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7教师卷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单选题
1.唐朝两税法实行后,以经营土地为生的农民为完成两税中用货币缴纳的部分必须出售部分农副产品,农村中也大量出现了“茶户”“园户”“渔户”等专业化的商品生产户。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 )
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促使农业经营方式变化 D.改变了重农抑商的传统
2.唐朝,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皇帝诏令是违法的。唐中宗不得不把未经中书门下两省的诏敕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这反映了当时( )
A.君主专制削弱 B.文官政治发达
C.皇权受到制约 D.三省的一体化
3.家学在唐代童蒙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下表可知( )
人物 相关记载
刘知几 其父授《左氏》,刘知几“遂通览群史”“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最后擢进士第
牛僧孺 “为母所训,遂习先业”,后登进士科,官至宰相
元稹 “其母郑夫人,贤明妇人也,家贫,为稹自授书,教之书学。稹九岁能属文。十五两经擢第”
A.家学教育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 B.家学中母亲教诲子弟最为常见
C.童蒙教育侧重实践而忽视经学 D.童蒙教育不满足科举考试需要
4.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每户按人丁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征税。据此可知,两税法( )
A.削弱农民人身依附 B.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C.大幅减轻农民负担 D.削弱了节度使势力
5.唐代科举允许“公荐”和“通榜”,即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应进士科的考生可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到赏识。这些做法在当时( )
A.确保了选官用人公平公正 B.提升了科举制度的科学性
C.客观上有利于文学的发展 D.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6.这是一种承认有财富差别的征税新模式,把之前的征税标准从个体转移到财产上,也被认为是允许合法“兼并土地”。这种制度( )
A.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减轻了人身控制
C.是均田制之下的制度 D.增加了税收名目
7.780年,唐朝开始推行新的赋税制度,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制和一切杂税和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这次赋税制度改革产生的影响有( )
①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②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③征税的主要标准开始从财产转为人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诗句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和以下哪个制度有关( )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租庸调制
9.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10.宋代出现了一大批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这说明宋代科举制( )
A.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B.实现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C.提高了官员的道德水平 D.打破了家族门第等级观念
11.唐朝实行了三省制度之后,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争权夺利,唐朝对中枢进行了调整,设置政事堂作为三省共同的议政机构,遇有意见分歧,由皇帝裁定。据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置( )
A.加强了宰相权力 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完善了官僚制度 D.限制了君主专制权力
12.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李氏皇族定为一等,外戚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士族为第三等;到了武则天时期,在新兴庶族地主主持下,重新编撰的《氏族志》中将武氏定为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造成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受到科举制的影响 B.门第观念的根深蒂固
C.武则天的强势推动 D.九品中正制的部分恢复
13.780年,唐代实行两税法,规定“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其社会意义在于( )
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B.杜绝了土地兼并问题
C.将“人文关怀”政策化 D.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
14.下表为唐朝的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此表反映出( )
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
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 D.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15.唐朝时,寒门有望一朝成为“白衣公卿”与“一品白衫”,参加庆祝宴会曲江宴,使长安城万人空巷,成为高官权贵挑选的东床快婿。这些场景的出现主要在于( )
A.选官制度发展 B.国家的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C.思想文化繁荣 D.高门士族的势力严重削弱
16.唐末五代时期,家书中注重门第军功的言辞较多;宋代家书中增加了勉励子弟“猎取科第”的内容,如欧阳修在得知其子落第后安慰他:“自闻汝失意……得失常事,汝必会得。”这一变化折射出宋代( )
A.科举选官重视个人品行 B.平民出身的士人垄断政坛
C.社会阶层间流动性加强 D.程朱理学受到了官方推崇
17.《资治通鉴》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白居易诗中提到两税法也强调“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
A.扩大了收税对象 B.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C.简化了税收名目 D.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
18.古代科举各级考试都由相应级别政府的主要首长主持。清代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考试的省学政,身份等于钦差,地位与总督巡抚平等;乡试正副主考均由皇帝任命,各省总督、巡抚为监临官,负责考场事务。这反映了科举考试( )
A.选拔相对公平 B.体现国家意志
C.扩大官吏来源 D.提高官员素质
19.唐代前期,租庸调制的主要纳税对象是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而中后期的两税法规定“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据此推知,两税法( )
A.体现了税负公平原则 B.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
C.抑制了土地兼并进程 D.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20.自汉武帝以来,西汉不少官员都是孝廉出身。当时全社会形成一种“在家为孝子,入仕为廉吏”的氛围和舆论。这反映出西汉( )
A.选官制度趋于公平公正 B.统治集团注意笼络民心
C.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巩固 D.社会基层治理较为严密
21.如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反映出当时( )
A.封建剥削减轻 B.商品经济发展 C.人身控制加强 D.实物地租消失
22.秦汉时期,官员没有明确的品级划分,以俸禄多少表示职位高低,如“万石”“二千石”等。曹魏开创九品分阶制,将官阶分为九品,至北魏形成了九品十八级二十阶的职官分级制度。这一变化反映的是( )
A.官僚政治得到发展 B.选官制度出现变更
C.中枢体系运转有序 D.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23.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修史兴盛,其中家史类著作在世家大族中大量出现,而作为家史 典型代表的家传和家谱的撰修是当时社会特有的现象,其中家传撰修多通过一些细微小事铺叙描写家族人物事迹,宣扬祖先容止风度,弘扬先祖德行功业,选材鲜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有较鲜明的文学性。这反映出当时( )
A.文学日益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B.重视记忆传承的史学传统形成
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冲击 D.重视门第和炫耀家族成为风气
24.北宋《神童诗》里有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据此判断,下列对宋代科举制解读正确的是( )
A.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 B.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C.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 D.扩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二、非选择题
25.赋税制度是中国古代经济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是维护封建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经济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也就是要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作为田赋。秦亡后,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材料二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开启了中国税制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在两税以前的近千年里,中国的人口高峰从西汉时的6000万上升到了盛唐时的约7400万,增加了不到1/4。而在两税以后的近千年里,中国古代的人口由北宋的1亿多上升到了晚清时的4亿多,增长了3倍。
——都建春、冯涛《税制变革、人口增长及其对中国历史演进的长期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西汉采取“与民休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唐代征税主要标准的变化,并概括两税法的意义。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实行科举制度以后,打破了士族门阀对官吏选任的垄断,有效地巩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通过推行科举制度,唐代选拔官员的范围从魏晋时期少数豪门望族,扩展到地主阶级各个阶层。参加科举者的门第、品行限制并不严格,他们所代表的阶层也比较广泛,这对加强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唐代举子在参加科举考试前,要进行“行卷”。所谓“行卷”,就是应试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在考试前写成卷轴送呈至当时有较高声望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投“行卷”是为了“公荐”。“公荐”就是声望地位较高的公卿大臣向考官推荐考生
——摘编自庞峰伟《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举制实行中政府与名门望族的关系”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料真实,史论结合)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两税法实行后,农村中出现了专业化的商品生产户,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促使农业经营方式变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财政困难是否缓解,排除A项;两税法以资产为收税标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改变了重农抑商的传统,切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唐代没有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诏令是违法的,因此出现了斜封诏敕,这种现象说明当时的中书门下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C项正确;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得出三省体制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几位知名人物通过家学进行童蒙教育,最后顺利通过了科举考试,有人甚至官至宰相,这说明家学教育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给出了两人由母亲教诲子弟,但不能得出“最为常见”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童蒙教育侧重实践,排除C项;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每户按人丁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的征税标准以财产为主,削弱了农民的人身依附,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消除土地兼并现象”中的“消除”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并未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C项;题干所给材料体现的是赋税制度变化,非节度使势力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唐代科举允许“公荐”和“通榜”,“应进士科的考生可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到赏识”,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文学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中的做法没有确保选官用人的公平公正,排除A项;题干只是强调了科举考试期间允许“公荐”和“通榜”,并不意味着提升了科举制度的科学性,排除B项;科举制度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但题干没有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把之前的征税标准从个体转移到财产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朝中期的两税法,减轻了人身控制,B项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两税法实施后,均田制已经瓦解,排除C项;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780年,唐朝开始推行新的赋税制度——两税法,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简化了税收项目,扩大了税收对象,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两税法实行以资产为主的税收方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①②正确,选择A项;两税法实行以资产为主的税收方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③,排除BCD项。故选A项。
8.A
【详解】依据题干所给信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知,贫穷人家的孩子只要发愤努力,也可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结合所学知识,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选拔官员,不可能出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租庸调制是唐朝的赋税制度,与选官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属于礼部管辖,唐代中央选拔人才的程序应该是,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审核通过后,交尚书省的下属礼部执行,B项正确;政令必须先经过中书省起草诏令,通过门下省的审核,尚书省才能执行,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宋代出现了一大批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中的“实现了”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官员的道德水平”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打破了家族门第等级观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三省之间相互牵制……遇有意见分歧,由皇帝裁定”,表明政事堂的设置能够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B项正确;政事堂设置分割了相权,A项排除;政事堂的设置完善了宰相制度,不是官僚制度,C项排除;D项表述错误,无法限制君主专制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唐太宗时突出外戚和大士族的地位不同,武则天任用新兴庶族地主主持编撰《氏族志》,主要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等级,反映出科举制影响了社会关系,A项正确;门第观念的根深蒂固与“(《氏族志》的编写)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不符,排除B项;武则天的强势推动并非《氏族志》基本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的原因,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的部分恢复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据材料“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唐朝的两税法的收税标准以地税和户税为主,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项正确;租庸调制是在租调制基础上增加了“庸”,即应服徭役的可以纳一定数量的绢或布来代替,“庸”代役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反映的是唐初的租庸调制,排除A项;B项“杜绝了”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两税法反映了赋税制度的变化,无法体现“人文关怀”政策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依据材料“唐朝的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可以看出唐朝的进士出身有士族和寒族,但是士族占比仍较大,由此可知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士族、寒族登科对比,不能体现出选拔程序,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世家大族影响仍然很大,不能体现出阶层分化严重,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士族、寒族登科对比,涉及的是出身的不同,不能体现官吏的来源,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完善了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因此出现了材料中寒门才子有望一朝成为“白衣公卿”与“一品白衫”,“长安城万人空巷”“高官权贵挑选的东床快婿”的景象,A项正确。“国家的行政体系”和“思想”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C项;唐朝高门士族的势力仍然强大,严重削弱夸大了科举制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根据“自闻汝失意……得失常事,汝必会得。”可得出宋代门第观念逐步淡化,科举选官更加完善,平民子弟科考入官的概率更大,从而增加的社会的流动性,C项正确;科举重视考试成绩,排除A项;平民不可能垄断,排除B项;理学受推崇是在元代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7.C
【详解】根据材料“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可知唐两税法每年在夏、秋之际征税,两次征收,根据材料“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可知,两税法规定两税之外不得征收其他杂税,说明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方便征收赋税,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征税对象扩大,排除A项;两税法后政府对民众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排除B项;两税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排除D项。故选C项。
18.B
【详解】根据材料“清代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考试的省学政,身份等于钦差,地位与总督巡抚平等;乡试正副主考均由皇帝任命,各省总督、巡抚为监临官,负责考场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体现了国家意志,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选拔相对公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扩大官吏来源”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官员的素质”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19.A
【详解】根据材料“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可知,反映了唐朝的两税法,无论主户、客户,都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由此进行收税,体现税收负担的公正、平等,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纳税对象的变化,扩大了收税对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抑制土地兼并,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两税法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0.C
【详解】根据“在家为孝子,入仕为廉吏”可得出西汉的选官以察举为主,考查孝廉,这体现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公平公正,排除A项;BD项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2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租庸调制是以人丁为单位征税的,两税法主要以资产为标准,这有利于减轻人身依附,使得劳动力能从事商业,促进商业的发展,B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来剥削减轻,排除A项;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应该是人身控制减轻,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实物地租并没有消失,排除D项。故选B项。
22.A
【详解】依据材料“秦汉时期,官员没有明确的品级划分,以俸禄多少表示职位高低”、“曹魏开创九品分阶制,将官阶分为九品,至北魏形成了九品十八级二十阶的职官分级制度”可知,与秦汉时期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职官分级制度,这是官僚政治发展的重要表现,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汉到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发展,不是变更,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不是中枢权力体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门阀士族垄断政权,排除D项。故选A项。
23.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名门望族制度的兴起及社会政治的需要,在选官任职和名门婚姻等方面都要通过家谱识别个人身份。且士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为维护自身利益,士族特别注重家传撰修。家传作者善于通过一些细微小事的铺叙来描写家族人物事迹,宣扬祖先容止风度,弘扬先祖德行功业。家传撰修重视门第和炫耀家族成为风气,D项正确;明清时期文学日益世俗化的发展趋势,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重视记忆传承的史学传统形成,排除B项;材料强调家传撰修重视门第和炫耀家族成为风气,与儒学思想受到冲击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4.D
【详解】根据材料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可知科举制扩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选官途径问题,不能判断科举制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选拔程序问题,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25.(1)原因:吸取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汉初经济凋散,社会残破;黄老之学治国思想的影响。
(2)变化:从人丁转为资产。
意义: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秦朝的田赋税率极高”,得出吸取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从汉初的形势分析,得出汉初经济凋散,社会残破;从治国思想分析,得出黄老之学治国思想的影响。
(2)变化:依据材料“两税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人丁转为资产。
影响: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分析,得出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从减轻人身依附分析,得出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从人口的增长分析,得出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26.观点:唐朝时期科举制的实施打击了名门望族的势力。
论证:参加科举者的门第、品行限制并不严格,他们所代表的阶层也比较广泛,这冲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使得寒门阶层的人士通过努力也能踏入仕途。由此可见,唐朝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大族、名门望族对官场的垄断,打击了名门望族的势力。
【详解】根据材料“唐代实行科举制度以后,打破了士族门阀对官吏选任的垄断,有效地巩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通过推行科举制度,唐代选拔官员的范围从魏晋时期少数豪门望族,扩展到地主阶级各个阶层。参加科举者的门第、品行限制并不严格,他们所代表的阶层也比较广泛,这对加强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可知参加科举者的门第、品行限制并不严格,他们所代表的阶层也比较广泛,这冲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故可以“唐朝时期科举制的实施打击了名门望族的势力。”作为观点展开阐述,在阐述时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可阐述为:参加科举者的门第、品行限制并不严格,他们所代表的阶层也比较广泛,这冲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使得寒门阶层的人士通过努力也能踏入仕途。由此可见,唐朝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大族、名门望族对官场的垄断,打击了名门望族的势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