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8.拼拼贴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8.拼拼贴贴》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1-17 07:5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拼拼贴贴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课堂,在明确学生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注意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使之富有情趣和启发性。通过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教学中我会不断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并通过一些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借助多媒体采用了体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实践、实物演示等多种形式和方法。
2.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是在本册第8课《撕纸真有趣》学习拼贴画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评述以马蒂斯的《圣诞夜》为主的一系列拼贴画作品,认识拼贴画这种造型表现方法,初步了解拼贴画的多种形式,并能够评述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的拼贴画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引导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初步尝试拼贴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方式 情景式教学法、直观视觉教学方式、设疑讨论教学方式、体验探究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通过创设情境和小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使学生了解拼贴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体会拼贴画的艺术魅力。通过自主学习探究体验拼贴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学习态度。 教具准备 课本、范画、彩纸、剪刀、胶棒、课件、玩偶、多媒体、照相机、录像机。 学具准备 课本、 彩纸、剪刀、胶棒、铅笔、橡皮。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初步了解马蒂斯及他的拼贴画《圣诞夜》。 (2)学生认识拼贴画,知道拼贴画的多种形式及欣赏方法。 (3)学生体会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从艺术作品的图形、色彩、线条入手,进行简单的表述,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形成欣赏评述的能力。 (2)学生通过构思、制作拼贴画,以及组际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在观察、思考、评述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制作拼贴画的乐趣。 (3)学生学会运用拼贴画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生初步了解马蒂斯及他的拼贴画作品《圣诞夜》。 (2)学生认识拼贴画,知道拼贴画的多种形式及欣赏方法。 2.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马蒂斯《圣诞夜》表现出的简单的色彩、抽象的图案。 (2)学生体会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的拼贴画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情境导入《马蒂斯的剪刀》绘本欣赏。 1、教师播放课件,并讲述马蒂斯从小爱画画,长大后成为著名画家,年迈病倒后开始接触拼贴画,并从中感到快乐的故事。 2、教师引出课题——《拼拼贴贴》。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马蒂斯的脚步,一起拼拼贴贴,享受形与色的盛宴。学生通过绘本故事了解马蒂斯的人生。用绘本故事帮助学生快速了解马蒂斯的一生,以及马蒂斯开始做拼贴画的原因,为欣赏、艺术实践作铺垫。讲授新课一、欣赏马蒂斯创作的拼贴画作品《圣诞夜》 1、教师播放圣诞歌曲和图片。 (1)请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节日? (2)开火车游戏:圣诞大联想。 教师:圣诞节里有什么?(教师拍鼓两下)请学生接龙回答。 2、欣赏马蒂斯拼贴画作品《圣诞夜》局部。 教师:大家想不想看看马蒂斯的圣诞节是什么样的? 教师出示《圣诞夜》局部,请学生通过联想回答画中图案像什么?能让学生联想到圣诞节的什么? 教师小结:这幅作品叫做《圣诞夜》,是马蒂斯在1952年创作的拼贴画。他把这些彩色图案剪贴在一个形状类似于教堂彩色玻璃窗的深蓝色背景纸上,使得圣诞节夜色显得那么五彩斑斓。 3、欣赏整幅拼贴画作品《圣诞夜》(教师复制版) (1)活动一:比大小。请学生比较《圣诞夜》中两颗星星的大小。 (2)活动二:找色块。请学生找出《圣诞夜》中所用的颜色,并对比黄色和蓝色有什么不同。 (3)活动三:找线条。请学生找出《圣诞夜》中的线条。 4、分析《圣诞夜》。 教师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圣诞夜?请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 二、欣赏马蒂斯创作的其他剪贴画作品 1、欣赏马蒂斯拼贴画作品《蜗牛》。 (1)欣赏马蒂斯《蜗牛》。 (2)教师出示2012伦敦奥运会会徽。 教师:马蒂斯剪的蜗牛,甚至爬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会徽上。 (3)将《蜗牛》拼贴画与真实蜗牛图片进行对比。 教师提问:这些颜色并不是现实中蜗牛的颜色,马蒂斯为什么要选这些颜色呢? 2、欣赏马蒂斯拼贴画作品《花束》 (1)出示马蒂斯《花束》 (2)出示《米菲在美术馆》(作者迪克·布鲁纳),展示玩偶米菲兔。 教师提问:米菲在美术馆欣赏的这张画与马蒂斯的《花束》是不是有相似的地方?哪里相似? 教师:米菲的设计者正是因为受到马蒂斯的影响,才创造出了这个风靡全世界的可爱小兔子。 3、欣赏马蒂斯拼贴画作品《小鹦鹉与美人鱼》。 教师:虽然马蒂斯有很多时间不得不呆在床上,但他在他的的活动范围内,建起了一个小花园,这里有叶子,有果实,还有一只鸟……” 教师出示欣赏《小鹦鹉与美人鱼》,并提问。 问题一:你能在画面中找到小鹦鹉和美人鱼吗? 问题二:猜猜看马蒂斯剪的是什么图案? 教师播放《马蒂斯的绿洲》视频。 教师请学生在视频中找到马蒂斯是在什么物体上得到启发,进而创作出这幅拼贴画的。 4、欣赏马蒂斯的其他拼贴画作品。 三、教师示范拼贴画的制作过程 1、教师示范剪图形。让学生猜猜教师剪的像什么? 如果再给它添加一些图形又像什么? 把它倒过来像什么? 把它横过来像什么? 2、教师出示两张底色不同的小鱼拼贴画,让学生进行对比。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在选择背景纸颜色的时候,尽量要选择与主体物反差大的色彩。 四、其他拼贴画作品欣赏 1、学生拼贴画作品欣赏 教师出示学生作品《长颈鹿》和《鹅妈妈》进行对比。 教师提问:这两幅画都是拼贴画,但它们的效果完全不一样。你更喜欢哪一种?请把理由告诉大家。 教师小结:《长颈鹿》是撕纸拼贴画,不够精致的撕痕更显学生作品的稚趣可爱。 《鹅妈妈》是运用碎纸拼出来的,巧妙地创意更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2、欣赏教师拼贴画作品《时间》。 这件作品是运用了毛线、布片、捻开的线头等综合材料制作的拼贴画,而且运用了粘贴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所以拼贴画的创作材料非常广泛,不仅仅是剪刀和彩纸。 教师问:通过作品你能想到什么? 教师小结:通过拼贴画表现出了岁月的流逝,时间的无情。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3、其他拼贴画作品欣赏。 学生回忆圣诞节的情景。 学生回答:圣诞节。 学生通过开火车游戏回答:烟花、雪花、彩球、圣诞树、圣诞袜、星星、礼物、饼干…… 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回答这些图形像什么,从这些图形又想到了圣诞节的什么。 学生体会图形有大有小。 学生体会颜色有深有浅。 学生体会线条丰富多样。 学生通过思考表达自己的感受:快乐、热闹、幸福、丰富多彩…… 学生欣赏2012伦敦奥运会会徽。 学生欣赏马蒂斯的作品《蜗牛》,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这些颜色让人感觉温暖又明亮。这只蜗牛看上去好像要从参差不齐的橙色框里爬出来似的。 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有。在色彩和图形上都有相似之处。 学生观察并上讲台来指出:能找到。小鹦鹉在左边,美人鱼在右上角。 学生通过联想回答:像花朵、叶子、香蕉、苹果等。 学生欣赏视频。 学生欣赏马蒂斯的其他拼贴画作品。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提示回答: 小猫爪、花、水母、小鱼。 学生通过对比回答:背景深色那张好。 学生欣赏并回答自己的选择,以及选择的原因。 学生理解各种纸材都能创作拼贴画。 学生理解多种材料与纸材的混合拼贴。 学生回答看到两张脸,一张是年轻女人,一张是老太太。年轻女人可能是女儿,也可能是老太太年轻的时候。 学生理解拼贴画作品还可以表达丰富深刻的内涵。用音乐和图片帮助学生体会圣诞节的情景,为欣赏、艺术实践作铺垫。 通过联想接龙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画作的局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联想圣诞节的景象,为理解作品作铺垫。 简单地学习分析、评述的方法。为今后“欣赏、评述”领域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模式。 建立用词语评述的方式。 在欣赏艺术作品和观看真实蜗牛的照片中,让学生感受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运用实物玩偶和绘本《米菲在美术馆》调动学生对欣赏马蒂斯拼贴画的学习热情,感受学习的乐趣。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马蒂斯作品中丰富形象及色彩,解决教学重点。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马蒂斯作品中图案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加深对马蒂斯作品的理解。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以及回答问题,强化拼贴画图形联想、色彩深浅的意识,为艺术实践打下基础。 通过欣赏、比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欣赏,学生了解拼贴画中多种材料的应用,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拼贴画可以表达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艺术实践学生小实践:争做小小马蒂斯。 教师:约翰·罗素曾经说过:“尽管马蒂斯是一位年迈的重病之人,但他的作品看起来却像是来自春色满园的地方。”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拼贴一幅《春天的花》。 要求: 用深色和浅色、大图形和小图形、丰富的线条创作。 学生小组合作创作一幅拼贴画《春天的花》。实际操作,切实感受拼贴画的创作特点。 锻炼小组合作的能力。 强化图形大小、色彩深浅、线条多样的意识。展示评价学生作品展示:小小马蒂斯巡回作品展。 1.选一选 :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 2.评一评 :图形是不是有大有小?色彩是不是有深有浅?线条是不是丰富多样? 学生用基本完整的语言,上课所学的简单的美术专业术语评价作品。 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作品更加完善。拓展延伸马蒂斯拼贴画作品的应用。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具有马蒂斯拼贴画风格的服装设计、家装设计、包装设计。 教师播放课件,出示《马蒂斯的剪刀》绘本图片。 教师:又一天晚上,马蒂斯走进他的拼贴花园,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彩虹一般簇拥着这位老艺术家,带着他进入了天堂。我们在夜晚看到的星星,是不是有一些就出自马蒂斯的剪刀?很可能哦。学生欣赏马蒂斯拼贴画作品的应用。 通过观看设计作品,再次激发学生的热情,拓宽学生的视野。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拼拼贴贴
板书照片:
学生作品展示: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通过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语言评价。 生生互评: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在互评过程中,只要同学做到评价要求中的一点,就要给与充分的肯定。 教师评价:遵循指导、激励的原则,引导学生从材料的选择,形状、色彩、线条的运用、巧妙地创意上评价展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