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7 20:2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学情回顾
01
课堂小结
03
CONTENTS 教学目录
02
初读课文
教材课后习题
04
精读课文
03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疏通了文意。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在那群雄逐鹿的风云时代,那些诤臣们是如何劝谏君王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看看邹忌是如何成功劝谏齐王的?
学情回顾
第二部分(2)
进谏的缘起。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道理。
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设喻,推及治国之道层面,讽谏齐威王。
第一部分(1)
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第三部分(3)
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
1.关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这个问题,邹忌问了哪些人 得到了什么样的回答?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


客人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2.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原因是什么?
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
少了“君美甚”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怯心理。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客人
私我
畏我
欲有求于我
3.妻、妾、客三个人的回答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三人回答的语气也有所不同。妻的喜爱、妾的畏惧、客人的敷衍,反映了对话人物间亲疏远近的不同,所以不能互换位置。
4.邹忌第二天见到徐公后的思考有什么作用?
邹忌见到徐公后,发现自己没有徐公好看,于是思考为什么妻、妾、客人要说他比徐公美,然后得出结论:在这件事上他受到了蒙蔽。为下文进言齐威王埋下伏笔。
5.邹忌讽谏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法,说说邹忌是怎样进行类比的?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之臣畏王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以小见大
妻私臣
妾畏臣
客有求于臣
6.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因为齐威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所以齐威王被阻塞了视听,很难听到真实的情况。
7.齐威王听了邹忌的建议后,是如何做的?效果如何?
上书谏寡人
中赏
谤讥于市朝
下赏
面刺寡人之过
三赏
时时而间进
无可进者
门庭若市
三变





上赏
①“令初下”时“门庭若市”,表明纳谏之前,齐国积弊之多,验证了邹忌说的“王之蔽甚矣”。
8.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间进”再到“无可进者”,说明了什么?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表明进谏者逐渐减少,也从侧面反映了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③“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概括地表明齐威王在纳谏过程中,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修明。
9.邹忌和齐威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实事求是,头脑冷静,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帝王心理。
齐威王是心胸宽广、虚心纳谏、明智果敢、勇于改革、重贤明理、从谏如流、有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邹忌
齐王
10.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①从邹忌进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
在与人交往中,提意见时,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语言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
②从齐威王纳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
不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意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本文通过邹忌借用自己与徐公比美这样的小事讽劝齐威王纳谏除蔽,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蔽,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1.三叠结构,别致精美
文章有“比美”“进谏”“赏谏—朝齐”三个段落。“比美”中的“三问”“三答”,“进谏”中的“三比”,“赏谏”中的“三赏”“三变”演绎了齐威王从善如流的魄力以及“战胜于朝廷”的辉煌功绩。结构整齐,别致精美。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
2.语言精练、生动
本文仅仅用了三四百字,就完整地表现了由家庭琐事到国家大事、由个人感触到国内外影响这样丰富的内容,可谓简洁有力。另外,同样的内容,作者运用了不同的句法来表达,更是别出心裁。如邹忌和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仅几字之差,就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彼此之间亲疏远近的关系。
邹忌讽齐王纳谏
进谏内容:
齐王纳谏
进谏缘起:
三问——三答——三思
妻私“我”——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客求“我”——四境之内莫不有求
于王
治国大事
生活小事
三比
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三变
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国内
四国朝齐—国外
善于进谏
虚心纳谏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本文情节可以概括为:三问答—三类比—三赏赐—三变化。试据此梳理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教材课后习题
课文情节为:邹忌与徐公比美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讽谏齐威王的三类比,齐威王纳谏后的三赏,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四国“皆朝于齐”的三变化。
二、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有人称赞邹忌能将“千古臣诌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也有人认为他的劝谏“并无讽王纳谏字句”,妙在“蕴藉”。结合这些评论,具体分析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其劝谏艺术有怎样的高妙之处。
邹忌并未直接讽谏齐王,而是以小见大,讲述自己与徐公“比美”的经历,并把自己“三思”的结果告诉齐王,通过类比,让齐王自己去领悟“王之蔽甚矣”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直谏,有可能激怒君王,不容易让齐王接受;委婉劝谏,若没有恰当的切入口,又容易流于琐细或者旨意不明。邹忌坦然直陈自己的“比美”经历和“闺房小语”,设喻类比,以切身体验切入讽喻正题,自然亲切,入情入理,又委婉含蓄,易于为齐王所接受。
2.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邹忌劝谏成功还有哪些重要因素?说说你的看法。
①邹忌善于思考、分析的个性和他的担当、责任意识。邹忌关心国家大事,一心想寻找恰当时机劝谏齐王。
②齐王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理政智慧。齐王听了邹忌的劝谏,马上“下令”,并且分上、中、下三种不同层面的赏赐,立刻实施,表现出一位封建贤明君王的特点。
三、解释下列各组加红的词的含义。
1.吾与徐公孰美
孰视之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于是入朝见威王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哪一个
仔细
认为……美
美丽
朝廷
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