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 驱遣我们的想象
1.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___________;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起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21cnjy.com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3.给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难道不会有几缕(________)的chuī________烟吗?假使起了风,烟不就曲(________)折了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kuàng________远、荒凉、静寂(________),使人怅(________)然níng________望。2-1-c-n-j-y
(3)当暴风雨将要到来的时候,人忧jù________着生产方面的损(________)失以及人事方面的阻zhàng________,不是更要感到不安吗?21*cnjy*com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三峡的神女峰、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三叠泉……每一处景点都有个传说。那________(A.对立 B.矗立)的参差不齐的奇峰怪石本是鬼斧神工。而那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甚至略显荒dàn的故事则是人类的情结,很难想象,没有传说的风景会是怎样的让人 chàng然!也很难想象,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是何等麻木不仁!风景因人的________(A.制造 B.改造)而变得神奇,人因风景的陶冶而变得滋润。这种美妙的想象难道不是一种对美的鉴赏吗?【来源:21cnj*y.co*m】
(1)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参差不齐________ 鉴赏________
荒dàn________ chàng然________
(2)根据语境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3)将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________)
(2)读者也许本来就是海燕似的人物,现在接触到作者的意境,仿佛听见同伴的高兴的歌唱,因而把自己的态度把握得更坚定,这也是一种受用。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受用了。(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3)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________)
6.下面这段关于艺术创作的文字有两处语病,请你根据提示完善修改意见。
[甲]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开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意蕴极丰的神奇意境。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使“蛙声”这一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完美融合。齐白石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乙]艺术创作能否达到至高的境界,很大程度上需要运用想象的智慧,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①[甲]处画线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两面失衡,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7.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优秀的书法作品,如洒落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而独特的光芒。颜真卿的楷书___________;王羲之的行书___________;张旭的草书癫狂恣肆,如暴风骤雨,让猝不及防的人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版权所有:21教育】
8.赏析下面句中加粗部分的表达作用。
(1)古今属于各种门类的文艺,我们所接触到的,可以说,没有一种不是文字的集合体。
(2)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语段句式可以确定,此处应选择两个分句,故排除A项;根据语段内容可以判断,所选语句应为转折关系,故排除D项。B、C项都是转折关系的两个分句,主要为前一个分句存在区别,根据语段中“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可看出,此处所填语句结构应与语段中相同,与B项相符。综上,本题答案为B项。21教育网
2.答案:B
解析:本题运用【语序排列“三注意”法】。本段文字是围绕“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展开的,所以③为首句。根据衔接,⑤中有“这种循环往复”,所以紧随③后,①④之间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而②作为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放在最后。所以选B。21·cn·jy·com
3.答案:(1)lǚ;炊;qū
(2)旷;jì;chàng;凝
(3)惧;sǔn;障
解析:注意“曲”是多音字,此处有“弯曲”之意,应读qū。“怅”是形声字,声旁“长”代表字音,但要注意声调的变化。根据拼音写汉字时,还要结合语境确定字形。2·1·c·n·j·y
4.答案:(1)cēn;jiàn;诞;怅
(2)B;B
(3)这种美妙的想象是一种对美的鉴赏。
解析:(1)本题考查识记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参”是多音字,表示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的时候,读“cēn”;“鉴赏”的“鉴”读“jiàn”。“荒诞”指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怅然”形容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www.21-cn-jy.com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对立”指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中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相互斗争;“矗立”指高耸地立着。这里描写山峰,所以应该用“矗立”。“制造”指用人工使原材料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改造”指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本句是指人改造自然风景,使之变得神奇,所以应该用“改造”。www-2-1-cnjy-com
(3)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改变句式的时候要注意只改变语气,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本句是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时候要改成肯定句,然后句末改成句号。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答案:(1)比喻论证
(2)对比论证
(3)道理论证
解析:(1)从“文字是一道桥梁”可知,这里把“文字”比作“桥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2)语段把“接触到作者的意境”和“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两种做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这是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21*cnjy*com
(3)这句话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6.答案:①展开;展示;②能否;要
解析:①[甲]句“展开”与“意境”搭配不当,应换动词。②[乙]句两面失衡,可将表两面的“能否”改为表一面的“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答案:阔大端正,如巍峨的大山,静默中自有一份威严沉稳;端庄飘逸,如云集云舒,时而恬静祥和,时而悠闲缠绵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仿写句子的能力。根据张旭的草书“癫狂恣肆,如暴风骤雨,让猝不及防的人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进行仿写,注意根据楷书和行书的字体结构,先概括其总体的特点,然后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进行具体描述。
8.答案:(1)“没有一种不是”采用双重否定,语气强烈,更肯定地表达了“各种文艺无一例外都是文字的集合体”这一意思。21·世纪*教育网
(2)“也许”表猜测,表示不确定,符合实际,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赏析能力。要根据题意,抓住加粗部分,理解其含义和特点,并结合句意分析加粗部分突出了什么内容或体现了语言怎样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