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四、学情分析
五、教学手段应用
六、教法、学法
七、教学设计
八、板书设计
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是前几节有关做功知识的延伸,更为后面能量转化,内能等知识做铺垫,体现初中教材以能量为主题的重要线索。
2 本节注重学生参与探究实验寻真理,体现学生 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把物理应用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3)初步了解动能的大小和势能的大小各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材分析
二 教学目标
2 过程和方法:
(1)经历科学实验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在处理较为复杂问题时具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教材分析
二 教学目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成功和喜悦。
教材分析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
2 会运用生活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教学难点:
探究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材分析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学生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
学生希望发表见解和表现才华
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脑
学生有一定的探究理解和推理能力基础,苦于无从施展。
四 学情分析
五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课件、实验探究。需要器材:斜面、水平面、细沙、不同规格的小球、纸盒。
六 教法学法
实验探究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体验成功的喜悦,消除差生的自卑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把学习物理作为一种志趣而不是负担!
讨论交流合作法:本节课采取学生举例,教师引导,边设疑、边引导、边讨论,启发诱导,推理验证。
自主学习法:学生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比较论证,交流合作的程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 。
七 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视频引入
总结与
拓展
新课教学,实验探究
想一想,议一议,巩固练习
用“怎样才算做了功”提问 ,回顾力的作用成效、功的两要素,功的计算公式W=Fs及功的单位
(1) 播放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物体能够做功的原因 ?引出今天课题→能量。
(2 ) 学生举例
教学程序
1 复习提问,视频引入
2 新课教学和实验探究
(1)对照实例提出问题 : 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生活实例和经验进行合理猜想假设 :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及物体速度有关 ;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高度有关 。
教学程序
2 新课教学和实验探究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
你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你的探究步骤是 ;
你比较动能大小的标准是 。
1)探究动能大小决定因素设计方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度量运动物体做功的大小?二是怎样使两个质量不相等的物体速度相同?
2)探究重力势能大小决定因素度量运动物体做功的大小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经验,让它从高处落下观察物体的形变 。
让学生讨论可能的方案
教学程序
2 新课教学和实验探究
(4)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学生按小组实验, 记录结果 。
实验一:目的:研究决定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程序
钢球m(kg ) 高度h(m) 木块移动的距离s(m)
1 0.1
1 0.15
2 0.15
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的速度为 ;
小球从斜面相同高度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的速度为 。
2 新课教学和实验探究
2 新课教学和实验探究
比较1、2可得 。
比较2、3可得 。
(5)学生讨论分析思考推理得出结论
(6)评估交流:学生汇报结论
3 想一想,议一议。
1) 高山上的大石头有没有能量?有什么能量?
2) 列举几个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事例。
3) 在空中飞行的球具有势能是5J,具有动能是4J,这只球具有的总机械能是多少?
4) 在同一高度铅球和棒球具有重力不相等,若使它们的重力势能相等,可采取哪些方法?
巩固训练
作业布置 :
课后练习1、2题 作业本章节练习
4 总结与拓展
你学到什么?你知道它们如何转化吗?为下节课设疑
机械能
动能
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与速度和质量有关
与被举高度和质量有关
与弹性强弱和形变大小有关
(能量)
八 板书设计(共21张PPT)
下列几种情况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接受记者照相
B.人提着重物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
C.人用力推车同时车沿力的方向在水平地面上运动
D.小孩用力搬石头,未能搬动
一、复习引入
C
做功应具备什么条件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打桩机上被举高的重锤落下来可以把桩打进地里
被压弯的跳板可以弹起运动员
子弹能击穿障碍物,流水能推动竹排
2 、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3、能的单位:焦(J)
二、能
9、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
7、在地上滚动的足球
1、在水平轨道上滚动的钢球
2、被压弯的跳板
3、天花板上的吊灯
4、拉弯的弓
5、上紧的发条
6、被举高的重锤
8、放在课桌上的书本
4、下列物体具有能吗?试分为三类,说出分类依据。
运动
弹性形变
被举高
㈠、物体由于运动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
你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你的探究步骤是 ;
你比较动能大小的标准是 。
1、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
1、动能的大小跟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2、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1:探索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归纳结论:
质量相同时,速度__的物体能做的功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__
大
大
要有依据哟…
㈡、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比较右图两个实验得出:
速度相同时,质量__的物体能做的功多,这表明它具有的动能__
大
大
归纳以上两组结论得出:
运动的物体___越大,___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多
速度
质量
实验:探索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9、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
7、在地上滚动的足球
1、在水平轨道上滚动的钢球
2、被压弯的跳板
3、天花板上的吊灯
4、拉弯的弓
5、上紧的发条
6、被举高的重锤
8、放在课桌上的书本
4、下列物体具有能吗?试分为三类,说出分类依据。
运动
弹性形变
被举高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1、物体由于运动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
举起的杠铃
你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你的探究步骤是 ;
你比较重力势能大小的标准是 。
归纳结论: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 重力势能越 。
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1:探究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高度的关系
2、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高
大
1、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被举高度有关
2、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实验2:探究重力势能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归纳结论:
被举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__重力势能越大
大
归纳以上两组结论得出:
物体被举得越 ,质量越 ,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 。
高
大
多
9、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
7、在地上滚动的足球
1、在水平轨道上滚动的钢球
2、被压弯的跳板
3、天花板上的吊灯
4、拉弯的弓
5、上紧的发条
6、被举高的重锤
8、放在课桌上的书本
4、下列物体具有能吗?试分为三类,说出分类依据。
运动
弹性形变
被举高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1、物体由于运动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
正在击球的网球拍
拉长的橡皮筋
被拉长的弹簧
3、物体的弹性势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大量事实和实验表明:弹性物体的弹性越 ,形变越 ,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 。
强
大
多
六、小结
动能
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与速度和质量有关
与被举高度和质量有关
与弹性强弱和形变大小有关
(能量)
1、一架飞机在灾区上方水平匀速飞行,并不断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则飞机在这个过程中,动能_____,势能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
动手动脑学物理
变小
变小
A
B
C
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被举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1)比较图中A、B两个实验可得:
(2)比较图中_、_两个实验可得:
A
C
2、实验题
用物理学的术语解释:
1、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
2、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的车型的限制速度不一样?
城市街道上的最高行驶速度km/h
车型 设有中心双实线、中心分隔带、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设施的道路 其他道路
小型客车 70 60
大型客车
载重汽车 60 50
… … … … … …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越大,动能也就越大,越不容易刹车,所以要对车辆的速度加以限制,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不同车型的车,即使速度相同,它们的质量也不同,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越不容易刹车,所以大型客车的限制速度比小型客车更小.
弹性势能在生活中的运用(如钟表里的发条)
课后作业
1、探究: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利用身边的哪些物品,你还可以设计哪些实验验证你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