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手形的联想》教学设计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美术教学,追求的是学生参与性,课堂互动性,轻松愉悦性。本课着力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游戏,体验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各种技法,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的能力和意识。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尝试有关本课造型表现的媒材,感受其特性,,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熟悉身边与手形有关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游戏,作品欣赏、体验探究、师生演练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手的结构特点,探究手形的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加手形联想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初步学习随行想象的基本方法,并初步感受其特性。
2.教学难点
根据手形的不同变化,联想出新颖有趣的形象。
教学准备
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师:上节课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老师特别的开心。今天想和小朋友一起来做个游戏,小朋友们好不好。
生:在做游戏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要求
1. 用我们的眼睛仔细的看
2.用我们的耳朵仔细的听
3.用的小手认真的做
4.要大声的说出来
大家能不能做到?下面跟着老师边做边说:
一只手指点点点(双手食指互点)
两只手指剪剪剪(双手食指中指做剪刀状)
三只手指弯弯弯(双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弯曲三下)
四只手指插插插(除大拇指弯曲外,其他手指交叉)
五只手指开小花(双手五指张开,做开花状)
师总结:我们给这个有趣的手机游戏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五指开花》。
我们再做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老师是要考验考验大家。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老师会做出了几种不同的手势,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1.打电话
2.好的
3.胜利
4.你真棒
师总结:大家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如洗衣服,写字、做饭,手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手重不重呀!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手有关的新的知识,看看我们的小手还能做些什么?
师出示课题:手形的联想(图1)
教学意图:通过游戏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手可以传递情感生活中手能帮助人们做许多事情,是大家的好帮手,同时体会手的重要性,并明确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师:通过手形你还能联想到什么?播放课件手影图(图2)让学生感受
1.枪
2狐狸
3.孔雀
4.小猫
5.鸽子
6.蜗牛
学生仔细观察图,边观察边做手势。请六位学生上台表演手型图,学生从中感受愉悦性,其他学生给予掌声。
教学意图:通过模仿不同的手形,调动学生参与与体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感受美术学习带来的兴趣。
(二)播放五颜六色的海底世界视频
师:刚才我们进入了海底世界,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小鱼
师:小鱼儿在水中是怎样游动的呢?请学生上台表演鱼在水中游的动作。
师总结:刚才我们是用动作表示小鱼在水中游的场景,下面我们学习另外一种新的用手形绘图的方法来表现小鱼。
三、探究表现方法,启发学生。
教师与学生一起在黑板上演示(示范)
学生摆好手形,把手按在黑板上,教师用彩笔画出学生手形的轮廓后,在手形上进行变化,画出鱼眼,鱼头、鱼尾等结构。并加以装饰。
师:海底世界中还有哪些小伙伴呢?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鱼(出示课件图3)章鱼、水母、海蟹、珊瑚等。
师:我们可以用手形绘图的方法来表现他们吗?
生:可以
四、学生作品欣赏
先来看一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表现的出示课件作品欣赏(图4)
五、海底世界的小画家们“小小手”动起来。(图5)
作业要求:
1.手形的安排与组合。
2.形象丰富,有创意。
3.画面饱满。
4.色彩搭配合理。
教学意图:通过实践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肯定学生的新颖创意,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大家一起评一评。(图6)
1、介绍自己的画,说说你把小手想象成了什么?哪些地方表现得最好
2、学生互评作品。
教学意图:通过自评和互评两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评价,敢于评价、乐于评价。
七、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采用开放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手形表演和联想,完成有趣的画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八、拓展想象手形的联想(图7)
播放课件
1.大树(图8)
2.鹅(图9)
3.手绘鱼(图10)
4.孔雀(图11)
一起走进动物王国,播放动物王国课件(图12)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请你尝试用其他的方法进行手形的联想。(图13)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为了使本课具有感彩,在引入部分教师可以引用手的作用把手做事的单一功能拓展到传递情感和表达语言等方面。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绘画热情,在小结部分,教师还可以加大美术课文化的含量,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美术课程。从中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