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雨的四季》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雨的四季》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7 17:0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雨的四季
 
 
   
 
学习目标
1.研读文章,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感受画
面之美。
2.品味诗化的语言,感受想象和联想的魅力。
3.体会文章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领
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并明
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1.给加点字注音。
花苞( ) 彩棱镜( )
静谧( ) 高邈( )
莅临( ) 吝啬( )
淅淅沥沥 ( ) 咄咄逼人( )
池畦( )
bāo
léng

miǎo

lìn sè
xī lì
duō

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解释下列词语
静谧:
吝啬:
高邈:
莅临:
粗犷: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迫不及待:
形容静寂无声或形容忧愁的模样
小气,当用而舍不得用,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
高远
来临;光临。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
粗野,犷:粗鲁。
象声词,一般指小雨落下的声音,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
 
 
   
 
走近作者
刘湛秋,1935生于安徽芜湖,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被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其作品以关注人生、抒发情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风格。代表作有《雨的四季》《随便为自己找个座位》《中国的土地》等。
问题清单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内容。
2.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段意。
3.读完全文,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4.文章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6.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这一段改称“你”。
7.作者能把《雨的四季》写得打动人心的原因有哪些?
评分标准 评价标准
超出标准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流畅,字正腔圆;
2、能够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准确概括作者所描写的四季的雨的特点。
符合标准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流畅,无卡顿;
2、基本能够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感知文章内容,基本概括作者所描写的四季的雨的特点。
有待达标 1、朗读课文有错别字,无情绪变化;
2、不能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无法感知文章内容,不能概括四季的雨的特点。
整体感知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内容。
通过对四季雨景的描绘,表 达自己对雨深深的喜爱。
 
 
   
 
2.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点题,直接抒发
我对雨的喜欢。
第二部分(2—5):具体描写各个季节雨的
特点。
第三部分(6—7):再一次点题,抒发我对雨
的爱恋之情。
3.读完全文,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春雨: 美丽而娇媚
夏雨: 热烈而粗犷
秋雨: 端庄而沉思
冬雨: 自然而平静
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评分标准 评价标准
超出标准 能够找到优美句段,准确把握文中的用语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赏析其好处。
符合标准 能够品味句段,把握文中的典型词语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至少3处),并赏析其好处。
有待达标 仅能找到一处句段进行赏析,并且不能体会其作用。
合作探究
4.文章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间接描写
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
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
间接抒发了对春雨的爱恋之情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达所要描写的对象,使之鲜明、突出,即间接地描绘所描写的对象。
 
语言品析
5.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美丽
与妩媚以及临时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春雨
的喜爱之情。
(2)“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
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小
草比作复苏的蚯蚓,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出
雨后小草的生机。
 
(4)“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
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绿茵
茵的波浪”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整棵树,以及
她的每一个部分拟人化,形象化,使之整体富有人的
形态。“明亮的眼睛”“手臂顿时柔软”“萌发的叶子像 绿荫的波浪” 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
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3)“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
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
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运用排比的修
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我对雨的热爱。
合作探究
6.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这一段改称“你”。
品读第六段
作者将“雨”拟人化,使之可亲可感。人称的变化使雨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实,直接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第二人称
便于抒发自己的情感
更加亲切自然
合作探究
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品读第七段
总结全文,与开头照应,结构严谨。点明并深化主旨,抒发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段落作用
结构上
内容上
 
(2)巧用修辞绘神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
法,是本文的语言特色。
技法赏析
(1)调动感官显色彩。如描写春雨,作者从听觉(小
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
到的沙沙声)、视觉(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
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树叶开始闪
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嗅觉(空气
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
作者能把《雨的四季》写得打动人心的原因有哪些?
 
课堂小结
有人说每个人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每个人可以诗意地活着。但我要说,没有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没有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无法进入那诗意的境界的。所以,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时,只要用心观察自然,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
 
拓展延伸
请抓住某景物特征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一颗千年古树,树叶稀疏,枝干粗大,裂痕斑斑,错综复杂的树枝像瘦骨嶙峋的人一样没了活力。它的叶,没有花的陪伴,愈发的苍白;它的枝,没有鸟儿的嬉戏,愈发的落寞;它裸露的根,没有泥土的滋润,愈发的干枯。是否像年老的智者一样,它也经历着孤独与衰亡。又有谁能来拯救它将逝去的生命,或许作为建筑的材料它已经不再合适,徒留叹息在一片篝火之后。
板书设计
春雨:生机娇媚
夏雨:热烈粗犷 对雨的爱恋
四季的雨(美) 对人生(生命)
秋雨:端庄沉思 的追求
冬雨:自然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