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测试卷(十二)(第三章综合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测试卷(十二)(第三章综合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2-09 20:0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测试卷(十二)
(第三章 综合A卷)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动物本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本能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B.本能是动物后天获得的
C.本能不是有意识的活动,是天生就有的
D.本能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
2.家养的小白兔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换毛,春季将浓密的毛褪去换上一身较稀疏的毛,而在秋季刚好相反。使小白兔具有上述节律行为的是环境变化中的哪一节律性变化规律,影响小白兔换毛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因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昼夜变化节律、光照和温度
B.季节节律、温度
C.月相变化节律、温度
D.以上三个都是正确的
3.下列属于神经细胞的是 ( )
A.骨骼肌中的肌细胞 B.耳蜗内的听觉细胞
C.血液中的白细胞 D.精子和卵细胞
4.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
B.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体血糖含量会升高,很可能导致糖尿病
D.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
5.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老鼠的叫声也常常不能起猫的反应,这说明 ( )
A.猫的行为刺激来源于身体内部
B.老鼠的叫声不是猫行为的刺激因素
C.饱食后的猫其神经系统变得迟钝
D.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6.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 ( )
A.人体内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
D.人体皮肤与外界环境之问的温度差
7.甲亢病人常不能控制自己,急躁,易生气,这是因为体内甲状腺激素 ( )
A.分泌过多,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速度加快
B.分泌过多,影响了生长发育
C.分泌过多,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
D.分泌过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低
8.湖南某地有一女孩身高1.57 m,体霞55 kg,24岁开始,每餐要吃1kg左右米饭,这个女孩可能是哪种腺体机能亢进 ( )
A.性腺 B.垂体 C.胰岛 D.甲状腺
9.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
A.口渴想喝水 B.手碰到针立即缩回
C.脚被铁钉刺伤出血 D.强光射来时,必眨眼
1().某同学做如下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1
取生长状态相同
的健康小鼠若干,
均分为A、B两组
_____________
2
A组小鼠注射适
量的胰岛素溶液,
B组注射等量的生
理盐水
A组小鼠出现四肢无
力,活动减少,甚至昏
迷等症状;B组活动
状况无变化
3
分别给A、B两组
小鼠注射等量葡
萄糖溶液
A组鼠症状缓解;B
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A.胰岛素是由胰脏分泌的
B.胰岛素注射比口服效果好
C.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储存在肝脏中
D.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11.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小鸡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从窝里跑出来,这种行为属于本能
B.小熊骑自行车的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
C.婴儿的吸吮反射是一种条件发射
D.经常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刺激可以有效地巩固已建立的条件反射
12.排便中枢、呼吸中枢和视觉中枢依次位于 ( )
A.大脑、脑干、小脑
B.脊髓、脑干、大脑
C.脊髓、大脑、脑干
D.大脑、小脑、脑干
13.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 )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14.青春期是人一生中人体的形态和功能都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②出现第二性征;③内脏功能日渐健全;④睾丸和卵巢开始产生精子和卵细胞。上述症状主要是由于激素的调节而产生的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早产儿出生后,往往被安置在育婴箱中监护,主要原因是 ( )
A.早产儿体质差
B.早产儿从母体获得的养料不够多
C.避免被病菌感染
D.体温调节机构发育不完善
16.小儿麻痹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是下肢肌肉萎缩,主要是由于 ( )
A.缺乏锻炼 B.下肢血流不流畅
C.肌细胞体积小 D.支配该肌肉的神经受损
17.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 ( )
A.脊髓中 B.脑的灰质中
C.脑的白质中 D.大脑皮层上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
A.捕蝇草等甲虫靠近,马上合拢
B.接触了羽毛,抓挠皮肤
C.看见红灯时,停车
D.喝了可乐后,打嗝
19.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见下图)。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旋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状况为 ( )
20.班氏试剂在加热情况下,能使葡萄糖氧化,生成红色或黄色沉淀。现将甲、乙、丙、丁四人的尿液与班氏试剂以1:10的比例制成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的现象如右表,则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
尿样
混合液颜色变化和沉淀物生成

红色沉淀

蓝色和蓝灰色

橘黄色沉淀

黄色沉淀
A.甲、丙、丁的尿液都可称为糖尿 B.只有乙是糖尿病患者
C.只有甲和丁‘是糖尿病患者 D.只有丙是健康人
21.医生用采血针刺破病人手指皮肤时,病人不缩手。这是因为 ( )
A.大脑抑制了皮肤感受器的活动
B.大脑抑制了脊髓中有关神经中枢的活动
C.大脑抑制了手臂效应器的活动
D.大脑抑制了脊髓中传导的功能
22.用积极的休息方式以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就是指 ( )
A.用一种活动替代另一种活动
B.睡眠
C.从事各种体育活动
D.服用镇静剂
23.感受器的功能是 ( )
A.保护神经 B.感受内、外环境变化
C.效应器 D.传导作用
24.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侵入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r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并观察和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问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下表。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腹部银色

腹部红色

腹部有红色条纹

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
A.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
B.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C.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遗传物质决定
D.腹部有红色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25.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活动能力的患者,这种人的脑部肯定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3分)
26.(1)右图所示为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观察三盆幼苗的生长情况,分别是:A盆的幼苗_______,B盆的幼苗_______,C盆的幼苗_______;
(2)生长素的发现是达尔文、温特、郭葛三人的阶梯性实验完成的,从实验目的和科学认识的作用来看,达尔文的实验属于_______(填“探索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
27.在a.昼夜节律、b.月相节律、C.季节节律三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中:最终导致我们学生白天学习、晚上睡觉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导致植物每年都有固定的开花、结果时间的是_______;导致鱼类定期产卵的是_______。
28.一日三餐我们所吃的食物中的糖类物质会在体内转变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但我们的血糖含量并没有出现很大的波动,这是因为: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使血糖含量_______;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又会减少分泌,使血糖含量_______,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的水平。
29.极地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极,沙漠狐生活在炎热的非洲沙漠地区。由于非生物因素中温度的影响,它们的形态有显著的差异。右图为极地狐和沙漠狐的头像。请根据头像判断回答:
(1)_______图是沙漠狐,_______图是极地狐;
(2)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0.一个同学坐在椅子上,卷起一条裤腿,露出膝盖,让它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另一个同学用手或带橡皮头的小槌轻轻地扣击膝盖下面的韧带。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_______。但当前面那个同学有了准备,故意将腿绷得紧紧的,膝跳反射也可能不会发生,因为这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_______神经中枢,它能控制_______中的较为低级的神经中枢。
31.人体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因为在一定范围内发热,可使_______增加,_______功能增加,有利于人体消灭_______,使人体恢复健康。但体温升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对人体不利,因为过高的体温会造成_______、_______等的功能障碍,而且发热过程要消耗_______;体温超过_______时,就有可能引起病人死亡。
32.激素的功能是参与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其中_______激素和_______激素与生殖有关;________可以调节血糖溶液浓度的稳定。
33.下表所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16
1
内脏
56
8
肌肉
18
90
其他
10
1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人在运动中,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控制的。
(3)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4.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传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进 行散热。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体就主要通过________这条途径散热了。
35.在炎热的夏天,我们经常看到狗张开嘴巴伸出长长的舌头,这种现象有利于狗的________,是狗对高温环境的一种________。
36.下表是A、B两位患者的身高、智力、生殖器官的比较,试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患者
身高
智力
生殖器官
A
70cm
正常
发育正常
B
70cm
低下
发育不正常
(1)A患_______症,其病因是______________。B患______症,其病因是_______________。
(2)某人脖子肿大,呼吸困难,劳动时心跳加快。从症状上看,此人可能患_______,其病因是_____________。
(3)小明的爸爸近来身体日渐消瘦,而且多尿。到医院检查,发现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很低,尿液中还含有葡萄糖成分。根据以上症状,小明的爸爸可能患有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过______进行治疗。
三、实验分析题(除37(1)(2)(3)每空l分,其它每空2分,共27分)
37.如下图所示,对燕麦胚芽鞘的8种处理为: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都用单侧光照射)。
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有单侧光照射时,仍直立生长的有________;
(2)弯向光源生长的有________;
(3)不生长、不弯曲的有________;
(4)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它的生长情况________;
(5)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将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4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苍蝇般大小的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选择________相似的一组蝌蚪,切除甲状腺(或切除甲状腺、不饲喂甲状腺激素),观察现象。
(3)此实验以青蛙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青蛙是个体发育为________发育(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在短时间内完成),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全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适宜的温度;②低温;③玻璃缸密闭;④玻璃缸敞口;⑤洁净的河水;⑥自来水。
(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多奇异的现象: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__的可能性较大。
39.下列是采用动物实验法和临床观察法研究甲状腺的分泌功能的一组实验。分析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腺体制剂喂蝌蚪,结果蝌蚪发育加快,体形小。
实验二:摘除成狗腺体,结果成狗食欲不振、呆笨、萎靡。
实验三:摘除小狗腺体,结果小狗除出现上述症状外,发育停止。
实验四:地方甲状腺肿,症状是腺体肿大,劳动时心跳快、气短,食盐加碘可以防治。
实验五:地方性呆小症,症状是矮小,智力低,性器官发育不全,孕妇缺碘可导致婴儿呆小症。
实验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是新陈代谢过快,神经过敏等。
(1)根据一、三、五结果,可推知甲状腺的分泌物有________功能。
(2)根据二、六结果,可推知甲状腺分泌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
(3)根据四、五结果,可以断定________是甲状腺分泌活动不可缺少的原料。
四、智能拓展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40.某种鸟类在营巢时,若发现巢内有破壳,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了’解此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外空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例,下表为实验结果。
蛋壳与蛋的距离和天敌(乌鸦)吃蛋的比例
蛋壳与蛋的距离/cm
被乌鸦吃
掉的蛋数
没有被乌鸦
吃掉的蛋数
被乌鸦吃掉的蛋的比例/%
15
63
87
42
100
48
102
32
200
32
118
21
根据表中的数据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
A.蛋与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例
B.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增大了蛋被吃掉的机会
C.蛋壳离蛋越远,越可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
D.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吃掉的机会越大
请按图表分析(mol/L是一种浓度单位)
(1)曲线AB段表示_________。
(2)B点表示_________。
(3)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
(4)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测试卷(十二)(第三章综合A卷)
一、l.C 2.B 3.B 4.D 5.D 6.D 7.C 8.D 9.C l0.D ll.D l2.B l3.D l4.D l5.D 16.D l7.D l8.A l9.B 20.A 21.B 22.B 23.B 24.D 25.C
二、26.(1)直立生长 不生长不弯曲 弯向光源生长 (2)探索性实验 27.a c b 28.降低 升高 29.(1)乙 甲 (2)乙耳朵大,有利于散热 30.产生膝跳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高级脊髓 31.白细胞 肝解毒 病菌 呼吸 循环能量 43℃ 32.雌性 雄性 胰岛素 33.(1)内脏 肌肉 (2)体温调节中枢 (3)汗液蒸发困难,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人体体温过高 34.皮肤 辐射 对流 蒸发 蒸发 35.散热 适应 36.(1)侏儒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呆小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2)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人时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3)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 肌肉注射胰岛素