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一学期学习评价(1)
科学
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站立中心前止不动,小红在小明西北方向
B. 小明站立中心静止不动,小美在小明1米处
C. 小明站立中心静止不动,小丽在小明东南方向2米外
【答案】C
2.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对于汽车里的乘客来说,( )是静止的。
A. 站台上的人 B. 汽车司机 C. 车外的树木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对参照物是静止的。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对于汽车里的乘客来说,汽车司机是静止的,站台上的人,车外的树木是运动的。
3. 推轮胎的比赛中,沿跑道前进的轮胎有( )等运动方式。
A. 直线运动 B. 曲线运动 C.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物体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推轮胎的比赛中,沿跑道前进的轮胎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4. 转弯的火车的运动路线是( )。
A. B. C.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转弯的火车做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A。
5. 斑马、大象、黑熊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分别是8秒、12秒、10秒,那么运动得最慢的是( )。
A. 斑马 B. 大象 C. 黑熊
【答案】B
6. 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下图不同材质的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小车在( )材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更长一些。
A. 毛巾表面 B. 棉布表面 C. 木板表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是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采取措施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对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分析,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距离更长,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小车停下来是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水平面之间没有摩擦力,小车会一直向前运动,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7. 我们可以使用( )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有两方面,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也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我们可以使用拉力、弹力、磁力、推力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8. 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够对其他物体产生影响
B. 只有运动物体才具有能量
C. 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所以能够对其他物体产生影响,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如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物体相互碰撞,有可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或发生形变。能量有不同的存在形式。AC说法正确;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能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山坡上的岩石、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
9. 下列做法中,( )会发出声音。
A. 拉伸橡皮筋
B. 用橡皮锤敲击音叉的叉股
C. 用手按压鼓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拉伸橡皮筋,用手按压鼓面都不会振动,不能产生声音;B用橡皮锤敲击音叉的叉股会发出声音。
10. 下列声音中,( )是自然界的声音。
A. B. C.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有人为制造的声音,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读书声、琴声是人为制造的声音,雷声是来自自然界的声音。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每小题2分,共34分)
11. 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讲的,当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的改变时,物体是运动的;当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改变时,物体是静止的。
12. 运动会上,奔跑的学生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在运动会上,奔跑的学生相对于坐在看台上的观众是运动的。以观众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观众的位置发生变化。
13. 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时,应先选取参照物,用方向和距离进行描述。(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时,应先选取参照物,用方向和距离进行描述,知道物体前进的方向和行进的距离,可以判断的运动。
14. 一种物体只能包含一种运动形式。(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平动、振动、转动、滚动和摆动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互相联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物体能包含一种或者多种运动形式,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5. 直升飞机的螺旋桨的运动方式只有旋转。( )
【答案】×
【解析】
【详解】按照不同的方法分类,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会不同,直升飞机的螺旋桨的运动方式除了旋转,还会随着飞机的飞行做平移运动。
16. 人在跳,车在行,鸟在飞……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中。( )
【答案】√
【解析】
【详解】大到宇宙,小到细菌微生物都处在运动之中。人在跳、车在行,鸟在飞……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运动是绝对的,静止只是相对的。
17. 操场上的跑步、跳远、踢犍子等体育活动是不同形式的运动,但它们的运动方式都相同。( )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各自运动路线的不同,每种活动包含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运动方式。跳远是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跑步、踢毽子,包含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运动方式。它们的运动方式都是不相同的。
18.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物体运动得也就越快。( )
【答案】√
【解析】
【详解】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物体运动得也就越快。
19.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路程×时间。( )
【答案】×
【解析】
【详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为:速变=路程÷时间。
20. 测量速度的单位一般用千米/小时,也可以用米/秒。 ( )
【答案】√
【解析】
【详解】测量速度单位一般用千米/小时,也可以用米、秒。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1. 运动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影响越大,说明它的能量越大。(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影响越大,说明它的能量越大。
22. 遵守交通规则不可以避免运动物体带来的伤害。( )
【答案】×
【解析】
【详解】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够对其他物体产生影响。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快,能量越大。为了避免运动物体带来的伤害,我们要守交通规则,不应该超速行驶,以免引发事故。
23. 行驶中的汽车、疾速下落的物体,它们都具有很大的能量,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 )
【答案】√
【解析】
【详解】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行驶中的汽车、疾速下落的物体,它们都具有很大的能量,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我们应该禁止高空抛物。
24. 运动的保龄球可以击倒前方的球瓶,说明它具有能量。( )
【答案】√
【解析】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运动的保龄球可以击倒前方的球瓶,说明它具有能量,即动能。
25. 风能可以让帆船航行,太阳能可使冷水变热,食物和汽油中也储存着能量。( )
【答案】√
【解析】
【详解】自然界产生一切运动和变化都是因为能量的存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风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风能可以让帆船航行,太阳能可使冷水变热,食物和汽油中也储存着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26. 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的水面,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7. 只要物体停止振动,物体就会停止发声。(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要使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最根本的方法是使发声物体停止振动。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28. 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运动( )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答案】路线
【解析】
【详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火车、田径运动员和从树上下落的苹果运动方式都是直线运动,轮胎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29.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______来表示,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
【答案】 ①. 速度 ②. 路程
【解析】
【详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单位:米/秒。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点睛】本题考查物体运动的快慢,要求学生掌握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0. 给物体施加( ),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答案】力
【解析】
【详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运动状态等。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31.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着,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答案】振动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四、看图填空。(每空2分,共8分)
32. 仔细观察同学们踢足球的两幅画面并填空。
相对于球门,房屋和树木的位置( )(填“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它们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相对于球门,同学们和足球的位置( )(填“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这些物体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答案】 ①. 没有发生 ②. 静止 ③. 发生了 ④. 运动
【解析】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相对于球门,房屋和树木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它们是静止的;相对于球门,同学们和足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五、连线题。(每线2分,共8分)
33. 将下列物体与其运动路线相连
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 直线运动
转动的风车
荡秋千的小孩 曲线运动
上下颠簸的木马
【答案】
【解析】
【详解】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方式,但是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按运动轨迹(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属于直线运动。转动的风车、荡秋千的小孩、上下颠簸的木马属于曲线运动。
六、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34. 猜想:运动小车的能量跟小车质量有关,质量越大,能量越大。
实验设计:让相同速度、不同质量的小车撞击木块,测量木块的移动距离,比较小车能量的大小。
实验操作:让小车从斜坡滑下撞击木块,记录木块移动的距离。保持小车起始高度、木块摆放的位置不变。每次在小车上增加一个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记录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运动小车的能量与( )有关,速度相同时,( )越大,( )越大。
拓展延伸:我还探究了影响运动物体能量的因素:运动物体速度越( ),能量越大;物体下落时高度越( ),能量越大。
【答案】 ①. 质量 ②. 质量 ③. 能量 ④. 大 ⑤. 高
【解析】
【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详解】实验结论:根据题干实验数据可知,砝码个数越多,木块移动的距离就越远,所以由此可得运动小车的能量跟小车质量有关,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能量越大。
拓展延伸: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运动物体速度越大,能量越大;物体下落时高度越高,能量越大。四年级第一学期学习评价(1)
科学
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站立中心前止不动,小红在小明西北方向
B. 小明站立中心静止不动,小美在小明1米处
C. 小明站立中心静止不动,小丽在小明东南方向2米外
2.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对于汽车里的乘客来说,( )是静止的。
A. 站台上的人 B. 汽车司机 C. 车外的树木
3. 推轮胎的比赛中,沿跑道前进的轮胎有( )等运动方式。
A. 直线运动 B. 曲线运动 C.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转弯火车的运动路线是( )。
A. B. C.
5. 斑马、大象、黑熊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分别是8秒、12秒、10秒,那么运动得最慢的是( )。
A. 斑马 B. 大象 C. 黑熊
6. 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下图不同材质的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小车在( )材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更长一些。
A. 毛巾表面 B. 棉布表面 C. 木板表面
7. 我们可以使用( )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8. 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够对其他物体产生影响
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能量
C. 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
9. 下列做法中,( )会发出声音。
A. 拉伸橡皮筋
B. 用橡皮锤敲击音叉的叉股
C. 用手按压鼓面
10. 下列声音中,( )是自然界的声音。
A. B. C.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每小题2分,共34分)
11. 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12. 运动会上,奔跑的学生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
13. 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时,应先选取参照物,用方向和距离进行描述。( )
14. 一种物体只能包含一种运动形式。( )
15. 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运动方式只有旋转。( )
16. 人在跳,车在行,鸟在飞……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中。( )
17. 操场上跑步、跳远、踢犍子等体育活动是不同形式的运动,但它们的运动方式都相同。( )
18.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物体运动得也就越快。( )
19.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路程×时间。( )
20. 测量速度的单位一般用千米/小时,也可以用米/秒。 ( )
21. 运动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影响越大,说明它的能量越大。( )
22. 遵守交通规则不可以避免运动物体带来的伤害。( )
23. 行驶中的汽车、疾速下落的物体,它们都具有很大的能量,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 )
24. 运动的保龄球可以击倒前方的球瓶,说明它具有能量。( )
25. 风能可以让帆船航行,太阳能可使冷水变热,食物和汽油中也储存着能量。( )
26. 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的水面,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
27. 只要物体停止振动,物体就会停止发声。(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28. 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运动( )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9.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______来表示,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
30. 给物体施加( ),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31.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着,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四、看图填空。(每空2分,共8分)
32. 仔细观察同学们踢足球的两幅画面并填空。
相对于球门,房屋和树木位置( )(填“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它们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相对于球门,同学们和足球的位置( )(填“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这些物体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五、连线题。(每线2分,共8分)
33. 将下列物体与其运动路线相连
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 直线运动
转动的风车
荡秋千的小孩 曲线运动
上下颠簸的木马
六、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34. 猜想:运动小车的能量跟小车质量有关,质量越大,能量越大。
实验设计:让相同速度、不同质量的小车撞击木块,测量木块的移动距离,比较小车能量的大小。
实验操作:让小车从斜坡滑下撞击木块,记录木块移动的距离。保持小车起始高度、木块摆放的位置不变。每次在小车上增加一个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记录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运动小车的能量与( )有关,速度相同时,( )越大,( )越大。
拓展延伸:我还探究了影响运动物体能量因素:运动物体速度越( ),能量越大;物体下落时高度越( ),能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