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二类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妒忌、擂鼓”等词语。
2. 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品词析句,感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4.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在文中找到相应段落,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诸葛亮“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二类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妒忌、擂鼓”等词语。
2、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了解故事的起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创设意境,渲染气氛。教师唱《历史的天空》,让学生回忆是哪个电视的插曲 (《三国演义》)。
2.调动积累。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主要人物,知道里面的哪些主要故事?
3.谈话: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出示课题:草船借箭)齐读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草船怎么能借箭?谁用草船借箭?跟谁借 最后借到箭没有?)
图片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巩固生字词。
(1)幻灯出示生字词语,请同学起来读一读。
平舌音:曹
翘舌音:遮、寨、插
边音l:鲁、擂
鼻音n:呐
易写错的字:忌、曹、督、鲁、遮、寨、插
词语:周瑜、妒忌、曹操、都督、委托、鲁肃、布幔、遮起来、水寨、擂鼓、呐喊、弓弩手、丞相、插满
(1)结合上下文体会“妒忌、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的意思。
3、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课文围绕这个字讲了哪些内容?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借”字。围绕“借”字,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借箭前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四、品读借箭原因,感受人物特点
那么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思考:周瑜对诸葛亮心态是怎样的?文中哪个词可说明?请画出来。
(心怀妒忌)(妒忌就是对才能、名誉、地位或者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开门见山指故事发生的根源在“妒忌”,谁妒忌谁 因为妒忌,所以才有了这个故事。
背景:孙权手下有位名叫周瑜的大将,周瑜相貌堂堂,足智多谋,然而,诸葛亮为人低调,淡泊名利,应变不惊,神机妙算,他脑袋里有用不尽的办法,想不完的对策。周瑜如天上的星星那般闪耀的话,诸葛亮则是璀璨的月亮,他的才华更胜周瑜。诸葛亮是周瑜最强大的对手,周瑜想千方设百计要胜过诸葛亮,证明给世人看自己比诸葛亮更有本事。
2、师生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
师: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生:用弓箭最好。
周瑜作为一个大都督,难道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吗?(他是明知故问,设下圈套,请君入瓮)
师: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请先生不要推却。(你们读出了周瑜的什么?正中下怀,迫不及待,以公谋私,不容质疑)
生: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大家风范,镇定自若,就坡下驴)
师:十天造的好吗?(周瑜明明知道十天根本造不好十万支箭,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安排给诸葛亮呢?体现他用心险恶)
生;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师: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生:只要三天。(天呐!我替诸葛亮捏把汗啦!你难道不知道人家设圈套害你吗?十天都完不成的任务,你才要三天呀!诸葛亮是不是糊涂了?他不知道造箭很慢吗?他对对方的心思了如指掌,但是他已经胸有成竹,胜券在握,才能如此处变不惊,这就叫艺高人胆大。)
师: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生: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周瑜为什么这么高兴?是因为有人造箭吗?是因为他看到诸葛亮跳进了他挖的陷阱,他自编自导的好戏即将上演,接下来诸葛亮将会死的很惨,他终于可以战胜诸葛亮,扬眉吐气一回了,怎么能不欣喜若狂?此时,你想对诸葛亮提醒点什么呢?你又想对周瑜说点什么呢?
(诸葛亮,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明明知道人家的狼子野心,你还往火坑里跳,我真替你捏把汗,到时候三天造不出来看你怎么办呀?这次谁也救不了你啦!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能逞一时之快,陷自己于绝境啊!)
(周瑜,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作为一个大都督,应该有大将风范才对,怎么像个妇人一样小肚鸡肠呢?马上与敌军交战了,我们应该以大局为重,团结起来,共同打击敌人才对,不能搞窝里斗呀?希望你迷途知返,尽管放下个人恩怨,和诸葛亮强强联手,共同抗敌。)
1. 请同桌两个人分角色朗读1~2自然段,读出周瑜的阴险、急迫、欣喜的心理,读出诸葛亮镇定自若、胸有成竹。
那到底诸葛亮三天能不能完成造箭任务呢?他会不会受到重罚呢?且看下节课分解。
五、作业
预习课文后面的内容,阅读原著《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二类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妒忌、擂鼓”等词语。
2. 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品词析句,感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4.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在文中找到相应段落,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诸葛亮“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大致了解了《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老师知道了同学们对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有的同学说,诸葛亮通晓天文,有的说他懂得地利,还有的说诸葛亮之所以能借到箭,最重要的是因为他“知人心”。的确,课文精彩描述“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重点。
二、探究课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画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知天时
1.课件出示:“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
(3)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是怎样的心情呢?谁来读读。
(4)联系上下文,体会“知天时”。
①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也许是凑巧赶上大雾漫天呢?请联系上文,找到相关的句子。
②前两天没动静可不可以不写,直接交代: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多简练,这样改好吗?为什么?
(二)懂地利
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么他又是怎样找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
1.“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
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令?
(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可见,诸葛亮方方面面都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得这么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妙不妙?)
4.“到还快要散时……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水流方向向东,风向向东,因此船受箭归来才会船轻水急,这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看来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三)识人心
草船借箭的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诸葛亮十分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他算得准不准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1.“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箭好像下雨一样。”
(引导学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弩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2.“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在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怎样理解诸葛亮的笑?
3.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吗?
4.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怪不得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三、人物对比,升华感受
1.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提示后讨论交流)
2.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探究,如:我让学生在充分朗读并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找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诸葛亮怎么做到让船顺风顺水、调转船头借到箭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