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续写故事 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续写故事 教案+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7 09:0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习作指导方案
“续写故事”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内容是看图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意在引导学生依据插图和泡泡提示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故事的发展作出合理的、多元的推想,从而把故事写完。
教材第一部分提出习作的任务:了解插图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把故事写完。
教材第二部分用插图和泡泡提示的线索,讲述了故事的前半部分。插图一,一对同桌在讲述自己过生日的情形,吸引了大家的关注。一人强调“生日蛋糕”,一人强调“全家人一起过”。李晓明也在其中,从神态可以看出他的心情相比其他同学有些复杂。插图二,只有李晓明一人,情绪低落,自言自语。插图三,一对同桌正在商量如何为李晓明过生日。此后,一个大大的问号提示学生思考故事后面会怎么发展。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习作完成后修改、交流的要求。“小声读”有两层意思,一是读有助于发现习作中的明显错误,如漏字、多字、语句不通顺;二是声音小不影响他人。“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这是让学生自觉地运用学过的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教材还要求学生与同学一起交流习作,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旨在强化推想的合理性,学生分享自己习作的同时,也应该说明自己这样推想的理由。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2.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教学重点
能根据插图和文字提示推想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续写故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
2.准备相关的范文。
学生准备: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引导回忆,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每一年中都有一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过了这天,也就表示我们又长了一岁。大家知道这是哪一天吗?(生日)
2.引导学生回忆:每年的生日,你是怎么过的?(学生自由发言)
3.引出主题:同学们的生日过得很快乐,也很有意义。关于生日,还有一个故事,这节课我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板书:续写故事)
操作指导: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运用生日话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自己是怎样的心情,从而激活学生的记忆储备,为学生续编故事做铺垫。
板块二 审清题意,指导看图
活动1 明确习作要求
1.引导学生细读教材习作页内容,说说这次习作要我们做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找出习作要求中的需要注意的内容。
3.教师小结:首先我们要看懂教材给出的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接着我们要依据前三幅图推想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并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写出来。写完把故事连起来读一读,能把其中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课件展示
明确习作要求
(1)图画讲了什么事情?
(2)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3)请你把故事写完。
(4)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活动2 指导看图,明确图意
1.导思:请大家按顺序看看图画,说一说:前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了解图画内容)
预设:
生:这组图讲的事是这样的:一天,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自己过生日的事儿,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没人陪他过生日,他听了大家的话有些失落。
2.导思:请大家看图时关注泡泡中的文字,想一想:这些泡泡分别提示什么内容?
预设:
生:有的泡泡是同学们说的话,有的泡泡是李晓明的想法。
3.过渡:泡泡语告诉我们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与想法,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图画中的故事。但我们看图还要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细节,这样才能读懂人物的心情。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图中的人物,再结合泡泡语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他们当时的想法。
预设:
生1:同学们交流时脸上带着笑容,每个人都很开心。而李晓明有些忧伤。因为他也快过生日了,但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
生2:李晓明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神情忧郁,我想他当时应该很不开心。
4.教师小结: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要关注插图中的细节,推想人物的想法,并把这些内容放进去,那么我们的故事就生动多了。
5.指定学生把前三幅图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教师评议。
操作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审题,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养成审题的好习惯,避免学生写作时无从下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看图方法的指导,在初步了解图中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推想人物想法。
板块三 激发想象,续编故事
活动1 多角度思考,推想故事情节
1.同学们多么关心李晓明啊!那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大家根据习作导航提示想一想。(板书:推想后续故事)
习作导航提示
过生日的地点
参加人员
主要的生日活动
故事的结局
  2.学生交流,教师提示学生朝不同的角度推想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预设:
生1:同学们早早地来到学校,把班级布置了一番,在班级里为李晓明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班主任与李晓明的爸爸妈妈联系,爸爸妈妈通过视频为李晓明送上生日祝福。
生2:过生日这天,放学后,同学们来到李晓明家里给李晓明过生日,给了李晓明一个惊喜。李晓明的爸爸妈妈也赶回来给李晓明过生日。
生3:同学们买了蛋糕到李晓明家为他庆祝生日,李晓明的爸爸妈妈用快递送来生日礼物。
3.学生独立填写“习作导航提示”表,梳理过生日的过程。
4.结合“习作导航提示”表,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推想的故事。
活动2 情境表演,提升习作兴趣
1.每小组里选择一种情境来演一演,分配好角色,想一想:人物当时会说些什么?有哪些动作?李晓明会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观看表演的感受,教师进行提示、总结。
操作指导: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与空间,多个角度推想故事的发展和结局,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说明这样推想的理由。发挥同伴学习的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针对学生想象不切实际的预设,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明白想象要合理。这也是想象作文的要求之一。
板块四 练习写作,交流修改
活动1 合并故事,完成习作
1.写作点拨:下面我们就来试试,把刚才说的两段故事内容连起来,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故事不可以只有一个段落,在分自然段写时,我们要注意可以一幅图画写一个自然段,还可以加一个开头和结尾,让故事更加完整。
2.拟题指导:大家已经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了,动笔前你要给这个故事拟一个合适的题目。我们可以围绕“生日”这一主题拟题,也可以拟一个有神秘感的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想好了,你就可以开始习作啦!
3.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活动2 练习修改,分享习作
1.课件出示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1)语句是否通顺。   是       否
(2)是否反映了真挚的情感。如: 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     班集体的温暖     爸爸妈妈的关爱
(3)故事的合理性:☆☆☆☆☆
(4)故事的独特性:☆☆☆☆☆
2.学生小声读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自改。
3.同桌间互换习作小声读,进行互评互改。
4.选择一名学生的作文,投影展示,师生共同修改。注意引导使用学过的修改符号。
5.誊写习作。
操作指导:根据多幅图展示故事情节的特点,教师要相机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编写故事,凸显教材编写的特点,也使指导更有针对性。鼓励学生给完整的故事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完成习作后,可引导学生回顾改正、增补、删除这三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在交流评议环节,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评价要点,从而使评价更有针对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图画续编故事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预测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做到几个“注重”。首先,教师注重链接生活,通过勾连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想象,降低想象的难度,体现趣味性,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其次,教师注重对观察图画方法的指导,在有顺序观察的基础上教学生关注细节,从而丰富学生对图画所蕴含情感的理解,使对故事的描述更为生动。第三,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观察、交流、评价等环节,多次发挥同伴互学的价值,让学生自由表达,相互欣赏,共同进步,从而享受作文带给自己的美妙感受。最后,教师注重对学生初步自改习作能力的培养。一个老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学习修改,增强学生自我评价、修改的能力。让学生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读自己的习作,意识到自己的习作的不足,产生修改的愿望,明确改进的方向,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范文引路
难忘的生日
一天课间休息时,同学们聚在一起谈论着最近发生的高兴事。只听张依依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这时王浩说:“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生日那天是我们全家人一起过的。”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只有站在一旁的李晓明一言不发。①
李晓明闷闷不乐地走回座位,他的心里很难过,因为他也快过生日了,但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赶不回来。②想到这些,泪水充满了他的眼眶。
早自习时,王浩对张依依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们可以一起为他庆祝生日!”张依依说:“好哇,放学后咱俩和同学们一起商量商量怎么给李晓明庆祝这个生日!”李晓明生日的那天早晨,同学们早早地来到了班级,七手八脚地忙碌起来:有的吹气球,有的挂彩带,有的布置黑板,还有的摆放蛋糕、插蜡烛……李晓明一走进班级,同学们立刻围过来高喊:“李晓明,祝你生日快乐!”然后,把李晓明拉到蛋糕前,让他吹蜡烛,切蛋糕。
李晓明看着又大又漂亮的蛋糕和一份份精美的礼物,还有同学们真诚的笑脸,忍不住流下了眼泪。③他边哭边感动地说:“谢谢同学们,这是我过得最高兴、最难忘的一个生日!”④
行文写法赏析
“兴高采烈地谈论”写出了同学们提到家人为自己过生日时的快乐心情,与下文李晓明的“一言不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没有家人为李晓明庆祝生日。
生动地描写了过生日的场面。同学们真诚的祝福把李晓明感动了。
结尾点题。
总评:文章有详有略,讲述了同学们给李晓明过生日的经过。语言生动准确,想象合理,情节精彩,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写得具体、真实,语言和心理描写使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