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16 18:30:2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2020五上·丽水期末)计时工具(  )的提高要靠技术、材料等的改进。
A.美观性 B.准确性 C.实用性
【答案】B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技术、材料等的改进。
2.伽利略最早发现了(  )。
A.水滴的等时性 B.单摆的等时性 C.光影的等时性
【答案】B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解答】单摆的等时性是由17岁的伽利略在教堂祈祷时,
观察吊灯摆动现象时引发的结论。
故答案为:B。
【分析】伽利略研究摆动的规律发现,摆动一次的时间,只由摆绳的长短来决定,不但跟摆动幅度的大小没关系,而且跟石头的轻重也没关系。只要摆绳的长度一定,摆动一次的时间就一定,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
3.(2020五上·丽水期末)下列现象不适合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来解释的是(  )。
A.皮影戏
B.丛林里树梢间透过来的阳光
C.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皮影戏、丛林里树梢间透过来的阳光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快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4.(2020五上·丽水期末)光传播的速度很快,可以达到约每分钟(  )千米。
A.30万 B.1800万 C.3000万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可以达到约每分钟1800万千米。
5.(2020五上·丽水期末)如下图所示,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地球由内到外可分为三层,分别是地核、地幔、地壳。 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地幔。
6.我国地形多样,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答案】C
【解析】【解答】我国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山地。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
7.(2020五上·丽水期末)关于下图的水钟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受水型水钟
B.容器的颜色会影响计时的准确性
C.为确保计时的准确性,要保持水位不变
D.它是通过水位的下降来计时的
【答案】D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图中的水钟是泄水型水钟,它是通过水位的下降来计时的。
8.(2020五上·丽水期末)下列做法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A.玩电脑到深夜
B.认真做作业到深夜
C.不挑食,吃各种各样的食物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不偏食、不挑食,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有利于我们获取均衡的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9.(2020五上·丽水期末)下列功能中,不属于人体骨骼作用的是(  )。
A.支撑我们的身体
B.传输人体需要的营养
C.保护内脏器官
【答案】B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的骨骼可以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人体起到传输作用的是血液。
10.(2019四上·余杭期末)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力量来自于(  )。
A.呼吸 B.消化 C.心跳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11.(2020五上·丽水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只需要吸入氧气就能维持生命
B.尽管心脏每次跳动后都有休息时间,我们也不能让它负担过重
C.经常锻炼,可以加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A、人要维持生命不止需要吸入氧气,还要有水和营养物质,错误;
B、尽管心脏每次跳动后都有休息时间,我们也不能让它负担过重,正确;
C、经常锻炼,可以加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正确。
12.(2020五上·丽水期末)曾经喷发过,但后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称为(  )。
A.活火山 B.休眠火山 C.死火山
【答案】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休眠火山是指曾经喷发过,但后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
13.(2019五上·西湖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B.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是南北流向
C.风化、侵蚀、沉积,都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形态发生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解答】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是东西流向。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是从高到低流向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4.(2020五上·丽水期末)想要改变单摆的摆动速度,可以改变单摆攖锤的重量。(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摆动速度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和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长,摆动慢;摆绳短,摆动快。
15.(2020五上·丽水期末)燃香蜡烛可以用来计时。(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日影、燃香、蜡烛都曾被人们用来计时,但是它们都有不稳定性。
16.(2020五上·丽水期末)世界上第一只摆钟是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研究发明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制作钟摆
【解析】【分析】根据对摆钟发明的认识,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伽利略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17.(2020五上·丽水期末)人运动时,心跳加快,这是因为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 人运动时,会消耗更多的氧气,使呼吸加快,心跳加快,来补充更多的氧气。
18.(2020五上·丽水期末)一盏没有打开的台灯是光源。(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自己能够发光的物体,台灯没有打开,不会发光,不是光源。
19.利用镜子,我们可以把阳光反射到教室的黑板上。(  )
【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镜子可以反射太阳光,我们可以利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教室的黑板上。
【分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的应用。
20.(2020五上·丽水期末)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21.(2020五上·丽水期末)自然界中,只有流水才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流水、风、冰川、海浪等都会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22.(2020五上·丽水期末)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幔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 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23.(2020五上·丽水期末)开车的司机可以通过反光镜观察到车后面的情形,说明光有时是可以沿着曲线传播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开车的司机可以通过反光镜观察到车后面的情形,是通过光的反射看到的,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三、图形题(共15分)
24.(2020五上·丽水期末)请在下图中,用带箭头的线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答案】图略(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到墙面上的光斑处)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光会经过平面镜反射到墙面上的光斑处。
25.(2020五上·丽水期末)根据岩石的不同成因,将下列岩石进行归类。(填序号)
①玄武岩②大理岩③花岗岩 ④砾岩⑤浮石⑥板岩⑦页岩⑧砂岩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答案】①③⑤;④⑦⑧;②⑥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 依据岩石的成因,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浮石等;沉积岩是由动植物等有机物堆积风华而形成的,如砂岩、砾岩、页岩等;变质岩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使岩石变质形成的,如板岩、大理岩等。
四、综合题(共49分)
26.(2020五上·丽水期末)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潜望镜的步骤,分析并回答问题。
A.插入平面镜。
B.沿着图纸的虚线折叠,在纸边涂上胶水,粘牢。
C.通过观察,检查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D.用小刀刻出上面的进北口和下面的原见口以及上下两个插平面镜的口。
E.把潜望镜的图纸粘在硬纸板上,沿者纸周围的轮席剪下。
(1)写出正确的制作顺序   。
(2)请你用画图的方式解释一下士兵在水下是怎样使用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情况的。利用了什么原理?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或物品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请列举3个实例。
【答案】(1)EBDAC(或EDBAC)
(2)图略。 水面上的光线通过两个平面镜的反射进入士兵的眼睛,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3)牙医的额镜、女生的梳妆镜、汽车的后视镜等。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
(1)根据以上某同学制作潜望镜的步骤描述,正确的制作顺序应该是:E.把潜望镜的图纸贴在硬纸板上.沿着纸周围的轮廓剪下。B.沿着图纸的虚线折,在纸边图上胶水,粘牢。D.用小刀刻出上面的进光口和下面的瞭望口,以及上下两个插平面镜的口:A.插入平面镜;C.通过观察,检查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2)如下图所示,图中红色箭头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士兵在水下使用潜望镜可以看到水面上的情况。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牙医的额镜、汽车的后视镜、女生的梳妆镜等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27.(2020五上·丽水期末)亮亮小组想探究土地被侵蚀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决定研究土地上有无植被覆盖对雨水侵蚀的影响。可是在准备实验的时候,发现只有一组材料,于是决定先做无植被覆盖对雨水侵蚀的影响的实验,并将流下来的“雨水”用烧杯接着,如图所示。
(1)实验完成后,烧杯里的水被放在边上静置一段时间,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颗粒出现了   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   (填“上面一层”或“下面一层”)。烧杯底部的土壤以   为主(填“沙砾”或“黏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完成第一个实验之后,实验小组将进行有植被覆盖对雨水侵蚀的影响的实验,这时亮亮又提议:塑料盆中的土壤不用换掉,直接铺上草皮进行对照组实验。结果发现烧杯里的水清澈了很多,于是他们得出实验结论:有植物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评价亮亮小组的实验操作及理由,我赞同(  )观点。
A.操作正确,因为他们实验时只改变了“有无植被覆盖"这一条件,实验具有可比性
B.操作不正确,因为他们实验时改变了“有无植被覆盖”土壤”两个条件,实验没有可比性
C.操作正确,因为他们实验时改变了“有无植被覆盖”“土壤”两个条件,实验具有可比性
【答案】(1)分层;下面一层;沙砾;土壤中颗粒较大的质量大,先沉积
(2)B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
(1)土壤是一种混合物,是由砂、黏土、水、空气、腐殖质等组成。实验完成后,烧杯里的水被放在边上静置一段时间,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颗粒出现了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一层。烧杯底部的土壤以沙砾为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越大的颗粒越先沉淀。
(2)对比实验中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变量。完成第一个实验之后,实验小组将进行有植物覆盖对雨水侵蚀的影响的实验,这时亮亮又提议:塑料岔中的十壤不用换掉,直接铺上草皮进行对照组实验。结果发现烧杯里的水清澈了很多,于是他们得出实验结论:有植物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其实他们的操作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们实验时改变了“有无植物覆盖”“土壤”两个条件,实验没有可比性。
28.(2020五上·丽水期末)如下图所示是长江流域立体剖面示意图(相当于切蛋糕-样把地形切出了一块)。仔细读图,然后回答问题。
(1)剖面示意图中的B河段,通常会有很多(  )。
A.棱角分明的大石 B.比较光滑的卵石 C.十分细小的泥沙
(2)D处是长江入海口,这里有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崇明岛的形成是由于河流对土地的   (填“侵蚀”“风化”或“沉积”)作用。
(3)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该山脉高度在海拔6000米左右,山峰高耸入云,蜿蜒起伏,这一地区属于中国五大地形中的    。
(4)唐古拉山脉在中生代时开始形成,因岩层褶皱隆起而逐渐露出海面。可推测,该山脉是由于大陆板块之间的   (填“碰撞”“分离”或“平移”)而形成的。
(5)唐古拉山脉最高峰各拉丹冬海拔6621米,山顶常年积雪,山脊如刀刃,山顶呈三角形,这种地貌主要是由于受到   (填“河 流"或“冰川”)的侵蚀。
【答案】(1)B
(2)沉积
(3)山地
(4)碰撞
(5)冰川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
(1)B河段处于河流的中上游,河流流速适中,所以是比较光滑的鹅卵石。棱角分明的大石在上游河段,十分细小的泥沙在河流的下游。
(2)在长江入海口位置岛屿的形成是由于河流对土地的沉积作用。
(3)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该山脉高度在海拔6000米左右,山峰高耸入云,蜿蜒起伏,这一地区属于中国五大地形中的山地。
(4)唐古拉山脉在中生代时开始形成,因岩层褶皱隆起而逐渐露出海面。可推测,该山脉是由于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而形成的。
(5)唐古拉山脉最高峰各拉丹冬海拔6621米,山顶常年积雪,山脊如刀刃,山顶呈三角形,这种地貌主要是由于受到冰川的侵蚀。
29.(2020五上·丽水期末)小丽在公园里看弟弟荡秋千,她发现无论弟弟的秋千荡得高还是低,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好像并没有不同;当弟弟离开后,秋千继续摆动的快慢似乎和有人时也相同。那么秋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A.可能与秋千和人的质量有关;B.可能与秋千吊绳的长度有关。她决定用单摆来模拟秋千,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她准备并组装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哪些实验器材是本实验中需要的?(  )(多选)
A.秒表 B.棉线 C.铁架台 D.刻度尺
(2)下面是小丽用2块磁铁做摆锤进行实验的记录,根据下表可知,小丽正在研究什么问题?(  )
摆实验记录表
摆长(cm) 每分钟摆动次数
第1次实验 第2次实验 第3次实验
50 41 42 42
40 47 47 49
30 55 55 55
20 66 64 65
A.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
B.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的关系
C.摆的快慢与摆长的关系
【答案】(1)A;B;C;D
(2)C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实验中要涉及到摆长,摆动幅度,质量,往返摆动时间的测量,小丽需要准备细线,小铁,球,铁架台,还有测量摆线长度以及测量往返摆动的时间的仪器。
(2)由图表可知,摆长改变,其每分钟摆动次数也随之改变,故小丽正在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的关系。
30.(2020五上·丽水期末)如下图,小庄和小利两同学,用吸耳球接上塑料管在做模拟心脏输送血液的实验。他们通过用力捏放吸耳球吸进水,然后将塑料管移到另一个水槽,通过用力挤压吸耳球排出水,反复多次后500毫升的水从一个水槽移到了另一个水槽。
(1)吸耳球模拟   。
(2)塑料管模拟   。
(3)用力捏吸耳球模拟心脏肌肉   (填“收缩”或“舒张”)。
(4)说说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心脏更强壮?
【答案】(1)心脏
(2)血管
(3)收缩
(4)适度锻炼,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用洗耳球接上塑料管在做模拟心脏输送血液的实验。
(1)用洗耳球模拟心脏。
(2)用塑料管模拟血管。
(3)用力捏洗耳球模拟心脏肌肉收缩。
(4)保护心脏的做法:如适度锻炼、合理饮食、保障休息和睡眠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2020五上·丽水期末)计时工具(  )的提高要靠技术、材料等的改进。
A.美观性 B.准确性 C.实用性
2.伽利略最早发现了(  )。
A.水滴的等时性 B.单摆的等时性 C.光影的等时性
3.(2020五上·丽水期末)下列现象不适合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来解释的是(  )。
A.皮影戏
B.丛林里树梢间透过来的阳光
C.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2020五上·丽水期末)光传播的速度很快,可以达到约每分钟(  )千米。
A.30万 B.1800万 C.3000万
5.(2020五上·丽水期末)如下图所示,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6.我国地形多样,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7.(2020五上·丽水期末)关于下图的水钟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受水型水钟
B.容器的颜色会影响计时的准确性
C.为确保计时的准确性,要保持水位不变
D.它是通过水位的下降来计时的
8.(2020五上·丽水期末)下列做法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A.玩电脑到深夜
B.认真做作业到深夜
C.不挑食,吃各种各样的食物
9.(2020五上·丽水期末)下列功能中,不属于人体骨骼作用的是(  )。
A.支撑我们的身体
B.传输人体需要的营养
C.保护内脏器官
10.(2019四上·余杭期末)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力量来自于(  )。
A.呼吸 B.消化 C.心跳
11.(2020五上·丽水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只需要吸入氧气就能维持生命
B.尽管心脏每次跳动后都有休息时间,我们也不能让它负担过重
C.经常锻炼,可以加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12.(2020五上·丽水期末)曾经喷发过,但后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称为(  )。
A.活火山 B.休眠火山 C.死火山
13.(2019五上·西湖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B.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是南北流向
C.风化、侵蚀、沉积,都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形态发生变化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4.(2020五上·丽水期末)想要改变单摆的摆动速度,可以改变单摆攖锤的重量。(  )
15.(2020五上·丽水期末)燃香蜡烛可以用来计时。(  )
16.(2020五上·丽水期末)世界上第一只摆钟是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研究发明的。(  )
17.(2020五上·丽水期末)人运动时,心跳加快,这是因为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
18.(2020五上·丽水期末)一盏没有打开的台灯是光源。(  )
19.利用镜子,我们可以把阳光反射到教室的黑板上。(  )
20.(2020五上·丽水期末)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  )
21.(2020五上·丽水期末)自然界中,只有流水才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
22.(2020五上·丽水期末)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幔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
23.(2020五上·丽水期末)开车的司机可以通过反光镜观察到车后面的情形,说明光有时是可以沿着曲线传播的。(  )
三、图形题(共15分)
24.(2020五上·丽水期末)请在下图中,用带箭头的线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25.(2020五上·丽水期末)根据岩石的不同成因,将下列岩石进行归类。(填序号)
①玄武岩②大理岩③花岗岩 ④砾岩⑤浮石⑥板岩⑦页岩⑧砂岩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四、综合题(共49分)
26.(2020五上·丽水期末)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潜望镜的步骤,分析并回答问题。
A.插入平面镜。
B.沿着图纸的虚线折叠,在纸边涂上胶水,粘牢。
C.通过观察,检查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D.用小刀刻出上面的进北口和下面的原见口以及上下两个插平面镜的口。
E.把潜望镜的图纸粘在硬纸板上,沿者纸周围的轮席剪下。
(1)写出正确的制作顺序   。
(2)请你用画图的方式解释一下士兵在水下是怎样使用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情况的。利用了什么原理?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或物品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请列举3个实例。
27.(2020五上·丽水期末)亮亮小组想探究土地被侵蚀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决定研究土地上有无植被覆盖对雨水侵蚀的影响。可是在准备实验的时候,发现只有一组材料,于是决定先做无植被覆盖对雨水侵蚀的影响的实验,并将流下来的“雨水”用烧杯接着,如图所示。
(1)实验完成后,烧杯里的水被放在边上静置一段时间,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颗粒出现了   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   (填“上面一层”或“下面一层”)。烧杯底部的土壤以   为主(填“沙砾”或“黏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完成第一个实验之后,实验小组将进行有植被覆盖对雨水侵蚀的影响的实验,这时亮亮又提议:塑料盆中的土壤不用换掉,直接铺上草皮进行对照组实验。结果发现烧杯里的水清澈了很多,于是他们得出实验结论:有植物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评价亮亮小组的实验操作及理由,我赞同(  )观点。
A.操作正确,因为他们实验时只改变了“有无植被覆盖"这一条件,实验具有可比性
B.操作不正确,因为他们实验时改变了“有无植被覆盖”土壤”两个条件,实验没有可比性
C.操作正确,因为他们实验时改变了“有无植被覆盖”“土壤”两个条件,实验具有可比性
28.(2020五上·丽水期末)如下图所示是长江流域立体剖面示意图(相当于切蛋糕-样把地形切出了一块)。仔细读图,然后回答问题。
(1)剖面示意图中的B河段,通常会有很多(  )。
A.棱角分明的大石 B.比较光滑的卵石 C.十分细小的泥沙
(2)D处是长江入海口,这里有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崇明岛的形成是由于河流对土地的   (填“侵蚀”“风化”或“沉积”)作用。
(3)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该山脉高度在海拔6000米左右,山峰高耸入云,蜿蜒起伏,这一地区属于中国五大地形中的    。
(4)唐古拉山脉在中生代时开始形成,因岩层褶皱隆起而逐渐露出海面。可推测,该山脉是由于大陆板块之间的   (填“碰撞”“分离”或“平移”)而形成的。
(5)唐古拉山脉最高峰各拉丹冬海拔6621米,山顶常年积雪,山脊如刀刃,山顶呈三角形,这种地貌主要是由于受到   (填“河 流"或“冰川”)的侵蚀。
29.(2020五上·丽水期末)小丽在公园里看弟弟荡秋千,她发现无论弟弟的秋千荡得高还是低,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好像并没有不同;当弟弟离开后,秋千继续摆动的快慢似乎和有人时也相同。那么秋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A.可能与秋千和人的质量有关;B.可能与秋千吊绳的长度有关。她决定用单摆来模拟秋千,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她准备并组装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哪些实验器材是本实验中需要的?(  )(多选)
A.秒表 B.棉线 C.铁架台 D.刻度尺
(2)下面是小丽用2块磁铁做摆锤进行实验的记录,根据下表可知,小丽正在研究什么问题?(  )
摆实验记录表
摆长(cm) 每分钟摆动次数
第1次实验 第2次实验 第3次实验
50 41 42 42
40 47 47 49
30 55 55 55
20 66 64 65
A.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
B.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的关系
C.摆的快慢与摆长的关系
30.(2020五上·丽水期末)如下图,小庄和小利两同学,用吸耳球接上塑料管在做模拟心脏输送血液的实验。他们通过用力捏放吸耳球吸进水,然后将塑料管移到另一个水槽,通过用力挤压吸耳球排出水,反复多次后500毫升的水从一个水槽移到了另一个水槽。
(1)吸耳球模拟   。
(2)塑料管模拟   。
(3)用力捏吸耳球模拟心脏肌肉   (填“收缩”或“舒张”)。
(4)说说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心脏更强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技术、材料等的改进。
2.【答案】B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解答】单摆的等时性是由17岁的伽利略在教堂祈祷时,
观察吊灯摆动现象时引发的结论。
故答案为:B。
【分析】伽利略研究摆动的规律发现,摆动一次的时间,只由摆绳的长短来决定,不但跟摆动幅度的大小没关系,而且跟石头的轻重也没关系。只要摆绳的长度一定,摆动一次的时间就一定,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
3.【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皮影戏、丛林里树梢间透过来的阳光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快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4.【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可以达到约每分钟1800万千米。
5.【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地球由内到外可分为三层,分别是地核、地幔、地壳。 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地幔。
6.【答案】C
【解析】【解答】我国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山地。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
7.【答案】D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图中的水钟是泄水型水钟,它是通过水位的下降来计时的。
8.【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不偏食、不挑食,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有利于我们获取均衡的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9.【答案】B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的骨骼可以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人体起到传输作用的是血液。
10.【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11.【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A、人要维持生命不止需要吸入氧气,还要有水和营养物质,错误;
B、尽管心脏每次跳动后都有休息时间,我们也不能让它负担过重,正确;
C、经常锻炼,可以加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正确。
12.【答案】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休眠火山是指曾经喷发过,但后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
13.【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解答】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是东西流向。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是从高到低流向的。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摆动速度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和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长,摆动慢;摆绳短,摆动快。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日影、燃香、蜡烛都曾被人们用来计时,但是它们都有不稳定性。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制作钟摆
【解析】【分析】根据对摆钟发明的认识,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伽利略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 人运动时,会消耗更多的氧气,使呼吸加快,心跳加快,来补充更多的氧气。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自己能够发光的物体,台灯没有打开,不会发光,不是光源。
19.【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镜子可以反射太阳光,我们可以利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教室的黑板上。
【分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的应用。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流水、风、冰川、海浪等都会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2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 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2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开车的司机可以通过反光镜观察到车后面的情形,是通过光的反射看到的,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4.【答案】图略(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到墙面上的光斑处)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光会经过平面镜反射到墙面上的光斑处。
25.【答案】①③⑤;④⑦⑧;②⑥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 依据岩石的成因,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浮石等;沉积岩是由动植物等有机物堆积风华而形成的,如砂岩、砾岩、页岩等;变质岩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使岩石变质形成的,如板岩、大理岩等。
26.【答案】(1)EBDAC(或EDBAC)
(2)图略。 水面上的光线通过两个平面镜的反射进入士兵的眼睛,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3)牙医的额镜、女生的梳妆镜、汽车的后视镜等。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
(1)根据以上某同学制作潜望镜的步骤描述,正确的制作顺序应该是:E.把潜望镜的图纸贴在硬纸板上.沿着纸周围的轮廓剪下。B.沿着图纸的虚线折,在纸边图上胶水,粘牢。D.用小刀刻出上面的进光口和下面的瞭望口,以及上下两个插平面镜的口:A.插入平面镜;C.通过观察,检查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2)如下图所示,图中红色箭头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士兵在水下使用潜望镜可以看到水面上的情况。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牙医的额镜、汽车的后视镜、女生的梳妆镜等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27.【答案】(1)分层;下面一层;沙砾;土壤中颗粒较大的质量大,先沉积
(2)B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
(1)土壤是一种混合物,是由砂、黏土、水、空气、腐殖质等组成。实验完成后,烧杯里的水被放在边上静置一段时间,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颗粒出现了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一层。烧杯底部的土壤以沙砾为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越大的颗粒越先沉淀。
(2)对比实验中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变量。完成第一个实验之后,实验小组将进行有植物覆盖对雨水侵蚀的影响的实验,这时亮亮又提议:塑料岔中的十壤不用换掉,直接铺上草皮进行对照组实验。结果发现烧杯里的水清澈了很多,于是他们得出实验结论:有植物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其实他们的操作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们实验时改变了“有无植物覆盖”“土壤”两个条件,实验没有可比性。
28.【答案】(1)B
(2)沉积
(3)山地
(4)碰撞
(5)冰川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
(1)B河段处于河流的中上游,河流流速适中,所以是比较光滑的鹅卵石。棱角分明的大石在上游河段,十分细小的泥沙在河流的下游。
(2)在长江入海口位置岛屿的形成是由于河流对土地的沉积作用。
(3)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该山脉高度在海拔6000米左右,山峰高耸入云,蜿蜒起伏,这一地区属于中国五大地形中的山地。
(4)唐古拉山脉在中生代时开始形成,因岩层褶皱隆起而逐渐露出海面。可推测,该山脉是由于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而形成的。
(5)唐古拉山脉最高峰各拉丹冬海拔6621米,山顶常年积雪,山脊如刀刃,山顶呈三角形,这种地貌主要是由于受到冰川的侵蚀。
29.【答案】(1)A;B;C;D
(2)C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实验中要涉及到摆长,摆动幅度,质量,往返摆动时间的测量,小丽需要准备细线,小铁,球,铁架台,还有测量摆线长度以及测量往返摆动的时间的仪器。
(2)由图表可知,摆长改变,其每分钟摆动次数也随之改变,故小丽正在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的关系。
30.【答案】(1)心脏
(2)血管
(3)收缩
(4)适度锻炼,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用洗耳球接上塑料管在做模拟心脏输送血液的实验。
(1)用洗耳球模拟心脏。
(2)用塑料管模拟血管。
(3)用力捏洗耳球模拟心脏肌肉收缩。
(4)保护心脏的做法:如适度锻炼、合理饮食、保障休息和睡眠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