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赤壁赋 *登泰山记
[核心素养 目标定位]
1.语言目标:梳理、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赤壁赋》。
2.思维目标:重点掌握古今异义、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
3.审美目标:赏析两文不同的行文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4.文化目标:体味苏轼人生观中辩证、达观的成分和姚鼐隐藏在景物背后的情怀。
[情境导引 任务驱动]
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动于衷,而发于言。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我国古代两位先贤——苏轼和姚鼐,跟随他们的脚步去赤壁泛舟,去泰山观日,并悉心领悟其中的理趣、乐趣、情趣。
微任务1:自主合作探究,夯基础增素养
(1)自主学习,借助“课文助读”读懂文章;
(2)通过完成“字音、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翻译句子”等题目,增加语言素养积淀。
[通读——理解与梳理]
微任务2:描绘思维导图,理清作者思路
1.下面是《赤壁赋》思维框架图,把恰当的内容填入横线处。
答:①__人生短促__
②__悲__
③__自不变者而观__
④__议论__
2.下面是《登泰山记》思维框架图,把恰当的内容填入横线处。
答:①__形、色、光__
②__略写__
[深读——阅读与鉴赏]
微任务3:赏读文章内容,分析景物特色
3.试从《赤壁赋》《登泰山记》中找出重点语句并概括景物的各自特点。
《赤壁赋》 赤壁之水月 历史之水月 哲理之水月
重点语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方其……,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各自特点 清风白露,美不胜收 心旷神怡,歌以咏志 历史风云,沧海桑田 我辈须臾,徒羡无穷 江山风月,永世长存 耳得目遇,无尽享受
《登泰山记》 登泰山经过 日观亭看日出 沿途自然与人文景观
重点语句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各自特点 山势高峻,攀登艰难 气势雄浑,虎踞龙盘 将出未出,五彩斑斓 喷涌而出,群山拱日 文化名山,承载古今 三多三少,峻峭奇特
4.《赤壁赋》和《登泰山记》都是古代写景名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的图画。两篇文章分别是如何描写“月出”和“日出”的美景的?
答: ①《赤壁赋》对“月出”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第一段,写月之前,先写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姣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对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接着写月出后的夜景,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水汽笼罩着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
②《登泰山记》对“日出”的描写分为“日出前”“日正上”“日出后”三个阶段。“日出前”是:“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太阳未出的昏暗景象对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霞光的背景为欲出的太阳蓄了势。“日正上”是:“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这几句描写了太阳正出来,颜色赤红,有红光衬托着的情态,写出朝阳的生气和力量。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写日出还不就此为止,“日出后”,作者回头西望,以山峰做映衬,更凸显日出带来的光明天地。
微任务4:把握文章结构,感知行文匠心
5.《赤壁赋》中苏轼夜游赤壁,主客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__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__
6.《赤壁赋》中“水、月”意象贯穿全文,请对此进行具体分析,理解“水、月”意象的作用。
答:__水、月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意象,既营造了悲凉、诗意的气氛,又以此引出客的忧伤感慨,即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同时苏子达观的人生态度,也借水、月得以表达,即应保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__
微任务5:感知文体特色,探求文学主张
7.《赤壁赋》除了“主客问答”的特色外,苏轼在文中还体现出儒、道思想,请找出相关的句子,完成下表,体会他的复杂情思。
思想 语句 情思
儒家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喻君,可见忠君之殷切;情怀邈远,可见立业之追求。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曹操戎马一生,表现了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道家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写出自身融于自然之中的超然之感,仿佛遗世独立,与万物化为一体。在广阔天地之间超脱世俗羁绊的自由、从容。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渴望凌空驾风,超尘出世,顺乎自然,获得精神的超脱。
8.姚鼐的《登泰山记》将“义理、考据、词章”融于一体,成功地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__①义理:本文行文以时间和作者的游踪为序而展开,依次记述了作者于隆冬岁末从泰山南麓经中岭登上泰山之巅的沿途观感,在日观亭上所见日出的绚丽景致、日观亭附近的人文景观,以此表达对泰山的热爱。②考据:文章引用郦道元《水经注》作解,还引用了世人对这里的认识等。③词章:本文文辞清丽,给人如诗如画的感觉,还有严谨的结构,错落变换的句式,都体现了这个特色。__
[联读——比较与探究]
微任务6:拓展比较阅读,联系挖掘探究
9.在文人笔下,人与自然从来都是一体的。山水有多么高远,人的胸怀就有多么壮阔。《赤壁赋》和《登泰山记》所描绘的大自然美丽的画卷,使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统一。就这一点对两篇文章简要分析。
答: 《赤壁赋》一文开篇先叙述泛舟的时间、地点,接着对江上的清风、横江的白露、东山的明月、月光下的水光以及一望无际的江面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些自然景物与作者所泛之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使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统一。
《登泰山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山巅之壮美景象令作者心旌摇动,同时作者与友人于寒冬凌晨冒风雪攀高峰的豪壮气概也与自然之壮美景象相契合,唯有怀此豪壮气概的人才能欣赏此壮美景象,此壮美景象也令人心中生出更多豪壮气概。人与自然于此时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①幕府事于徐州。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越南天门,折而东行。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势,桐城姚姬传先生尝记之。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当道者俱不往。
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俯视则一线危磴,窈深莫测,目眩神骇,趑趄却顾。屏息释虑,鼓勇复前。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趋岱顶,极目四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汶水东来,蜿蜒似带。遥睇穹碧,渺若无外。俯视云烟,瞬息变灭。是夕宿碧霞宫。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极东红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节选自薛福成《登泰山记》)
(乙)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注】①曾公:曾国藩。
10.(甲)(乙)两文都描叙泰山之巅观日出一事,从中你悟出哪些道理?
答:__①登高则望远:在生活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景色就越壮阔。②无限风光在险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③有付出才有收获:美来自艰辛的付出。__
【参考译文】
(甲)同治四年,我在徐州督师侯相曾国藩的幕府中做事。第二年,他到山东济宁驻守,因为巡视河防,绕道泰安,观察地势,于是登上泰山。我和李榕等人都跟从。四月十六日,我们乘着山轿,从郡城的北门出去,走了三里,便进入了山中。沿着盘曲的山路登山,走了将近四十里地,经过十几个十分著名的地方,都尽情观赏,流连良久才离开。越过南天门,转过来向东走。又向北攀登,就是泰山顶了,也就是天柱峰。泰山恢宏的气势,桐城的姚鼐先生曾经记述过。今天登山所经的道路,都是姚鼐先生所走过的道路,那些偏僻的不在主道旁的景点都没有去。
当我没有到南天门时,看到石阶路陡峭高耸,巍然矗立在半空中。向下看,险峻的石阶成为一线,幽深莫测,眼花目眩,心神惊骇,进退两难。屏住气息,抛弃杂念,又鼓起勇气向前行进。不久就登上了天门,道路忽然变得平坦了,一种不同的景象顿时展开,我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才庆幸自己先前没有立即停下来。等达到泰山山顶,极目四望。诸峰起伏环列四周,相互依靠,有的像拱,有的像蹲。汶水从东方流来,蜿蜒曲折好似一条带子。远远地注视深远青碧的天空,缥缈得好像没有边际。俯视云烟,瞬息变化万千。这天晚上我们住在碧霞宫。四更后到泰山顶峰东侧的日观峰,等候日出。风雨骤然而至,很冷,过了很长时间雨才停下来。极目东望,看到一缕红光横跨在浓云之下。不久,璀璨耀目,如轮的太阳由云端露出,摇曳不定,像从地面涌出来一样。太阳的形状并不很圆,颜色正红,可以直接用眼睛观看。在它的上面有明亮的五色彩霞,好像数百匹丝锦。回头看短墙上,日影隐约,一会儿又不见了。侯相曾国藩因整夜下雨,未能看日出,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各位记住(这个道理),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不可以主观猜测;稍稍艰难的事,不能够中途停止啊。”
微任务7:相关主题文本阅读
1.主题佳句碎片阅读
2.主题资料延伸阅读
读懂苏轼
黎文雄
在险峻陡峭的石壁下,在奔腾怒吼的大江边,一个人捋着胡须,昂首挺胸,眺望着那江水与天的边际。他在想些什么呢?每当我看见这幅名为《赤壁赋》的国画时,心中就有种想读懂苏轼的欲望。
苏轼,这位不羁的东坡居士,他的经历是很苦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被贬黄州,来到这个叫“赤鼻矶”的地方,开始了他曲折的经历。诚然,正是他的不平经历,才促使他写下一系列豪放派诗词。
读苏轼,首先要读他的胸襟。要排遣心中的郁闷,自然要饮酒,于是有了“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的饮酒是遣怀,并非消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就是在赤壁这里写下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好一个“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才高八斗,“厚积薄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一句一句,字里行间不都透露出他的志存高远,他的豁达胸襟吗?所以,我常常想起苏轼举酒临江的这一幕,这是一种豪迈气概,是豪放派的力量!
读苏轼,不能不读他的多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千古;《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有一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脍炙人口;他思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更是感人肺腑。文人便是多情,寄情于文,才使文学作品有生命,有活力,活到现在,活到永远!
读苏轼,更要读他的爱国。尽管他被贬,但这丝毫没有削弱他的精忠报国之心,反而激起他的报国激情。在他想起周瑜当年的飒爽英姿时,多么渴望自己能够像他那样为国家建立奇功呀。只可惜,报国无门!在他官场失意、心中的压抑再度被触动了的时候,又回到现实中来了。他是一个无处施展能力的人,只能“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做傲霜挺立的苏轼;“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喝我的酒,做我的诗,趁着年轻气盛的时候。
风起了,卷起江水撼动着石壁。明朗的月光下,一叶扁舟渐渐远去,只留下那读不尽的苏轼的背影。
【深度点评】苏轼是一个品读不尽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感、有风骨的文化名人。作者由画而思人,观其形貌,睹其风神,读其品格。条理井然的结构清晰地显示了作者的行文思路。文中多处引用苏轼诗文中的语句丰富了文章内容,文章首尾相合,开阖自如。
苏东坡突围(节选)
余秋雨
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案”的案件中,之后,他从监狱里走来,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他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的。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接来家人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就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首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他的弱项所在。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有删改)
?微思考
这两篇文章在“读苏轼”的情感、态度方面有何异同?
答: 相同点:这两篇文章都对苏轼的才情、旷达的人格给予了由衷的赞美。
不同点:《读懂苏轼》从经历、胸襟、多情、爱国等方面对苏轼其人进行了多维度解读,强调苏轼已经成为一个品读不尽的文化符号;《苏东坡突围(节选)》则着力强调凄苦的生活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正是磨难让苏轼最终能旷达于己,洒脱于文。
【拓展阅读】
一、苏轼作品
游沙湖
〔宋〕苏 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①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②,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③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注】①相:看,观察。②颖悟绝人:聪慧过人。③王逸少:王羲之。
【点睛】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时年四十七岁。元丰二年,谏议大夫李定国等诬奏苏轼写诗谤刺朝政,苏轼谪黄州团练副使。写此文时,苏轼贬谪黄州已经三年。
这篇记游体短文不是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阅读时可重点玩味以下两处:一是“余以手为口”,暗含自己的遭遇。人们常说“祸从口出”,而自己是因写诗遭罪。隐藏愤懑,但以调侃风趣语气出之。二是后面的“歌”。“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写兰溪雨后景色,淡雅凄婉。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即景抒情,写出哲理。古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苏轼在这里说,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中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故古人以流水东去比喻光阴流逝、一去不返。古诗有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以溪水西流为例,说明事物的情况变化是复杂的,上了年纪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回复到少年童真时刻。苏轼曾有诗句:“黄鸡唱晓凄凉曲,白发惊秋见在身。”慨叹光阴易逝,人生易老,而此处又反其意,说不要面对报晓的黄鸡而叹息年老发白。
这篇短文有叙事,有写景,后面的歌也可以说是抒情议论,表现了苏轼在被贬失意、处境艰难的情况下,仍能豁达自处的坦荡胸怀。
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②;汉武得鼎,以名其年③;叔孙胜狄,以名其子④。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⑤之明年⑥,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⑦,其占为有年⑧。既而弥月⑨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⑩于野,忧者以 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 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 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 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
既以名 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繄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①志:纪念。②周公得禾,以名其书:周成王的叔父唐叔得到异株而共穗的稻子,献给成王,成王送给周公。周公受禾后,作《嘉禾》一篇。③汉武得鼎,以名其年: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元狩七年夏六月,得宝鼎于汾阴,于是改元为元鼎元年。④叔孙胜狄,以名其子: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御敌,打败了鄋瞒,并获其国首领侨如,于是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以表其功。⑤扶风: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曾做过凤翔府判官。⑥明年:第二年。⑦雨麦:天上像下雨似的落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⑧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⑨弥月:整月。⑩忭(biàn):高兴,喜欢。 以:介词,因,省略了宾语“之”。 属(zhǔ),注,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 优游:叠韵联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造物:大自然。
【点睛】知时好雨,润泽万民,与民同乐,休戚与共。
文章通过记叙做亭的经过,亭子命名的缘由,将“雨”和“喜”联系在一起,描写久旱得雨的欢乐情景和自己的喜悦心情,表现出作者关心百姓生活的真挚感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文章围绕喜雨,或引古代史实来烘托,或用远客问答来渲染,集议论、描写和抒情于一体,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
中国古代,自孟子开始,创天子、官员要有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的思想。写这种作品的人很多,但真正写得好的不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其一,苏轼的此篇文章则更为出色。
二、姚鼐作品
观披雪瀑①记
双溪归后十日,借一青②、仲孚③、应宿④,观披雪之瀑。水源出乎西山,东流两石壁之隘⑤,隘中陷为石潭,大腹弇口⑥若罂⑦,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⑧,乃至平地。其地南距县治七八里,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厉⑨,若故为诡愕⑩以相变焉者。是吾邑之奇也。石潭壁上有刻文曰:“敷阳王孚信道、建安陈信臣、荥阳张峣子厚、合淝皇甫升。绍圣丙子正月甲寅 。”凡三十六字。“信臣”“皇甫”“甲寅”之下,各有二字损焉。以兹瀑之近依县治,而余昔尝来游,未及至而返。后二十余年,及今乃履 其地,人前后观兹瀑者多矣,未有言见北宋人题名者,至余辈乃发 出之。人事得失之难期 ,而物显晦 之无常也,往往若此。余以是慨然而复记之。
【注】①披雪瀑:安徽桐城著名的风景点之一,位于今桐城市区西北。②一青:左世琅,字一青,安徽桐城人,作者的亲戚。③仲孚:左世经,字仲孚。④应宿:张若兆,字应宿,安徽桐城人。⑤隘:险要之处。⑥大腹弇(yǎn)口:腹大而口小。⑦罂(yīng):盛酒器,小口大腹,比缶大。⑧蛇折雷奔:形如蛇行、声如雷鸣地奔流。⑨峭厉:陡峻。⑩诡愕:怪异惊人之状。 绍圣丙子正月甲寅:指1096年正月二十。 履(lǚ):践,到。 发:显现,呈现。 期:预期,预料。 显晦:明与暗。
【点睛】这篇小品短小精悍,文词凝练,精巧有致。先写披雪瀑,从石壁坠入石潭,如入罂中,奋而再起,雪沫四溅,形如龙蛇奔腾,声如惊雷轰鸣,气势磅礴。水往前行,山林幽邃,水石峭厉,千奇百怪。后半部分写宋人石刻,言之凿凿,以静观的态度出之,最后以人生得失难测而物显达隐晦无常作结,感慨良深,余味深长。
游双溪记①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②,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③,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④张太傅文端公⑤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
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⑥曰双溪。松堤内绕⑦,碧岩外交⑧,势若重环⑨。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⑩,凭几默听,众响皆人,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 ,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 “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材,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窔 ,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端之风,邈 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乐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注】①双溪:位于今安徽桐城龙眠乡境内龙眠河与椒园小河汇流处,故称“双溪”。②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公元1775年。③疾作:突然生病。④宿:住宿。⑤张太傅文端公:清朝名相张英(1637—1708),桐城人,卒后谥号“文端”,赠太子太傅。⑥会:汇合的地方。⑦松堤内绕:(双溪)堤坝内松树环绕。⑧碧岩外交:外面青绿的岩石纵横交错。⑨势若重环:形式像是重叠的环。⑩镫:灯。 仁皇帝:康熙帝(1654—1722),名爱新觉罗·玄烨,谥号“大清圣祖仁皇帝”。 御书:皇帝亲自书写。 岩窔:贫瘠的岩崖。 邈:遥远。
【点睛】《游双溪记》是姚鼐的一篇游记。作者首先扼要交代了出游经过以及留宿双溪张英墓舍的缘由。由于“大雨溪涨,留之累日”,故得以从容观赏双溪景色:“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茂密的松树郁郁葱葱,苍绿色的山岩重重叠叠,互相掩映,蔚为壮观。加之云气弥漫,烟雨朦胧,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情态。在作者的笔下,双溪一带景色犹如一幅酣畅淋漓的水墨山水画,令人陶醉。
[相关“整本书阅读”书目]
(一)整本荐读
1.《苏东坡传》(林语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姚鼐著,刘季高標校《惜抱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好文荐读
1.《苏东坡与黄州》(余秋雨)
2.《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看苏轼的复杂人格》(袁书云)
微任务8:自选情境任务, 实践迁移运用
【对接高考写作】
11.请从以下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参照示例,以课文为材料写一则素材运用。
示例: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享“江上之清风”,看“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心裂肺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顿悟,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大境界。
答:__略__
【情境任务清单】
12.请自由选择以下一项情境任务,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并展示实践成果。
(1)请自选一个情境,运用相关手法进行写作。
情境1:学习了《赤壁赋》,你或许对苏轼又有了新的认识,结合“主题资料延伸阅读”以及以前学过的知识,写一段话“感悟苏轼”,注意排比句及散句的灵活运用,不少于200字。
情境2:动静结合是《登泰山记》写景的一大特色。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描写一个下雨天的情景,150字左右。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河南女老师辞职信中的一句话,激起了多少人心中关于“诗与远方”的美好情愫。而一代大家苏东坡人生几起几落,天性豁达乐观,把每一次人生“失意的谪行”,变成了笔下“诗意的行走”。请你阅读[相关“整本书阅读”书目]“整本荐读”中的《苏东坡传》,并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结合自己对于苏东坡的理解,大胆创意,将他的人生过程、故事、作品、心态与他的行走轨迹,制作成一张“苏轼人生游记地图”,如有必要,还可以另配说明性的文章。
【分享展示】,选择任务:__(1)__,实践成果:__情境1(示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词人在外想家怀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许多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含思念之情的人们。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苏轼,永垂不朽。,情境2(示例):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以静写动)。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以静写动)。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成一条条小溪。__,))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