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6 22:0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英仙座星系的天体在距离地球1600光年~7600光年之间,2022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十六)英仙座流星雨(母体来自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带着彗尾绕日运行)爆发,但并不适宜观测。据此完成1~3题。
1.英仙座星系位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英仙座流星雨的母体
A.由气体和尘埃组成 B.离太阳近时,彗尾较长
C.来自英仙座星系 D.自身可以发光、发亮
3.此次英仙座流星雨不适宜观测,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城市灯光 B.阴雨天气 C.太阳活动 D.月光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最晚出现的地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中,还有可能找到
A.被子植物化石 B.银杏化石 C.珊瑚化石 D.灵长类动物化石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km,震中位于(29.59°N,102.08°E),大渡河的船只震感明显。右图为地球内部结构图。据此完成6~8题。
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a B.b C.c D.d
7.此次地震过程中,大渡河的船只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只能感受到左右摇晃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
8.人类探测地球内部构造的主要依据是
A.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B.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C.内部温度的变化 D.地震等级大小
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植物生长期间,农户一般要向大棚内补充二氧化碳。下图示意温室大棚景观。据此完成9~10题。
9.农户向大棚内添加二氧化碳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B.消灭棚内细菌
C.提高棚内温度和湿度 D.增加棚内光照
10.需及时补充二氧化碳的时段是
A.晴天清晨 B.阴天中午 C.晴天午后 D.晴天傍晚
早春时节,我国北方地区人们在田间进行熏烟(燃烧柴草形成烟雾),以减少冻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下图示意地球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11~13题。
11.最需要进行熏烟活动的时间段是
A.9时~12时 B.16时~20时 C.21时~24时 D.0时~5时
12.熏烟保温作用主要体现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选项中与熏烟原理一致的是
A.植被表层喷水 B.地膜覆盖农作物 C.植物表层涂白 D.土壤深耕改良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由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的排序是
A.丁>丙>甲>乙 B.甲>丙>>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丙<丁
15.此时近地面丙、丁之间的风向可能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卫星“羲和号”(如图),自2021年10月14日发射升空后对太阳进行探测,并对太阳的圈层结构和太阳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帮助。
(1)按由外到内的顺序,说出太阳圈层结构并指出各圈层出现的太阳活动。(6分)
(2)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黑龙江省龙骨山,曾经出土了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平头鸭嘴龙化石,被学者称为“神州第一龙”。研究发现,平头鸭嘴龙生活在中生代晚期,喜食多汁的灌木和水草。它的前肢短小,高悬于空中,用来抓食树上的枝叶,指尖还长有适合划水的蹼,适宜在湖沼水域或岸边生活。它的后肢粗大,靠尾巴保持平衡,在陆地上行走时尾巴如“方向盘”,在水中游泳时则变成“舵”,鸭子似的嘴巴便于在泥沼里铲除植物。右图为“神州第一龙”复原图。
(1)推测平头鸭嘴龙生活时期的生存环境特征。(4分)
(2)指出平头鸭嘴龙生活时期当地的典型植被,并说明该植被大规模死亡后对当前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6分)
(3)简述平头鸭嘴龙生活时期动物的演化特征。(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自地面向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各大气层特点不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不同。对流层有时会出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出现时,不利于人们在室外锻炼。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布图。
(1)分析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时,不利于人们在室外锻炼的原因。(4分)
(2)简述平流层的大气特点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4分)
(3)说明高层大气远离地面,但对人类仍然有着重要意义的原因。(6分)
19.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指出图示水循环中①环节的名称,并说明增加该环节水量的自然条件。(5分)
(2)简述该区域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对水循环中①②⑤环节的影响。(6分)
(3)简述图示区域水循环的意义。(4分)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C 6.A 7.D 8.B 9.A 10.C 11.D 12.D 13.B 14.D 15.B
16.(1)日冕层—太阳风;色球层—耀斑;光球层—太阳黑子。(6分)
(2)太阳活动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太阳风与地球两极高空大气摩擦产生极光;太阳活动还会影响地球的自然灾害。(6分)
17.(1)气候温暖湿润,林草茂密;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平,湖沼面积广。(答出两点,4分)
(2)裸子植物。(2分) 意义:中生代晚期,裸子植物大规模死亡,埋藏于地层中,形成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一次重要的成煤期,为当前人类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能量来源。(4分)
(3)爬行动物大量繁殖;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出现小型哺乳动物。(答出两点,4分)
18.(1)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时,由于气温上高下低,对流运动受阻,大气层结稳定;近地面的污染物难以扩散,多集中在地表附近,不利于人们在室外锻炼。(4分)
(2)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流运动弱,利于飞机的高空飞行;平流层存在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4分)
(3)高层大气是人造卫星、航天器的运行场所;高层大气的电离层反射电磁波,是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重要保障;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够阻挡过多的宇宙粒子和射线,保护地球生命安全;高层大气的极光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答出三点,6分)
19.(1)下渗。(1分) 条件:降水时间长、强度小;植被覆盖率高;地形坡度较小。(答出两点,4分)
(2)大规模退耕还林,可以使①环节水量增加,②环节水量减少,⑤环节水量增加。(6分)
(3)维持该区域水量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调节该区域海陆间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答出两点,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