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7 11:5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彼得大帝
油画 1838年
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普京将一幅彼得一世的画像挂在办公室里。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原因在于300年前彼得大帝进行了一场成功的改革,使默默无闻的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取得了对欧洲事务的发言权。  
在这幅著名的肖像画中,面相暴烈的彼得一手持剑、一手拿着世界地图,显然这位君主拥有和需要的就是这两项——世界眼光和铁血手腕。
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导入
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通过什么方式?
国家:英国、美国、法国等
方式: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学习目标
1.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2.掌握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3.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4世纪
16世纪
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形成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莫斯科公国建立
建立统一的俄国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彼得一世在位期间达到鼎盛,进入帝国
沙皇俄国形成后,在其发展道路上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俄国改革前的发展历程
面对这种情况,俄国该如何改变?
彼得一世改革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农奴制盛行、俄国封闭落后
学 习
“拖延就是死亡”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了解农奴
农奴是介于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经济上,农奴租种地主土地,受到地主的残酷剥削,生活十分贫困;政治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权利,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农奴制: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农奴的经济制度。
基本特征: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依附于农奴主,受剥削压迫。
1、背景:沙皇专制+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一、彼得一世改革
农奴的贫苦生活
地主毒打农奴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彼得一世
1672—1725
2.背景(原因)
一、彼得一世改革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3)彼得一世到西欧各国考察,决定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3.时间:18世纪初
4.领导人:沙皇彼得一世
5.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6.学习内容: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7.方式: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直接目的)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农奴制(根本目的)
8.措施:(1)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彼得一世与参谋部
彼得一世进行军队和舰队的改革
彼得一世审问不支持新政的王子阿列克赛
一、彼得一世改革
(3)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文教: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习俗: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青春宝鉴》:进餐时不舔手指、不啃骨头。剔牙必须用一手遮口。
一、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强制亲自剪除领主们的大胡子
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发放的“胡须税”牌,留胡须者必须交纳高额税金。税牌上文字为“税金已付”。
彼得一世改革 内容 影响
政治
军事 经济 科技教育 社会生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专制权力;
创办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积极:(1)通过改革,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新首都:圣彼得堡)。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一、彼得一世改革
9扩张:①俄瑞战争 1700--1721年 ②营建新都:圣彼得堡
11积极影响: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10性质: 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③局限性: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一、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大帝改革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1、移植西方文明,全盘西化
2、未触及俄国落后的农奴制根源
3、用残暴的手段推行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发散思维(中外结合):彼得一世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都是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以巩固统治为目的,都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
1、原因: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地主向农奴收欠租的情景
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地主监督农奴在田间劳动
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富裕的农奴主家庭
农奴的贫困生活
贵族们在圣彼得堡沙龙品茶的情景。
俄罗斯贵族与他的农奴们
农奴主给农奴居住的“独立房”
农奴被迫在庄园劳动
睡觉的孩子
危机四伏的俄国—社会动荡不安;缺少稳定的社会环境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封建农奴制度(俄)
VS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英、法、土)
奥斯曼帝国
俄国
黑 海
克里米亚半岛
欧洲
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2)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矛盾激化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
2、目的:废除农奴制,摆脱危机,维护统治。
4、概况:
(1)时间:1861年
(2)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
(3)实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于1855—1881年在位
(4)措施: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3.前提: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
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的:维护贵族地主利益;挽救沙皇统治危机,避免革命的发生。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法令规定: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份地。所出价钱高于当时地价。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本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
这幅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它表现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情况。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
5、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视频:改革的影响
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8.改革影响
农民“解放”的实质: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夺。
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
局限: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由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
(沙皇封建专制统治;贵族地主掌握国家政权,控制大量土地;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
两次改革的异同?
(1)共同点
思考探究
①形式相同:都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②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
③结果相同:都提升了国力、也保留了封建残余
(2)不同点
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封建化改革(部分措施利于近代化)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属于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俄国改革对中国建设的启示:
1.改革是强国之路。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4.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5.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时间: 18 世纪
原因: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 发展缓慢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主张: 向西方学习 ;
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鼓励: 兴办手工工场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提倡:学习西方礼节与生活方式。
废除农奴制
时间:1861年
原因:根本原因:农奴制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直接原因: 克里木战争失败加剧了农奴制危机。
主持者:亚历山大二世
影响:积极: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消极:强化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影响: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课堂小结
1.沙皇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起义威胁到沙皇的统治 B.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对俄国的影响 D.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
课堂练习:
2.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D
B
3、下图是俄罗斯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150周年,于2011年2月1日发行的纪念币,图案左侧为一名农夫在田间卖力耕作的情景,右侧为一支成45度角放置的鹅毛笔,下方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B. 俄国十月革命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4、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开辟了海外市场
C.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摆脱了殖民统治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