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第一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第一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6 18:5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关注的气候要素?
为什么世界的气候会千差万别呢?
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差异引起的!
太阳辐射的强弱是一样的吗?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一课时)
太阳光线
1、太阳高度是指 与 的夹角。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几乎是 的,地球表面是球状的,所以南北方不同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往往 。
2、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 , 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随纬度的 ,太阳高度变 ,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P79)
3、地球自转,时刻都在改变这一个地方的 强度,从而引起气温一天的变化
4、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的固定夹角,从而导致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 之间移动。(P80)
5、在南北极圈以内,会出现 和 现象。在中纬度地区, 更替表现明显。(P80)
6、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气温陆地 海洋,冬季气温陆地 海洋。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 月和 月。而海洋最高和最低别出现在 月和 月。(P83)
地平面
自主学行
不同

增高

降低
太阳辐射
66.5°
南北回归线
极昼
极夜
高于
低于
7
1
8
2
四季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形状
地球运动
海陆分布
地表起伏
人类活动
地球形状与气候
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太阳高度
太阳体积十分巨大,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光几乎是平行的,地球是球状表面,不同的地方与太阳光有不同的夹角,太阳辐射强度也随之变化。
A
C
B
400
300
所以,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就越

直射的地方照射的面积 获得的热量 。斜射的地方照射的面积 ,获得的热量 。




地球形状与气候
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是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垂直照射时的太阳高度为最大(90°)。
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
H2
H1
地球形状与气候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
降低
合作探究1
1、读图回答。
(1)读左图,如果地球表面不是一个球面,而是一个平面,ABC三地的太阳高度会有不同吗?
(2)读右图,DE两地中,E地纬度较 ,太阳高度更 ,地表受热面积更 ,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更 ,所以E地气温更 。
(3)某一地区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这与太阳高度有什么关系?
不会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所以气温高;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所以气温低。
气温的变化规律
周期性
日变化规律
年变化规律
原因
地球自转
原因
地球公转
知识回顾
地球运动与气候
自转 公转
围绕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昼夜更替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更替
昼夜更替
地球运动与气候
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每天都
发生 ,最北可到达 ,最南可到
达 ,因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变化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昼夜状况
春分 全球昼夜 .
夏至 北半球昼 夜 ,北极圈以北极 (昼或夜)
秋分 全球昼夜 .
冬至 北半球昼 夜 ,北极圈以北极 (昼或夜)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平分



平分



地球运动与气候
地球运动与气候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无极昼极夜
南、北温带 无阳光直射
南、北寒带
有直射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极圈到极点
无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五带
合作探究2
2、将地球上的五带与气候特征连线。
海陆分布与气候
陆地
升温快、降温快
海洋
升温慢、降温慢
受热快、放热快
受热慢、放热慢
夏季,陆地气温偏高;
冬季,陆地气温偏低
夏季,海洋气温偏低;
冬季,海洋气温偏高
一年中,北半球中纬度,月平均气温
陆地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濒临海洋
水汽丰富
降水较多
深居内陆
水汽稀少降水稀少
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陆分布与气候
可发现一般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尤其中纬度地区。
沿海地区水汽相对容易到达。
合作探究3
3、读图回答。
(1)7月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2)1月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3)图中五地,气温年较差变化有什么规律? 并分析其原因。
沿海气温低,内陆气温高。
(沿海向内陆气温逐渐升高)
沿海气温高,内陆气温低。
(沿海向内陆气温逐渐降低)
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陆地升温快,降温快。越往内陆,大陆性增强,所以年较差越大。
四、课堂检测
1.下面的四幅图示,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  )
2.导致一天之中早晚和中午冷热不同的原因是 ( )
A.太阳和地球的距离不同 B.太阳高度不同
C.正午的太阳高度不同 D.天气特征不同
3.下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D
4.下列关于图中处于同纬度的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A点气温高
B.夏季A点气温高
C.一年四季B点气温高
D.夏季B点气温高
B
5.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冬至、夏至两节气的正午楼房的影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观察现象:左图中,楼房影子较  (填长/短),左图的正午太阳高度
更 (填大或小)。右图反之。由此可得:影子越长,太阳高度越 ,气温越 。
(2)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  (纬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正午 的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3)生活推理:根据正午影子的朝向,该地应该位于 (温度带)。根据正午影子的长短判断,左图应该为 (节气),右图
为 (节气)。
(4)生活应用: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 (节气)的光照情况。




公转
南回归线
太阳高度
北温带
冬至
夏至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