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滴水中的世界
我们如何才能看到这些微小的生物?
情景导入
罗伯特·胡克
最早观察到细胞的人
电子显微镜
花粉
螨虫
目镜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物镜
镜臂
通光孔
载物台
遮光器
压片夹
镜柱
反光镜
镜座
镜筒
目镜上面标注的数字表示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数字“10”表示物镜的放大倍数
课堂探究
(一)显微镜的构造
放大物像
凹面镜——光线暗
目镜
物镜
光圈
调节光线强弱
遮光器——光圈
反光镜
平面镜——光线强
上端较平
上端具有螺旋
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越短
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
略偏左,安镜头
(二)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时的顺序是从上向下进行对光,目的是使光线由下向上通过各部位进入我们的视野,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2.对光
光线经过的途径
反光镜
光圈
通光孔
物镜
镜筒
目镜
观察时,先让镜筒缓缓下降,眼睛从一侧看着物镜,目的是防止物镜镜头压碎破片。然后眼睛注视目镜,让镜筒缓缓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寻找物像。
3.观察
成像特点
倒像:
技巧:图像旋转180
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160倍
上下倒转
左右倒转
物像大小 看到的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高倍镜
小
大
多
少
亮
暗
大
小
低倍
高倍
4.清洁、收镜
清洁时,我们要用纱布擦拭镜身,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显微镜使用中的四个先后:
1.“先低后高”:观察时,先使用低倍物镜,再使用高倍物镜
2.“先大后小”:对光时,先使用大光圈,再使用小光圈
3.“先下后上”:观察时,先使镜筒缓缓下降,再缓缓上升
4.“先粗后细”:观察时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再使用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练习使用显微镜
※ 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
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
※ 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盘点收获
1.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
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2.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其移到视野
中央,应将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A
A
当堂检测
3.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
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A.b B. d C. q D. p
4.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D
C
5.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6.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