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梅兰芳蓄须》 课件 (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梅兰芳蓄须》 课件 (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7 09:1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1894—1961):名澜,艺名兰芳。出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泰州。他是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与程砚秋、尚小云、苟慧生并称“四大名旦”,同时也是享誉国际的表演艺术大师。他的京剧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点、勾、画出会认的生字词,并做好批注。
2、借助注释,边读边理解,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蓄 须 被 迫 租 界 纠 缠 邀 请 骚 扰 拒 绝 签 订 宁 可 要 求 妄 想
我会读
nínɡ(宁静)

nìnɡ(宁可)
2、借助注释,边读边理解,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整体感知课文: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为了抗议日本帝国,不惜八年蓄须的故事。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写了梅兰芳的那几件事?
2、这几件事描述的有详有略,你认为哪件事描写的特别详细?具体的描写了哪些内容?
3、你认为梅兰芳所有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从文中能找到这样的句子来评价他一下吗?
读一读2-7自然段,思考梅兰芳先生为什么不再登台表演?找出为了不表演,他都做过哪些事?
理解课文
香港拒演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1938年底,有人邀请他去香港演戏。演出结束后,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命、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读了这一个自然段,我们看到了一位视艺术为生命的梅兰芳,能让他拒绝演出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梅艳芳是一位艺术家,但他更是一名中国人。尽管他热爱艺术,但在日本帝国面前,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蓄须明志
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
卖房度日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都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自伤身体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与五次蓄须形成鲜明对比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他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平日里的梅兰芳蓄须吗?
痛苦又矛盾!
说一说:梅兰芳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要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骚扰和迫害;
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无法维持;
设法生病,忍受身体痛苦,险些丧命。
大家为什么愿意站着看,仅仅是因为梅先生演得好吗?用原文的话回答。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请把你心中的歌,化作笔下的情,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吧。
升华主题
梅兰芳爷爷,我们敬佩您,您热爱戏曲艺术,更热爱中华民族,更爱自己的祖国!您视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