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5教师卷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单选题
1.贞观初,拜韩羁部酋长突地稽为右卫将军,赐姓李氏;贞观二十二年,以契丹人窟哥为左领将军兼松莫都督府、无极县男,赐姓李氏。以上赐姓行为旨在( )
A.推行民族平等政策 B.分化少数民族首领
C.强化边疆民族统治 D.促进民族之间交融
2.唐蕃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是唐穆宗时会盟的见证。这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这一会盟碑见证了( )
A.唐朝丝绸之路交流 B.汉藏人民团结友好
C.吐蕃直属中央管理 D.中央加强西域管理
3.唐代大运河漕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唐高祖至唐中宗时期,每年漕运粮食一二十万石;第二阶段为唐玄宗年间,岁漕粮二三百万石;第三阶段为唐宪宗以后,漕运日益衰落,岁漕粮多则四十万石,少则十万石。经由大运河的漕粮数量越来越少的原因主要是( )
A.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B.黄河流域农业的恢复
C.社会动荡和地方割据 D.赋税制度的应时而变
4.唐朝时期,小麦在陇右、中原、山东和准北地区逐渐普及开来,关中平原也分布着大片的冬小麦地。此外,水稻种植区也向北扩展至黄河流域,“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套、燕山南麓,南至秦岭、淮河,东至于海”。据此可推知,当时( )
A.黄河流域更适用于水稻种植 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变革
C.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D.太平盛世景象开始出现
5.隋朝在洛阳的运河附近修建了兴洛仓、回洛仓等大型粮仓用于存储来自江南的粮秣;至唐代后期更是有“国家用度尽仰江、淮,若(运河漕运)阻绝不通,则上自九庙,下及十军,皆无以供给”之说。由此可见( )
A.运河漕运是隋唐时期唯一的远程运输方式 B.运河漕运的兴起,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C.东南地区是隋唐时期国家的赋税收入重地 D.东南地区的税收极重,导致农民起义频发
6.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说明( )
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 B.西汉推恩令彻底解决了地方威胁
C.唐朝的藩镇加强了对地方管理 D.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7.“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由此可知隋朝大运河
A.确保了隋朝政权长治久安 B.是中国最早的运河工程
C.使南北经济交流开始出现 D.加速了隋朝政权的衰亡
8.《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徵手诏》,表示从谏改过。并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这段史料可用于研究唐太宗( )
A.虚怀纳谏 B.戒奢从简
C.知人善任 D.轻徭薄赋
9.唐太宗“以天下为家”“唯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由此可知,“贞观之治”得益于( )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统治集团的开放性
C.统治者的革新魄力 D.用人制度的完善化
10.《太平御览》中记载:‘“及破高昌,收马乳蒲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太宗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醍盎,即颁赐群臣,京师始得其味。”李白也曾有诗云:“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由此可知,当时( )
A.葡萄作为贡品传入 B.中原与北方各族交流频繁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民族交融丰富了物质文化
11.隋文帝在开皇十八年(598年)下诏:“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其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隋文帝此举意在( )
A.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B.反对海外贸易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促进农业发展
12.《元和郡县图志》载:“炀……通济渠……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该河道的开通( )
A.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B.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
C.缓和了隋朝的社会矛盾 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局面
13.从太宗朝始,近支宗室基本遵循赐宅、开府与就藩为主要标志的出阁制度,这是他们承担宗室责任、屏藩王朝的开始。到玄宗时,创建“十王宅制”,以聚居、虚开府和遥领为主要标志的不出阁制,成为近支宗室管理制度的主流。唐朝对宗室管理的变化( )
A.表明专制集权的加强 B.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C.体现家国一体的特点 D.缓和君权相权的矛盾
14.五代时期花蕊夫人在其《宫词》诗中有“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之句。回鹘文化在中原内地的流行反映了( )
A.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B.中外交流开始触及生活领域
C.大一统国家意识形成 D.汉人普遍喜好少数民族文化
15.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唐朝都城长安失守,唐玄宗在流亡四川的途中,下诏赋予各节度使以自调军粮、任免辖区内官吏、主管辖区内赋税徭役征发等职能。这一措施的实行( )
A.促成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B.导致唐朝统治土崩瓦解
C.使得安史叛军被迅速平定 D.造成“三冗”问题严重
16.下表为唐代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基本情况表(部分)。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
A.户籍管理制度日趋严苛 B.南方农业经济已超过北方
C.安史之乱引发人口南迁 D.江南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
17.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
A.黄河流域政权的频繁更替 B.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C.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18.自唐代开始,原本产于中国南方地区的茶叶开始流向北方,许多贵族、士人开始享受饮茶的乐趣,在唐诗中,频可见关于“贡茶”“饮茶”“种茶”的描述,这些描述也被后世的史学家当作研究唐代茶史的重要史料。这说明( )
A.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 B.豪门士族生活日益奢侈糜烂
C.唐诗全面反映了唐社会风貌 D.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源于唐朝
19.晚唐传奇小说《窦乂》讲述了商人窦乂致富的故事,书中写道"胡人米亮谓乂曰'(长安)崇贤里有小宅出卖,直二百千文,大郎速买之。'又西市柜坊,巢(意指存蓄)钱盈余,即依直出钱市之。"以上史料可以印证,当时( )
A.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 B.陆上丝绸之路繁荣
C.已出现资财存储机构 D.土地买卖之风盛行
20.某学者论述道:“吴越闽楚,据地皆甚促狭,亦竟各能维持数十年之割据政权,是可于经济上得一解释:即此等区域,经济上之发展,已达相当程度,非但各足以维持一政府机关,并足以维持相当之兵力以保守之。”该学者试图解释( )
A.中晚唐南北藩镇割据程度差异的原因 B.五代与十国政权存在差异的原因
C.宋代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 D.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原因
21.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李世民病逝于翠微宫含风殿,太子继位,是为高宗。松赞干布献金银珠宝十五种祭昭陵,唐高宗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册封西海郡王。这说明当时( )
A.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B.唐高宗满足了吐蕃和亲请求
C.唐朝稳固了对西藏的统治 D.唐蕃间的友好关系稳步发展
22.隋唐王朝统一,国力强盛,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下列关于隋唐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的回纥人是回族先民的主体
B.唐太宗时期的长庆会盟的盟约有“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等内容
C.唐朝黄河流域的农民将短曲辕改为长曲辕
D.唐太宗时期,吐蕃地区尚未纳入唐朝版图中
23.据史书记载:“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得之。胡化盛极一时,大概为西域之好尚。”依据材料判断其时空信息,正确的是( )
A.汉代洛阳 B.唐代长安 C.明代北京 D.北宋汴京
24.唐代税制规定,“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缌麻以上亲,内命妇一品以上亲,郡王及五品以上祖父兄弟,职事、勋官三品以上”,“皆免课役”。由此可见,唐代( )
A.皇亲国戚和高官享有经济特权 B.特权阶层垄断国家经济命脉
C.国家税收政策未惠及平民阶层 D.政府赋税制度一直比较稳定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中央监察机关为御史府,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佐丞相之职,御史府附从于相府之内。汉初承用秦制,御史大夫既为副丞相,又是监察长官。汉朝中央监察机关由司直、司隶校尉和御史府组成。司直属于丞相府官员,主要负责行政系统内的监察,集行政与监察于一身。西汉后期至东汉,御史大夫转为三公之一,御史中丞不再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责成为独立的最高监察长官。
——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评析》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划分全国为十三部监察区,每部设刺史一人,负责定期监察工作。汉武帝还亲自参与制定适用于刺史的监察法律《刺史六条》。唐初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由监察御史十人定期分巡各道州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改全国为十五道,监察御史亦增加至十五人。刺史和监察御史品秩虽低,但有权巡按郡国和州县长官,百司畏惧,是皇帝的耳目之司。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中央监察体制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地方监察的特点,并简评汉唐的地方监察制度。
26.合作探究四:藩镇对唐朝的影响
材料一 现在专说唐代,似乎其中央行政比汉进步,而地方行政则不如汉。中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官,这是一大缺点。而由军队首领来充地方行政首长,则更是大毛病。唐室之崩溃,也可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藩镇是一种帝国为化解安史危机,甚至还包括帝国前期痼疾而采取的相当理性的举措。在与藩镇的博弈中,唐帝国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调整,重新树立起它对藩镇的权威和控制力。因此,唐政权不仅在乱后重新生存了下来,而且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象的帝国前期还要长。
——根据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整理
阅读材料,概括两个材料的观点。你觉得该如何看待藩镇对唐朝的影响。如何才能更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时期将部分少数民族首领赐姓李氏,这有利于笼络少数民族上层,获得他们的拥护,强化边疆民族统治,C项正确;赐姓行为不能说明推行民族平等政策,排除A项;赐姓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笼络少数民族首领而不是分化,排除B项;促进民族之间交融是唐太宗采取这些民族政策的作用,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唐蕃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是唐穆宗时会盟的见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会盟碑见证了汉藏人民团结友好,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会盟碑与丝绸之路交流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来吐蕃直属中央管理,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交往,与中央加强西域管理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大运河漕运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为唐玄宗天宝之后,唐宪宗则为唐中后期,随着安史之乱以及后来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后又爆发农民起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大运河漕运的发展,C项正确;漕运发展,南粮北运的基础是江南经济的发展,不是重心南移导致漕运衰落,排除A项;北方黄河流域在唐朝初期得到恢复发展,唐中期同样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农业生产遭到破坏,排除B项;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要指两税法,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不是漕运变化的主因,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小麦和水稻的种植范围在不断扩大,这意味着民众的饮食结构逐渐发生变化,C项正确;江南地区更适宜种植水稻,排除A项;稻麦种植范围扩大,不能得出农业生产技术出现变革,排除B项;农作物种植范围不能反映出国家是否是盛世,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隋朝粮仓储存的粮食来自江南地区,唐朝后期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江南地区,说明东南地区是隋唐时期国家的赋税收入重地,C项正确;B项唯一运输方式错误,排除A项;南方的开发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东南地区的税收极重,导致农民起义频发,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根据材料“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有叛将而无叛州”等信息可知,“有叛人而无叛吏”说明郡县制下官员很少有造反的;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说明诸侯国有造反的但是郡县没有造反的;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说明武将有造反的,但是州郡没有造反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提到的秦朝、汉朝和唐朝的共同点是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秦末的吏、汉初的郡和中唐的州都是中央集权体制中的,而叛人、叛国和叛将都是不是,说明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僚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并且题干没有强调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A项;西汉推恩令有利于解决地方诸侯壮大的问题,但不能彻底解决地方威胁,排除B项;唐朝的藩镇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可知,大意为隋朝灭亡是因为这条运河,即隋朝大运河加速了隋朝政权的衰亡,D项正确;材料中“尽道隋亡为此河”的表述体现了隋朝大运河对隋灭亡的影响,而不是确保隋朝政权长治久安,排除A项;隋大运河不是我国最早的运河工程,排除B项;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但不能表述为“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魏征是唐代著名的谏臣,多次劝谏唐太宗,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建议,说明唐太宗虚怀纳谏,A项正确;B项只是反映了材料的部分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知人善任、轻徭薄赋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材料“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体现了唐太宗用人开放、灵活,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统治集团的开放,B项正确;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革新,排除C项;用人制度的完善化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破高昌时获得了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并亲自酿酒赏赐给群臣。李白在江南时,见到了用车马运葡萄酒的商家,说明葡萄酒已经在民间普及,这些都说明中原民族与西域各民族的融合,丰富了物质文化,D项正确;葡萄在汉朝时就已传入中原地区,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北方各族”,排除B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隋文帝认为南方民间建造大船,结成不良团伙,危害社会安定,于是下令把江南民间所有船只凡是长度达三丈以上的,一律由政府没收,分析可知,隋文帝此举是为了加强对江南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中隋文帝收缴大船是为了防备不良势力危害隋朝统治,并非反对海外贸易,也不是重农抑商的体现,排除B项、C项;材料中隋文帝限制私造大船是为了防备不良势力危害隋朝统治,与促进农业发展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根据“炀……通济渠……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结合所学可知,该河是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隋朝开通大运河,与唐太宗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无关,排除B项;开凿大运河,增加了人民的劳役负担,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排除C项;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局面,隋朝统一全国后,才开通大运河,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从太宗朝始,近支宗室基本遵循赐宅、开府与就藩为主要标志的出阁制度......到玄宗时,创建‘十王宅制’,以聚居、虚开府和遥领为主要标志的不出阁制,成为近支宗室管理制度的主流。”可知,“十王宅制”的施行是唐代宗室管理制度中的一个分水岭,阻隔了玄宗子孙后代与外界的联系,是玄宗扩充皇权后的产物,表明专制集权的加强,A项正确;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的是军镇的设置,排除B项;家国一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君权相权的矛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五代时期,中原内地流行回鹘的服装、习俗等文化,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A项正确;材料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B项;大一统的国家意识并非到五代时期才形成,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说明汉人“普遍”喜好少数民族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根据“下诏赋予各节度使以自调军粮、任免辖区内官吏、主管辖区内赋税徭役征发等职能”可知,这一措施扩大了节度使的权利,促成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A项正确;唐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导致唐朝统治土崩瓦解,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这一措施带来的消极影响,排除C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出现“三冗”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从唐代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基本情况表可以看出湖北等南方一带的人口在不断的增加,这主要反映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D项正确;表中反映这一时期南方一带人口的增加,与户籍管理制度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内容都是南方的相关情况,没有涉及北方,无法得出南方农业经济已超过北方这一说法,排除B项;安史之乱是755年,材料的信息只能说明639年-751年的相关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17.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属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C项正确;五代十国时期黄河流域政权的频繁更替属于历史表面现象而非实质,排除A项;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大多数是唐末藩镇节度使演变而来的,他们不属于同一家族,也非少数民族的首领,排除B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现象历朝历代均存在,非这一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诗中“贡茶”“饮茶”“种茶”的描述,成为后世的史学家研究唐代茶史的重要史料,说明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A项正确;饮茶习惯无法体现生活奢侈糜烂,排除B项;“全面反映了”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源于唐朝,排除D项。故选A项。
19.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窦乂由“柜坊”取出存蓄来购买小宅,可以用于印证当时出现了资财存储的机构,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坊市制度的严格,排除A项;材料与中外经济交流即陆上丝绸之路繁荣无关,排除B项;仅窦乂购买“小宅”一事,不能说明土地买卖之风盛行,排除D项。故选C项。
20.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题主要说明的是吴越闽楚能维持数十年之割据政权的原因在于经济,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南北藩镇割据程度差异,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吴越闽楚能维持数十年之割据政权的原因,未涉及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未提辽宋夏金政权,排除D项。故选B项。
21.D
【详解】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高宗时,授松攒干布为驸马都尉,册封西海郡王,唐蕃间的友好关系进一步稳步发展,D项正确;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排除A项;唐太宗时期,唐朝和吐蕃之间就有和亲,排除B项;元朝时,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
22.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太宗时期,吐蕃地区尚未纳入唐朝版图中,D项正确;隋唐时期的回纥人是今天维吾尔族人的祖先,排除A项;唐穆宗时期的长庆会盟的盟约有“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等内容,排除B项;唐朝时期才出现了曲辕犁,是将直辕犁改为曲辕犁,排除C项。故选D项。
23.B
【详解】根据材料“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得之。胡化盛极一时,大概为西域之好尚”可分析得出描述的是唐代长安,B项正确;汉代的洛阳胡化程度并不是很强,排除A项;明代的北京胡化现象不明显,排除C项;北宋的汴京不可能出现“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得之”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
24.A
【详解】根据“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缌麻以上亲,内命妇一品以上亲,郡王及五品以上祖父兄弟,职事、勋官三品以上”,“皆免课役”可得出皇亲国戚和高官享有经济特权,他们可以不要交税,不要服役,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垄断经济命脉,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税收政策的惠及范围,也没有体现国家赋税政策的演变过程,排除CD项。故选A项。
25.(1)变化:中央监察机关从不独立到逐步独立(或答“从依附于丞相到发展为独立的监察机构”);监察官员逐渐走向专职化。
影响:有利于监察官员履行监督职责和监察机制的规范化;有利于强化皇权专制。(意思相近即可)
(2)特点:监察官员品级不高,权力很大(或答“监察官员成为皇帝的耳目”);依据相应的监察法律进行督查;地方监察定期进行,巡视制度化。(任答两点即可)简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行政和防止官员贪腐;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任答一点即可)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有限,不能杜绝地方贪腐现象。
【详解】(1)变化:结合材料秦汉“御史府附从于相府之内”可知,御史中丞成为独立的最高监察长官;根据材料“司直属于丞相府官员,主要负责行政系统内的监察,集行政与监察于一身”“西汉后期至东汉,御史大夫转为三公之一”得出中央监察机关由依附于丞相发展至独立的监察机构,监察官员成为独立的监察官员。影响:根据材料和第一小问可以得出,官员独立有利于监察官员履行职责、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等影响。
(2)特点:结合材料“负责定期监察工作”、“定期分巡各道州县”,得出“地方监察定期进行,巡视制度化”;根据“制定适用于刺史的监察法律《刺史六条》”,得出“依据相应的监察法律进行督查”;由“刺史和监察御史品秩虽低……百司畏惧,是皇帝的耳目之司”,得出“监察官员品级不高,权力很大”等特点。
简评:可以结合第一小问和材料,可从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行政、强化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和监察效能的有限性等方面进行评析。
26.观点:材料一认为藩镇割据加速了唐朝灭亡;材料二认为藩镇割据延缓了唐朝统治。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但又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客观评价:要多角度、全面的看问题;要尽量占有更多的历史史料。
【详解】观点:结合材料“而由军队首领来充地方行政首长,则更是大毛病。唐室之崩溃,也可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可分析出藩镇割据加速了唐朝灭亡;材料“藩镇是一种帝国为化解安史危机,甚至还包括帝国前期痼疾而采取的相当理性的举措。”可分析出藩镇割据延缓了唐朝统治。影响:结合材料“现在专说唐代,似乎其中央行政比汉进步,而地方行政则不如汉。”可分析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材料“因此,唐政权不仅在乱后重新生存了下来,而且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象的帝国前期还要长。”体现了但又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客观评价:要多角度、全面的看问题;要尽量占有更多的历史史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