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从谷爱凌到苏翊鸣 夺金“福地”首钢
位于首钢工业园区里的自由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在北京冬奥会后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
从钢花四溅、钢水奔流的炼钢厂,到造冰制冷、寒气四溢的冬季训练中心,一度沉寂的“十里钢城”变身充满活力的首钢园,奏响了动人的“冰与火之歌”。你知道首钢为什么会搬迁吗?又如何完成这历史性的蜕变的?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的概念:
在工厂里,劳动力运用动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土地 水源
资金 能源
劳动力
原料
零部件
废渣
废水
部分再循环
部分再循环
废气
产品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分类标准 类型
生产对象 采掘工业
加工工业
产品性质 重工业
轻工业
形成时间 传统工业
新工业
工业的分类
一、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区位的概念:
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 + 空间关系
Q1:如果你是一个企业老总,准备在某一工业项目上投资,你的经济目标是什么?
成本最低
市场最广
利润最高
Q2:理想的工业区位在哪里?
① 土地免费
④ 科技教育发达
② 原料、动力充足
③ 劳动力质高价廉
⑥ 市场前景广阔
⑤ 交通便利
现实区位优势
追求低成本高利润,寻找最优区位
理想区位条件
寻找最优的区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一、工业区位因素
3.工业区位因素:
与农业相比,工业区位选择虽然也会受到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更多受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影响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环境等。
政策法规
土地
水源
原料
交通
动力
市场
劳动力
环境
工业主要区位因素
一、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 自然条件
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发,不宜布局大型工业企业。
什么因素限制了攀钢发展的脚步?
材料:攀枝花市地处攀西裂谷,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
雅砻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水能、水资源丰富。发展至今依然规模不大。
一、工业区位因素
钢铁工业市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试分析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自然区位优势。
①靠近铁矿,原料丰富;
②贵州六盘水煤矿区且有二滩等水电站,
能源丰富;
③地处西南地区,河流众多,水源充沛。
矿产资源
水资源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自然资源是我们工业选址需要考虑的区位因素?
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
一、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 自然条件
② 自然资源
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一、工业区位因素
2)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因素
① 原料和燃料
数量、质量、种类/原料产地距离远近与原料价格等
如原料丰富,接近市场等
② 市场与交通
市场需求大小与市场距离远近
交通运输方式及便利程度;
运输量、运费、运速等
如国内需求大,接近欧美市场
如铁路运输便利,海运便利
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费高;
海运运输速度慢,运费低
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运费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一、工业区位因素
2)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因素
③ 劳动力与科技
劳动力的数量、素质、成本等
如劳动力丰富价廉
生产设备与工艺、科研能力、信息化水平
如科技水平高
现代加工制造业对员工素质有较高要求。高科技
产业应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
当企业需要考虑用工成本的时候,他们就会倾向于请廉价的劳动力,如果这个事情,花了两千块钱一个人就能做,为什么企业要出到2500的工资呢?中国从来就不缺人,这份工,你不做,还会有别人来做。
一、工业区位因素
2)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因素
④ 国家政策与经济基础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般工业基础好、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多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
一、工业区位因素
2)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因素
⑤ 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
一、工业区位因素
2)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因素
⑥ 工业集聚和生产协作
硅谷的主要区位特点是拥有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顶尖大学作为依托,主要包括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包括加州大学系统的其它几所大学和圣塔克拉拉大学
美国硅谷苹果公司总部大厦
① 利于共享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② 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
③ 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
规模效益
一、工业区位因素
2)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因素
⑦ 乡土情感和其他
华裔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最早的外资企业,不仅为中国带来了资金,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技术、管理和人才。早期华裔投资主要集中于广东和福建两大侨乡,尤其是经济特区。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侨商投资占中国引进外资的60%以上。
“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它的生产基地在四川绵阳,深居内地,原来是军工企业。是50年代初因国防需要而建立的。
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在并不生产棉花的鞍山、包头等重工业区布局一些棉纺织厂。
喜欢大海风光的投资者将企业建在近海滩。
乡土情感
国防需要
平衡性别
个人偏好
一、工业区位因素
3)环境因素
一些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大多选择建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方,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
“
“
① 环境质量高低影响企业区位选择
风 玫 瑰 图
东
东南
南
西
西南
东北
西北
北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一般分为8个方位。
风向频率是指某一时期(年、季、月)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占该时期各风向总次数的百分比。它用来表示各个方位风向出现的多少,据此可绘制出风向频率图(又称风玫瑰图)
重污染企业
无污染企业
居民区
工业区在城区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
一、工业区位因素
3)环境因素
②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重污染企业
无污染企业
居民区
夏季盛行风向
冬季盛行风向
盛行风向
一、工业区位因素
3)环境因素
②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工业区在城区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与风向垂直的郊外
重污染企业
无污染企业
居民区
一、工业区位因素
3)环境因素
②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有水体污染的工厂应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或工业应在城区河流的下游方向)
一、工业区位因素
3)环境因素
① 环境质量高低影响企业区位选择
② 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 几乎所有工厂都会产生废弃物,但不同工厂所产生的废弃物在性状上有所不同。联系相关知识,分析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厂和火力发电厂所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哪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它们布局的区位选择条件。
水泥厂——大气污染废弃物——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造纸厂——水污染废弃物——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或河流上游;
化工厂——大气污染废弃物,水污染废弃物——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还要兼顾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火力发电厂——大气污染废弃物,产生固体废弃物——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又要注意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 近些年来,淮河流域陆续关闭了大批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对改善淮河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人认为,这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对此,你怎么看?说出你的理由。
只考虑眼前经济效益的观点是错误的。
工业生产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生 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被破坏,经济效益最终也会丧失。淮河水质变坏会危及沿岸地区甚至整个淮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加剧水资源紧缺的程度。
4.工业区位指向
不同的工业部门在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各有侧重
1)原料指向型
① 原料(易腐烂变质),不便于长途运输;
② 原料的运输成本较高
(原料重,产品轻)
制糖工业
水产品加工业
水果罐头加工业
接近原料产地
2)市场指向型
① 产品(易腐烂变质),不便于长途运输;
② 产品的运输成本较高
(原料轻,产品重;原料产品质量相当)
e.g. 啤酒厂,饮料厂 、家具厂,印刷厂
肉类加工业
啤酒制造业
接近消费市场
4.工业区位指向
3)动力指向型
①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e.g. 有色冶金工业(炼铝厂);钢铁厂
接近能源供应地
钢铁工业
电解铝厂
4.工业区位指向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接近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地方
① 需要消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服装厂
制鞋厂
家电装配厂
e.g. 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制鞋厂,包装工业厂等
4.工业区位指向
5)技术指向型
接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人才密集地区
① 对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
机器人制造
航空航天
生物制药
4.工业区位指向
早期的钢铁工业分布在内地,主要在中央高原周围的圣艾蒂安、维埃纳、蒙吕松一带,利用当地的煤和水力,建起了第一批高炉。随着洛林铁矿的大规模开发,钢铁工业转移至洛林,中心在隆维和蒂永维尔。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钢铁工业布局重心趋向沿海。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地中海沿岸的福斯港又建立了第二个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这两大沿海钢铁基地的钢产量现已占到法国钢铁总产量的60%以上。
P66 活动2
法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
(1)法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P66 活动2
法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
(1)法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 接近煤矿
② 接近铁矿
③ 接近港口
(燃料指向)
(原料指向)
(市场指向)
布局的变化
钢铁工业
年份 1800 1900 1985
煤/t 4 2 0.75
铁矿石/t 2 1.8 1.3
每炼1吨钢铁所需要原料变化一览表
鲁尔区钢铁区位
鞍钢区位
宝钢区位
① 接近煤矿
② 接近铁矿
③ 接近港口
德国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从国外进口铁矿
铁矿主要当地供应,煤炭来自山西、黑龙江等地
铁矿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进口,煤炭来自安徽淮南、山西等地
5.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科技进步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原料影响减弱
市场影响增强
科技进步
① 工业所用原料的来源范围扩大
② 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
③ 原料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降低运输成本
材料:钢铁、石油化工等对原料消耗大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逐渐摆脱了原料地的束缚,而转向交通便捷的沿海、沿江港口布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钢铁工业多分布在沿江或沿海地带
5.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减弱
知识与技术的影响增强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从而提高工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3)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市场影响增强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生产实现了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离,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如汽车制造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其总部更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
上海特斯拉汽车工厂:亚洲生产总部在上海,设计在美国,产品组件全球采购
面料厂
制衣厂
仓储中心
配送仓库
设计
采购
市场销售
库存管理
网站
呼叫中心
总部
消费者
5.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现代物流的发展
信息网络通达性的增强
这家服装公司位于上海的一栋写字楼内,既没有自己的制衣工厂,也没有自己的销售门店,是一家完全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工业企业。
产品形态改变
临近市场
临近原材料产地
5.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5)工业生产方式变革
整体家具的生产
组装家具的组装
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使得一些本需临近市场的工厂,转而临近优质原料地,如奶产品加工厂。
5.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6)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
二、工业布局
1.工业布局是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
2.工业布局分为宏观与微观两大层面。
3.工业布局的地域表现形式—工业区
可分为:
传统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
专业性工业区
综合性工业区
欧洲西部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区
北美工业区
日本太平洋
沿岸工业区
我国东部
沿海工业区
美国本土东北部工业区形成于 19 世纪后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美国制造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
1.分析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兴起的原因。
五大湖丰富的铁、阿巴拉契亚山丰富的煤炭,原燃料充足;
五大湖、密西西比河,丰富的水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
市场广阔。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传统制造业面临日本、西欧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逐渐呈现衰落趋势,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原因,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因而又被称为“锈带”。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则迅速崛起。
1.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日本、西欧、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美国传统制造业呈现衰落趋势
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迅速崛起。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被称为“锈带”的美国东北部地区。
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
2. 说一说美国本土工业区转移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技术、环境等因素
3. 对比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布局条件,并作出简要评价。
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适合发展传统的原料指向型工业。
美国新兴工业区资源丰富(如墨西哥沿岸的石油、天然气)、土地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有高等院校分布、人才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新兴的技术指向型工业。
1. 简述该公司选择全球布局的原因。
飞机生产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因此零部件生产厂全球分布,这样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区产业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分析航空配套企业在天津大型客机总装厂周边集聚的原因。
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始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
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01
工业布局在近原料地、近燃料地、近消费地、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类型
03
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02
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
04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