如“雕虫小技”“离群索居”“爱岗敬业”“劳动光荣”“质量至上”“品质取胜”“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等,形成了较为鲜明的语言风格。四字词语在语音、修辞手法方面表现突出。请以“直面挫折”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能较多地运用四字词语,并能配合使用一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2)“工匠精神”主题班会
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5年的时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
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
王津是故宫文件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件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
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一点瑕疵。
这些人身上,都体现出了可贵的“工匠精神”。对于“工匠精神”,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主题班会”开场词,注意语言表达的形式和观点传达的导向。
【分享展示】,选择任务:__(1)__,实践成果:__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水天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之路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未来天空不可能永远阳光灿烂。人生是坎坷曲折的,坎坷曲折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谁也不清楚何时会降临在我们头上,但我们不能因担心惧怕而止步不前,我们必须笑迎一切,昂首阔步,勇敢向前。__,))
【分享展示】,选择任务:__(2)__,实践成果:__“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同学们,今天我们齐聚于此,一起去感受、践行这种“工匠精神”吧!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