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能力 单元导学]
10 劝学 *师说
[核心素养 目标定位]
1.语言目标:梳理、积累课文重要文言基础知识;背诵两篇文章。
2.思维目标:赏析两篇文章不同的说理方式与语言风格。
3.审美目标:把握两篇文章的思想观点,辨析两文中“君子”的概念。
4.文化目标:深刻理解自主学习与必从师学习、尊师重道的意义价值。
[情境导引 任务驱动]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他用形象化的比喻告诉我们求知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我国古代两位先贤——荀子和韩愈,看看他们认为的学习的意义和途径是什么,二人又是如何表达各自的观点的。
微任务1:自主合作探究,夯基础增素养
(1)自主学习,借助“课文助读”读懂文章。
(2)通过完成“字音、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子翻译、一词多义”等题目,增加语言素养积淀。
[通读——理解与梳理]
微任务2:描绘思维导图,理清作者思路
1.下面是《劝学》的思维导图,请阅读课文后,在横线上填出相应的文字。
答:①__学不可以已__ ②__学习的态度__
③__注重积累__ ④__正反对比__
2.下面是《师说》的思维导图,请阅读课文后,在横线上填出相应的文字。
答:①__传道受业解惑__
②__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_
③__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__
[深读——阅读与鉴赏]
微任务3:精细研读文章,分析论证手法
3.《劝学》与《师说》二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异同?
答:__二者在论证方法上都重点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但《劝学》还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有的就近取喻,如“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靛青、“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冰块等比喻,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有的多方设喻,如用“其曲中规”的车轮“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的事实比喻人可以凭借后天学习改变资质、禀赋;有的连续设喻,以积土成山可兴风雨、积水成渊可生蛟龙比喻积善成德可成君子;有的用正面设喻,以虽无锋利爪牙、强健筋骨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蚯蚓比喻虽资质差却用心专一乃至取得非凡成绩的求学者;有的反面设喻,用虽有六跪二螯、貌似强大却不得不借蛇鳝之穴寄身的螃蟹比喻资质优秀却心思浮躁、最终一无所获的求学者;有的正反设喻,如“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等。《师说》还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述“从师标准”时,列举了圣人、士大夫之族的从师态度,还列举了孔子所从之师;用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言论来进一步阐明观点,增强说服力。__
微任务4:分析论证结构,感知论证逻辑
4.《劝学》一文条理清晰,论述严密,试加以分析。
答:__①文章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②第二段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③第三段多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有力地得出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结论。④第四段同样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__
5.《师说》中,作者认为“传道受业解惑”这三者是怎样的关系?
答:__①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②传道,主要指传习儒家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③受业是手段,业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④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就需要“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__
微任务5:鉴赏语言风格,感知作者风韵
6.同为说理,但《劝学》《师说》两文的语言风格大为不同,它们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
答:__(1)《劝学》语言深厚严谨,善用比喻,句式整齐,客观冷静;《师说》态度鲜明,善用对比,文气跌宕,感情充沛。(2)两文风格不同,固然在于作者的气质不同,更取决于说理目的的不同:荀子“劝学”是针对一般人而言,语气尽可能平实,说理尽可能透彻,让人信服;韩愈是谈从师的道理的,更是为了批判当时的社会风气,所以感情充沛,文笔激昂。__
[联读——比较与探究]
微任务6:拓展比较阅读,联系挖掘探究
7.同为劝学,荀子劝学,鼓励人们成为“君子”;韩愈劝学,鼓励人们成为“圣人”。“君子”与“圣人”分别具有怎样的善学特征?
答: (1)“君子”的善学特征: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学不可以已”“善假于物也”)②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知明而行无过”)③善于反思。(“日参省乎己”)④具备圣心。
(2)“圣人”的善学特征:①善于向老师、众人学习,不耻于从师。②善于学道。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师旷劝学》)
材料二:
劝 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8.材料一和荀子《劝学》在“劝学”的方法上有何相同点?
答:__材料一和荀子《劝学》都用到了比喻手法。材料一,师旷劝国君秉烛而学,形象地将人生的三个阶段即少年、壮年、老年的学习分别比喻为旭日东升、烈日当空和蜡烛之光。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运用正面设喻、正反设喻、反面设喻等多种比喻手法阐述了学习的重要作用以及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__
9.阅读两则材料,同为劝学,这两则材料的立论角度有何不同?试分别加以概括。
答:__材料一强调学习与年纪无关,重要的是态度:要肯学、勤学。材料二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__
【参考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太晚了吧!”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呢?”晋平公说:“哪里有人作为臣子却戏弄他的君主的呢?”师旷(连忙)说:“我这个盲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人说:‘少年的时候喜爱学习,就如同初升的朝阳精力充沛;壮年的时候喜爱学习,就如同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老年的时候喜爱学习,则如同点亮蜡烛一样明亮。’点亮了蜡烛走路比起摸黑行走,哪一种更好呢?”晋平公听了,点头道:“说得有道理啊!”
微任务7:相关主题文本阅读
1.主题佳句碎片阅读
2.主题资料延伸阅读
荀子的遗憾与忧伤
孙守名
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荀子信步走至淄水河边,面对汤汤流水,浩然长叹。他头颅硕大,目光如炬,布衣草屦,步态稳健。顺着河畔那条幽僻的小径,他静静地走着,苦苦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他遍观宇内,搜罗群象,脑海里渐渐形成“人性本恶”的想法,于是声声叹惋回荡在淄川长空阔天。荀子内心深处波涛阵阵,一种神圣不可遏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陡然升起。就在行走于淄水河畔的那个清晨,他写下了卓绝千古的《劝学》,以不容置辩的口吻劝勉人之向善。
荀子勤勉好学,手执古卷孜孜以求。晨昏相继,他总是手捧《诗经》《尚书》《春秋》《礼记》吟哦诵读,那些让他痴迷的竹简已然破旧不堪,但他总是耐心地重新穿绳相结。荀子不单读书,且深谙读之高妙,他认为《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记》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因此他说读书要从读《诗经》开始而终止于《礼记》,这样才能达到道德之顶峰。《礼记》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这些经典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囊括其中,只要尽力去读,便可成为高尚之人。书简上的每一个字都在闪烁着真理的光芒,这让荀子兴奋异常,他废寝忘食,熟读成诵,潜心揣摩,终成一代儒学大家。
荀子之前的那个时代也让他陶醉其中,那个鼓瑟的瓠巴是哪里人?是否生有异相?他的瑟到底有多少根琴弦?他就那么不经意间一挥手,琴声就如清风流星四处飘散,惊得水中的鱼儿浮出水面,静静倾听。这是怎样的一个乐师呀!今天,哪个乐坛圣手能像他那样令我们心生羡慕和嫉妒?那个弹琴的伯牙在荒野是否已然遇到了樵夫钟子期?“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是在听到什么样的乐曲发出如此的感叹?子期死,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的知音传说,高山流水的绝唱,为什么荀子没有向我们娓娓诉说?
不对,荀子明明也在寻找知音,寻找那个识贤用才的君主。他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借以推行主张,多次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但一个小小的学官与治国经邦的愿望相差实在太大,于是他愤然离去,带着满腔豪情前往秦国,拜见秦昭王。面对威严的秦王,荀子有点心悸,但他并不畏形于色,只是神态自若地把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的政治主张和盘托出。秦昭王听得有点倦怠,长长地打了个呵欠,婉言谢绝。荀子的内心沉入万丈深渊,从威仪赫赫的宫内走出,抬头便看到了阴霾的天空,灰蒙蒙的大幕让他感到身心交瘁。
荀子无奈地离开秦国,前去楚国。楚王听完荀子的一番陈述,感到有些茫然,何去何从,他犹豫不决。望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说客,楚王感到一丝怜悯,言不由衷地让荀子去就任兰陵令。就这样,荀子来到兰陵,内心有点悲哀和凄凉。一番周游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心里着实有些不甘,但同时又有点庆幸,就先在兰陵实现自己的治国之梦吧!这天夜晚,他开始规划宏伟蓝图,召官员,约下吏,制条例,定规章。第二天,他骑着头小毛驴,穿街走巷,遍访百姓,风餐露宿,行走无踪。兰陵,这个在中国版图上并不起眼的古镇遍布了荀子的足迹。荀子治理有方,再加上风调雨顺,几年下来,士民殷富,明礼知方,四面八方的百姓如水之归海,纷纷前来,争相归附。这让楚王感到威势大减,很不舒服。公元前238年,一纸令下,荀子免官。失望的荀子回家闲居,在悲愤和绝望中离开了尘世。
荀子时代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走,这位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带着遗憾和忧伤,带着满腹经纶和惊世才华,带着治国方略和容颜憔悴,凄然而逝。而今山东临沂兰陵镇东南、运女河西岸的一座古冢成为他灵魂的栖息地,墓碑四周,田野空旷。朔风惊寒,酷暑连天,这座古墓就那样静静地毫无声息地堆在那儿。荀子连同他的思想早已埋在荒烟寒波之中,萋萋的荒草和茂盛的庄稼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远方的枯树枝干上,一只乌鸦仰头望天,声声凄厉的悲鸣似乎倾诉着我们对这位思想者的不公……
【深度点评】文章以“荀子的遗憾与忧伤”为题,写到了荀子虽博学多才,却空有报国之志的遭遇。荀子意欲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四处碰壁,得不到识贤用才的君主重用。作者对这位思想者的遭遇表达了深深的同情。文章善用环境描写,如“阴霾的天空”“灰蒙蒙”等词语,烘托出荀子政治理想受挫后内心的苦闷和精神的疲惫。
千年一叹读韩愈
从维熙
韩愈生于公元768年,死于824年,距今天已然有1 200多年的历史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在其贬官失意之际,竟然演绎了一段令“江山易姓”的传奇,给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回味和思考……
中国民俗谚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这儿的山上无仙,江中亦无流泉戏水,但是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何故?只因为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官。他似乎比“仙”和“泉”更具有震撼和感召力量,使原本为他姓的山和水,被后人统统改为韩姓: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笔者应邀去潮州师院演讲时,在校园门前看见学校的门楣上,也刻着韩山师范学院的字样。一个唐代的文人,在贬官后的失意之时,居然使江河易姓,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其本身还是一首千古绝唱。因而我在潮州驻足的时日,留给我的不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怀古咏叹,还启迪笔者从韩愈的曲线人生经历中,似又找到一面为文为官之道的明镜。
韩愈何许人也?昔读《昌黎先生集》时,知道他是河南河阳县人,号昌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其诗文磅礴隽永而名扬天下。此外,据史书记载,他还是一位正统儒理学家。因其一贯以孔孟之道,反对佛门道院之玄学,在元和十四年(819),他担任监察御史时,因上书皇权阻谏宪宗皇帝兴师动众去奉迎一块佛骨,而被贬官到粤海之边任潮州刺史。笔者昔日曾读过他在被贬官的路上,马过秦岭时留下的诗句。诗曰: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此诗,是写给前来为他送行的侄子的。其字里行间,除了透骨的悲凉之外,还咏叹地预言,他的一把老骨头将埋葬于他出使的潮州“瘴江”。记得我年轻时读此诗文时,心中曾充满了对韩愈的同情:韩文公何罪之有?不就是敢于批评皇帝吗?一纸谏文就遭发配潮州之厄运,不知他是否真的埋骨于潮州之畔的“瘴江”?直到此次潮州之行,才让我对韩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被贬官到潮州的韩愈,不仅没有葬骨于粤东的“瘴江”,说起来似乎是个神话,他在此为官的时日,这儿的江河易姓,竟然统统改为韩姓,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精神震撼。
纵观古代文人,被贬官者甚多,凡是直抒其胸臆的文人,大都留下仕途失意被贬官和流放的历史。仅以唐代为例,文人中的李白、白居易、骆宾王、刘长卿、柳宗元、宋之问、张九龄、王昌龄、刘禹锡、元稹……但不同的是,他们在人生低谷中的行迹,却有着千差万别——可以这么说,其中几乎没有一个人的足迹,能与韩愈的生命旅痕相媲美。这些文人雅士,大乌纱帽一旦变成小乌纱帽,多表现得心灰意冷,在自舔伤口中,写出些悲悯自怜的诗歌;而韩愈则与众不同,尽管他在被贬官的路上,也曾写下“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自怜诗章;但到了潮州赴任之后,却将自身伤痛闲置一边,把庶民百姓的冷暖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笔者沿韩江而行时,江边有一座古亭映入眼帘。停车仔细观看,见亭内有一石碑,碑下压着一条鳄鱼石雕。当地友人为我解疑说,这是后人为纪念韩愈带领当地百姓的驱鳄之举而建立起的功德碑。韩愈初到潮州上任之日,正是潮汕江河鳄鱼成灾之时,当时,此地的黎民百姓,因为远古的迷信传说,认为鳄鱼为水中之神灵,每到鳄鱼成灾时,都向江里投下屠杀了的牛羊猪狗等生灵,以求平安。韩愈一向尊重孔孟正统儒理之道,反对神鬼的玄学之说,便不顾疲劳地日夜游说于江水之边,宣扬除鳄才是自我拯救之良策。潮州自古为客家人之领地,其族人把信奉神灵视为灵魂之全部,因而驱鳄之举步履维艰。但生性执着的韩愈,一直不改初衷,在其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获得了善果,不仅将为害一方的鳄鱼驱之于海,让潮州百姓从“江神”的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还以驱鳄为兴修水利的机遇,打开引水浇灌之门,给封闭的沿江大地,带来五谷丰登的年华。因而,后人一直垂念其德政,在江边立起这个临江亭和亭内的功德碑。其影响之大穿越了时空,直到明朝嘉靖年间(1537),礼部右谏沈伯咸,还特意在韩山写下了“功不在禹下”的碑文,以示对贬官到潮州后韩愈德政的崇敬。此为韩愈在粤东的肖像之一。
之二,尽管大唐时期还属于帝王世袭的封建社会,但在唐律中已有不许“纳良为奴”的律条。但当时的粤东岭南,处于大唐版图上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韩愈贬官到此地时,该地盛行贩卖人口之恶习,地方志中留有“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的记载。用白话文解析,就是在饥荒之地,有钱人家能收贫穷人的全家为奴。韩愈到了潮州之后,以大刀阔斧之气势,更改这一地区的千古陋习。此举比驱鳄更为艰难,因为鳄鱼是没有思想的低级动物;而脖子上顶着脑袋的人,无论是贩奴买方还是卖方,都是有思维的活人。韩愈为此付出了比驱鳄之举更为艰辛的努力,一扫沉积于粤东的千年恶习。韩愈早有名言喻世:“业精于勤,荒于嬉。”他就是用这种不知疲惫的执着精神,来完成他解放奴隶的壮举的。据地方史料记载,韩愈此举开花结果后,曾有贫苦奴民称他为粤东岭南的“韩青天”。笔者翻阅过始自远古的文人资料,一个仕途败落的文人,能不顾自我伤痛而把疾苦黎民之痛苦放于其上,并拿出全部精力为其解痛者,华夏大地唯韩文公一人也!这是韩愈被贬官到潮州后的肖像之二。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这是韩愈在八个月内的政绩。不知是他的时运不济还是唐宪宗余怒未消,也许是二者兼有之故吧,他在潮州为官八个月之后,又被贬官到袁州当“芝麻绿豆官”去了。因而,当笔者登上韩山上巍峨的韩公祠时,不禁百感丛生:天下浪漫文人,多如天上繁星;天下无文采而缚于理性牢笼中者,更是不计其数;但将高度理性和超人文采集于一身者,可谓寥寥无几,而韩愈两者兼备,犹如平地上的高山。以文而论,文史学家评说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以理而说,他是个敢作敢为、宠辱不惊、视庶民百姓为父母的清官。该怎么形容才准确呢?他堪称中华民族历史中官吏史上的一个奇人,又是人文星空中的一轮皓月!
后人为了纪念他为文为人之德,在韩山绿色环抱中,为他修建了雄伟的纪念祠堂。现今,韩愈祠宇的石牌楼上,是胡耀邦亲笔写下的“韩文公祠”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沿石阶攀登约百余米,即韩文公祠宇中的主殿,韩愈雕像之上悬挂着“百代文宗”的牌匾,两个古代侍卫模样的泥塑,站在韩愈两旁陪伴着他的英魂。沿山而上的回廊两侧,皆为唐代之后官人和文人对他的评说,始自宋代苏轼,一直伸延到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笔者统计了一下,总共四十块碑文,碑文以各种书体刻下对这位“百代文宗”的盛誉。至于潮州的本土人士,更是以韩愈曾在此地驻足为荣。与我一同登山朝圣的当地文联友人对我说:“千古中的文人至圣,从长安被贬到我们这儿来,成了我们这方水土至高无上的荣誉。”
我说:“愿中华大地的文人,能有韩文公敢言、敢行的精神风骨;愿现代的官员们,无论是升腾者抑或是失意的贬官者,都能以韩愈为镜,照一照自己的形神!”
【深度点评】韩愈的伟大,在于其求真的人品,在于其务实的文品。本文文笔洒脱,行文大气,视野开阔,见解独到,字里行间流露着对韩愈“著文倡道、脚踏实地、经世济民”的敬佩之情。
?微思考
1.这两篇文章在写人方面,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__《荀子的遗憾与忧伤》重在记叙荀子欲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却不被重用的遭遇,从而表达了对这位先贤的同情。《千年一叹读韩愈》一文,作者将韩愈的事迹与自己的实地考察结合在一起进行记叙,突出了韩愈在潮州施政时遇到的巨大阻力,赞扬了韩愈身处逆境而不消沉的精神及其一心为民的为官态度。__
2.你对荀子或韩愈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请任选一个人物写出你的看法。
答: 示例一:我认为,荀子的思想比孟子的更先进、更科学,也更适合儒家发展的需要。大概在荀子十岁的时候,孟子逝世,可见两人基本上是同一个时代的思想家。而两人思想差异很大甚至在某些地方完全相反,则是两个人对儒学的理解不同的原因。与孟子相比,荀子的思想更为激进,孟子是讲仁义行仁政,实行所谓的“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荀子的主要观点是性恶论,其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儒家学说有孟子这位发扬光大者,而且孟子自视甚高:“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各国国君都待之以上宾,但孟子终其一生,虽跻身大夫,终未获实职。理想高于现实的儒家学说,到了荀子手上,要进行改造,才有可能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受到各国国君的真正重视。荀子吸收已经获得成功的法家学说,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趋势。孟子特别重视“仁义”,而荀子重视“礼”和“法”。荀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争夺都是对物质追求的结果:“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以“礼”来分配,是避免因为争夺利益而引起冲突的办法;而“法”是明确地告诉人们应该坚守的本分。荀子认为要严于执法,否则会引起混乱,“君法明,论有常”,国君要制定明确的法律,人们行事才有准则。人都是逐利的,不知足是人之常情,“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表现出来就是“人性恶”。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环境的熏陶来改造人性之“恶”,使常人成为“圣人”。既认为人性本恶,要以“礼”和“法”来矫治,又认为教育可以使人向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已兼而有之。法家变法以集权动员的高能效,创造出了中央集权的皇权大一统结构,在战国末期,法家学说更适合时代潮流的发展已经是公认的一点。在学说理念方面,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是有相当的重合的,由此可见,荀子的思想要远远比孟子的思想更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示例二: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他的细雨不只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上,滋润了一方水土;他的闲花也不只铺满路面,更深嵌于土地里,“化作春泥更护花”。他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拓展阅读】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知止④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⑤。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⑥。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⑧。致知在格物⑨。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⑩,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其本乱而末 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注】①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美好的德行。③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去旧立新,去恶向善。④知止:知道目标所在。⑤得:处事合宜。⑥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⑦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⑧致其知:获得知识。⑨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⑩庶人:指平民百姓。 壹是:一概,一律。本:根本。 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点睛】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
诫①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③,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④,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⑦则不能治性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⑨,多不接世⑩,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①诫:告诫,劝勉。②修身:修养自己的身心。③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内心恬谈,不慕名利;明志,明确志向。④广才:增长才干。⑤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⑥励精:振奋精神。⑦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⑧治性:修养性情。⑨遂成枯落:遂,于是,就;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⑩多不接世: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点睛】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这篇《诫子书》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在自身修养上下功夫。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诚者,天之道也
《中庸·二十章》
诚者,天之道①也;诚之②者,人之道也。诚者③,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④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⑤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⑥弗学,学之弗能,弗措⑦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⑧;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①道:原则。②诚之:追求真诚。③诚者:诚实的人。④从容:自然而然。⑤固执:努力追求。⑥有:要么。⑦学之弗能,弗措也:没有学会决不罢休。⑧人一能之,己百之: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
【点睛】文章的学、问、思、辨、行,是历史上著名的学习原则和方法,古今通用。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这些学习环节和原则。学要能够掌握,否则不停止;自己不懂的要问别人,没有问明白不停止;反复问辨,没有明确答案不停止;弄明白了,还要实行,不做到扎扎实实不停止。用比别人百倍的力量去做,即使愚蠢、柔弱,也会明智,也会坚强起来。文章强调学习必须靠毅力来完成。《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这种“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
读书要三到
朱 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②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⑤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⑥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⑦。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①误:错。②倒:颠倒。③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④见:同“现”,表露出来。⑤晓:知道。⑥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⑦急:重要,要紧。
【点睛】朱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直接从事教育活动达四十年之久,所到之处,热心兴办教育,每每亲自讲学。朱熹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他的读书法,至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进学解
韩 愈
国子先生①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②。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③。拔去凶邪,登崇畯④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⑤。爬罗剔抉,刮垢磨光⑥。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⑦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⑧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⑨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⑩。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 ,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为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 ,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昔者孟轲好辩 ,孔道以明,辙环天下 ,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 ,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B21其统,言虽多而不要B22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B23;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B24。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B25,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B26,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B27,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B28。
【注】①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当时他任国子博士。②随:因循随俗。③治具毕张:治具,治理的工具,主要指法令;毕,全部;张,指建立、确立。这句话意思是,各种法律全部实施。④畯:同“俊”,才智出众。⑤庸:同“用”,采用、录用。⑥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爬罗,爬梳搜罗;剔抉,剔除挑选。爬罗剔抉,意指仔细搜罗人才。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意指精心造就人才。⑦有司:负有专责的部门及其官吏。⑧六艺:指儒家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⑨纂:编集。指言论集、理论著作。⑩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膏油,油脂,指灯烛;晷,日影。恒,经常。兀兀,辛勤不懈的样子。穷,终、尽。这句话比喻夜以继日地学习,常常终年劳累。 长通于方,左右具宜:长大之后精通礼法,举止行为都合适得体。 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见信,被信任。见助,被帮助。“见”在动词前表示被动。这句话意思是,在朝廷上不能被人们信任,在私下里得不到朋友的帮助。 跋前踬后:跋,踩。踬,绊。形容进退都有困难。 遂窜南夷:窜,窜逐,贬谪。南夷,韩愈于贞元十九年授四门博士,次年转监察御史,冬,上书论宫市之弊,触怒德宗,被贬为连州阳山令。阳山在今广东,故称南夷。 冗不见治:冗,闲散。见,同“现”,表现,显露。这句话意思是,职务闲散,表现不出治理的成绩。 头童齿豁:童,秃。豁,缺。这句话意思是,头顶秃了,牙齿缺了。 孟轲好辩:《孟子·滕文公下》载,孟子有好辩的名声,他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意思说:自己因为捍卫圣道,不得不展开辩论。 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孔子之道得以阐明,他游历的车迹周遍天下。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荀卿,即荀况,战国后期时儒家大师,时人尊称为卿。曾在齐国做祭酒,被人谗毁,逃到楚国。楚国春申君任他做兰陵令。春申君死后,他也被废,死在兰陵,著有《荀子》。 绝类离伦,优入圣域:离、绝,都是超越的意思。伦、类,都是“类”的意思,指一般人。这句话意思是,远远超越常人,(德行功业)足以载入圣人之行列。繇:同“由”。要:切合。月费俸钱,岁靡廪粟:靡,浪费,消耗。廪,粮仓。这句话意思是,每月浪费国家的俸钱,每年消耗仓库里的粮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踵,脚后跟,这里是跟随的意思。促促,拘谨局促的样子。窥,从小孔、缝隙或隐僻处察看;陈编,古旧的书籍。这句话意思是,局局促促地按常规行事,眼光狭窄地在旧书里盗窃陈言,东抄西袭。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财贿,财物,这里指俸禄;班资,等级、资格;亡,同“无”。庳,同“卑”,低。这句话意思是,度量财物的有无,计较品级的高低。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瑕,玉石上的斑点。疵,病。瑕疵,比喻人的缺点。这句话意思是,忘记了自己有多大才能、多少份量和什么相称,指摘长官上司的缺点。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杙,小木桩。楹,柱子。訾,毁谤非议。这句话意思是,责问工匠为什么不用小木桩做柱子。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昌阳,昌蒲,药材名,相传久服可以长寿。豨苓,又名猪苓,利尿药。这句话意思是说,批评医师用菖蒲延年益寿,却想引进他的猪苓啊!整句话意思是,自己小材不宜大用,不应计较待遇的多少、高低,更不该埋怨主管官员的任使有什么问题。
【点睛】本文假托向学生训话借以抒发牢骚之作。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段写国子先生解析进学正义,向诸生陈明形势,正面得出“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的结论;第二段写学生进行辩解,以先生在“学”“言”“文”“行”四个方面的努力、成就与自身遭遇对照,先扬后抑,驳斥先生的结论;第三段写先生再作自我解嘲,针对学生之意申说发挥,表明随意而安的态度,对朝廷隐含讥刺。文章构思别出心裁,语言新颖形象,在技巧上吸收了辞赋体的铺叙、排偶、藻饰、用韵等形式,又加以革新改造,富于整饬之美。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即出于此文。
[相关“整本书阅读”书目]
(一)整本荐读
1.因缘生《〈学记〉〈师说〉〈劝学〉解》(世界知识出版社)
2.张之洞《劝学篇》(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李长之《韩愈传》(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二)好文荐读
1.魏巍《我的老师》
2.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微任务8:自选情境任务, 实践迁移运用
【对接高考写作】
10.请从以下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参照示例,以任意一篇课文为材料写一则素材运用。
示例:《荀子》有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我们如果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首先就要静。只有在静中,我们才可以屏气凝神,全身心地对待一件事,也因全身心投入而忘我。就如一泓清泉、一片叶子落于其上,顿时水面起伏,但泉的深处,却安谧静止,这也说明,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们始终要有一颗沉静之心,才可能有所作为,才可能坚持到最后。其次,就是要抛开一切杂念。不管外界如何,我们都要保持自我的节操,要把多余的顾虑放下,安心地做自己的事,不能躁动,更不能急功近利。
答:__略__
【情境任务清单】
11.请自由选择以下一项情境任务,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并展示实践成果。
(1)大量运用比喻是《劝学》的一大特色。全文共运用了二十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作用”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用了十个比喻。请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谈自由”为主题写一个小片段,200字左右。
(2)《劝学》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做对比;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做对比。《师说》第2段作者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从列举的三组对比中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请恰当运用对比论证来论证“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这个论点,可综合运用其他论证方法。不少于200字。
(3)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关于“学习”和“思考”,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你代表你所在学习小组发言。
【分享展示】,选择任务:__(1)__,实践成果:__示例:自由,世上本没有真正的自由。从你出生那一天起,就得在父母的教育下成长。“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生动地诠释了自由的相对性。鹰在天空翱翔,鱼在水里畅游,是何等自由自在。如果反过来,把鹰置于水中,把鱼放在天空,那么,它们非但得不到自由,而且连生存都不可能。它们的自由都受到空间环境的制约。风筝只有在长线的牵制下,才能在空中自由飘动,翩翩起舞,倘若它抱怨长线对它的制约,并把长线扯断,那么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到更多的自由,反而会一头栽进泥潭,再也不能飞了。任何事物的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便是大自然的法则。__,))
【分享展示】,选择任务:__(2)__,实践成果:__示例:生命不息,奉献不止,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古人说,人生有涯而学无涯。人生有涯而奉献无涯,更是难能可贵。李政道一辈子从事物理研究,为人类科技进步殚精竭虑,活到老,学到老,不知老之将至,精神可贵,高山仰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而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无疑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__,))
【分享展示】,选择任务:__(3)__,实践成果:__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学和思要结合。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而是反对空想,他认为需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外在条件,从实践中学习。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