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17 13: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浙江 挣脱 诞生 安寝 撰写 崎岖 家境贫寒 家徒四壁 一袭破衫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奋笔疾书
翔实可信 流传千古 鸿篇巨制(贫寒)(好学)(史书) 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谈迁的信念:
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翔实可信 资料一:
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误太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资料二:
永乐年间,三千多文人墨客,历时四年,主编并完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最浩瀚的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谈迁的信念:
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终于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为了完成《国榷》,他( );
为了完成《国榷》,他( );
为了完成《国榷》,他( )。
……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奋笔疾书 : “疾”字
(1)?病,身体不舒适
(2)疼痛
(3)恨:
(4)快,迅速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双目失明的阿炳,
用微笑面对世界的桑兰,
单薄名利、献身科学的居里,
默默奉献的两弹元勋——邓嫁先。
他们面对厄运,无所畏惧,
为了理想,勇往直前。
与厄运抗争的信念,点燃他们的生命之火,
执着进取,使他们 的人生更加灿烂。
作业:
1、把谈迁故事讲给别人听。
2、根据本课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